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為什麼能被譽為中國的命脈?

2020-12-05 小菜雞說實事

四川對於中國到底有多重要?為何會由四川不滅中國不亡的說法。作為中國重要戰略備份區,四川的地理位置不容小覷。

四川位於中國西南西區內陸,東連重慶,南鄰雲南、貴州,西接西藏,北接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省地貌東西差異大,地形複雜多樣,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和第三階梯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地帶。高差懸殊,地勢呈西高東低的特點,由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高原構成。

北宋鹹平四年,將地處今四川盆地一帶的川峽路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其間設四川安撫制置使,四川宣撫使等官職,後來簡稱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唐代詩人李白的感慨,這其實就已經足以證明四川的地形優勢。在戰國時代,曾經不被中原各國放在眼裡的秦國,就是在設法吞併位於如今四川省內的巴國蜀國之後,才逐漸走上稱霸之路。

在楚漢相爭前期,劉邦根本就不具備和西楚霸王項羽抗衡的條件,因此是屢戰屢敗。然而正如後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說的那樣,益州險塞,月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依靠四川劉邦足以積蓄實力,同時又完全能夠做到據關自守,最終以四川作為根基擊敗不可一世的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四川盆地是中國的戰略要地,完全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四川盆地四周為海拔兩千到三千米的山脈和高原所環繞,只有成都平原在中間,四周高中間低。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龍門山,西面是青藏高原邊緣的邛崍山、大涼山,南面是大婁山,東面是巫山。

無論從構造還是地貌上看,四川都是一個典型的盆地,面積二十六萬多平方千米。四川盆地內部丘陵、平原交錯,地勢北高南低,易守難攻。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位置在全國地圖的中部,與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搭界,想要進入到四川,必須要把別的省佔領,然後再翻山越嶺進入到四川。

而四川天險很多,易守難攻,正應了那句古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正因四川地勢險要,外人難以進入,因此有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說法。對於封建帝王而言,這不僅意味著四川可以成為一個新王朝的搖籃,也代表著四川可以作為危難時期的避難所

,比如家喻戶曉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在安史之亂後一路逃至四川,這才保得性命無虞。其孫唐僖宗李儇後來也有樣學樣,於黃巢起義時遠赴四川,利用川中的富庶和各地的進線,不斷組織對黃巢政權的反攻,最終成功還朝。

除此之外,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中緯度最低的盆地,往東距離海洋大約一千五百千米左右,而我國東部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每當夏季時就會盛行東南季風,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就會源源不斷地把水汽往我國內陸地區輸送,一直可以到達四川盆地西部的橫斷山脈地區,屬於年降水量大於八百毫米的溼潤區,且日照充足。這樣的氣候環境也保障了四川的農業補給,從整個西部來看,川渝是獨一無二的糧食生產大區,糧食產量佔了西部地區近一半。

四川盆地是西部戰略縱深地區人口最密集、城市最發達的區域,經濟發展,尤其是民用物資生產能力也最為發達,主要生活用品,特別是在戰時可作為戰時物資徵用的,例如食品、飲料、服裝、鞋帽、汽車等,在川渝地區有許多知名企業的大型生產基地,同時四川的資源也非常豐富,其水力發電、天然氣、化工、釩鈦製品、有色金屬、煤炭等資源均有分布,這些都直接或間接關係到軍需發展或戰事的供應保障。

川人歷史上四次著名守土衛國的歷史,抗擊金軍入侵,抗擊蒙元軍入侵,抗擊清軍入侵。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四川軍民與全國人民一道浴血奮戰,物盡其用,人盡其血,為抗戰獻出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為全國人口犧牲之最。

