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證實,解放軍收到一種外骨骼裝備,美專家:讓人變成超級戰士

2021-01-09 騰訊網

央視節目畫面截圖

據俄羅斯軍事網稱,中國軍方正在測試一種新的外骨骼服,以幫助士兵相對輕鬆地搬運重物,像超級英雄一樣,中國士兵穿著「外骨骼」套裝,有點像電影《星際飛船》,《鋼鐵俠》中的機器人一樣。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神奇裝備呢?

我軍邊防部隊獲得新裝備

那麼什麼是骨骼服呢?它是一種可穿戴行動裝置,配有電動機,氣動裝置,槓桿,液壓裝置或多種技術組合,可增強肢體運動的強度和耐力。

日前,據官方媒體稱,解放軍邊防部隊最近收到了一種外骨骼裝備,這可以讓他們能夠在惡劣的高海拔環境中更有效地執行任務。有分析專家認為,這種外骨骼服在搬運貨物、哨兵巡邏等任務中特別有效。

據央視稱,在最近的一次物資運送任務中,數名我軍士兵攜帶食物和水,每個人的背包攜帶物資約20公斤。但其中一位士兵告訴央視,穿上骨骼服一點都不感覺累,因為重力已經轉移到了骨框架上,所以腿上沒有感覺受力情況。

新神器部隊反應良好

《環球時報》稱,雖然沒有得到更多的技術參數,不過對於駐紮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邊防部隊來說,使用外骨骼服,可以很輕鬆地攜帶比較重的物資,同時避免腰部或腿部受到傷害。中國專家認為,這些將給邊境地區的部隊戰鬥力保持相當的優勢。

專家說,海拔過高氧氣不足,搬運貨物就會覺得比實際要重很多,並且人體的耐力也會隨著海拔的升高而下降,並指出外骨骼套裝可以幫助穿戴者節省能量並保護關節。在邊境防務行動中,這些防護服可以支持部隊執行補給,巡邏和哨兵任務等。

分析人士說,這將使中國軍隊在邊境地區擁有顯著的物理優勢,因為這條線的另一側的士兵不使用這種設備並且會感到疲勞。中國兵器工業第208研究所已於上個月向解放軍邊防部隊交付了第一批外骨骼服,由於部隊的積極反饋,這個月又獲得了第二批合同。

俄羅斯和美國也在競爭中

分析認為,外骨骼將用於作戰後勤。但是,中國並不是唯一追求這項技術的國家,美國幾十年來,也一直在試驗動力外骨骼。根據美國陸軍技術公司說法,在690萬美元開發外骨骼系統的投資中,有68萬美元為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究一種動力下肢外骨骼。相對於中國軍隊已經裝備,美軍目前還沒有聽說有產品出來。

俄羅斯也發布了用於攻擊行動的新型戰鬥外骨骼鏡頭,有錄像顯示有K-2型外骨骼士兵在敘利亞進行掃雷行動。

據說,我國已經開始測試了幾種外骨骼服。甚至在一次「超級勇士」競賽中,有來自全國25個開發商參加,展示的產品包括輕型動員,重載行進,補給運輸和彈藥裝載等,多達50多種外骨骼原型,在七個領域中公開競爭。

