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2020-12-03 新華社客戶端

近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

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

據介紹,原生生物分布極為廣泛,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生物存在。原生生物是水生態系統重要組分,其中的藻類貢獻了地球上近50%的光合行為,也是水產動物和人類的優良餌料和營養品,另外,部分甲藻和硅藻瘋長會造成河流和海洋有毒藻華,帶來嚴重環境問題。同時,很多原生生物是人、畜禽和水產動物的重要致病性寄生蟲,如造成人瘧疾的瘧原蟲、昏睡病的錐蟲、雞球蟲病的球蟲,造成魚白點病的小瓜蟲等。

目前,在基礎生物學研究方面,一些原生生物作為模式生物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在嗜熱四膜蟲中發現的核酶以及端粒和端粒酶分別獲得了1989年和2009年諾貝爾獎。然而,已公開發表了基因組數據的原生生物僅400餘種。

據悉,該計劃由中科院水生所聯合西藏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殷站介紹,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是國際上首次針對原生生物界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該計劃將依託各發起單位保藏的3000多種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種質資源,通過持續的樣品採集和宏基因組數據挖掘,在未來3年完成約一萬種原生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將包括原生生物全部26個門/類,覆蓋超過85%的綱、60%的目和30%的科屬。

開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有助於理解生物多樣性形成機制、多細胞生物/有性生殖的起源與演化等重大基礎生命科學問題,促進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信息互聯互通,推動與生態環境保護、營養健康和疾病防治相關原生生物種質傳資源的挖掘與應用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該計劃將以開放聯盟模式運行,國內外有興趣的研究團隊均可加入。(劉志偉 熊奇)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生物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漢啟動12月30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此外,很多原生生物是人、畜禽和水產動物的重要致病性寄生蟲,如造成人瘧疾的瘧原蟲、昏睡病的錐蟲、雞球蟲病的球蟲等。「這是國際上首次針對原生生物界的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殷戰介紹,生物「五界」分為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此前,國內外針對其他四界均啟動了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
  • 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在漢對外發布。      然而,目前已公開發表了基因組數據的原生生物僅400餘種。我國原生生物學研究始於上世紀20年代,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所)作為我國原生生物學的發源地,水生所建有保藏了2500餘種株真核藻類和近600種株原生動物的國家藻類和原生動物種質庫,近年來依託原生生物基因組測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平臺已完成了500餘種原生生物的基因組測序。
  • 科學網—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本報訊(記者魯偉)12月30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對外發布。
  • 我國科學家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熊奇12月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發布 吳言攝原生生物是生物五界(植物界、真菌界、動物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之一,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已描述的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難以估量。
  • 【科技日報】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近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
  • 我國啟動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這兩股將成領漲先鋒!
    來源:金融界網站2019年12月30日,全球首個「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西藏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
  • 我國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這一計劃有何意義?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六家科研單位30日在武漢啟動「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這一計劃將在3年時間內,完成約一萬種原生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原生生物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生物。」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長、研究員繆煒在啟動儀式上介紹說,目前已描述的原生生物物種數超過6萬種,未知種類更難以估量。然而,目前已公開發表了基因組數據的原生生物僅400餘種。
  • 科研院所和高校發起「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在武漢啟動 馬芙蓉 攝中新網武漢12月30日電 (馬芙蓉 熊杰 孫慧)「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30日在武漢啟動。該計劃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聯合西藏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發起,旨在繪製萬種代表性原生生物基因組圖譜,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原生生物遺傳資源資料庫。原生生物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類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
  • 水生所聯合發布「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是國際上首次針對原生生物界的大規模基因組測序計劃,是在水生所已先期完成的500餘種原生生物基因組測序的基礎上提出的,後續將依託各發起單位保藏的3000多種株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的種質資源,通過持續的樣品採集和宏基因組數據挖掘,以極端環境和汙染環境為重點研究區域,以纖毛蟲、金藻、小球藻、球蟲為重點研究類群,計劃在未來3年(2020年—2022年)完成約一萬種原生生物的基因組測序和分析
  • 他們要給萬種原生生物畫基因圖譜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LOGO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30日訊(通訊員熊杰 孫慧)30日,全球首個 「萬種原生生物基因組計劃」(Protist 10,000 Genomes Project, 簡稱P10K)正式對外發布
  • 世界第一一萬種原生動物基因組計劃啟動
    近日,全球首個10,000原生動物基因組計劃(簡稱P10K)正式發布,旨在繪製10,000個代表性原生動物基因組圖譜,建立大規模原生動物遺傳資源資料庫。原生動物是生命的五大王國之一(植物王國、真菌王國、動物王國、原生動物王國和莫內拉王國)。它主要是由單細胞真核生物組成的一大群,包括單細胞真核藻類和原生動物等。
  •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正式啟動 擬十年內解讀150萬種複雜生命遺傳密碼 2018-11-06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大 中 小】
  • 為保持物種多樣性,地球基因組計劃啟動,對 150萬個物種進行測序
    為保持物種多樣性,地球基因組計劃啟動,將對 150萬個物種進行測序「地球基因組計劃」最早是美國加州大學與中國華大基因練合倡議,將對目前所有的150萬個動物、植物和真菌測出完整的DNA編碼來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目前威康桑格研究所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也都參與其中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
    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bluebird)是一家行業領先的基因治療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在德國推出Zynteglo,這是一種一次性的基因療法,用於適合造血幹細胞(HSC)移植但沒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匹配的HSC供體、年齡在12歲以上、非β0/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患者的治療。
  • 華大基因參與發起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
    4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刊》正式發布「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EBP)科研展望文章。華大基因是該項目的發起單位之一,他們稱,這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生命科學領域又一件大事,堪稱生物「登月計劃」。華大基因發起生物登月計劃據科技日報4月25日消息,華大聯合創始人、華大基因理事長楊煥明,華大執行長、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徐訊,深圳國家基因庫副主任張國捷均參與其中。徐訊表示,這一具有裡程碑式意義的項目將幫助我們全面了解地球生命演化的奧秘。
  • 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本報訊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及其團隊,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多家單位,在《自然》以封面形式同期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科級別)的研究結果。
  • 【中國科學報】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中國科學報】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布 2020-11-18 中國科學報 【字體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及其團隊,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多家單位,在《自然》以封面形式同期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
  • 華大等機構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研究成果登《Nature》封面
    2020年11月12日,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多樣性團隊、昆明動物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在《自然》(Nature)上同期以封面形式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科級別)最新研究結果。
  • 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研究結果發表
    11月12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國捷及其團隊,聯合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多家單位,在Nature上以封面形式同期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科級別)的研究結果。該研究團隊發表了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了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
  • 「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獲新進展:已完成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
    中新社昆明11月12日電 (記者 胡遠航)旨在構建全球現生約10500種鳥類基因組圖譜的「萬種鳥類基因組計劃」取得新進展。研究團隊已成功發表363種鳥類基因組數據,同時通過這一數據建立全新的無參考序列下多基因組比對和分析的新方法,並基於這一新方法闡明高密度物種取樣對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