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60年代,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學者——馬丁·舍恩(Martin Schein)和埃德加·黑爾(Edgar hale)進行了一項正經(沙雕)的火雞性癖好研究。
他們製作了一個逼真的雌火雞模型,結果公火雞見了這個模型之後,跟見到真的雌火雞一樣,會毫不猶豫的試圖與這個模型交配。
研究人員又開始好奇到底是雌火雞的哪個部位吸引了雄火雞,於是,他們開始(慘無人道)地將雌火雞模型進行「肢解」:逐一拿走模型的身份部位,比如這次是尾巴,下次是翅膀,然後是腳等等,直到雄火雞失去「性趣」。
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他們發現,哪怕只剩下一個腦袋插在杆子上,雄火雞依然會試圖與「它」交配;而對於沒有腦袋的身體,雄火雞毫無興趣。
他們還把實驗更近了一步,測試火雞喜歡真的火雞還是木頭做的模型火雞。結果顯示,公火雞對二者都很滿意,不過真正的雞頭更受歡迎一點。
頭給雄火雞,身體留給我好了
嗯,這麼說公火雞就是只會看臉的渣男了。
這可不是我胡扯的故事,這項實驗在2007年被英國的New Scientist雜誌評選為十大怪誕實驗(Top 10 bizarre experiments),有圖為證,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原文,不得不感嘆科學家的腦洞。
當然,我們不能歧視「看臉」的公火雞,或許因為它們找女朋友一點都不能挑剔。其實擴展到自然界的其他動物,似乎所有的雄性(不包括人類)都不是很挑。
在繁殖後代的過程中,一般雌性要付出的代價更大,所以對雄性的選擇更為挑剔。雌性資源的稀缺性,也決定著雌性在繁殖方面佔據主導地位。所以我們常看到在動物世界中,通常都是雄性動物來追求雌性。
公火雞需要「開屏」吸引母火雞
雌性動物喜歡什麼,雄性就要往這個方向努力。比如雌孔雀喜歡擁有漂亮尾巴的公孔雀,雄孔雀就要長出對生存完全不利的尾上覆羽(開屏的羽毛);母獅子喜歡強壯的配偶,公獅子不得不拼死戰鬥;母鹿喜歡大大的角,公鹿不僅要長著誇張的大角,還有用它來戰鬥。
公鹿不僅要有好看的角,還要會打架
達爾文將其歸結為「性選擇」。為什麼我們常覺得動物界的雄性都比雌性好看,簡單來說就是:雌性喜歡!
那麼,雄性喜歡什麼樣的雌性?抱歉,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實在太少了。因為一般來說雄性真的不怎麼挑剔。
某相親節目(人和動物還是有差別)
雌性動物依靠什麼來吸引異性呢?在發情期,有些雌性動物會釋放嗅覺信號來通知雄性:本姑娘想生寶寶了,快來追求我吧~
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在發情的時候就在樹上塗抹肛周腺的分泌物,氣味會傳到附近的公熊貓那裡,它們就會「聞訊而來」。
公長頸鹿也喜歡聞雌性的尿液,然後來確定雌性是否準備好交配了。
所以,公火雞喜歡的母雞腦袋,或許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特殊訊號,對公雞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也不一定呢。
公火雞的最愛——母雞腦袋
最後,問一下男同志們,如果你淪落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下面的兩個選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