只要四川還在,中國是不怕任何外來入,只要四川就是中國的後方,是中國的戰略備份區。

相關焦點

  • 泛亞合作,交通是命脈
    在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作了題為《構建泛亞國際大通道 提升泛亞合作新水平》的致辭。在致辭中,劉書記從構建泛亞立體交通重要性、中國政府態度、四川的具體措施以及實現目標的建議等幾方面作了深入淺出、高屋建瓴的闡述,讓人視野開闊、信心百倍。
  • 格局是男人的命脈!
    格局是男人的命脈,一個沒有格局的人,往往只顧著了眼前,卻視線短淺狹小。格局大者,事業大;格局廣者,前途廣;格局寬者,心開闊。格局是男人的命脈。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一個女人嫁給一個男人,如果衣食溫飽都沒有能力來解決,那麼這樣的婚姻很難維持長久。所以,社會賦予男人的經濟壓力,相對女人來說,可能會更大一些。
  • 中國「發飆」了?抓住臺灣海峽「命脈」轟動世界,老外:太瘋狂了
    中國「發飆」了?抓住臺灣海峽「命脈」轟動世界,老外:太瘋狂了自古以來臺灣就是我國的領土,如今臺灣被稱之為中國臺灣,由此可見,世界其他國家對於臺灣歸屬中國這件事情也是認同的。我國在對待臺灣問題上,是希望和平的原則解決,所以並沒有對臺灣實行強制性的措施。
  • 四川這座山,可攀「冰瀑布」,被聯合國譽為「中國的阿爾卑斯山」
    對於小程來說,無論是自己一個人、還是和三五成群的朋友一起,總是想要能有說走就走的旅行。但說走就走,卻真的很難。或許工作繁忙、經濟困難、家庭牽絆使自己無法抽出身來,卻總也要個給自己放放假,在合適的時間,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之前小程在寫林芝巴松措的時候,將那裡稱為「阿爾卑斯山」,只是個人想法。
  • 四川探測出「白色石油」,儲量高達52萬,譽為「21世紀綠色能源」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近幾年都在努力探測能代替石油的資源,這不就有好消息傳出,四川探測出「白色石油」,儲量高達52萬,譽為「21世紀綠色能源」。52萬噸,達到超大型礦規模,同時,該地區仍具有較大的找礦潛力,截止到2016年,四川甘孜州康定、雅江、道孚三縣交界處的甲基卡鋰輝石礦區探明鋰資源儲量已達到188.77萬噸,估價3876億元,未來前景有望突破300萬噸,四川也順勢成為全球礦產鋰基地。
  • 這個古鎮,至今未被商業化,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雖然起源於外國,但是在我國也有一個被譽為是「諾亞方舟」的地方。這個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的地方叫羅城古鎮,位於四川犍為縣東北部,距樂山市 60公裡,比起浙江烏鎮、江西景德鎮、重慶磁器口、四川錦裡等「網紅古鎮」,羅城古鎮的名氣確實不及,但是論起資歷,可以說是絲毫不減。
  • 它是中國「最美的」城市,被譽為全球夜景之都,旅行的必經之地
    它是中國「最美的」城市,被譽為全球夜景之都,旅行的必經之地,所有城市除了各種著名的特色建築物、名勝古蹟、特色步行街、美食街等外,夜景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國有不少城市的夜景比較有名,如北京、上海、重慶等,但這些城市遠少於被稱為「全球夜景之都」的香港。
  • 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 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四川哪裡又發生了幾級地震,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呢?在自然災害面前我們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可四川老是發生地震這是為什麼?那中國最不容易地震的省有哪些呢?  四川為什麼地震那麼多  四川的地震,與它西部那排最靠盆地的「山」有著相關性。
  • 四川的像熊,陝西的像貓,明明都是大熊貓為什麼有兩個模樣?
    大熊貓,在地球上生存了近800萬年,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中國獨有的物種之一,目前全世界僅存大約1600隻左右,因為生育率低,加上對生活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導致它一直貼著「瀕危動物」的標籤,從而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大熊貓天性敏感,本性溫和。
  • 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建電廠,發電量是3個三峽,印度認為掐住命脈
    日前,在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舉辦的成立40周年大會上,央企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詳細介紹了《公司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提出《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開發計劃》已經獲得批准,計劃要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大規模建設水電站,年發電量可達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峽電站的3倍。
