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雙版納是一片神奇的淨土,這裡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了不可複製的當地美味——版納小包穀,形如珍珠,粒粒晶瑩剔透,軟糯清甜……
常言道:糯玉米不甜,甜玉米不糯。
今天,這根雲南西雙版納小包穀偏要打破偏見!別看它個頭小,吃起來卻是又糯又甜,味蕾再挑剔的人,也能瞬間被它徵服。在西雙版納,一個玉米攤就能香一條街,使得其他的食物都顯得索然無味,吃過的人都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玉米,色如琥珀,粒如珍珠,肉質Q彈,微甜濃香。
一、「雲南西雙版納香糯小玉米」
「西雙版納香糯小玉米」是品種名,是糯玉米裡面的老品種了,在西雙版納擁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因為好種植,口味佳,這個品種的小玉米在當地已經種植了幾十年,當地人也親切地稱呼它為「小包穀」。
它個頭小小的,成熟玉米也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果身光滑如玉,入口清甜糯香。如此個性的小玉米,傣族人習慣稱它為「小包穀」。在當地人眼中,這是非轉基因和老品種的代名詞,而外來的品種只能被稱為「玉米」。
西雙版納小糯玉米自身糯香甘甜、皮薄無渣的口感優勢,令人唇齒留香,回味無窮,也成為來西雙版納旅遊帶走的必備禮物之一,名揚於外。
二、「獨特」的生存環境
西雙版納是我國唯一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國家示範區,年均氣溫18.9℃—22.6℃,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雨熱同期,土壤肥沃,且四季皆可種植小玉米。這就意味著,無論什麼季節,都能吃上這新鮮軟糯的小玉米。
雲南西雙版納這裡沒有冬季,四季溫暖溼潤,很適合小玉米的生長,也是中國糯玉米的發源地之一。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相對於雨季旱季,由於氣候較為溫暖,全國其他地區正值冬春,水果蔬菜匱乏的季節時,這裡反而更適宜農作物的種植,尤其是像冬玉米這一類作物,不僅產量較高,而且品質也非常好。
這當地的古老品種,非轉基因,天然種植,生長過程中,不用除草劑、不施農藥,天然健康,吃起來也放心。
獨特的氣候特點使得生長在這裡的作物也是無比的純淨自然,原始美味。這天然種植出來的小玉米,有獨特的紫花色玉米粒、是傣家人種植玉米的古老品種,並非轉基因!
集色、香、味、粘於一身,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含量遠高於普通玉米。其中的澱粉分子量比普通玉米高10多倍,這也讓它比一般的玉米更容易消化。
三、「真空鎖鮮」的保存方式
西雙版納小包穀每天傍著清晨採摘,保留最裡層的玉米須和綠殼,蒸煮時選用當地山泉水,再用傣族傳統柴火竹篾燻蒸,隔水大火蒸熟透,再到無菌車間高溫滅菌後,真空無毒食品級密封包裝,從田野到小玉米出庫,整個過程要在5個小時內快速完成,鎖住原味,也減少營養流失。
版納的香糯小玉米,紅黃相間的玉米粒,有著宛如珍珠般的光澤,溫潤有質感,且不易掉粒。蒸煮之後,晶瑩透亮,香中帶甜,軟中帶糯,三分清甜七分粘糯,異常美味。
食用方法溫馨提示
真空袋直接水煮,8分鐘作業開袋即食
去袋取出玉米,帶葉隔水蒸8-10分鐘
真空袋剪開口,微波爐加熱2分鐘
收到後常溫避光保存,也可冰箱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