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寶寶要「少糖少鹽」,但別忽視了這3個關鍵問題!

2020-12-04 欣媽育兒經

小慧的兒子2歲了,前段時間婆婆過來幫忙帶娃。讓小慧感到欣慰的是,婆婆主動去買了幾本育兒書籍,每天只要有空就看書學習。

最近幾天,小慧發現兒子有了厭食的症狀,婆婆做的各種「美食」,兒子好像都沒有興趣。但是,自己做出來的飯,兒子卻吃得很香,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婆婆看書上寫著:寶寶不能過早吃鹽、吃糖,否則會影響寶寶的味蕾,並且容易增加腎臟負擔,還容易增加齲齒的風險。所以,婆婆在給兒子做飯的時候,一點鹽、一點糖都不放,甚至拒絕所有含鹽、含糖的食物。

這樣做真的對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你不知道的寶寶吃鹽、吃糖的真相。

一、少鹽少糖≠完全不需要

鹽和糖,是每個寶寶的必需品,這話是不是聽著有點扯?別著急,聽我把話說完……

我們所吃的食用鹽中,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能在體內分離出鈉離子,而鈉離子是維持體內循、代謝的重要物質,同時也是我們身體重要的電解質。

我們平時之所以說要「少鹽少糖」,是因為寶寶所吃的母乳、配方奶、米粉、麵條等輔食當中,都有鹽的成分。並不是說要完全拒絕寶寶吃鹽,而是在吃各種輔食的時候,攝入的鹽分已經足夠他們的身體所需,我們只是不需要額外再添加食鹽而已。

糖分,也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物質,包括寶寶。它是維持我們什麼活動的重要物質,我們通常把糖稱為「碳水化合物」,它可以給寶寶提供足夠的能量。我們之所以讓寶寶少吃糖,也是因為在日常飲食中,已經攝取到了足夠的糖。

二、寶寶吃鹽,並非越晚越好

很多父母都知道,鹽吃多了會加重寶寶腎臟負擔。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鹽吃得越晚就越好。

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齡,寶寶因為鹽分攝入不足,就會出現疲憊、無神的症狀,甚至還會影響細胞對胺基酸和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胃液的分泌,從而影響食物的攝取和排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針對不同年齡寶寶,鹽的攝入量也給出了具體建議:

0~0.5歲寶寶,每日0.4g食鹽;

0.5~1歲寶寶,每日0.9g食鹽;

1~4歲寶寶,每日1.8g食鹽;

1g食鹽中,大約含鈉400mg。

鈉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寶媽們可以根據下表日常食物中的鈉含量,了解寶寶每日鈉的攝入量是否足夠。

通常我們建議,1周歲以內的寶寶,在正常吃奶、吃輔食的情況下,不需要額外加鹽。1周歲以後,寶寶根據寶寶身體發育所需,開始額外加鹽,遵循從少到多的原則。吃鹽太晚,會導致寶寶營養不達標,發育受限制,長期下去寶寶的身高會受影響,抵抗力也會下降。

三、寶寶要少吃的,是「游離糖」

游離糖,是WHO提出的定義,是指生產商、廚師或消費者,在視頻中添加的單糖和雙塘,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的糖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添加糖」。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發布的,有關成人和兒童糖攝入指南中,強烈推薦人們限制游離糖的攝入,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建議吧游離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

實際上,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它會存在於糧食、穀物薯類、豆類、米麵、水果、母乳、牛奶當中,這裡面的糖並不一定都是甜的,有些是沒有味道的,是完全可以吃的。並不是說,和「甜」沾邊的食物,都不能給寶寶吃,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家長們不要進入選品誤區

謹慎的父母,在給寶寶挑選食物時,會仔細看「配料表」。只要看到「糖、鹽」兩字,或者看到「碳水化合物、鈉」等字樣,就會立馬拒絕。結果就是,很難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感覺所有的廠商都不愛孩子。

其實,大部分的食物中,都含有糖和鈉,家長在看「配料表」的時候,只需要看一下具體含量即可。比如下圖中,碳水化合物佔全天需要量的4.12%,鈉只佔0.07%,實際上一點也不算高。再說了,寶寶一天也不一定能吃掉100g,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擔心。

父母們要懂得「物極必反」的寓意,少吃和不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因為鹽吃多了不好,就完全拒絕不給寶寶吃,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育兒理念。

