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郭靖曾想刺殺拖雷,那拖雷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2021-01-10 隨筆寫正史

金庸迷們一定記得83年《射鵰英雄傳》中的一個橋段:

蒙古軍隊猛攻襄陽,戰況慘烈。

為擊退敵軍,守城的郭靖與黃蓉決定暗殺自己的義兄,鐵木真最疼愛的兒子拖雷。

郭黃二人潛入鐵木真的大帳,恰逢鐵木真病危,於是放棄刺殺計劃,拖雷倖免於難。

這是影視作品中的橋段,不是歷史,但是拖雷確實不是善終。拖雷去世的時候只有四十歲。

射鵰英雄傳劇照

這與拖雷特殊的身份有關。

拖雷是鐵木真與其正妻孛兒帖最小的兒子。

這句話很重要。

正妻說明孛兒帖是鐵木真眾多后妃中地位最高的一個。

最小的兒子就更牛了。

當時蒙古流行的是「幼子守產」,翻譯過來就是幼子繼承制。

按這樣的制度,一個家庭中,子女成年後都會分得一部分財產後離開,留下最小的兒子繼承父母的全部遺產。

鐵木真雖是一代天驕,也得遵守祖宗禮法。

以下兩件事可以作為例證

1226年,鐵木真的兩個孫子闊端、貴由向爺爺求賞賜。

鐵木真是這麼回復的:

「我現在所有的財物都歸拖雷了,拖雷是現在這個家庭的家長」。

言外之意,我沒錢,要錢和你叔叔(拖雷)要去。

於是,拖雷拿出一部分錢財,賞給了兩個侄子。

1227年,鐵木真去世,給子孫留下了129000人的軍隊。

這其中,拖雷一個人就擁有了101000人,他的三個哥哥每人只有4000人,剩餘的部分由鐵木真的其他親屬繼承。

我數學不好,也能算出來,拖雷掌握了佔當時蒙古軍總數78.2%的軍隊。

他的三個哥哥加起來,還不到拖雷的12%。

由此可見,拖雷在鐵木真四個兒子的地位非同一般。

不但地位超常,拖雷自身也不是吃素的。

據史料記載,拖雷以勇於攻戰,崇尚武功著稱。

南下攻金,三峰山戰役全殲金軍主力,吹響了金國滅亡的喪鐘;

西徵花剌子模,率軍在亞歐大陸馳騁縱橫,打的敵人鬼哭狼嚎;

隨軍徵西夏,屢次給對手以重創。

拖雷用事實證明,他不僅是鐵木真寵愛的兒子,而且是最能幹的兒子。

拖雷的藝術形象之一

可惜的是,這麼能幹的拖雷,剛剛四十歲就去世了。

關於拖雷的死,史書有不同的記載。

概括起來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拖雷是代人而死,另一種說法認為拖雷是病死的。

我同意第三種說法。

我認為拖雷是被人害死的,具體的說,拖雷是被他的哥哥窩闊臺害死的。

我這麼說,是有原因的。

《元朝秘史》是這麼記載的:

1232年,拖雷在三峰山全殲金軍主力後,又相繼攻佔了鈞州(今河南禹州)、許州(今河南許昌)等地。

後因天氣炎熱,蒙古軍隊水土不服,拖雷與其兄窩闊臺率軍北返。

在回軍的路上,身為蒙古大汗的窩闊臺突然病重。

於是,窩闊臺找了一個大神來給自己看病。

大神掐指一算,很快有了答案。

「大汗您之所以得病,是因為我們殺了太多的金國人,毀了太多的金國的城池,所以金國的山川神靈作祟,來報復大汗了」。

分析完原因,大神又給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以往的祭祀,殺點牛殺點馬是不行了,大汗想要痊癒,需要自己的一個親人代替承受這場災禍去死。」

當時拖雷正好在窩闊臺身邊。

拖雷表示,自己殺人最多,代自己的哥哥去死,效果應該最好。

於是,拖雷向天禱告,願意代窩闊臺而死。

大神又開始工作了,經過一番折騰,大神把窩闊臺的病成功的轉移到一杯水中。

拖雷拿起水杯,一飲而盡。

沒過幾天,窩闊臺龍體康復,拖雷與世長辭。

故事講完了,你信麼?反正我不信。

沒錯,拖雷是窩闊臺同父同母的兄弟,是手足。

同時,拖雷也是窩闊臺汗位最強有力的威脅。

前文已經提到,拖雷掌握著遠超窩闊臺的蒙古軍隊,自己又能徵善戰,在軍中威望極高。

有這麼一個兄弟在自己身邊,窩闊臺能安心的入睡麼?

