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恐懼的傳染比病毒快百倍

2021-01-14 環球人物網

「香港甲型流感一周奪命21人」「H3N2病毒仍在活躍」「香港甲流肆虐病死率高」……上個月,H3N2流感疫情的新聞佔據了報紙和網絡的頭條。4個多月的時間,感染人數過萬,有300多人死亡,超過了香港當年因非典死亡的人數。

「但H3N2流感其實是『老病毒』的再次瘋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對《環球人物》記者說。

「遠遠不止327人」

「1968年和1969年,H3N2流感病毒就曾在香港肆虐,致50多萬人患病。」曾光解釋,「這些年來,H3N2流感病毒雖未在人間消失,但其流行率會有波動,人們對H3N2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力也逐漸降低,從而導致本次H3N2流感流行。」他估計,「香港這次H3N2流感的致死人數遠遠不止327人,因為流感的危害往往會被其他現象掩蓋:很多患有癌症、心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其實死於流感,但死因不會歸結為流感。」

當然,H3N2流感並不會像非典一樣引起人們的重視。非典不僅奪人性命,還對社會的穩定產生很大影響,人們在心理上恐懼它,「恐懼的傳染比流行病毒快百倍。」這種恐懼又在人們心理上加重了疾病的危害,如此循環。

「但流感的流行沒有伴隨恐怖的傳染,面對流感,人們就有點『麻木不仁』。歸根結底是人們不了解流感,對流感有誤區。」

實際上,人們低估了流感的危害。有史以來,殺死人最多的傳染病就是流感。1918年和1919年,西班牙流感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近4000萬人死亡,而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7億人。迄今為止,那場流感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曾光說:「與其他傳染病病毒不一樣,流感病毒每年都會變異,人們剛對一種流感產生免疫力,又會面臨新的病源。」世界衛生組織每年要分別從南北半球收集資料,給出兩個處方,指出要接種的流感疫苗,沒有一個疾病讓世界衛生組織重視到這個程度。「在中國,上至國家流感中心,下至各地區、各縣市,都要做監測。」

怎樣對付流感?曾光說:「流感疫苗就是便捷的預防手段,特別是對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2009年起,北京市已經免費為老人兒童接種流感疫苗。最近一段時間,曾光正為另一種疫苗奔波。他連著兩次給北京市政府寫參事建議,建議市政府給北京市老年人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對抵抗霧霾也是有效的,當然接種絕不只是為了霧霾,沒有霧霾也應該接種。」最近,他在北京疾控中心獲得消息,他的「進言」很有希望被採納,他會心一笑,「心裡踏實了很多。」

「我寧可不去學習,也得說話」

曾光是一位來自基層的流行病專家。從1970年起,他在農村縣衛生院做了9年臨床大夫。後來,他考上協和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流行病學微生物學實驗研究所,負責全國傳染病疫情的統籌監測。1985年,他獲得公派出國的機會,到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習。

在美期間,曾光參加了美國疾控中心舉辦的一次專家講座。那位專家研究了全世界華人肝炎的分布版圖,用數據表明,華人是世界上患肝炎最多的人群,即便在歐美,華人患肝炎的比例也要比當地人高得多。他認為,要徹底解決華人肝炎問題,就要像臺灣那樣從外國大量進口肝炎疫苗。曾光坐在臺下,聽得很不舒服。

講座結束前,主持人把最後一個發言機會給了曾光,因為全場只有他一人來自中國大陸。曾光首先感謝這位教授對華人肝炎的關心,感嘆他的研究範圍如此之廣,很多地方中國的專家都沒有涉足。他接著說:「但中國這麼大,不只有臺灣,誰也生產不了這麼多疫苗,我們也沒錢買。但我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我昨天從人民日報得知,中國已經生產出第一批A肝疫苗。在這方面,中國還會進步,也許二三十年以後,你今天說的這些數字,都將被顛覆。」話畢,全場熱烈鼓掌。美國疾控中心一位負責人專門走過去對他說:「你講得很好,在這樣的場合,你應該為你的國家說話。」

不久後的一天,曾光接到一封邀請信,請他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活動。奇怪的是,來信人沒署明身份,只在信的末尾籤了一個名「Jimmy」。曾光跟同事聊起此事,沒成想,那位同事瞪著眼說:「這可是前總統吉米·卡特啊!在美國,只有他不署自己的頭銜。」後來他得知,原來是那位疾控中心的負責人向卡特中心推薦了他。

