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生物學教授說,「不開心就要多吃飯」

2021-01-21 中國科學院大學

當一張自畫像赫然跳出屏幕的時候,老師回頭看了眼投影屏,帶著幾分得意地說:「還是有幾分相像吧?」這是《分子神經生物學》的課堂,這張自畫像是課程主講老師赫榮喬做自我介紹的一頁PPT。赫榮喬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這張自畫像是他眼中的自己,那麼,學生眼中他是什麼樣呢?一撇可愛的小鬍子,幾乎滿頭銀髮,牛仔褲配運動鞋,和藹的笑容,是「赫老師」的標配。這形象拎上布袋就是在菜市場採買的老人,牽著個孩子就是接孫輩上下學的爺爺,這份「親切」在第一節課上,著實拉近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




赫榮喬在國科大上課的歷史大約可以追溯到十五年前,在學年結束的課程評價中,幾乎每屆同學們在給赫老師的評語裡都有一條「肢體語言豐富」。這門課,赫榮喬上得「惟妙惟肖」,他可以模仿各種病患,從癲癇到阿爾茲海默症,僅憑一瓶水作為道具,形象展示了癲癇和腦神經的聯繫,以及一些治療方案的原理。


不僅是肢體模仿,赫榮喬還會「講故事」。從古到今,從國外到國內,一項技術的發展,一個理論的起源,從發現到發展現狀,聽他講完,從頭到尾被梳理得清楚至極。能夠「深入淺出」地講明白科學問題,離不開赫榮喬豐富的求學經歷和人生閱歷。


赫榮喬在1986年和1989年於中科院微生物所和生物物理所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並擁有在英國劍橋大學、加拿大McGill大學、義大利Pisa大學、美國紐約州基礎研究所、美國西北大學研究所等國際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留學訪問經歷。除此之外,他還曾有一段在阿壩藏族自治州阿壩縣醫院的工作經歷。實踐和學識完美結合,再通過課堂將知識傳導輸出,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便誕生了。


2018級神經生物學專業的趙高煬,將《分子神經生物學》選作專業核心課。他說,「神經科學是一門很複雜的學科,但是赫老師能講得既清楚又全面。這門課不僅包含了『分子作用機制』等研究前沿,還有病理生理現象以及相關疾病的臨床診療。赫老師讓我們對神經科學有了更全面更形象的認識,也拓展了我們的思維深度和研究視野。」


赫榮喬說,「不開心就要多吃飯」「寶寶出生前補腦比較有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年都是獨一無二的」「下頜骨小的人可能會打呼嚕,得高血壓的機率會比較高」「膠質細胞供能不足就會產生壞情緒」……赫榮喬總能像這樣,把科學實例歸於一種「逗趣」模式。他說,上了年紀的人一旦開始不停叨叨二十幾歲時候的事,就有老年痴呆的風險,他憑藉這種預測曾經幫助兩對夫妻擺脫了「過不下去了」的困擾。「我就把老年痴呆發病機制跟他們講一講,他們就懂了,原來不是過不下去了,而是她生病了,病人自然需要體諒……」赫榮喬說。一節課,仿佛一場「脫口秀」,通過這位學富五車的老師「風趣」講授,課堂儼然變為「引人入勝」的科學盛宴。


聽赫老師講老年痴呆



《分子神經生物學》的課堂,從甲骨文到中醫,從計算機到醫學,無不涉獵。有時候,你恍惚覺得赫老師在一本正經地「說段子」,但是他卻很清楚地撇出他的「理論依據」,援引哪篇文獻哪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赫榮喬的PPT的右下角都會以小字標註出參考文獻,尊重知識的原創者,也忠於「通俗易懂」的知識傳授方式。好老師在學生眼裡往往是「學識淵博」的典範


「能把課講清楚就是好老師」,化學科學學院2018級研究生吳俊芳評價赫榮喬老師時這樣說,「能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學生們提起赫榮喬,是「一節課都沒走神」「他講的我都聽懂了」「不知不覺跟著老師,動腦子想了很多問題」「會想要提問」「會莫名爆發求知慾」……好老師的「好」,是帶給學生們課堂以外的自主思考,這種「好」需要細細品味 

赫榮喬的課堂,會鼓勵同學們發表各自見解和看法。每個同學的發言,他都聽得特別認真,「嗯,好!非常好!特別好!」他說,「你還是學生,你可以犯錯,錯了改正就行,不會的學會就好。」在赫榮喬的引導下,課堂互動漸入佳境,氣氛往往越來越熱烈。


赫榮喬的課件幾乎全英,這在研究生的課堂很常見。但是有了赫老師的講解,即使是晦澀難懂的專有名詞,知識點得來全然不會吃力。他經常說,「我講過之後你肯定就懂了」。難點部分他會放慢速度講清楚,重點部分他會前後貫通,多次提及強調複習。看他的PPT是一件很舒服的事,PPT上可能只有一兩個單詞,但是他會用條理清晰的邏輯、「文字外」的語言和動作帶同學們一起把知識架構起來,把內容理解吃透。