拖雷的藝術形象之二

即使拖雷自己對汗位真沒想法,窩闊臺也不相信,更何況拖雷並不是一點想法也沒有。

1227年8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逝。

一直到1229年,一直由拖雷監國。

1229年,按蒙古舊制,拖雷組織召開忽裡臺,也就是由蒙古貴族參加的民主推選大汗的會議。

會上,對立的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一方主張推舉監國拖雷為大汗;

另一方主張要遵守鐵木真的遺命,立窩闊臺為大汗。

作為當事人的拖雷態度很曖昧,就是不表態。

於是會議久拖未決,由夏天一直開到秋天,參加會議的人員不得不把背心汗衫換成了秋衣秋褲。

後來,鐵木真生前的重臣耶律楚材實在看不下去了,向拖雷建言:

「立大汗這麼大的事,不能老是拖著,得早做決定呀」

開了四十多天的忽裡臺終於有了決議,推選窩闊臺為大汗。

會議開這麼時間,說明兵多將廣的拖雷內心是有想法的。

窩闊臺也知道拖雷內心是有想法的。

所以,我覺得窩闊臺對拖雷那是相當的不放心。

好了,現在金軍的主力也被拖雷給滅掉了,窩闊臺也就不太需要拖雷了。

於是窩闊臺就藉助大神把拖雷毒死了。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很可能是錯的,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拍磚也行。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中撒馬爾罕戰役的歷史真相,「空降破城」不存在的
    從50年代問世以來,《射鵰英雄傳》就迅速成為了影視改編的寵兒,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熱門IP」。就我們大陸的觀眾來說,可能最熟悉的是1983年由黃日華、翁美玲主演的《射鵰》。實際上在香港,早在1976年,就有過一部非常火爆的《射鵰》電視劇了,那就是香港佳藝電視臺出品,由白彪、米雪等人主演的《射鵰英雄傳》。這部劇共有70集,在當時的港劇中可謂是「鴻篇巨製」了。
  • 語言趣談:《射鵰英雄傳》有英文版?那「降龍十八掌」怎麼翻譯?
    不過,今年年初的時候,《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在英國出版了!這得益於瑞典籍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她非常熱愛中國文化和金庸小說,所以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翻譯完《射鵰英雄傳》的第一卷,還有其他金庸小說也會陸陸續續地翻譯出版。
  • 《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 中國網友貢獻書名譯法
    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代理工作,與諸多知名中國作家如餘華、遲子建、劉震雲、麥家、徐則臣等都有過合作。金庸則是郝玉青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一位作家。她說,當年學中文時,身邊就有朋友推薦她「一定要看金庸」,結果一看就上了癮。  郝玉青從2012年開始翻譯《射鵰英雄傳》,翻譯期間她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杭州,在她看來就像是「回到了古老的臨安」,感覺非常美妙。
  • 《射鵰英雄傳》梅超風已經被逐出師門了,為什麼還要救黃藥師呢?
    《射鵰英雄傳》裡,梅超風對黃蓉說:「多謝師妹十四年前的救命之恩,當年我跟玄風師哥在桃花島上私定終身,如果被師父發現,一定會用最令人痛不欲生的方法來懲罰我們。我們害怕了,就一起私奔了,身上還帶著一件護身符《九陰真經》。我們這對賊夫妻,一直跟著真經在練,但武功越練越邪,越練越毒。我們都想試一試練成的功夫,膽子也大起來,開始逐步踏出山門,在江湖上行走,找尋活人來試練,被人稱為黑風雙煞。」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作為《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出版前僅有的三部完整英譯本,這三部作品翻譯起來相當不容易。《雪山飛狐》的翻譯情況尚不清楚,但《書劍恩仇錄》的翻譯據說花了十年之久,《鹿鼎記》則費時近六年。《鹿鼎記》的譯者閔福德教授在該書序言中坦承《鹿鼎記》比《紅樓夢》難翻譯。