  • 這座古鎮,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外國人都模仿建造
    其實在我國四川有一座古鎮,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就連外國人都模仿建造。這座古鎮就是羅城古鎮!古鎮最大的特色是,有一條建於1628年的「船形街」,整個街道就如同一艘船的樣子,也難怪這裡會被譽為「中國的諾亞方舟」。
  • 多項設備革新 四川力能超高壓堪稱「工業大力士」
    近日,馬雲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表示,大企業應該有大擔當,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在別人的院子裡面種菜。此番發言得到了現場大佬的認可及多家媒體報導,同時也道出了四川力能超高壓設備有限公司一類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的蓬勃發展之道。
  • 全球最珍貴的樹,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活化石,就在中國境內
    它可以耐寒、抗澇,但是不耐陰、旱;而如今就在中國境內,且被我國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大多是分布在我國的湖北、四川等地,在其他地方和其他國家已經滅絕了。水衫還被譽為「世界罕見的活化石」。因為它在遠古的時期就存在了。
  • 緊握臺灣海峽「命脈」,4萬工人連夜動身,西方:這就是中國速度
    如今中國基建聞名全球,即便是高傲的西方人,面對中國基建也不無感嘆。這次我們又把我住了臺灣海峽的「命脈」,4萬名工人連夜動身,奔往基建一線,對此西方媒體也是感嘆道:這就是中國速度。01中國基建顯威名不管是三峽大壩的修建,還是9小時完成火車站改造,中國基建每次出手,就會在全球基建市場上掀起一陣熱度
  • 四川宜賓爆發地震,重慶成都震感強烈,可為什麼重慶從未地震過?
    然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會覺得十分疑惑,為什麼重慶在地理位置上面距離四川省那麼近,甚至還有那麼多的高樓存在,但是這裡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地震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重慶曾經被譽為是中國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因為這裡沒有颱風,沒有旱災也沒有洪災,同時也沒有地震,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中國會將陪都放在重慶的原因之一。
  • 全球變暖成為影響新疆水資源命脈關鍵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十六日披露消息說,經過該所研究人員觀測研究表明,全球變暖成為影響新疆水資源命脈的關鍵。
  • 煙臺持久鐘錶集團:誠信立業 保障國家命脈領域時間安全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5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高寧) 「誠信是立業之本,是企業應有的自律和承諾,更是新時代企業對國家和社會的一種使命、責任和擔當。」煙臺持久鐘錶集團副總經理葛國忠如是說。「近10年來,我國核電站時鐘系統領域100%採用了持久鐘錶,實現了時鐘設備100%國產化,改寫了國家命脈領域時間系統依賴進口的局面,還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保障了國家命脈領域安全有序運行。」葛國忠說。回顧起煙臺持久30多年的創業歷程,葛國忠認為這也是企業始終堅守誠信、踐行誠信的創業過程。
  • 四川佛像走紅,被譽為迷你版樂山大佛,距離成都1.5小時車程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831字,閱讀約2分鐘四川另一尊大佛走紅,被譽為「迷你版」樂山大佛,距離成都1.5小時車程
  • 白晟昊:在青藏高原建水壩就會控制印度的經濟命脈嗎?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白廣燦】 從很早開始,在我們的網絡上就流傳起一種「控制了青藏高原的水源,就等於控制了印度經濟命脈」的說法。 這個說法的來源有兩個地方,一是源自戴旭先生那個著名的視頻《2030肢解中國》,其原話是「青藏高原是亞洲七條大河的發源地,控制了這裡就能控制亞洲的東半部分」,顯然有誇大的成分。
  • 四川人為什麼這麼愛吃兔兔?
    全中國誰最喜歡小動物?許君聰?比老許「更喜歡」小動物的,是四川人。……當然了,小動物不包括上圖這貨。而是下圖這位。四川民間有這麼一句話「無兔不成席」。四川自貢人作為兔子的上級獵食者更是發揮到了極致。兔頭、兔腿、兔腰、兔排骨……冷吃兔、璧山兔、鮮鍋兔、跳水兔、燙皮兔、手撕兔、烤兔、蘸水兔……四川人吃兔子如杭州人做酒店。酒店有試睡師,而我大四川有「品兔師」。這個叫王少波的85後小夥,一年能幹掉2000多顆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