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仙逝,一代傳奇謝幕,但是他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江湖,「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句詩的每一個字都是一部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有無數中外粉絲,要欣賞這些著作就需要懂中文,這給很多熱愛金庸武俠小說的老外帶來了閱讀困難,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慢慢改變,金庸小說英譯本正在逐漸增多。
《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和《鹿鼎記》在十幾二十年前已經有了外語譯本,但是之後就再沒有金庸小說的翻譯了,理由就是難度實在太大了!不過,今年年初的時候,《射鵰英雄傳》第一卷《英雄誕生》在英國出版了!這得益於瑞典籍譯者郝玉青(Anna Holmwood),她非常熱愛中國文化和金庸小說,所以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翻譯完《射鵰英雄傳》的第一卷,還有其他金庸小說也會陸陸續續地翻譯出版。
Anna Holmwood把《射鵰英雄傳》翻譯成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並將其稱為The Chinese "Lord Of The Rings"(中國版的《指環王》),她說Lord Of The Rings在西方比較有知名度,這個比喻並不足以完全體現金庸先生的才華,但是可以讓西方讀者理解金庸武俠小說的魅力和影響力。在翻譯的過程中,Anna Holmwood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試圖解釋小說裡的人物名字、武功招式、詩詞、成語以及中國哲學和佛道思想,這個難度實在是太大了!那麼,小說裡的人物名字和武功招式最終都翻譯成什麼了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些有趣的翻譯。
1. 人物篇
中文名字講究含義,但在英語裡面有時候很難去表達這種意思,於是有些名字就直接用拼音替代,例如郭靖翻譯成Guo Jing,楊康翻譯成Yang Kang。但是為了避免所有名字都是拼音,老外看了頭疼,有些名字也有適當地替換成英語,如黃蓉被翻譯成Lotus Huang,Lotus是蓮花的意思,再翻譯回中文就變成黃蓮花了!陳玄風被翻譯成Hurricane Chen,梅超風被翻譯成Cyclone Mei,這兩個就很有意思了,Hurricane是颶風,Cyclone是龍捲風、旋風,翻譯得還挺出神入化的。
另外還有些名字是意譯的,如包惜弱Charity Bao,Charity是慈善的意思,還真是「惜弱」,而穆念慈Mercy Mu,Mercy是憐憫慈悲,也挺有意思,還有柯鎮惡Ke Zhen』e, Suppressor of Evil,這個名字有拼音也有代號,Suppressor of Evil表示鎮住邪惡的人,挺貼切的。除此之外還有黃藥師The Eastern Heretic Apothecary Huang,楊鐵心Ironheart Yang,郭嘯天Skyfury Guo,王重陽Double Sun Wang Chongyang等有趣的翻譯。
2. 武功篇
翻譯武俠小說另外一個難點就是武功招式了,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九陰白骨爪」,這個被翻譯成Nine Yin Skeleton Claw,這個是直譯、音譯和意譯結合了,而網友們比較關注的「降龍十八掌」則被翻譯The 18 Palm Attacks To Defeat Dragons,即擊敗龍的18掌擊,不知道網友們滿不滿意這個翻譯了。
雖然這些翻譯沒有把漢字的那種神韻完全表達出來,但是這也是一個「裡程碑」式的嘗試了,畢竟難度是被翻譯界所公認的。這本書一經出版,就引起了國外讀者的熱烈關注,亞馬遜已經有大量讀者購買,而且反饋普遍不錯。
有個買家留言說:「Only a few of Jin Yong’s works are available in English. This new translation is a precious gift to Western readers. I fervently hope the sequels will come soon!」,意思是「只有少數金庸作品有英譯本。 這個新譯本是西方讀者的珍貴禮物。 我熱切希望續集能快點出版!」
更有個讀者寫了長長的留言,大意就是他是個金庸武俠迷,他覺得英譯本相比中文版遲了將近60年,不過也很開心終於看到了英譯本,很期待有更多的金庸作品翻譯成外語給西方讀者看,但是他對這本書的一些翻譯不甚滿意。
以上便是本篇全部內容,如果您覺得有趣,歡迎關注和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