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在很多的國家,只要到了中國的春節就會讓學校的中國留學生放假回家過年,除夕這一天人們回到家中,合家換了開開心心的過一個圓滿的年,可是我國除夕和春節這兩天都有很多的習俗。
我國的疆域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民間就把這些叫做「風俗」,也正是因為這些習俗,才能讓我們大年三十更加有過年的味道,小時候的春節非常的有年味,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過年的氣氛越來越少,過年時候的習俗也越來越少,就像今天我們要說的「大年三十晚上不熄燈」我想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意思。這句話的表面意思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不能熄燈,必須要一晚上全亮著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說法,老祖宗們講了很多種。
在以前有這樣一個故事,話說以前經常有土匪,強盜小偷什麼的。特別是到了大年三十,人們都把年貨攢的特別多,這讓土匪看到了肥肉,就在大年三十那天進村挨家挨戶的搜刮,每搜刮完一個房子就在這個房子裡點上一盞燈,可是就有一位老人,就在這一天很晚睡,當土匪來搜刮的時候,看著屋裡的燈亮著,土匪就沒有進去,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他是村裡唯一一家沒有被掃蕩的,所以就流傳下來了大年三十晚上不熄燈的習俗。
第二個說法就是為了驅趕年獸,民間有一個說法就是年獸怕光和響聲,人們就在大年三十這天,放鞭炮,掛燈籠,讓除夕這天年味慢慢,那樣年後就不會騷擾百姓了。同時放鞭炮的寓意不只是驅趕年獸的意思了,更多的是辭舊迎新,同一個新年的好彩頭,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也是新一年的開始,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慶祝的事情,更加表明了中國老百姓對新年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現在因為大氣汙染嚴重,便不讓放煙花爆竹,這讓原本過年的氣氛更加平淡了,加上每一年的春晚還沒有很突出很好看的節目,不管是時間還是質量,都一年不如一年,這些習俗就更讓大家淡忘了,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