卡特邀請他參加的是全球衛生諮詢會。參會的有三部分人,一部分是重要國家的衛生部長,一部分是哈佛大學等公共院校的院長,另外還有各大財團代表。會議主題很明確——討論卡特中心能為世界公共衛生做什麼。與會者討論熱烈,但曾光發現,各組討論的問題都很細碎,「卡特中心應該控制哪些疾病,應該關注兒童營養問題」,如此種種。曾光提出異議,但小組組長——美國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看了他一眼,沒有理會。

大會總結時,各組發言依然大同小異。主持人問有沒有補充發言的,曾光舉了手。美國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再次示意曾光,不要提出異議,並悄聲告訴他:「你可以到我院學習,我們可以提供獎學金。」曾光心想:「我們現在身份平等,都是代表,你不讓我說話,反而讓我去你們學校學習?」那時候,中國人獲得免費學習的機會很難,「但我寧可不去學習,也得說話。」

曾光認為,卡特中心最大的特點是它有卡特,但卡特是政治家,不搞技術,也沒有錢。世界公共衛生要搞好,需要技術和錢,但技術和錢不能保證世界公共衛生一定能搞好。曾光發言說:「卡特中心的任務,應該是研究國際公共衛生政策和社會結構,把錢和技術結合起來,用在基層。」大會結束,卡特說:「全場我只贊成曾光一人的說法。」

從那時起,「要說話」「有主意」就成了曾光的一大特點,他的這一特點多次在其人生中重要時刻顯現出來。

「還有你這樣的專家?」

2003年,非典席捲全球,時任衛生部廣東省流行病學專家組組長的曾光,成為國務院赴北京非典防治督查組成員和非典防治顧問。

他去廣東實地調查時,發現很多醫院沒有如實上報疫情,有的醫院兩天內收治了40多個感染者,不敢報告,又不敢不報告,於是今天報兩個,明天報三個。國務院防治非典指揮部收到這種疫情報告,誤以為病人數量是持續增加,實際上卻是疫情瞬間突增,過後就平緩了。

帶著這些發現,曾光作為專家參加國務院防治非典指揮部的疫情分析會。會上,他被安排第一個發言。他直言指出,指揮部每天接收的疫情數據不準確。話剛說出口,「指揮部一位領導就打斷了我:『你別說了!我們就靠這些數據指揮的。不靠這些數據,我哪有別的數據?!』當時疫情極為緊張,領導的脾氣也很大。」

這句話讓全場鴉雀無聲,就在此時,曾光又舉了手:「各位領導,你們不是要聽專家意見嘛,能不能讓我說完。」之後,他把在廣東調研時發現的問題一一闡述。會議間隙,曾光走到那位領導跟前說:「不知道我剛才講清楚了沒有,沒講清楚我可以再解釋。」那位領導樂了:「還有你這樣的專家?我聽說你講課不錯,以後你給我講一課吧。」

不久,曾光接到通知,要他到中南海給中央政治局委員們講課。講稿交上去,曾光發現有些內容被刪減了,「那些都是我最精彩的部分,都打著記號呢,刪了我也得說。」比如疫情公開化的問題、非典在潛伏期沒有傳染性的結論等。

發言中,他還提出非典期間人口流動的問題。非典暴發後,很多農民工返鄉,如果感染者把非典病毒帶到農村,會更難控制。曾光提出建議:「如果讓國家計生委動用人口網去監測返鄉民工,就可以迅速發現疫情。」建議剛提出來,坐在曾光身後的衛生部領導忍不住了,「他輕敲我桌子,說『照稿念,照稿念』,他可能覺得我是流行病專家,不該不請示就在如此場合言及其他部委的工作。」但這位領導不知道,這是「裡應外合」的結果——曾光要給政治局委員講課前,就有相關領導找到他,提出這個想法,希望他幫忙「請戰」。

曾光笑著對記者說:「講課後,國家計生委連夜寫請戰書,檢測非典期間的農民工返鄉問題,請戰書第二天送到了中南海,當天就被批准了。」如今,71歲的曾光還是北京市政府參事,「關鍵時刻還能給北京市出出主意」。他覺得很滿足。

對於現在許多人害怕的傳染病,曾光說:「只要發現得早,再厲害的傳染病,火燒得再大,我們也不怕,我們有瞭望哨,我們國家每年都制定公共衛生預案,從口岸嚴格把關,從學校等公共場所把關,發現疫情,迅速轉移到醫院隔離治療。只要控制好第一棵樹,最多會波及到一小片樹林,不會演變成大火,現在中國完全有這個能力。」