  • 《射鵰英雄傳》將出英文版!你知道怎麼翻譯嗎?
    她曾多年從事中文圖書版權代理工作,與諸多知名中國作家如餘華、遲子建、劉震雲、麥家、徐則臣等都有過合作。金庸則是郝玉青一直想引介到西方的一位作家。她說,當年學中文時,身邊就有朋友推薦她「一定要看金庸」,結果一看就上了癮。郝玉青從2012年開始翻譯《射鵰英雄傳》,翻譯期間她大部分時間都住在杭州,在她看來就像是「回到了古老的臨安」,感覺非常美妙。
  • 《射鵰英雄傳》推出英文版,快看這些神翻譯有沒有戳中你的笑點
    去年年底,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將在2018年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了大家的關注,作為武俠迷的小鐵,自然不會錯過~《射鵰英雄傳》電視劇1983年版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英雄誕生:中國的J.R.R託爾金即將徵服西方讀者!!」
  • 《射鵰英雄傳》被議成英文出版,射鵰英雄被為禿鷲英雄的傳奇?
    小時候特別愛看《射鵰英雄傳》,金庸不愧如今的名聲,就算如今播放改編的電視劇,還仍能霸佔收視率頂端,深受觀眾歡迎。還記得之前甄嬛大火,打開了國際市場,在外國也是大火!如今,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也被翻譯成了英文,走入世界。2018年2月22日,《射鵰英雄傳》第一次被翻譯成英文,並向全球發行,曾經金庸的忠實粉絲都異常歡愉!
  • 專訪|《射鵰英雄傳》英文版譯者張菁:讓西方讀者過癮痛快
    1月24日,金庸的經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二卷《未竟之約》(A Bond Undone又譯作《被取消的誓約》)在英國出版,並開始全球發售,張菁是該卷譯者。你看金庸小說第一遍的感覺一定是過癮痛快,那能不能讓西方讀者也有這樣的「過癮」的感覺呢,這是非常挑戰我們文筆習作能力的地方。澎湃新聞:周易術數部分如何翻譯?比如黃藥師用八卦陣布置桃花島以及各種內功修法?
  • 射鵰將出英文版 就問你九陰真經怎麼翻譯
    日前,《射鵰英雄傳》2018年將推出英文版的消息引發關注。如何將中國的武俠小說翻譯成英文?這讓一些網友大開腦洞,各種稀奇    原標題:射鵰將出英文版 就問你九陰真經怎麼翻譯    「中國版《權力的遊戲》」、「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一些外國媒體對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形容。
  • 歐美讀者被《射鵰英雄傳》英文版徵服了嗎?
    宋朝愛國者郭先生的兒子郭靖在蒙古長大,他與成吉思汗的軍隊一起訓練。從出生開始,他就有一個永恆的對手:楊康……」這不是惡搞版的《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而是《射鵰英雄傳》第一個正式英文版的官方介紹。英國出版商邁克霍斯(Maclehose Press)在今年2月份發售了《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的第一部《英雄的誕生》(A Hero Born),第二部《被取消的誓約》(A Bond Undone)也已經在亞馬遜網站預售。國內的報導稱《英雄的誕生》熱銷英美,國外讀者沉醉於中國的武俠文化之中,本書已經重印了7次。
  • 《射鵰》三大「神獸」,一隻成了郭靖美食,一隻成了周伯通的坐騎
    因古人文筆浮誇的多,又因神話傳說等諸多原因,這些動物遂演化為神乎其神的靈獸,可謂是翻天覆地,無所不能,其實究其本源,筆者認為它們只不過是一些比較具有靈性的動物罷了,畢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神話傳說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話說在金庸《射鵰英雄傳》這部作品當中,金老先生也塑造了三種神奇的動物,有的靈性過人,有的效果非凡,因而筆者認為咱們也可稱呼其為「金庸武俠神獸」。
