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觀賞鳥馴養產業助農增收

2021-01-09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雅安9月24日訊(蔡強)野生動物馴養,是雨城區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的新興產業,經多年發展,馴養產業已初具規模,並取得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觀賞鳥類馴養繁殖產業,是野生動物馴養產業發展比較突出的一例。

目前,雨城區有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企業(業主)32家,其中涉及禽類馴養的有8家,主要養殖有鸚鵡、七彩文鳥、禾雀、畫眉、八哥、鷯哥、雉雞、珍珠雞、貴妃雞、藍孔雀、七彩山雞、灰胸竹雞等品種,馴養繁殖觀賞鳥類效益明顯。

據了解,位於碧峰峽鎮八家村的小馬哥鳥類馴養繁殖場,於2012年引進少量觀賞鳥進行馴養繁殖,經多年發展,探索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觀賞鳥馴養繁殖技術。該繁殖場根據市場調查反饋信息,合理調整馴養品種結構,以鸚鵡、禾雀、畫眉、鷯哥為主,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小馬哥鳥類馴養繁殖場銷售數量和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計劃完成銷售1萬隻,實現產值50萬元。該馴養繁殖場通過馴養繁殖觀賞鳥,進一步提高了養殖戶生活質量,達到了助農增收效果。

相關焦點

  • 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蘭洲灣鎮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新疆昌吉州瑪納斯縣蘭洲灣鎮特色養殖助農增收 2017-04-11 15:13:00來源:央廣網
  • 內江雙橋鎮:「小花椒」大產業 助農增收見成效
    近年來,作為東興區花椒產業的先行者、探路者,雙橋鎮上塘坊村依託萬豐鼎盛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僅整村發展起九葉青花椒產業,成為東興區萬畝花椒基地的核心區,還帶動了周邊村、鎮,開啟了花椒產業脫貧致富之路。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花椒豐收拔除窮根 廣種青花椒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 高臺:規模養殖助農增收致富
    高臺縣通過採取政策促動、典型帶動、產業拉動等措施,持續壯大畜牧產業規模,增加農民收入。高臺縣把以牛羊為主的草畜產業作為促農增收的支柱產業進行重點扶持,通過宣傳引導
  • 養殖海沙蠶助增收
    近年來,當地利用優質的自然資源養殖海沙蠶,特色養殖產業助農增收。七、八月份正是海沙蠶的旺發期,海沙蠶收穫迎來了黃金季,挖出來的海沙蠶由於品質好在市場上很是暢銷,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歐美國家和國內的山東、福建、大連等地。據養殖戶陳聰富介紹,目前海沙蠶每畝可挖600多公斤,一箱13.5公斤的海沙蠶售價高達1150元,海沙蠶畝收入在5萬元以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 昌江開展縣校合作引進新品種「海葡萄」助農增收
    海水養「葡萄」錢景廣闊昌江開展縣校合作引進新品種「海葡萄」助農增收  本報石碌11月13日電 (記者黃能 通訊員張秋易)「海葡萄是我們縣跟海南大學開展縣校合作後引進的新品種,經濟效益很可觀,可以促進老百姓增收致富。」
  • 「財經關注」晴隆:「甜蜜」臍橙產業助農增收
    2018年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雞場鎮果園煥發出新生機,通過東西部協作項目,寧海農業農村局幫扶幹部引進優良蜜桔、紅美人、甘平等柑桔品種,豐富了雞場柑桔品種,也為果農增收拓寬渠道。目前,雞場鎮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打造了萬畝柑桔示範區,已經掛果3000畝,新定植5000畝,正在規劃的有3000畝。
  • 「脫口秀式」扶貧助農?原來你是這樣的李雪琴
    近日,李雪琴與招商銀行合作,做了檔助農脫口秀,聊聊助農那些事兒,一改人們對扶貧助農是「比慘大會」的刻板印象。李雪琴聊產業扶貧之黑松露在節目中,李雪琴為黑松露「打call」,藉此機會希望這個永仁特產不止局限於小縣村,而是打開銷路遠銷各地,為當地農民創造直接效益。別看黑松露長得其貌不揚,它與鵝肝、魚子醬可是一起並稱為「美食三巨頭」呢。
  • 解碼「阿里式助農」範本的三重啟示
    從「愛心助農」到「直播助農」,從孵化「新農人」到學幹「新農活」,阿里巴巴首創了一系列助農、脫貧範例,打造「電商助農」範本。   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這是脫貧攻堅收官年的「軍令狀」。決勝脫貧攻堅,疫情不改初心,打贏決勝戰需凝聚全社會的合力和信心。
  •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舉辦
    4月24日,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範園舉辦。圖為愛心認購人合影。記者 馮天麗攝陝西網(記者 馮天麗 通訊員 閔一航)為進一步提升豐原鎮獼猴桃影響力,努力把獼猴桃打造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長期產業,讓獼猴桃變成扶貧幸福果,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助力脫貧攻堅收官戰,4月24日, 「我在長壽塬有樹桃」公益助農消費扶貧暨獼猴桃愛心認購活動在渭南市臨渭區豐原鎮豐原村獼猴桃產業扶貧示範園舉辦。
  • 魏縣:「小」蘑菇「大」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邯鄲魏縣積極引導種植大戶發展高效特色農業,種植蘑菇等高效經濟作物,將小小的蘑菇發展成了大產業,實現了產銷兩旺,帶動了當地的食用菌產業發展,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12月3日,記者來到河北魏縣扶貧產業種植園區內的院堡鎮三家食用菌產業園,看到工人們正在分裝菌種,他們按照菌種20%,培養料80%的比例放入栽培袋中,每個栽培袋的重量約為8斤,在裝好後進行消毒、打孔、灑水等工作。棚內一排排蘑菇長勢喜人,菇香撲鼻,工作人員正在精心挑揀蘑菇。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的忙碌著。
