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專家分享人造雨技術助印度應對旱災

2021-02-24 不可思議的印度
臺灣人民也可以出一下力啊,比如試試讓蕭敬騰去印度乾旱地區溜達一圈?

  臺媒稱,一組來自北京、上海和安徽的頂尖氣象專家正在馬哈拉什特拉省孟買對當地乾旱進行研究,可能成為中國在印度首次推動人造雨的案例。

  

  據臺灣「中央社」5月29日援引《印度斯坦時報》報導,上海市委書記韓正5月初訪問印度時,向馬哈拉什特拉省省長法德納威斯表示,願意分享人造雨技術解決乾旱問題,促成這批專家前來印度協助。



  

  中國大陸號稱是迄今使用人造雨次數最多,也是全球擁有最多增雨設施之地。

  

  但專家警告,過度使用人造雨控制天氣可能會引發氣候混亂和區域氣候異常,以及在人造雨過程中使用化學品可能造成的二次空氣和水汙染,都是必須考量的。

  

  報導稱,因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印度今年酷暑已有1/4的省份陷入嚴重乾旱及缺水,但最近南部省份已有降雨,新德裡最近也下起短暫陣雨。

  

  不過,印度雨季來的時間早晚及帶來的雨水是否豐沛,都影響印度農業產值,進而影響印度經濟成長,因此解決乾旱問題一直是印度政府關注的項目。

----

還不過癮?可這樣回復對應的關鍵詞點播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01 查看 去印度,帶什麼?

02 查看 從零開始的印度攻略:心理準備篇

03 查看 從零開始的印度攻略:物質準備篇

04 查看 從零開始的印度攻略:行程規劃和車票購買

05 查看 從零開始的印度攻略:人在印度之交通篇

06 查看 從零開始的印度攻略:確定行程和交通的經驗

07 查看 為什麼戲稱印度人為「阿三」

08 查看 印度旅行,沒什麼大不了

09 查看 印度如何淪為強姦之都

籤證   查看 印度籤證的那些事兒(修正版)