美國專家塞繆爾·本特特稱,為了提高戰鬥力和後勤效率,今天的軍隊正在不斷採用新的技術,而這些可穿戴骨骼服,將讓人瞬間變成超級戰士。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法軍高層披露「超級戰士」項目存在 利用藥物、晶片、假肢增強戰鬥力
    來源:科技日報科幻電影中的「超級戰士」或許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法國軍事倫理委員會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法國軍隊獲準研發「超級戰士」,包括使用藥物、假肢和植入晶片強化士兵的大腦和體能。而法國國防部長帕利則稱,「我們需要面對現實,無論未來會發生什麼,都需要做好準備」這是近年來,少有的以國家軍隊高層披露信息證實「超級戰士」項目存在。
  • 無人化作戰還需要「超級戰士」嗎
    然而,2019年11月美國國防部《2050年機械戰士:人機融合與國防部的未來》的報告,展示了其「超級戰士」人機融合系統的投入、研發和應用計劃。「超級戰士」旨在通過感知增強、外骨骼、腦機接口、基因工程等技術手段,大幅提升士兵的感知力、運動力、思維力等能力。那麼,在無人作戰系統快速發展的當下,還需不需要人機融合系統這種「超級戰士」呢?
  • 喜馬拉雅山下的印軍:無人機送火鍋,氧氣隨時吸,身穿外骨骼裝備
    隨著中國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軍隊的裝備也日益先進。現在在中印邊境線的喜馬拉雅地區,中國邊防戰士已經享受到火鍋供應了。同時士兵在進行巡邏時可以裝備最新的外骨骼裝備來抵抗極寒的天氣。正是依靠這些設備,中國士兵正在與印度軍隊進行對抗。目前中印雙方都在喜馬拉雅山脈邊境線上都部署了大量的軍隊,雙方的軍事會談已經舉行了很多輪,但是問題並沒有任何的好轉,僵持的局面未來還會繼續。在當地的惡劣氣候下,如何保證物資供應已成為駐紮在邊境線上的解放軍的最重要事情。
  • 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獲重大突破 已進行實地測試
    不久前,有網友放出一張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進行實地測試的照片,在國內國外引發了軒然大波,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更是評價稱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項目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發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也是第一次確認該型無源外骨骼裝備一線邊防部隊,極大的減輕了邊防官兵的身體負擔,提高了運送效率。
  • 解放軍高原後勤花樣多,大批外骨骼交付邊境士兵,氧氣管夠隨便吸
    文/行人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我軍在高原展開了適應性部署,在報導中,我們可以看見,目前我軍高原一線戰士的日常巡邏戰備和生活條件相較於之前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生活中方面,甚至可以在邊防一線上吃上自熱火鍋等美食,在宿舍內部,每名戰士的床頭旁邊還有專用的制氧機
  • 我軍以裝備,外骨骼時代要來了?
    ,它的原理和功能並不複雜,但始終沒有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因此關注度並不高,很多人對它也是一知半解。1890年,俄羅斯工程師尼古拉斯·雅格設計出一種輔助步行裝置,它由壓縮氣體和木製彈力骨架提供回彈助力,幫助穿戴者在行走時節省力氣,加快速度。
  •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時間:2020-10-19 15:56   來源:演兵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東方網演兵場10月19日報導:科幻電影中的外骨骼機甲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嚮往。
  • 未來戰爭將重新定義,中國黑科技外骨骼已出現,未來戰士將是怎樣?
    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關於未來的科幻電影,在電影中未來的戰士們駕駛著機甲戰鬥,或者穿著外骨骼機甲戰鬥。現在這些已經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幻想,在現實中的研究已經有了重大進展。據環球時報11月12日報導,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告知,就在不久之前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發的首批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已經交付。
  • 美軍藉助聚合科技打造未來戰場"超級戰士"(圖)