  • 「野雞」馴養化 農戶增收「嘗」甜頭
    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忠縣小夥子姚勝就回到家鄉,辦起了山地雞養殖場,把野雞「馴養化」,「飛上」市民餐桌。在忠縣洋渡鎮大關村,姚勝的養雞場有些不同,在一片山地上,簡易搭建的雞舍裡,四千多隻雞不僅有枝丫可以玩耍,還有草堆、竹攏的下蛋區。渴了有水喝,有蘋果吃;餓了,就吃玉米、紅薯、南瓜等粗糧。
  • 【星河公益】走進熊貓故鄉,星河智善生活集團愛心助農四川公益行
    11月正是山藥出山時節,而「熊貓老家」有機山藥已經成為全縣農村農業和脫貧攻堅的第一大支柱產業。為幫助寶興農戶走出滯銷困境,實現資源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助力鄉村振興,11月底由星河智善生活集團總裁助理李炯總帶隊聯合四川生態誠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行人來到寶興縣,共同舉辦熊貓鄉甜「跟我去做客」愛心助農直播活動。
  • 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當前位置 > 首頁 > 地方資訊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新野縣上港鄉:特色產業帶動增收脫貧 2020年10月15日 17:12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近年來,新野縣上港鄉因勢利導,
  • 東興:淡水龍蝦養殖助農增收
    在東興市馬路鎮大橋村,鼎盛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敢試敢為,率先在東興市規模化養殖世界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澳洲淡水龍蝦,在提振效益的同時,合作社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特色養殖,幫助他們走上穩增收脫貧致富路。
  • 烏拉特前旗:打好產業結構調整牌,種植玫瑰花助農增收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積極引導黃河沿線村民調整當地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玫瑰花種植產業,促進村民增收致富。近日,在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蓿亥村農貿合作社玫瑰花種植基地裡,二十多位農民正在忙著種植玫瑰花苗,大家分工協作,有的挖坑、有的放苗,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 全省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助農」活動綜述
    現在我特別有信心,準備多種2萬袋,增收致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雞冠鄉影壁村44歲的村民胡寶明種植黑木耳已經有8年時間,每年大概種植7萬袋。今年,通過知農雲課堂的學習,他受益頗多,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打開手機,登錄知雲農課堂,在線就能學種植,非常方便,近千堂課都可以在線選!
  • 重慶秀山:脫貧攻堅尋新路 油桐產業助增收
    近年來,為了有效拓展脫貧攻堅途徑,促農增收增效,雅江鎮黨委、政府經多方考察論證,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引進重慶菲博爾科技生物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路子,大力發展油桐產業,建管並重、連片栽植,努力打造秀山油桐產業發展大鎮。同時,雅江鎮還與重慶菲博爾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籤訂了長期購銷合同,按照油桐生果保底收購價0.5元/斤,如果市場價高於保底價,就隨市場價格增長而增長,切實保證了油桐的銷路。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庫倫旗:養殖專業合作社 助農增收底氣足
    近年來,庫倫旗把產業促脫貧作為一項重點工作,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以規模養殖經營為依託,通過養殖合作社託管代養分紅、吸納就業,不斷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張興龍是扣河子鎮酒局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三口人。
  •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安福油桐為林農增收700萬 發布時間:2009-12-08 08:2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據了解,今冬安福縣林農從油桐中增收達700萬元。  油桐籽是油漆和塗料化工的主要原料,並可煉製生物柴油,油桐木材是家具業的原材料之一。作為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第一材料,安福縣看到了油桐產業大有作為,有意識地在彭坊林區、谷源林區等立地條件好、土層厚且肥沃的大林區培育該項產業。從林地規劃、幼林培育到聯繫銷路,政策都保持了連續性。
  • 雲陽:走質量興農之路 夯產業發展之基
    效益凸顯 產業扶貧出質效消費扶貧促增收陳天翠從事烏天麻種植10多年了,自雲陽烏天麻加入「天生雲陽」區域公用品牌後,她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僅今年靠種植烏天麻就收入了9萬多元,曾經需要外出務工才能維持生計的丈夫,現在也回鄉加入種植烏天麻的隊伍。如今,在雲陽縣龍壩鎮雲峰村,許多村民像陳天翠一樣,通過種植烏天麻實現了脫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