相關焦點

  • 糖尿病必須少糖少鹽少油?與美食絕緣了?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飲食必須少糖、少鹽、少油?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不能不吃飯,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又要控制飲食,往往看著美食,流著口水卻不能隨心所欲,真的是非常難過的事情,但實際上控制飲食並不是很多食物不能吃,簡單的通過不吃這個食物或者那個食物來控制飲食,往往無法長久,最終可能讓控糖功虧一簣。
  • 3種調味品,也許比鹽、糖「傷身」,少碰為妙,血管或乾淨不堵塞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各項器官功能大不如前,如果血管內部膽固醇含量過高的話,也會造成血管堵塞的危險,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調控。而當血管堵塞的情況產生時,身體往往會有以下幾個異常表現,希望你別小瞧了。血管堵塞,這4個症狀切莫小瞧頭暈、嗜睡。血液中的血紅蛋白,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可處,如果血管堵住的話,也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從而就會導致大腦部位供血供氧不足,出現頭暈嗜睡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也要儘早就醫檢查,避免影響身體。四肢發涼發麻。
  • 關於「糖」你不知道的事:1瓶果汁=10塊糖,寶寶每天吃了多少糖?
    我們用一個5歲女寶寶一天攝入的熱量和糖做示範——而如果寶寶喝了一瓶橙汁飲料——一瓶橙汁,含糖量就超過一個5歲寶寶全天建議糖分攝入的3倍!除了果汁,你的身邊還藏著許多想不到的隱形糖。除了常見的白砂糖、蔗糖、麥芽糖,麥芽糊精、玉米糖漿、果葡糖漿等等其實都是糖。這些「健康食品」裡的「隱形糖」你注意了嗎?
  • 寶寶蛀牙怎麼辦?除了少吃糖,這4個方面家長更要注意
    佩佩的寶寶才四歲,就長了一口的蛀牙,只要一張嘴,就能明顯的看到嘴裡黑乎乎的牙齒。為了保護孩子的牙齒,佩佩決定不讓寶寶吃糖了,但是即使這樣做了,孩子蛀牙的情況還是越來越嚴重。其實,寶寶蛀牙以後,只戒糖是不夠的,還有其他的因素在影響孩子的牙齒健康,但是很多家長都不知道,現在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 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外,還有這兩個原則
    少鹽:過度限制食鹽的攝入是會引起低鈉低氯電解質紊亂的。高鹽飲食是引起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建議大家在平時清淡飲食,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要超過6克。少油:很多朋友在炒菜的時候喜歡多放點油來提升味道,然而過多的油脂對健康是不利的,會引起高血脂,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 廚房中的3種調料,或在「悄悄」堵塞你的血管,儘量少吃,別忽視
    皺著眉頭說:「老王你怎麼不直接吃鹽呀,這麼鹹」,老王說:「這你就不懂了,這樣吃著有味、吃著香啊」。  這天中午吃完飯,老王正幹著活,突然一陣頭暈,倒在了地上,旁邊工友一看,連忙打電話喊來救護車,把老王送到了醫院。
  • 醃糖蒜時,只加糖和醋是大錯特錯,少了它大蒜苦澀又易壞
    小時候最愛吃奶奶醃的糖醋蒜,只要飯桌上有它,能多吃一個大饅頭,真的是超級下飯,平時胃口不好,來瓣糖醋蒜、一碗大米粥,胃吃的飽飽的,你喜歡吃糖醋蒜嗎?今天和大家分享下自製糖醋蒜的詳細做法,不用七天就能吃上,比賣的還好吃,一學就會,特別簡單,一起來看看吧。現在正是吃新鮮大蒜的季節,用新蒜醃製更容易入味,這是在集上買的新鮮蒜,先把大蒜外皮剝掉,留一層蒜皮就可以。
  • 「醃糖醋蒜」只加糖和醋?那就錯了,少了它,蒜苦澀難吃還易壞
    記憶中奶奶用大罈子醃糖醋蒜的情景歷歷在目,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每次做糖醋的時候都能想起小時候的味道,這也許就是味道的傳承。糖醋蒜應該是山東特色美食,別的地區我不清楚,我們當地是超愛吃糖醋蒜,只要新蒜下來,家家戶戶都會醃製,今天就把做糖醋蒜的詳細步驟分享給大家,學會再也不用買著吃了。「醃糖醋蒜」只加糖和醋?那就錯了,少了它,蒜苦澀難吃還易壞。
  • 比糖和鹽更傷血管,世衛組織呼籲停用!出現這種字眼的食品要少吃
    在《居民膳食》中指出,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量應該保持在6g以內,最多6g,可現在多數人的攝鹽量已經遠遠的超過了正常值。為什麼糖和鹽對血管的傷害會如此大呢?若平時攝入的糖分過多,經常超標,會引起胰島功能障礙,可能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這會增加患糖尿病的機率。