作為一線科研人員,赫榮喬也會在課堂上強調一些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他不止一次強調,「研究生要動腦子,要會挑問題。」赫榮喬強調最多的還有創新。「我從來不跟人家跑,那樣沒出息,我只做自己的事。只有一次是例外,有一個研究,設計得非常巧妙,我被感動了,我的一個研究生也被感動了,我們另一個實驗室的課題組長也被感動了,然後我們一拍即合,我的這個研究生和另外那個課題組長的研究生,兩個人合作,開始做這個課題研究。但是一個月過去了,沒有結果,兩個月過去了,沒有結果,三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結果……後來我就看著我的研究生經常在走廊裡打轉嘆氣,逆著光,我看著他的背影,最後我們終止了這個實驗。這是我唯一一次跟著人家跑,不過還失敗了。」某節課的尾聲,赫榮喬闡釋完在糖尿病和老年痴呆方面的研究成果之後,又很自豪地給大家展示了他的科研團隊,他說:「現在也可以有人說赫榮喬的科研小組這二十年做了點跟世界不同的事。


赫榮喬很潮,完全跟得上年輕人的節奏,有次大家驚訝於他對熱點的關注,他為自己正名,「我一點都不落後,我每天都在學習,學習科學和人生之道。


相關焦點

  • 計算神經生物學:給機器一個大腦
    在第三次中國科協論壇「2009計算神經生物學高層戰略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這樣描繪了計算神經生物學的內涵。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思等專家介紹,計算神經生物學是計算生物學的一個重要計算神經科學是國際上最近才迅猛發展起來的有關神經系統功能研究的一個新的交叉學科。「神經系統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系統之一。
  • "計算神經生物學"研究:給機器人一個"大腦"(圖)
    在第三次中國科協論壇「2009計算神經生物學高層戰略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這樣描繪了計算神經生物學的內涵。  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思等專家介紹,計算神經生物學是計算生物學的一個重要計算神經科學是國際上最近才迅猛發展起來的有關神經系統功能研究的一個新的交叉學科。  「神經系統是宇宙中最複雜的系統之一。
  • 【高教社隆重推出】《神經生物學原理》(中文版)
    第13章「神經科學研究方法」對神經生物學重要的實驗方法進行綜述,介紹了研究神經通路功能時所運用到的一些最新技術本書全彩色印刷,為讀者提供經典實驗描述、原始論文的數據圖表、參考文獻等豐富的學習資源。自1997年起在史丹福大學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神經生物學課程,並組建實驗室研究神經通路的發育和功能。李沉簡,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高級研究員。就讀於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八年制醫學專業,在美國普度大學獲得分子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紐約大學西奈山醫學院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講席教授。主要從事神經生物學和神經性疾病領域研究工作。
  • 神經生物學發展趨勢
    作為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神經生物學是比較特殊的。首先,它的研究離不開生命科學的一些基本研究材料與方法。神經生物學的材料與生物學的其它學科一樣,是動物,從低等的果蠅到高等的小鼠、人。神經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同樣離不開核酸的分析與蛋白質的分析,分子生物學的PCR、免疫組化、western blot也是神經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但除此之外,神經生物學有它自身的特點,那就是神經科學所要重點研究器官——腦是高等生物最複雜的,同時神經元幾乎是最難培養的細胞,所以神經生物學研究更需要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電生理是用電刺激的方法來研究神經迴路、神經元在特殊生理條件下的反應。
  • 林紅教授專訪:神經退行性疾病線粒體功能的相關研究| AAN 2019
    林紅教授專訪:神經退行性疾病線粒體功能的相關研究| AAN 2019
  • 科研一對一 | 清華大學 | 神經生物學: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探討情緒與動機的神經調控機制
    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探討情緒與動機的神經調控機制
  • 神經生物學研究的特殊方法
    作為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神經生物學是比較特殊的。首先,它的研究離不開生命科學的一些基本研究材料與方法。神經生物學的材料與生物學的其它學科一樣,是動物,從低等的果蠅到高等的小鼠、人。神經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同樣離不開核酸的分析與蛋白質的分析,分子生物學的PCR、免疫組化、western blot也是神經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 成年大腦受損後的自我修復;糖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1,Nature | 「糖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來源:BioArt 為了健康考慮,人們開發了許多代糖用於日常食品中,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造甜味劑 。
  • 少數派:女科學家們的選擇|教授|生物學|施一公|朱華晨_網易科技
