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劃三年六個學期的高中英語讀後續寫教學?
眾所周知,浙江高考英語試卷命題,連續3年(2016-2018)作文考題為讀後續寫。那麼讀後續寫,要求考生在讀懂原文並結合所給的關鍵詞基礎上開始進行續寫,完成陳述一個故事的同時,其背後考察的目的是什麼?特別是核心素養理念下,通過此題能夠探究出背後的潛在內涵是什麼? 教師如何更適當的規劃讀後續寫的教學活動,化難為易?今日小編願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I. 高階思維能力內涵
外語界知名人士及專家龔亞夫老師,在2018上海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大會上,作了專題講座,對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階思維能力及策略作了深入細緻的研究,其中他提出:高階思維能力包括:problem solving; decision making; critical thinking; idea generating; creative thinking.
關於高階思維概念及內涵,網絡搜索有很多解釋,小編不再闡述,只是想強調,讀後續寫是高階思維能力的一個檢測手段和評價措施載體,現在國內高考仍舊是一捲成績定乾坤,如何在卷面命題上體現理念的更新和改革,體現高階思維的水平測試,讀後續寫題型是最好的詮釋和展現載體。以2017浙江高考英語寫作真題為例:原題略,只看下面所給的兩段段首句。第一段段首句是:
Paragraph 1
The car abruptly stopped in front of hi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記敘文敘述故事的角度來說,首句已給出,這是個事實信息的提供。但從另一個維度,這個首句在敘述事件的開頭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問題,Why did the car abruptly stop in front of him. What's next? Whatis the result of that? 為什麼以外在他面前就停了一輛車呢? 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 那車怎麼了? 車裡的人呢? 結果如何呢? 他怎麼了? 等等這一系列問題要求考生通過思考,想像,想像的不是一個句子,而是一副畫面,一個融入考生自己心理感覺情感和參與的一個微電影一樣,最後面對這個問題,自己決定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第二段進一步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段首句即:
Paragraph 2
A few minutes later,the other two cyclists arriv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其思維心力路程經過了problem solving; decision making; idea generating; 甚至於creative thinking。因此,這或許就是讀後續寫的深度內涵吧。
II. 三年規劃讀後續寫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後續寫能力? 或許僅僅靠高三時的專項練習讀後續寫,或死記硬背模板?小編認為下面這樣做或許更有效:即練就這一語言高階思維能力的支架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及學生個體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悟性,即需要教師做三年六個學期的統籌規劃,更細化,其實是在真箇高中三年的每一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學生個體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習慣的養成,學生在高階思維能力的活動參與。下面小編把三年的讀後續寫規劃設計與大家分享,願能夠對讀後續寫教學有所啟發和幫助:
高一: 側重語言輸入。需要教師精選標準英文的經典小故事(字數在200字以內),引領學生背誦經典小故事,因高考讀後續寫的字數限制是150字左右,而且減輕學生的壓力。我們國內的學英語都是在脫離實際交際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在學習,英語語言若沒有記憶或背誦,沒有循環、反覆、重複記憶等等,不可能存留在大腦裡,學生的大腦裡沒有英語語言的輸入符號,如何輸出進行寫作? 其目的是讓學生積累詞語表達及培養學生的對故事陳述語篇的架構能力。為下一步英語語言生成輸出作最充分的準備。教學中關注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即:problem solving; decision making; idea gene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和creative thinking。
高二:側重語言輸出。即看圖編寫故事及利用所給的關鍵詞編寫故事。課堂教學中依舊關注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培養,即:problem solving; decision making; idea generating; critical thinking 和creative thinking。
高三: 寫作生成。真題實戰特訓,為進入考場衝刺!
因此,經過三年的籌劃,教師牽手學生一步一步走進讀後續寫,教學效果會更顯著。而不是等到高三時措手不及。
謝謝您的瀏覽,小編今日跟大家分享就到這裡,關於讀後續寫,您有什麼好主意嗎?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希望您的互動。
圖片來自網絡整理和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註明:本文由樂英語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