  • 《射鵰英雄傳》出英文版啦! 「降龍十八掌」咋翻譯?
    2月22日,農曆大年初七,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面向全球發行由她翻譯的《射鵰英雄傳》第一卷。這是這部金庸經典作品首次被譯成英文出版。「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時刻,」郝玉青對記者如是說。對以翻譯為職業的郝玉青來說,翻譯《射鵰英雄傳》是她迄今為止覺得最難的一次挑戰。她告訴記者,金庸小說裡涉及了大量歷史背景、文化習俗、人物、食品、中藥……單單是理解這些事物名稱並準確翻譯出來,就相當不容易。
  • 《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氣宇非凡,又是小王爺,為何黃蓉不喜歡他
    眾所周知,在《射鵰英雄傳》中,楊康本是楊鐵心的兒子,後來因為楊康母親包惜弱救了完顏洪烈,被完顏洪烈貪圖美貌,導致引來殺身之禍,楊鐵心生死未明。包惜弱舉目無親,最終在完顏洪烈的府邸住下,並生下楊康。楊康也當上了小王爺,身份地位尊貴,而氣宇非凡。黃蓉是武林高手桃花島主的黃藥師獨女。
  • 龍泉寶劍|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金刀」到底是什麼刀?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大俠的經典之作,書中男主郭靖資質平平、單純質樸、不擅交際,甚至給人感覺有點呆傻,但因為性格堅韌,終成大器。在幫助鐵木真打敗札木合後,鐵木真不但封郭靖為千夫長,還將女兒華箏許配給他.從此,郭靖成了蒙古大汗的「金刀駙馬」。
  • 郭靖黃蓉是怎麼死的?《射鵰》沒給出答案,滅絕師太一語道明真相
    ,這15部小說每一部都堪稱經典,其中許多都已經翻拍成了影視作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裡面許多人物形象豐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金庸著作《射鵰英雄傳》是以宋、金、蒙古國三國之間對峙為背景,圍繞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四人的故事展開,主要講述了郭靖在經歷各種磨難後習得傳世武功、磨練心智,成為一代大俠,以及他與黃蓉之間的愛情故事
  • 華山論劍天地玄黃《射鵰英雄傳》玩法大揭秘[多圖]
    現代武俠小說,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發展至20世紀60年代,中國武俠小說進入鼎盛時期,《雪山飛狐》、《絕代雙驕》、《白髮魔女傳》等一系列經典武俠小說家喻戶曉,風靡大街小巷,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更是影響了一代人
  • 《射鵰》英譯本被稱中國版《權遊》
    作為《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出版前僅有的三部完整英譯本,這三部作品翻譯起來相當不容易。  《雪山飛狐》的翻譯情況尚不清楚,但《書劍恩仇錄》的翻譯據說花了十年之久,《鹿鼎記》則費時近六年。《鹿鼎記》的譯者閔福德教授在該書序言中坦承《鹿鼎記》比《紅樓夢》難翻譯。1996年,他和學生賴慈雲(Sharon Lai)曾開始合譯《射鵰英雄傳》,但最終並未完成。
  • 射鵰英雄傳:心狠手辣的楊康為什麼在感情上那麼專一?
    《射鵰英雄傳》被拍攝N個版本,我覺得最經典的還是83年版的。雖然當時拍攝的年代比較早,有些設備比較落後,但是被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所折服。之前說過,我最喜歡的女性角色是黃蓉,聰明伶俐,古靈精怪。然而我最喜歡的男性角色就是楊康。83年由苗僑偉扮演的楊康真的是英氣逼人。
  • 《射鵰英雄傳》裡,始終沒有現身的這三個人,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射鵰英雄傳》主要講述郭靖一路成長,終成一代大俠的故事,這個故事裡,高手各位如雲,既有王重陽、黃藥師、歐陽鋒、一燈大師、洪七公這樣的五絕高手,又有周伯通這樣的武痴,其實在《射鵰》裡,武功最高的卻是三個始終未曾蒙面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