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作為普外科中常見的「小病」,一向以突發急性腹痛等病症為世人所知。外科手術切除闌尾一直是治療闌尾炎的主要方法,而傳統治療將闌尾切除後,在解除病灶的同時,部分患者會出現腸粘連、慢性腹痛等不適症狀且伴隨終生,留下手術癒合疤痕,讓患者及醫生都深感苦惱。如何不開刀就能解除闌尾隱患,避免術後併發症和手術疤痕的出現呢?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運用國內領先技術——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為首例患者不開刀治癒了闌尾炎。這標誌著該院成為全省首家成熟運用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成功治癒闌尾炎的醫院。「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相比傳統療法,此項技術能給患者帶來哪些利好?10月21日,記者通過獨家採訪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廖娟,帶領大家全面了解這項關於闌尾炎治療的領先技術。
不開刀治癒闌尾炎
患者最快2天便可痊癒出院
「太感謝你們了,讓我重新獲得了『新生』。」10月21日上午,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收到一面寫有:「醫德高尚 關懷如親 醫術精湛 點燃希望」的錦旗。16個字簡潔的話語,表達了患者對廖娟等醫務人員熱情服務、精心診治的高度肯定和讚揚。
原來在三天前,家住崇州市、今年57歲的林劍華(化名),被家人緊急送往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消化內科,醫生檢查後確診為「急性闌尾炎」,住院後廖娟等該科室醫務人員運用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進行治療,患者在不開刀的情況下保住了闌尾。
「不打麻藥、不開刀,做完即可下地,患者不再向闌尾說『再見』。」提到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治療闌尾炎,廖娟言簡意賅地說道。「其實,『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就是在結腸鏡下,經自然管腔(結腸)進行闌尾腔插管、造影,通過闌尾腔衝洗、網籃或球囊取出糞石、支架擴張狹窄闌尾腔、引流膿液等多種手段,治療闌尾炎。」廖娟告訴記者,與傳統手術治療闌尾炎相比,此項技術的運用在治療和康復上的時間節約了近一半。「以往採用手術治療,加上康復至少花費一周時間,現在僅需3天患者就能痊癒出院,體質好的患者第二天便可出院。」
闌尾不是多餘器官
對維護大家身體健康很有幫助
「傳統手術治療闌尾炎,均需切開腹壁進入腹腔才能切除闌尾,有一定程度的創傷,闌尾切除後相應功能缺失,還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粘連等諸多併發症。」廖娟向記者介紹道,與其相比,內鏡下逆行闌尾炎治療術具有不開刀、創傷小、無疤痕、症狀緩解快、術後恢復快等優點,並且保留了潛在的闌尾生理功能,開創了闌尾炎治療技術新的裡程碑。
過去,在人們認為成年之後,闌尾就沒多大作用,是「多餘」的器官。「其實,闌尾並不多餘。」廖娟提醒道,「現在最新的科研已經證實,闌尾是人體外周的免疫器官,含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對維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增強抵抗力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已有研究證明,闌尾切除以後,結腸癌的發病率會相對增高。」廖娟還告訴記者,「闌尾的免疫能力在12至30歲時達到高峰,60歲左右消失。所以,人們推測,老年人的癌症增多,大概與機體免疫能力下降,包括闌尾功能消失可能有關。」據了解,闌尾還可作為腸道細菌的儲存器、參與調節腸道菌群,對胃腸道本身的健康很有用。
本報記者 王李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