旅行   查看 旅行的意義

神油   查看 印度究竟有沒有神油

----

立即訂閱:微信搜「不可思議的印度」或 indiasee

新浪微博:@不可思議的印度
每日原創更新,告訴你印度的點點滴滴,旅行經歷、奇聞怪事。

投稿:zhuanti@qq.com

相關焦點

  • 臺媒:大陸專家分享人造雨技術助印度應對旱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為印度男孩取水景象。(取自印度斯坦時報網站)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 臺媒稱,一組來自北京、上海和安徽的頂尖氣象專家正在馬哈拉什特拉省孟買對當地乾旱進行研究,可能成為中國在印度首次推動人造雨的案例。
  • 專家稱「人造雨」「人造風」難驅霧霾
    但是,就目前而言,寄望於「人造雨」、「人造風」等人工幹預手段驅除霧霾,並不現實,甚至還會使霧霾加劇。  近日,在科學普及網站——果殼網舉辦的撥開「十面霾伏」科普活動中,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小曳表示,「氣象條件對霧-霾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今年2月底持續7天的重度汙染天氣,就是一定氣象條件導致霧-霾加重,並最終導致空氣汙染的惡性循環。
  • 臺當局為克霧霾或用「人造雨」奇法 網友:該請薩滿法師
    於是,民進黨「立委」劉世芳4日就建議臺防務部門透過與「經濟部」等相關單位合議,動用空軍的「人造雨」行動體系,藉由雨水來降低臺灣霧霾以改善空汙問題。  還有人說,這「人造雨」又不是你想上去弄一下就乖乖會下到汙染區,況且飛機飛一趟要多少錢啊,講幹話是不用負責喲,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
  • 印度多舉措應對缺水難題
    本報新德裡3月30日電 (記者 苑基榮)儘管夏季還未到來,印度媒體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應對今夏的水危機。印度《教徒報》日前連發兩篇評論討論應對水危機的辦法。 根據印度中央水務委員會最新公報,2016年,印度全國91個主要水庫水位處於10年來最低水平,全印水位是2015年的71%,是過去10年平均水儲量的74%。根據麥肯錫一份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印度全國水供應量將下降50%,近1億人口將遭受嚴重缺乏飲用水問題。《水》網站最新數據顯示,印度有7.7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7.69億人缺少衛生設備。
  • 印度面積僅有中國三分之一,為啥能養活13.9億人?專家:5點原因
    印度地處東亞地形狹窄,整個印度國家的面積才只有中國的1/3而已,中國在雜交水稻開始之前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糧食危機。那麼印度又是怎樣依靠如此少的土地,來供養13.9億人口的呢? 實際上,根據有關專家們的研究,印度能夠以如此少的土地養活如此大的人口,主要原因有五點。
  • 看穿:印度旱災釀砍頭祈雨慘劇 回顧港片「黃大仙」潑血濟旱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印度,造成逾2000人死亡的旱災仍在肆虐,一場砍掉人頭祈雨的人道主義災難更讓世人震驚。拍攝於1992年的香港電影《笑傲俠義黃大仙》就有「潑血濟旱」的情節:黃大仙本是天界瑤池中的一隻小金龜,因為關心人間困苦,潑灑瑤池仙水化解旱災,卻犯了「妄賜甘霖,擅改天數」之罪,被貶下凡間修道。若干年後,浙江又遭大旱,原因便是黃大仙當年「妄賜甘霖」欠的「雨債」,經觀音菩薩和太上老君點撥,黃大仙將自己的血水化作血雨播撒人間。
  • 英國把5700億訂單送給中國,印度專家不服:印度差在哪兒?
    現如今,中國的高鐵總裡程已經達到了世界第一,技術也處於世界一流狀態!     正是我們的技術先進,經驗也足夠豐富,能夠應對各種地形的高鐵建設,所以各個國家在需要修建高鐵的時候,都願意把高鐵交給中國來建造,這樣他們也能真正放心
  • 印尼進行人造雨撲滅林火 6萬人因煙霾染病
    中新網3月19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印度尼西亞廖內省減災署18日宣布,蘇門答臘島上延燒數月的林火終於被人造雨全部撲滅。  印尼官方通訊社18日報導,廖內減災署署長賽義·撒奎爾說:「衛星在蘇門答臘上探測不到熱點了。」過去3個月,美國宇航局的衛星資料一直顯示廖內有熱點。
  • 衛生專家亮出「鐵證」,印度無從狡辯……
    衛生專家亮出「鐵證」,印度無從狡辯……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各國關於病毒源頭的猜測就層出不窮,由於中方率先對外通報了新冠病毒感染情況以及危險性,這讓其他國家紛紛以此為由攻擊東方,認定新冠病毒是由中方向全球蔓延的,但是隨著調查研究的不斷深入,所謂的「東方病毒」明顯站不住腳了!
  • 史前文明:姆大陸、百慕達金字塔、印度萬年古城!
    印度外海發現近萬年古城遺址2001年,印度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學者,在印度西部外海坎貝灣(Gulf of Cambay)進行檢測水質汙染程度研究時,意外在水下120英呎處,發現兩座距今至少九千五百年的古城遺址
  • 史前文明:姆大陸、百慕達金字塔、印度萬年古城
