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適合:0-2年活動運營同學劃重點收藏,閱讀時長約10分鐘;
有什麼用:結合13個案例教你3種套路,實現0預算引爆產品,將每次活動成功率提升到99.9%。
在創業公司,不管是人員、支持資源都有限,如何利用人性喜好、結合節日熱點低成本推出活動,達到刷屏的效果,為公司項目曝光引流?
這期我分享一下自己畢業1年來用的這3個零預算做到百萬pv活動的套路,方便0-1年的活動運營同學在工作中直接復用,實踐操作出屬於自己的成功案例
在活動運營流程圖中所示,做小成本撬動大流量的活動,最關鍵的環節是:方案創意。
好的方案創意具備強自傳播性、植入遊戲化,使得用戶參與和分享的門檻降低,每個人都願意嘗試一下。這是活動能繼續在朋友圈傳播的關鍵,否則只靠一部分初始用戶,傳播會很快衰減下去。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初始用戶是100個,當這100個人分享到朋友圈之後,假設每個人朋友圈平均可影響的好友是1000人,如果看完後能繼續產生分享的人數超過100人,那麼這個活動UV就會持續增加,否則活動影響力將遞減直至歸零。
接下來跟大家詳解:屢試不爽的3個零預算做到大流量活動的方案套路。
星座、姓名類測試:
姓名星座測試火了之後,衍生出來的幾個變形版本,在朋友圈的傳播量也很大,模仿這類熱門後的活動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現在的微信政策,容易被封禁,可以設置一些banner和利益間接引導關注
裝逼類假證書:結婚證、房產證、工作證、高考準考證
這類小遊戲最適合結合節日熱點來做,滿足了用戶炫耀心理,節日熱點也會讓朋友圈引發從眾效應。
行業資料吸粉活動:適合細分垂直行業公眾號,如對廣告人用廣告資料、運營人用運營相關的資料
站在成功活動的基礎上去微創新,重點在於:差異性設計,或是在不同的垂直行業玩。
現在微信誘導分享封殺得越來越嚴,要與時俱進規避其中的坑,就拿簡單的資料分享來說,在文末引導轉發時就不能出現「關注公眾號、發送xxx 獲取資料」字樣,可以採用添加小號好友、臨時群內引導、第三方外鏈等3種代替方式。
心理學有個「心理喚起」效應,比如上周全網的雙11促銷氛圍讓吃瓜群眾都被捲入其中:節日氛圍會加強自己的歸屬和交往的需要(身邊的人都在討論雙11,自己不關注則成為異類),從而引發從眾心理。
聖誕節、新年、情人節、國慶、雙11等節日來臨前,先搜集往年該節點行業成功活動案例,結合今年的流行元素微創新設計方案,簡單粗暴而有效。
答題匹配測試:一年四季都能火的萬金油活動類型
在高考期間除了高考準考證吸粉之外,我們也推了一個高考試卷的活動,在高考2天期間達到了1百萬PV的傳播,
就是基於答題的模板,設計成高考試捲風格,同期也有不少其他垂直行業推出類似的答題考試活動:
熱點來臨時就像刮龍捲風,平時名不經傳的你輕輕一蹭,就可以飛很高,讓更遠更多的用戶都關注到你。
但熱點環境噪音多,如何有效得利用熱點,還涉及到方案和時間、渠道的高效結合,後面會用一個愚人節的具體案例剖析。
每個行業裡成功的活動都是滿足了人性的某一點,人性是相通的。聖經講人有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饕餮、色慾),佛語人有貪嗔痴三毒。
Ps:關於用戶人性的研究推薦(美)戴維·邁爾斯寫的《社會心理學第8版》,他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用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讓我們了解人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繫的。有助於了解自身、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係。
借鑑案例:健身房模式,賺不堅持鍛鍊的人錢
我在負責智能硬體iball的銷售活動時就借鑑這個模式策劃了一期鍛鍊送錢的活動。
制定「鍛鍊就送錢,iball免費拿」主題:在女性社區促銷,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方面免費主題誘導了大量觀望用戶下單,一方面返現誘惑監督用戶達到了鍛鍊的效果。
總體相當於把做團購秒殺的差價以鍛鍊返現的形式回饋給用戶,但轉化和用戶口碑卻高很多。
類似的案例:
某款智能手環通過「跑步返現,手環免費用」的眾籌營銷手法積累了第一批種子用戶。
某車險平臺的「不開車返現」銷售活動,再添加一些「環保衛士」的榮譽勳章激勵用戶在社交網絡炫耀傳播。
再一個借鑑案例:
2012年星巴克為那些睡懶覺的人精心設計的「Early Bird」應用,下載App,設定起床時間,到點如果用戶起床,並且在一個小時內到達星巴克門店,即可享受折扣咖啡,遲到則作廢。
