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講壇」開講——首講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

2021-01-10 雲智創

23日下午,新冠疫情防控新常態與公共衛生改革專題講座暨「健康揚州大講壇」正式啟動。首場講座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以《新冠防控新常態與公共衛生改革》為題開講。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鍇竑,副市長宮文飛、餘珽,江蘇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鳳才等參加活動。

「健康揚州大講壇」是由揚州市衛健委、揚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揚州報業傳媒集團聯合打造的公益服務平臺,培育健康素養、促進「主動健康」,全力守護人民健康,助力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建設雙勝利。

活動中,大家首先觀看了專題片《奏響「生命之曲」,鋪設「健康之路」》,隨後曾光教授從我國新冠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新常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公共衛生改革的討論、加強公共衛生安全是當前改革的重頭戲等四個方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專業的科學知識和鮮活的事例,以詳實的數據梳理了新冠肺炎從初發到全球大流行的過程,以親歷者的身份總結了我國新冠疫情防控的寶貴經驗,強調了新常態下疫情動態起伏,特別是對公共衛生改革、公共衛生安全進行了深入思考。他的講座深入淺出、言簡意賅,讓受眾深受啟發。

就我市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餘珽要求,各地各部門要細化任務分解,不折不扣地抓好責任落實、任務落實,重點加強發熱門診建設和核酸檢測能力;要強化跟蹤督查,落實秋冬季疫情防控各項工作要求,築牢疫情防控網底;要強化物資儲備,備足醫用防護物資、消毒產品等防控物資,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要強化「應檢盡檢」,對等8類重點人群全面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對其他人群開展「願檢全檢」,通過檢測做到及早發現、精準防控。

餘珽表示,「健康揚州大講壇」是宣講國家、省、市衛生健康政策、傳播健康理念、推進公共衛生能力建設、落實健康行動的重要手段,將邀請國家、省市公共衛生及相關領域知名專家、專業學者,組建優質健康教育資源專家庫,與我市公共衛生人員一道,開展健康論壇、健康宣講,分享疫情防控經驗,研討衛生健康策略;全市各級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好、培育好「健康揚州大講壇」,多推出一些精品活動和課程,切實提升我市公共衛生管理能力和水平,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常態化疫情防控「兩手抓」「雙勝利」做出應有貢獻。

舉辦「健康揚州大講壇」活動,也是我市加強疫情防控科普宣傳、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重要舉措。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組織指揮部「一辦十二組」主要負責人,市衛健委中層以上幹部,市直醫療衛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駐揚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負責人,以及駐揚各高校疫情防控指揮機構負責人參加主會場培訓;除市委市政府主會場外,各縣(市、區)、功能區設分會場,全市共約400餘人聽講。

