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最新照片顯示,最近解放軍某部換裝了一款新型戰術單兵近戰武器。圖中可以看到,解放軍戰士們站立在山坡高地上,基本上人人手持一支新武器,荒漠迷彩在石頭山地上的偽裝效果不錯。放大一看,這款兵器居然是……長刀?
換句話說,解放軍某部一線戰士,成建制加裝了長柄大刀這款冷兵器。在不打第一槍的前提下,長刀的列裝,倒是非常實用應景。這種冷兵器的類型,可謂是眾說紛紜,有說是三國關公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還有唐代的陌刀,宋代的樸刀,甚至還出現了日本的薙刀這一說。細細探究起來,這些不同類型的古代冷兵器,威力到底幾何呢?
解放軍新兵器神秘莫測
這款新型冷兵器,總長度大約為六尺(1.8米),形似長柄大刀,其戰術作用主要是以劈砍為主, 在邊境對峙中不打第一槍的前提下,想必配合著戰士們行雲流水般的精湛刀法,這也將儘可能提高肉搏戰中的火力輸出。遠遠望去,該刀都有一種神秘莫測且極強的威懾力,解放軍戰士們人人橫刀立於山坡,一股威風八面捨我其誰的氣勢瞬間撲面而來。
這種現代大刀的材料,相比古代的冷兵器有更多的技術進步,該刀採用高強度的輕鋼刀身,揮舞起來毫不費勁。有著這款冷兵器的加持,可以說,即使面對人數眾多的挑釁,解放軍戰士個個也能打出"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鐵血豪邁。而這種眾多戰士手持大刀橫於山坡前的陣勢,可以說解放軍戰士個個關雲長附體一般。
高原戰士配青龍偃月刀?
對這款新型武器名稱呼聲最高的,莫過於在《三國演義》中,武聖關公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了。其又名冷豔鋸,關公用這把神刀,可以說是威震華夏縱橫亂世,斬殺無數當世名將。不過真實的青龍偃月刀並未出現在三國時期,不過帶有木柄的長刀,倒是有可能在那個時期出現。
故而後世也將青龍偃月刀稱之為關刀,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威力異常。當然邊境上的解放軍戰士們,自然也不會使用這麼重的武器,畢竟有句話叫做:殺雞焉用牛刀。
解放軍用的是陌刀?
作為唐代長柄刀的陌刀,有著"一刀劈下,人馬俱碎"的威名,不過由於唐代嚴禁將這種武器用於陪葬,如今幾乎沒有實物出土,歷史典籍上的記載也十分寥寥。陌刀是唐朝重裝步兵的主戰武器,用來對付突厥騎兵以及唐朝"四夷"。可以說這款兵器,為唐朝的開疆拓土,以及唐朝中期之後的護國克夷,立下了赫赫戰功。甚至被編為了單獨的戰鬥序列,成為農耕民族對付遊牧民族的一款神兵利器。
唐陌刀極為鋒利,具有強大的砍殺效果和威懾力,對於衝破敵軍陣型十分有效。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及至五代十國到宋代,由於工藝繁瑣無法適應常年戰爭的緣故,該刀成為了一種奢侈消耗品,逐步開始衰落乃至失傳。不過後世仍能從古人對唐朝陌刀隊"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的描述中,感受到一種威風凜凜的護國豪情。
任何兵器在手,都能履行保家衛國使命
樸刀則是一種典型的宋代出現的兵器,它是一種長而寬的鋼刀,屬於一種介於大刀和單刀之間的短兵器,也可以加裝成長兵器。其長度能夠達到0.6米到1.5米之間,這種長度和解放軍手持兵器的長度,還是略微差了點。
樸刀在《水滸傳》中可以說是屢次出現,該書也對其做了細緻入微的描寫。不過宋代禁止擁有民間擁有兵器,而在清朝末期,樸刀的使用才得以廣泛起來,成為了清軍和太平天國軍隊的一種制式武器。綜上看來,不管解放軍戰士手中擁有的是什麼兵器,依然可以運用自如虎虎生威,從而應對一切突然挑釁,行使保家衛國的神聖使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