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發現食火雞樣新竊蛋龍

2021-01-08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唐鳳) 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研究員呂君昌及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專家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在江西贛州發現新竊蛋龍類化石,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傑氏冠盜龍。該成果7月27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該竊蛋龍明顯區別於該地區其他的種類:頭上長有非常大的、類似食火雞一樣的頭脊,第二至第四頸椎中沒有椎體側孔,脖子長,為背椎系列長度的2倍。」呂君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悉,這一竊蛋龍化石發現於贛州地區晚白堊世(1億年至6600萬年)的紅色砂巖中,化石呈立體保存且基本完整,頸部為捲曲狀,整個脊柱系列呈關聯狀,它的發現使贛州恐龍動物群中竊蛋龍的數目增加到7個。

系統發育分析還發現冠盜龍與發現於贛州地區的華南龍具有密切的親緣關係。骨年代學分析顯示傑氏冠盜龍的正型標本沒有達到穩定的成長階段,而是死於生長速率降低的時候——該竊蛋龍相當於大約8歲的未成熟個體。呂君昌指出,「其食火雞樣頭骨脊可能是一個多功能結構,用於向異性炫耀,或者表示健康。」

冠盜龍是國內發現的第一件具有和食火雞一樣頭脊的竊蛋龍類,它的發現為贛州地區這一竊蛋龍分支的形態學和分類學的多樣性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證據。