  • 高血壓的病因不止是鹽,這三物也是,要多加注意,別讓血壓難控制
    口腹之慾雖得到滿足,但卻也導致了許多健康上的問題。一、高血壓的病因不止是鹽,這三物也是,要多加注意,別讓血壓難控制1、烘焙類食品麵包、蛋糕、餅乾等食品都屬於烘焙類食品,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小麥,但其內部澱粉以及糖的含量也不低。
  • 吃少了怕餓,吃多了怕撐,判斷寶寶是否吃飽要看這3點!
    本來想著寶寶吃的多吃的勤,應該就能長的快的吧,誰知道寶寶並不「買帳」,跟她想的完全是兩回事,寶寶非但沒有長胖,腸胃還總是出問題。,因為他們白天會吃更多的奶,不過每個寶寶都不一樣,可能會存在個體差異,這一個規律也並非適合每一個寶寶。
  • 寶寶腹瀉之後,補液鹽怎麼用?最靠譜的攻略和評測來啦!
    有時候寶寶輕度腹瀉的同時,會伴有嘔吐,或者腹瀉次數較多,甚至1-2小時就要大便一次或者更加頻繁,呈水樣便,伴有或者不伴有脫水,都要及時補充口服補液鹽。中度以上的腹瀉,以及輕度脫水,可以在家使用補液鹽,但是如果寶寶年齡小於3個月,或者3個月以上的寶寶腹瀉時間超過24小時都沒有緩解,那麼就需要及時帶寶寶就診。
  • 吃鹽少,糖就會吃得多!美研究解釋為何鹽並非吃得越少越好
    但既往很多隊列研究和臨床隨機試驗發現,鹽並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鈉攝入量與心血管事件風險之間呈J型曲線關係。儘管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這些研究的方法學存在問題,但還是有人質疑低鹽飲食是否能為一般人群帶來獲益。
  • 這10種食物高血壓的人為什麼要少吃
    這些東西高血壓患者最好別沾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非常有講究,除了要知道高血壓吃什麼好,還要分清高血壓飲食禁忌,下面就給大家說說日常生活中的高血壓禁忌有哪些吧。有些內容大家會覺得有些重複或者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必須注意的問題。
  • 癌細胞喜歡糖,所以要少吃高糖水果?你被嚇到了沒有
    在文章中,還宣稱「讓食物成為你的藥物」「抗癌明星,你的名字叫食物」「向食物搬救兵,吃出免疫力」「用食物阻擊癌症黑色心理」「射向癌症的六大超級營養子彈」「與癌『食』戰,讓食物成為你的抗癌藥物」……這些說法很吸引人,與當年紅遍全國的「養生大師」張悟本如出一轍。
  • 為何腦梗越來越多養血管,少吃3物、少做5事,血管不易「堵」
    養好血管,少吃3類食物,少做5件事,血管會更健康! 少吃3物:1,高鹽食物 食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但,鹽吃太多,也會傷害血管,使血壓升高,誘發血管疾病。 研究顯示,10.7%的腦中風死亡、10.4%的冠心病死亡 與吃鹽太多相關。
  • 辣條有了「新國標」:少鹽!少油!少糖!580億辣條江湖,真的要變味兒了!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從統一「辣條」類食品分類、加強原輔料和生產過程管控等六個方面提出監管要求。此次市場監管總局公告明確「辣條」統一按照「方便食品,調味麵製品」生產許可類別進行管理,此外,公告要求辣條生產企業改善產品配方,降低辣條中鹽、脂肪、糖含量
  • 身體的這3種變化會告訴你,別忽視了
    我們都知道,懷胎10月一朝分娩。對於每一個孕期的準媽媽來說,一般到了懷孕的8-9個月就要準備迎接自己小寶寶的降生了。這時候有很多的孕媽媽就會再問,如何才能知道哪種情況是小寶寶要出生了?在分娩之前的最後一個月,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都在做些什麼呢?
  • 「少鹽」就是少放鹽嗎?這些「隱形鹽」無處不在!
    鹽是常見的調味品, 適量食用,是人體需要的, 但過量就會誘發各種健康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建議,健康成人每人每天吃鹽不應該超過6克——就是普通啤酒瓶蓋去膠墊後,平平一瓶蓋的量。超過這個量,鹽就算吃多了。
  • 2-5歲寶寶穿內褲,選三角還是選四角?三個關鍵爸媽別忽視
    如果直接穿褲子,如果褲子寬鬆舒適,外出時可能會有蚊蟲飛進去,或者夾到屁股縫裡,非常不舒服;如果褲子比較修身,褲襠部位可能會摩擦寶寶私處,久而久之,很可能會紅腫不適。而內褲,能夠輕鬆的避免這些問題,做好保護工作。2. 促進孩子如廁練習的訓練脫下紙尿褲以後,你是希望孩子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還是隨地大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