本刊記者 王媛媛

責任編輯:

聲明: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人物》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曾光:全球新冠感染數或多SARS百倍 中國還沒近尾聲
    (原標題:曾光: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可能比SARS多百倍不止,中國還沒近尾聲)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12日晚20:57,全球確診病例已超過179萬,死亡人數超過11萬。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4月1日表示,過去5周,確診病例接近爆發性增長,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報告了確診病例。
  • 衛生部稱「恐艾者」並不傳染 或為精神因素所致
    今年3月31日,曾光公開了美國的部分驗血結果,「截至目前他們已完成1/3樣本的檢測工作,尚沒有發現存在病毒感染……」  「我堅信這群人體內不可能有什麼未知傳染病毒,幫他們到國外抽檢,是為了斷了他們的幻想」。曾光稱。  今年2至3月,在第一次調查的基礎上,衛生部又出臺內部文件,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和廣東6省(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 曾光:再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國出現了一定的反覆,雖然總體表現為一種零星式的疫情,但局部地區(如河北)的表現還是比較嚴重,並且英國變異病毒也已傳入我國,上海、廣東、山東三地均已出現變異病毒病例。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即將到來的春運與春節,一些省市提出了「就地過年」、「不要回鄉」的要求,以防止人員的大規模流動加劇疫情的傳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春運要不要停止就成了國人關心的一個話題。
  • 曾光訪談:健康人攜帶H7N9病毒的科學價值
    《北京日報》採訪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談健康人攜帶H7N9病毒的科學價值。  問:北京發現了健康攜帶者,有什麼意義?  曾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北京市發現首例健康人攜帶病毒,對病毒研究是新的進展,不僅對北京,對全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研究新病毒的自然史、將來的防控措施都有價值。  健康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對於流行病學調查意義重大。健康人攜帶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提示未來防疫舉措的方向。
  • 流行病學專家曾光:現在還不清楚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到底來自哪裡
    曾光:現在確實對無症狀感染者的防控力度加大了。過去我們在防控有症狀感染者的同時,也一直在防控無症狀感染者。雖然都在防控,但還是有症狀感染者優先,畢竟有症狀感染者要佔用床位來治療。如今新冠疫情在國內進一步清零收尾的階段,就需要把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問題放大。現在尚不能確定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病毒到底來自哪裡,是環境中的病毒、動物攜帶的病毒,還是有人本身就帶病毒?
  • 專家曾光: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這幾天北京又發現了多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而且多與新發地農產品批發中心有關, 在切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上也發現病毒存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提到,北京新冠病毒毒株不像國內流行類型。
  • 曾光:中國不是新冠病毒來源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周四的在線學術會議上稱,儘管新冠病毒在中國武漢首先被發現,而且據稱全球已有超過5600萬人感染該病毒,但武漢並非病毒起源地。據《南華早報》報導,這位專家稱,「病毒最早是在武漢被發現的,但那裡並不是發源地。」
  • 衛健委高級專家曾光:美國希望新冠肺炎向流感的方向發展
    在直播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談到了中美之間防控疫情的差異,並闡述了其對海外及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看法。「美國是否找到一條適合於他們的路,現在還不好說。畢竟新型冠狀病毒不是流感,美國有全世界最強大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他們在世界公共衛生領域長期處於引導的地位,有很多優秀的專家,他們的經驗也很豐富。」
  • 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武漢8人被約談」:他們是可敬的
    29日晚,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與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對話,解答如何打贏這場病毒「殲滅戰」。 胡錫進:如何看待疫情拐點將要出現這一觀點? 曾光:我覺得這個判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高級別專家組提了兩個建議,一個建議把乙類傳染病列為甲類管理,武漢人不出去,外地人不進來。
  • 【曾光稱跟病毒的第二階段鬥爭會很殘酷】