    印度外海發現近萬年古城遺址2001年,印度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學者,在印度西部外海坎貝灣(Gulf of Cambay)進行檢測水質汙染程度研究時,意外在水下120英呎處,發現兩座距今至少九千五百年的古城遺址,科學家認為古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可能因此大幅改寫。
  • 印度自稱有能力應對三戰,這次中國用實力徵服印度網友
    實際上,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有了這樣的徵兆,比如印度。在談論到印度為何在邊境問題上頻繁作妖時,外界較為認同的觀點是:這是印度轉移國內矛盾的一種常用手段。那麼如今在印度國內飽受疫情摧殘之際,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印度會去冒這樣的風險。圖為印度媒體的報導而印度國防研究部的最新報導似乎也進一步驗證了這種可能性。
  • 乾旱=旱災?你out了!
    經歷了連日的高溫,被太陽炙烤的大地也是饑渴難耐了,對於乾旱和旱災你又了解多少呢,小編匯總了相關小知識,快跟著小編的腳步來了解下吧!
  • 【未解之謎】史前文明:姆大陸、百慕達金字塔、印度萬年古城!
    印度外海發現近萬年古城遺址 2001年,印度國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學者 有些專家認為,這項發現對文明歷史需要大幅修正提供了確鑿證據,研究古文明十多年的漢卡克到遺址實地考察,他說,從聲納掃描顯示的古城基礎來看,其建築可能有三層樓高,圍牆長達400英呎,而且有高度的幾何特性。 英國杜蘭大學的考古學者堪耐特說,如果印度的新發現屬實,過去的文明歷史理論需要全盤檢討。
  • 千億蝗蟲即將撲向印度,印度還能應對麼?|印度_社會|蝗蟲|古傑爾|...
    近段時間蝗蟲在南亞大陸搞了不少事,把途徑的農作物幾乎都啃光了,簡直就是所經之處寸草不生啊,只留下淚眼汪汪的印度三哥在原地打圈。據報導,即將又有波蝗蟲撤退到印度,只是不知道這批蝗蟲到了印度能啃什麼,搞不好這批倒黴的蝗蟲只能跟三哥互啃了。
  • 2019初中世界地理:印度
    印度主要地理信息: 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中國;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地處亞歐大陸南部,印度洋以北,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 2.地形: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恆河平原,南部德幹高原。印度地形以高原為主,德幹高原佔印度半島的大部分; 3.河流:恆河—印度的母親河。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新模型
    青藏高原作為研究陸-陸碰撞最為理想的天然實驗室,對印度-亞洲大陸初始碰撞時間和碰撞動力學過程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是固體地球科學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印度-亞洲大陸初始碰撞時間是理解喜馬拉雅造山作用的起點,而印度-亞洲大陸碰撞動力學過程則是重建大陸碰撞造山帶和青藏高原演化過程的關鍵。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新模型
    袁傑等-NSR: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新模型印度-亞洲大陸碰撞是地質歷史時期最重大的構造事件之一,形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雄偉的喜馬拉雅山脈(圖1),對亞洲乃至全球的海陸分布格局、氣候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印度大陸早期俯衝幾何學特徵獲揭示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後齊玥和研究員王強等選取侵入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內的冷布崗日巖基為研究對象,開展了詳細的年代學、巖石學和地球化學研究,揭示了印度大陸早期俯衝幾何學特徵。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美國地質學會會刊》。印度與歐亞大陸的持續匯聚是青藏高原形成與演化的動力來源,重建印度大陸運動學過程是認識青藏高原演化動力學機制重要前提。
  • 哥倫布死前還一直以為自己發現的新大陸是印度
    如有有人在哥倫布死前採訪他關於發現美洲大陸的感受,他一定一頭霧水。什麼美洲?我發現的新大陸明明是印度啊。哥倫布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新大陸是美洲,他一直以為自己發現的新大陸是印度。在義大利的內戰中,馬可·波羅被捕,他在監獄中很無聊,沒事做,他的獄友就問他的人生經歷,因為他曾遊歷過中國、緬甸、印度,他們就問他路上的見聞,他就跟獄友分享,大家覺得很有趣,獄友就幫他一起把旅遊見聞寫成了《馬可·波羅行紀》。馬可·波羅獲釋後,將《馬可·波羅行紀》拿去出版,出乎意料的是,該書銷售一空,成為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