    :「科學技術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聚合的目標:打造未來戰場「超級戰士」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一方面驅散了戰場迷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戰場載荷,特別是信息超載問題,使人的認知能力成為作戰鏈條中一個相對脆弱的環節。
  • 英媒造謠中國正改造士兵基因打造「超級戰士」 網友:美隊是中國人?(視頻附後)
    據環球時報6月3日報導稱,英國小報《太陽報》日前援引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專家的話,污衊「中國可能正在計劃對士兵進行基因改造」,以打造一支「終結者」式的超級部隊;據一位名叫約翰•勞思的教授所言,「經過基因改造後的士兵,在戰場上比對手速度更快,力量更強,更加聰明,甚至沒有痛覺;他們的聽力和夜視能力也會得到極大提高」,他還發出警告說,「中國正在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這種情況讓人擔憂」。
  • 鐵定甲蟲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破譯
    英國《自然》雜誌21日公開了一項仿生學及機械學重要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揭開了即使是巨大的擠壓力也壓不死的自然界「力量」——一種名為鐵定甲蟲的外骨骼超級堅硬之謎,對這種機械連鎖和堅韌性的破譯,將結合到成功結構中,在人類航空、建築和機械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汽車也壓不死」,說的就是鐵定甲蟲。這是一種棲息在橡樹上的物種,主要發現於北美西海岸。
  • 解放軍裝備新型穿牆雷達
    近日我陸軍巷戰特戰分隊展示了許多平時難得一見的高科技裝備,除了無人機和拐彎槍等大家都已熟悉的老面孔之外,居然還有一款頗讓人感到新鮮的特種裝備:穿牆雷達!國產後,雷達系統的價格低了很多,軍方可以大量的裝備,對戰鬥力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細說美國隊長的裝備進化史:與時俱進 攻防兼備!
    細說美國隊長的裝備進化史:與時俱進 攻防兼備!在2010年的《秘密復仇者》中,剛剛從內戰之死中復活的美隊把振金盾給了第二任美隊—巴基。穿起了《美隊2》同款制服,成為「超級戰士」執行地下任務。這次隊長的能量盾被儲存在兩隻護腕中,還具備投擲的能力。
  • 美臺勾連蠢蠢欲動,解放軍登島演練釋放信號
    10月14日,美「巴裡」號驅逐艦穿航臺灣海峽,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跟蹤監視而這些只是美軍計劃向臺灣出售的7型裝備的一部分。美以為中國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川普政府對臺軍售的時機顯然表明,白宮蓄意與中國大陸作對。激怒中國將展示其鷹派姿態。然而,向臺灣地區出售進攻性武器已把助選升高到不計後果的危險程度。
  • 現實版鋼鐵俠戰衣: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這種單兵裝備有多神奇?中國單兵外骨骼和國外相比,處在什麼樣的水平?本文將結合公開材料,力爭給您令人滿意的答案。  從頭講起  「單兵外骨骼」是什麼  外骨骼(全稱動力外骨骼或動力服)由骨骼模樣的框架組成,是可以讓人穿上的機器。
  • 不一樣的「終結者」,日本腦電波控外骨骼裝置
    被稱為外骨骼的套裝,關節由小型電動馬達驅動,起到機械肌肉的作用。 真正讓人大開眼界的是:病人能通過腦電波來控制外骨骼套裝。 當索倫森聽說日本機器人專家:三階教授,發明了腦電波控制的外骨骼套裝之後,下決心要試一試。她要在12月份女兒的婚禮上走起來。
  • 中印邊境的解放軍:無人機送火鍋 氧氣隨時吸
    除了建造大型制氧站,車載式氧氣發生器和高壓氧艙外,解放軍還開發了可攜式制氧機和氣瓶,甚至為單兵開發了可攜式氧艙和化學氧氣發生器。報導說:「氧氣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這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常態。」報導公布了兩名士兵坐在床上看書的照片,他們戴著與固定在牆上的瓶子相連的氧氣面罩。
  • 《極客出發》體驗「機械外骨骼」
    本周日晚22:50,央視財經頻道和英翼文化科技聯合出品的大型全球高校極客挑戰節目《極客出發》第二季CCTV2播出第九期節目,將帶領觀眾認識可穿戴的機械外骨骼如何在工農業生產和服務行業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實現「輕量生產」的。
  • 硬骨魚綱外骨骼腰帶結構被證實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朱敏等人通過對夢幻鬼魚和斑鱗魚這兩種早期魚類的腰帶演化進行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硬骨魚綱的外骨骼腰帶結構。4月3日,相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目前人們已知的是,魚類有兩對偶鰭,適於在水中遊動,而陸地脊椎動物的四肢就是由魚類偶鰭演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