    文 / 夏洛特2021-01-09 04:53:17來源:FX168 【曾光稱跟病毒的第二階段鬥爭會很殘酷】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
  • 曾光教授:繼續保持戴口罩、洗手、少聚會!
    經梳理發現,這起傳染案例包含了境外輸入、家庭傳播、聚集性傳播、醫院交叉感染等多種傳播方式。境外輸入美國返回哈爾濱留學生是「既往感染者」3月19日,22歲的女子韓某從美國回到哈爾濱。居家隔離的韓某隔離期間沒有發病、沒有症狀,在3月31日、4月3日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解除居家隔離。而在4月10日、4月11日的兩次抗體檢測中,IgM為陰性,IgG為陽性。
  • 曾光:病毒溯源應該適可而止,不可能徹底搞清楚|鳳凰《封面》
    曾光:中國疫情是公開的,傳到其他國家的病例還是比較少的,武漢初期傳出的病例最多是武漢市,其次湖北省,再是內地,然後才是傳到境外,特別傳到國外的病例是比較少的。而西方那時已經知道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他們還只當成大號流感。現在義大利、西班牙發現汙水中有病毒,要早於武漢疫情爆發的時候,這說明病毒是不是也在這些國家隱匿地潛伏、傳播。
  • 曾光:病毒比疫苗跑得快!全球疫情進入第二階段,死亡率或許更高
    2020年12月22日,在全國老齡健康傳播與促進行動項目「積極應對,預防流感」主題宣傳活動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介紹,從人類發現新冠病毒到目前為止是人類和病毒鬥爭的第一階段
  • 曾光:這既是「天災」,又是「人禍」
    曾光:既有「天災」因素,又有「人禍」因素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引起全球這麼大的一個疫情,既有「天災」因素,又有「人禍」因素。曾光教授首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一個新發傳染病,全世界每個人都是易感者,新冠病毒以一種「星火燎原」之勢蔓延開來。所以,對於全球任何國家來說這都是一場「天災」。
  • 曾光:病毒第一病例從哪來,不清楚是正常,搞清楚一定是例外
    「大家都非常關心(病毒)溯源,到底第一病例是從哪來的。不清楚是正常的,搞清楚一定是例外。」11月7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上,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了新冠病毒溯源的問題。
  • 曾光:新冠疫情第二階段是病毒和疫苗爭奪易感者的階段
    @科技日報 12月3日,在2020騰訊ConTech大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此次疫情,第一個階段從武漢發現疫情開始,到全世界大規模接種疫苗開始。第二階段是開始接種疫苗到全世界都接種上,第二階段是病毒和疫苗爭奪易感者的階段,這個時候西方國家傳播最多的時候,也是病毒傳播最嚴厲的,最猖獗的時候。第二階段要比第一階段要長,可能比一年時間還要長。在第二階段,只要是中國做好了,完全有可能繼續走在世界前列,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要幫助發展中國家,因為這是一場人類和病毒的戰役。
  • 曾光:武漢的戰役是在敵我界限不清的前提下開始的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一場新的「戰疫」來得這麼突然,這麼快。《環球人物》:疫情期間您去過兩次武漢,都走了哪些地方?兩次去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曾光:我是1月8日晚上接到的通知,要為一種「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提供諮詢意見。第二天早上,我就坐飛機飛往武漢。
  • 三文魚上的病毒從哪來怎麼感染人的?曾光建議民眾暫不要生食三文魚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研究員曾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北京新發地的疫情到底叫「輸入」還是「反彈」,還需要探索,因為有些產品涉及到外國進口,比如三文魚,還有同樣進口的同一批產品等,它的冷藏環境可能是適合病毒生存的。曾光表示,三文魚食用方法不同於其他肉類,公眾往往生吃,因此引起關注。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應該是哺乳動物
    曾光表示,「海鮮市場裡存在違法販賣野生動物,但是一封閉市場,這些人把這些動物都拿跑了,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據,到底是哪種動物?」但他透露,目前的判斷,「應該是哺乳動物,不是禽類。」曾光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近期確認人數的上升速度明顯加快,是因為「人和病毒鬥爭過程中,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他介紹說,一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是環境傳播人的,人與人的傳播不是主要的方式。人類被傳播之後,再傳播的能力不太強,「現在是逐漸在增強。」曾光強調,增強的一個原因是春運。「對它(病毒傳播)的影響很大。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秋冬季疫情不會捲土重來
    當然,這種病毒在局部地區偶發的情況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不是說,一個地方的案例清零了,以後就再也不會出現了。不是這樣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一個新發的病毒,我們對它的認識確實還不夠,現在距離暴發也不過半年時間。病毒已經流行一段時間後,它的傳播途徑、存在形式都在變化,而我們通常對一個病毒要完全了解,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對新冠病毒的了解還是很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