《中國科學報》 (2017-08-01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食火雞樣新竊蛋龍—新聞—科學網
    冠盜龍生活情景復原圖(由趙闖繪製)  本報訊(記者) 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副教授李國清等領導的中外研究小組,最近在江西贛州地區發現一新竊蛋龍類化石,命名為傑氏冠盜龍,該研究成果於
  • 贛州發現食火雞樣新竊蛋龍化石
    冠盜龍頭冠(a-d)與食火雞頭冠結構比較(e-i)。  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研究員、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專家等領導的中外研究小組,最近在贛州發現了一新的竊蛋龍類化石,命名為傑氏冠盜龍,該研究成果於7月27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冠盜龍具有類似現生食火雞一樣的頭冠,為何將其歸入竊蛋龍類?
  • 科學家發現新竊蛋龍化石
    資料圖片本報北京7月2日電(記者張蕾)繼在江西省贛州地區發現兩種竊蛋龍——江西龍和南康龍後,以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研究員蒲含勇為首的中外研究小組,再次在贛州地區的晚白堊世地層發現一種新的竊蛋龍化石——贛州華南龍。該項研究成果2日發表在英國自然出版集團旗下的《科學報告》上。
  • 被稱為世界最危險的鳥類:食火雞在美殺死主人
    治安官副手趕到後發現情況十分危急,儘管急救人員第一時間將74歲的Marvin Hajos送往醫院,但因為傷勢過重,Hajos最終不幸死亡。據悉,肇事者是一種名為cassowary(食火雞、鶴鴕)的鳥類。百科資料顯示,食火雞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等地,是世界第三大鳥類。一些文檔將其稱為最危險的鳥,因為其爪子如匕首,能挖人心臟。
  • 美國一名男子被自己飼養的食火雞殺死
    阿拉丘阿縣消防救援部門告訴《蓋恩斯維爾太陽報》,這一名為食火雞、不會飛行的大鳥,在蓋恩斯維爾附近的一處房產內殺死了自己的主人。報導稱大鳥很可能是用它長長的爪子攻擊了主人。該州野生動物官員表示,這名受害者當時可能是在飼養這一大鳥。死者名字尚未公布。官員表示:「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意外。我的理解是,這位先生當時就在那隻鳥的附近,然後在某個時候他摔倒了。
  • 野性澳洲 |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南方食火雞」
    提起「食火雞」,很多人的腦海裡就會出現美國人感恩節餐桌上的大餐,其實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哦~自然界中真的有一種動物叫「食火雞」,但它不是雞,而是鳥類
  • 看,食火雞娃娃!紅山動物園首次成功人工孵化它
    鶴鴕生活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的熱帶雨林深處,它有一個俗名叫「食火雞」。食火雞繁殖困難,非常稀有。而交匯點記者今天上午卻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看到了一隻「食火雞娃娃」,這是該園近日成功人工孵化了一隻食火雞,在全國動物園裡也是首次。
  • 祖先是竊蛋龍,到現在依舊沒有天敵,傳說中以火焰為食:食火雞
    我們看美國電影時經常能看到桌子上擺著一盤火雞,美國食用火雞的傳統已經近400年,感恩節火雞大餐、聖誕節烤火雞,都是一道美味的食物。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這種鳥叫食火雞,與火雞一字之差,實際上天差地別。雖然給它起名叫「食火雞」,但它是一種鳥,而且經世界吉尼斯紀錄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食火雞眼神犀利鳥喙致命(全文)
    食火雞[點擊此處,查看更多圖片]網易探索4月28訊,也許這隻鳥看上去是鴕鳥和火雞的混血,事實上,這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
  •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生存在紐幾內亞,名字叫做食火雞,也叫做鶴鴕
    世界上最危險的鳥,生存在紐幾內亞,名字叫做食火雞,也叫做鶴鴕 Cassowary of New Guinea is most dangerous bird in world 食火雞(cassowary),也叫鶴鴕,是一種又高又大的鳥類,看著像史前生物,長著一個大頭盔
  • 食火雞,體型和速度都比鴯鶓鴕鳥弱,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
    1926年4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北部,16歲的獵人菲利浦·麥克萊恩在逃跑時摔倒在地,被一隻食火雞攻擊致死;2019年4月12日,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75歲的老人被食火雞攻擊,最終搶救無效死亡,而食火雞是飼養的寵物。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殺手」動物?
  • 7000萬年前竊蛋龍咋孵卵?雲南科學團隊研究發現和現代鳥類一致
    近日,雲南大學畢順東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對發現於我國江西贛州晚白堊世(7000萬年前)地層中的竊蛋龍化石進行了研究報導:該竊蛋龍身長2米左右,蛋巢含有至少24個蛋,呈上下三環排列;其中還包括正在孵化中的胚胎。 竊蛋龍類屬於獸腳類恐龍,生活在距今1.25億年到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
  • 感恩節大餐「火雞」的歷史變遷
    不久以前,古生物學家在科羅拉多州的達夫克裡克附近挖掘了一個1000年前的美洲土著村莊,在那裡他們發現了一個埋藏有大量火雞的墓葬,裡面有超過50隻火雞。然而,這些並不像是被食用用剩下的殘骸,而更像是被小心翼翼地堆放在由石頭組成的圓圈內,並在小的容器內火化的結果。
  • 動物世界十大生命力頑強動物:柔弱卻致命的食火雞
    原標題:動物世界十大生命力頑強動物:柔弱卻致命的食火雞 【科技訊】11月6日消息,物競天擇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而如何能夠生存下去,也是所有動物都面臨的問題,一些動物慢慢開始進化出了一些獨特的技能,幫助自己在殘酷的動物世界中生存下去。
  • 感恩節為什麼吃火雞?中國又為什麼把火雞叫吐綬雞,錦帶功曹
    火雞傳說養火雞可消除火災,俗稱「火雞」。這個可能是華夏文明的說法。感恩節吃食火雞,要從感恩節的由來說起。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負不能實現而退出國教,自立新教,此舉激起了英國當政者的仇恨。這些清教徒們不堪承受統治者的追殺和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準備流亡美國。船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於11月終於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頓港登陸。
  • 被科學家冤枉的龍,起錯的龍名,竊蛋龍它並不偷蛋
    我們都知道,恐龍是已經滅絕的生物,從探險家到科學家,發現過大量的恐龍化石,根據對化石的研究,我們為這些已經滅絕的生物起了名字,而恐龍的命名,通常都是誰發現,誰就有命名的權利,和天文領域新發現的星星命名類似。
  • 地球上最危險的十大鳥類,以食火雞和獵鷹為首,你見過嗎?
    1、食火雞:食火雞的體型非常大,成年食火雞可以長到150釐米高,天生的爪子異常堅硬,可以像匕首一樣挖出獵物的內臟,而且非常聰明,如果遇到危險會裝死,然後趁機反擊。金雕一般生活在山區或丘陵地帶,以大中型鳥獸為食。4、角鷹:角鷹是美洲體型最大、力量最強的猛禽,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鷹,是現存唯一比它們體型更大的食猿鷹之一。鷹在猛禽中是獨一無二的,它有尖銳的鉤狀喙和幾乎和人的手掌一樣大的強有力的爪子。鋒利的指甲長達12釐米,腿部肌肉非常發達,抓起來重達50公斤,能輕易捏碎獵物的頭骨,刺穿一塊厚厚的鐵板。
  • 為恐龍界的小偷正名,竊蛋龍並不偷蛋,反而母愛滿滿
    原來在當初發現竊蛋龍化石的時候。發現它的化石下面有很多恐龍蛋。而當時的科學家一直認為。它身下的蛋並不是它自己的而是它偷來的。所以就把它起名為竊蛋龍了。然而,當1993年的時候。一個古生物學家再次來研究的時候。發現這種龍的化石底下並不是別的龍的蛋,而正是竊蛋龍自己的蛋。也就是說,竊蛋龍並沒有偷別人蛋,而是一直在孵自己的蛋。但是這個時候竊蛋龍的名聲已經在外了。
  • 感恩節幸運火雞是什麼意思 感恩節的起源
    感恩節幸運火雞是什麼意思 感恩節的起源【2018年感恩節英語祝福語大全 關於感恩節的英語對話句子】  感恩節與火雞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獨有的節日--感恩節,美國人通常會在這一天合家團圓,共嘗火雞大餐。 在感恩節吃火雞要從其由來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