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進化什麼?人從直立猿進化到人類用了100萬年。而且5000年來也不是一點都沒變,只是因為時間實在是太短了,變化的幅度沒那麼大而已。
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在為了生存和延續人類文明的方向上,人類雖然進化的不明顯,但人類社會進化得很徹底,正是這種整體性的進化減弱了個體進化的必要性。
進化論本身沒有錯,但不完備,就像牛頓力學一樣。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是不能解釋人類。自然界中如果排除人類,把物種的智力從高到低排列,可以發現排名相近的前後兩位之間的差距並不大,但是人類和智力第二物種的差距卻是天淵之別。因為進化論沒有完全定論(因為沒有證據,證據要至少100萬年)那麼那些喜歡「與眾不同」的人一曲解,進化論無法定論——>進化論是錯誤的。
然後各種找「證據」但是這些證據能駁倒進化論前提是——進化論是錯的——強行用結果證明前提條件,再用「前提條件」證偽進化論。如果說進化一直進行一直都在發生,那麼從以前到現在所發現的化石應該是連貫的abcdefg……z。但是目前基本上發現的都是一蹦一蹦不連貫的agvmz。而且實在是不清楚舊物種a和變成的新物種b地是否有生殖隔離。其實不嚴謹地說,世界上所有的生物都是正在過渡的物種。但是目前經常也會有新物種突然被發現。我們目前手上的證據無法完整的見證物種的變化,新物種也是突然出現的,感覺就像是群體突然一起約好似的就選擇了同一個方式基因突變了。目前已知的能實現集體突變的,貌似只有人為幹預。如果進化論在以後能很好地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人類科學能跨越上一個新臺階。
感覺關於進化的爭議,是因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的,它本質上感覺不是說進化,而是無數無效突變和極少數的適應突變,然後可能會發生適者並不優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吧?
智商本身至少有兩個基本因素
1,腦容量 2,腦溝回和腦連接等
前者與生俱來,後者更注重塑造。
只能說,目前在腦容量相差不是太大的情況下,不成立,但是當腦容量逐步呈現更大差異的時候,比如當前人類大概是1500左右,如果大頭嬰兒持續出現並持續擴大,出現2000以上甚至更高的腦容量,那麼就不能忽視這個存在了。
事實上,古人類、猿、猩猩、猴等化石證據上的一大差異就是腦容量的區別,人類大概是猩猩的3倍吧。我們認為的進化遺傳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傳遞,也就是一代人傳遞給下一代需要時間。但是大量選擇剖腹產時間才不過兩代人。不知道兩代人的時間能不能將這種影響顯著傳遞出來?能不能產生這麼大的影響?還是說單純是人類進化到了這種地步,和剖腹產沒關係,只是被剖腹產誤導了。
我今天早上在思考西方科技發展和東方停滯不前的原因,我不認為東方在軸心時代的智慧低於西方,更認同雙方在選擇上出現了分歧(這跟環境也是密切相關),西方注重外物幫助完成所想,東方更傾向於改變自己(看起來像做白日夢)但是思想上是沒有問題的。
從進化論來說,我們都是從海裡演變到現在的模樣,現在的模樣不代表以後也是這種模樣,古人寄希望於快速進化,想通過對人體構造和環境因素改變自身,這違背了自然規則,就停滯不前。然後順帶想人會怎麼進化,根據我所了解的,是用與不用,如果生活在自然環境下用牙齒解決大部分問題而非外物,那我們經過長時間繁衍可能會進化出獠牙,現在不用順產那嬰兒頭大,腦容量一定會慢慢增加,會一代比一代聰明,脫離體力勞動,因為不勞動四肢會在生長過程中發生變化,最後我想到一個奇怪的模樣……額,我們真要這樣進化嗎?
有用了就進化,沒用了就退化。但進化論似乎並非如此:按自然選擇,早期人類如果頜骨不能適應粗糲的食物會導致個體競爭力下降而死亡,遺傳基因不能被延續,只有大頜骨的基因才能夠延續下來。那麼現代人類中,智齒為什麼會導致人類競爭力下降,使得智齒不再萌發的基因流傳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