    2007年,而立之年,她加入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管軼教授研究團隊,找到了研究「病毒」這個事業。之後,豬流感、禽流感病毒H7N9、中東呼吸綜合症以及剛剛發生的新冠疫情,都是朱華晨團隊攻克的方向。朱華晨小時候很淘氣,總是出去瘋玩,忘了回家吃飯,挨了奶奶的罵,奶奶說你這樣天天在外面瘋玩,長大了什麼都幹不成。
  • 2021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神經生物學考研成功經驗指導
    一、關於考研擇校和定專業首先呢,想要做好神經生物研究就要做好讀博的心理準備,同時考慮自身興趣和家庭經濟能力做取捨。要做基礎研究,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很重要的,因此我選了神經生物學排名最高的院校—復旦大學。其次,對於本科雙非的我來說,復旦大學對本科學校不歧視,平臺好,資源多,即使複試不過,過了初試的話在調劑中也有競爭力。而我報的腦科學研究院院內只有神經生物學這個專業,不能院內調劑,相對基礎醫學院來說風險比較大,今年複試進了18人,錄取了13人,整體來說還是可以的。
  • 逗女生開心的套路對話,撩女孩子開心的短笑話
    只有對於喜歡的人,對於不反感的人,樂此不彼的,去接受這樣的相處模式。不過在你真正得到一個女孩子以後,要懂得去做一些讓對方很開心的事,不要做一個只說不做的人,時間長了你會感覺你很虛偽,當你愛上一個人以後,才知道什麼叫付出,什麼叫得來不易。
  • 李玫瑾教授:越是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糾正
    就是說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形成的。教育女孩子也是一樣,只有正確地教育孩子,他們將來才能有出息,成大事。我們出去吃飯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很多「熊孩子」,在餐廳大聲喧譁、到處亂跑,亦或是在吃飯的時候絲毫沒有規矩。這正是因為家長平時的教育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 復旦大學發現小鼠黑暗暴露誘發覺醒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新聞—科學網
    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黃志力課題組研究發現,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聯合腹側被蓋區多巴胺能神經元介導了小鼠急性黑暗暴露誘發覺醒效應的神經生物學機制,為臨床治療異常光照引起睡眠紊亂相關疾病提供新思路
  • 腦科學日報|成年大腦受損後的自我修復;糖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1,Nature | 「糖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來源:BioArt為了健康考慮,人們開發了許多代糖用於日常食品中,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造甜味劑 。順序分化作為一種進化,它的優勢在於優先產生的神經元形成複雜裸露的神經環路,後產生的膠質細胞根據神經環路來確定其數量以及位置。
  • 神經生物學處於生命科學發展前沿的重要地位
    所以,神經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成為整個生命科學的發展前沿。這已是許多科學家的共識神經生物學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人類之所以能成為地球上一切資源的主宰,能創造出文學、藝術和音樂的不朽之作不是因為人類擁有最發達的筋骨,而是因為人類擁有最發達的腦。我們還不知道有什麼物質結構比人腦更複雜;至於腦的潛在能力有多大,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
  • 《Neuron》開心(5-羥色胺)多一點,讓人類擁有更大的大腦
    《Neuron》開心(5-羥色胺)多一點,讓人類擁有更大的大腦
  • 神經生物學的發展趨勢!百歐博偉生物
    神經生物學的材料與生物學的其它學科一樣,是動物,從低等的果蠅到高等的小鼠、人。神經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同樣離不開核酸的分析與蛋白質的分析,分子生物學的PCR、免疫組化、western blot也是神經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 哈工大神經生物學實驗室招聘生物技術員兼行政助理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神經生物學實驗室(PI: Hans Bueler教授),招聘生物技術員兼行政助理(男女不限)  A.實驗室及教授信息:  Laboratory/PI: http://myweb.hit.edu.cn/_s152/95/4a/c7586a169290/page.psp  Publications
  • 復旦大學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科研成果彙編
    實驗室現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教授,現任主任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馬蘭教授。然而,這種胚胎後對突觸發育的調控的分子機理尚不清楚。  邵志勇課題組利用VCSC發育異常的CIMA-1突變體,通過遺傳篩選,分子生物學操縱和活體成像技術,發現VCSC膠質細胞能夠激活神經元中的GTP酶CDC42。被激活的CDC42結合進化中保守的IQGAP/PES-7促進突觸發育。
  • Nature | 「糖癮」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gut-brain axis) 發揮作用,並激發對糖的攝取,而代糖卻無法激活對糖分子特異性識別的腸道大腦神經途徑。研究人員利用c-Fos免疫組化和fibre photometry 發現了一個只對糖(而不對代糖)有反應的大腦區域。藉助於史丹福大學駱利群課題組研製的TRAP2小鼠系統而有針對性地在『糖神經元』表達TetTox( tetanus toxin light chain),發現當抑制該腦區域裡對糖有反應的神經細胞時,小鼠不再對糖產生渴求與偏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