上次我們幫品牌主在一款跑步app社區策劃活動時就是借鑑這個靈感。
熟悉掌握以上3個套路,你再也不用感嘆「刷爆朋友圈的活動都是別人家的」。
下面我們從活動目的、方案創意、設計開發、宣發策略、實時優化、植入轉化等6個關鍵環節,梳理一遍零成本引爆大流量活動的套路。
通過H5活動在新媒體運營圈中幫客戶傳播,達到吸粉和banner廣告宣傳:可以給新媒體運營免費提供H5源碼。
活動方案的構思首先是先收集上一年愚人節案例,發現愚人節有三大熱門主題:
因為紀念張國榮和表白不是大眾需求,所以圈定「惡搞坑人」這個主題,聯想到之前朋友圈火的點擊原文梗:捉弄朋友圈的人。
這裡有個痛點:不知道朋友圈誰點了「全文」。
於是,進一步想到可以結合之前「朋友印象」推出的活動「我只想知道誰最關心我」記錄來訪者足跡。
朋友印象活動:
綜合篩選,就初步確定了「標題黨惡搞朋友」的活動原型:
Ps:關於活動靈感、來源於生活的積累,推薦多關注朋友圈熱門轉發、微博熱門、數英網等營銷案例平臺積累創意網感。
活動主題定好了之後,接下來思考的就是怎麼凸顯出用戶他被愚弄了的感覺,讓每一個點進來的用戶感受到滿屏的嘲諷。
我設計的邏輯是每一個點進來的用戶都會覺得自己是「最突出」的,主調就引用平時微信聊天鬥圖的嘲諷搞怪暴漫表情,帶入場景感:
做這類節日熱點的活動,技術開發的節奏一定要把握好,最忌想等產品UI想得十全十美了再交付給開發,這樣很容易導致預留給技術開發時間不足,可以提前把需求框架給開發,一些具體的UI細節修改可以再實時優化。
活動開發出來後,一定要先在朋友群裡做活動測試,看普通用戶在沒有任何的引導下是否會按照你預想的流程走下去?調研文案是否激起他點擊的欲望。
到這一步,這個活動的時間節點和產品形態已經吻合《引爆點》三大法則的「環境威力法則」和「附著力因素」,宣發節奏只要緊扣「個別人物法則」,距離引爆流行是十拿九穩。
引爆流行的三級火箭:
第一步是讓圈內一批相對活躍、有影響力的運營朋友首發你的活動,一方面他首發有優越感,另外一方面是平時交流積累的信任;
第二步重點就是在高質量的群裡以分享案例經驗的形式,發紅包發動群友幫忙轉發,後續在群裡直播活動最新狀況;
最後一步是在剩下200多個各類交(廣)流(告)群裡覆蓋活動連結,並帶上一句簡單的介紹增加打開率,如:「哈哈哈哈哈,這個愚人節的活動太坑了,強烈推薦你們去坑朋友」。
Ps:一個活動運營標配:高質量群(活躍參與的行業探討群)5個以上,普通群(設置消息免打擾的)200個以上。如果嫌廣告群佔手機,可以用小號加進普通群,做活動前半個月要開始滲透進活動目標人群的微信群,主要是其他行業小夥伴互換。
成功的引爆,除了三步宣發節奏,選擇合適的投放時間也是活動成敗的關鍵。之前火爆的微信紅包照片也是選擇在下午5點,這個時間點,接近下班點,大家相對比較閒,都會刷手機朋友圈。資料學習類的活動適合在周二到周四的晚上宣傳轉發,用戶學習氛圍更熱烈。
愚人節的這個活動是選在中午11:30開始推出,先執行第一二步,引爆首發流量高峰,到下午4點開始執行第三步在各群覆蓋轉發,再重複第二步。
活動推出後,並不能馬上就坐收漁利,還需要實時監測各個關鍵數據,對活動細節實時優化,讓活動轉化持續擴大。
這次活動剛開始後臺數據顯示用戶分享比例過低,收到朋友反饋標題太汙,不願意公開轉發,讓我意識到了是以我自身口味自嗨的文案坑,這個也是上面強調的,一定要先做活動測試,防止自嗨!
臨時調了文案,增加了相對小清新的標題:
活動結束後統計到的用戶分享top10標題,和我最開始設置的標題出入還是比較大。
這次的活動,總共有1萬多用戶參與轉發,為公司帶來了百萬的品牌曝光,整個活動的成本是:
1000元的技術外包開發、群發紅包共100元,總計:1100元=50萬流量+1萬公眾號粉絲(人力成本未計入)
對於這類「新瓶裝舊酒」的活動,其本質是滿足了用戶人性的需求,再輔以合適的轉化植入,就能實現小成本引爆大流量傳播+可觀的業務轉化。
比如某理財產品:每捉弄到一個人就送你10元的代金券
上周雙11前網易嚴選也在微信端推這類活動,標題黨「我們結婚啦」,達到了刷屏效果:
用banner廣告為嚴選商城引流:
以上。
今天講的活動案例偏營銷傳播方面的,具體APP產品的拉新、促活活動,行業用戶喜好差異性大,後面會繼續探討具體玩法。
網際網路的時效性、決定了經驗的不可復現,今天很火的活動,明天就沒人玩了。最重要的是看清事件背後的本質,學習案例背後的套路。站在更高的位置,才能搶佔下一步紅利!
希望從業0-1年的運營童鞋,通過拆解案例背後的套路及運營策略,結合實操掌握運營方法論,建立起自己的成長體系知識樹,成為技能和戰略兼備的優秀運營大牛。
作者:鑑鋒
來源:微信公眾號【劉渝民談推廣】
版權聲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尊重行業規範,所轉載的文章都註明作者和來源,若標註有誤,請聯繫主編QQ:419297645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