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連日的高溫,被太陽炙烤的大地也是饑渴難耐了,對於乾旱和旱災你又了解多少呢,小編匯總了相關小知識,快跟著小編的腳步來了解下吧!
人體缺水輕則造成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長期缺水就會破壞人體水循環,重則危及生命。地球缺水也一樣如此,輕則影響農業生產,造成糧食欠收;重則造成水資源短缺、荒漠化加劇、沙塵暴頻發等諸多生態和環境方面的不利影響,最終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
乾旱通常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一般是長期的現象,乾旱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
春旱指3~5月期間發生的乾旱。春季正是越冬作物返青、生長、發育和春播作物播種、出苗季節,特別是北方地區春季本來就是春雨貴如油、十年九春旱的季節。假如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局部地區可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乾旱,不僅影響夏糧產量,還造成春播基礎不好,影響秋作物生長和收成。
夏旱指6~8月發生的乾旱,三伏期間發生的乾旱也稱伏旱。夏季為晚秋作物播種和秋作物生長發育最旺盛季節,氣溫高、蒸發大,乾旱會影響秋作物生長以至減產,夏旱造成土壤底墒不足,還會影響到下季作物生長。這期間正是雨季,長時間乾旱少雨,水庫、塘壩蓄不上水,將給冬春用水造成困難。
秋旱指9~11月發生的乾旱。秋季為秋作物成熟和越冬作物播種、出苗季節,秋旱不僅會影響當年秋糧產量,還影響下一年的夏糧生產。
冬旱指12月至下一年2月發生的乾旱。冬季雨雪少將影響來年春季的農業生產。
如春夏連旱,夏秋連旱,秋冬連旱、冬春連旱或秋冬春三季連旱等。僅僅從自然的角度來看,乾旱和旱災是兩個不同的科學概念。
乾旱通常指淡水總量少,不足以滿足人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氣候現象。乾旱對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及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後果稱為乾旱災害。乾旱一般是長期的現象,而旱災卻不同,它只是屬於偶發性的自然災害,甚至在通常水量豐富的地區也會因一時的氣候異常而導致旱災。
乾旱和旱災從古至今都是人類面臨的主要自然災害。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它們造成的災難性後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人類的經濟發展和人口膨脹,水資源短缺現象日趨嚴重,這也直接導致了乾旱地區的擴大與乾旱化程度的加重,乾旱化趨勢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
來源:綜合整理
編輯:山東應急管理廳 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