相關焦點

  •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
    10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做客「南開公共衛生講堂」,並以「新冠肺炎防控與公共衛生改革」為題,為南開大學師生解析了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原因,分享了他對我國公共衛生改革的諸多思考。     南開大學副校長王磊出席報告會並向曾光致送了「南開公共衛生講堂紀念證書」。
  • 我國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獲「吳楊獎」特殊貢獻獎,他這樣說
    55年醫學經歷,41年公共衛生職業生涯;從SARS暴發到新冠病毒猖獗流行,在重重迷霧中率隊調查,在關鍵時刻提出對策建議,在實戰中培訓現場流行病學隊伍……在今天舉行的吳階平—保羅 · 楊森醫學藥學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這位「超期服役」的老疾控人榮獲「吳楊獎」特殊貢獻獎。
  • 中國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來肥做學術報告
    有獎評新聞   安徽市場報1月23日訊 1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應邀在合肥為市縣區四大班子領導及市直各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做學術報告
  • 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回應
    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當時參與建議了武漢的封城舉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曾光教授表示,從高級別專家組提出封城建議時,武漢確診病例大概不到300例,到後續確認病例數逐漸增長,火速建成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疫情形勢變化快,控制得也非常快,對「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4萬多醫務人員的馳援,「兩個多月的時間,滄桑巨變。」
  • 疾控專家曾光:公衛人才流失是痛點
    與會專家就從社會幹預和科技幹預等層面找差距補短板、讓預防為主落在實處等話題進行討論。大會現場會上,中國CDC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疾控和公衛系統人才流失嚴重,是制約公共衛生發展的痛點。與會專家討論公衛人才短缺需重視疫情來襲,接下來如何更好地推動公共衛生領域改革?
  • 「SARS之後,隱瞞疫情成了過街老鼠」 ——訪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
    「你是曾光嗎?」「是。」「你還沒死啊?」電話那頭,一位年輕的「愛滋病恐懼症」(簡稱恐艾症)患者情緒激昂。自從4年前發布恐艾症的調查結果後,來自患者的攻擊已經成了曾光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將他的手機公布到網際網路上;深夜,謾罵的簡訊不時來襲。作為年過六旬的老者,他安之若素,「公共衛生學家應該有視野和胸懷」。
  • 專家曾光: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這幾天北京又發現了多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而且多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中心有關, 在切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也發現病毒存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提到,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 曾光訪談:健康人攜帶H7N9病毒的科學價值
    《北京日報》採訪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談健康人攜帶H7N9病毒的科學價值。  問:北京發現了健康攜帶者,有什麼意義?  曾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北京市發現首例健康人攜帶病毒,對病毒研究是新的進展,不僅對北京,對全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研究新病毒的自然史、將來的防控措施都有價值。  健康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對於流行病學調查意義重大。健康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提示未來防疫舉措的方向。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曾光:疫情發生時專家組去武漢時,沒見到省市主要負責人
    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直播間,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對於封城這一決策,曾光教授表示,封城的決定不是某個人提出的,是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果,對於封城,專家組的觀點是一致的,包括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的結論,也是代表專家組的意見。曾光教授表示,應對冠狀病毒,國內有三次經驗,一次是2003年的SARS之戰,一次是2009年的甲流,再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
  • 曾光教授:繼續保持戴口罩、洗手、少聚會!
    據哈爾濱市疾控中心與公安偵查機關聯合調查發現,韓某有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了居住在同一棟樓、同一單元的曹某。曹某與韓某是樓上樓下鄰居,二人並不相識。據通報分析,曹某與韓某所居住的建築為一梯一戶,整個單元共用一部電梯,電梯有可能是兩者共同接觸過的同一空間。此外,另一種可能是,上下相鄰兩層因房屋結構也存在疾病傳播的機會。
  • 北京「疫情反彈」,疾控專家曾光: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圖 | 6 月 12 日的 6 例確診病例中,和新發地強相關的 4 例(來源:人民日報)6 月 13 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在發布會上表示,經初步判斷,這些病例可能接觸了市場中汙染的環境,或接觸到了被感染的人員而傳染髮病,後續不排除出現續發病例的可能。在新發地採集的樣品中,有 45 人咽拭子呈陽性。
  • 多地不止一次暴發疫情,曾光:嚴查上一輪傳播路徑是否完全封堵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12月15日,遼寧省大連市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遼寧省疫情出現,截至12月29日,15天內,遼寧省大連與瀋陽兩市本地新增病例52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2例。遼寧大連上一波疫情是發生在7月22日凱洋海鮮公司的聚集性疫情,8月30日,此輪疫情病例清零。
  • 中疾控專家曾光評川航飛行員感染事件: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2月15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確診飛行員在11月29日從洛杉磯抵達成都後,12月9日就再次執行飛行任務,中間僅間隔11天。此舉也引發了網友的質疑。但根據時代財經此前報導,業內人士認為,由於全貨機都採用了嚴格的防疫措施,一般來說貨機飛行員都不用遵循居家隔離的規定。
  • 曾光:恐懼的傳染比病毒快百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對《環球人物》記者說。「遠遠不止327人」「1968年和1969年,H3N2流感病毒就曾在香港肆虐,致50多萬人患病。」「我寧可不去學習,也得說話」曾光是一位來自基層的流行病專家。從1970年起,他在農村縣衛生院做了9年臨床大夫。後來,他考上協和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實驗研究所,負責全國傳染病疫情的統籌監測。1985年,他獲得公派出國的機會,到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習。在美期間,曾光參加了美國疾控中心舉辦的一次專家講座。
  • 浙江疾控專家呼籲:保護好自己就是為抗疫...
    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種疾病不同,無需對病例數過於恐慌。雖然比起SARS,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難度大,潛伏期有傳染性,但整體病情比SARS輕,病例數雖多,但大多數都是輕症。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疫情發生時專家組去武漢沒見到...
    3月24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名醫》直播間,就新冠肺炎疫情趨勢研判接受採訪。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對於封城這一決策,曾光教授表示,封城的決定不是某個人提出的,是專家組共同討論的結果,對於封城,專家組的觀點是一致的,包括鍾南山院士在發布會上的結論,也是代表專家組的意見。曾光教授表示,應對冠狀病毒,國內有三次經驗,一次是2003年的SARS之戰,一次是2009年的甲流,再就是這次的新冠病毒。
  • 正在開展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是什麼?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毛圓圓)「之所以要在24小時完成無症狀感染者的血清流行醫學調查,是要儘可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可能的密切接觸者,要對他們採取跟無症狀感染者同樣的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如果在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發現了症狀,馬上將其轉運到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 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武漢8人被約談」:他們是可敬的
    29日晚,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對話,解答如何打贏這場病毒「殲滅戰」。 胡錫進:如何看待疫情拐點將要出現這一觀點? 曾光:我覺得這個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高級別專家組提了兩個建議,一個建議把乙類傳染病列為甲類管理,武漢人不出去,外地人不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