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選之雞,幸運地成為節日團寵
美國人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節日,叫「感恩節」。至於感謝誰呢,感謝那些曾經救過他們,然後又被他們消滅種族的印第安人。
那一年,一群逃難的英國人乘著船,跨過茫茫大洋向著北美洲而去。
一路上,經歷過了飢餓與死亡的洗禮,活下來的人,扁著肚子帶著病毒,一個一個地踏上這片原始的大陸。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踏上實實在在的土地之後,他們受到了印第安人的熱情招待與悉心的照顧。
清澈的淡水,香甜的玉米,對了,還有烤得香噴噴的烤火雞,讓這些幸運兒們很快便恢復了體力,並在這裡逐漸安居下來。
至於後來的恩將仇報,我們就不去多說些什麼,畢竟沒有什麼資格來評論別人家的歷史。
不過感恩節倒是被留下來了,感恩節吃火雞的傳統也被留下來了。
火雞被吃掉幾百年之後,也開始了為自己的生命維權行動
火雞這個名字一聽就很霸氣,天地之間萬物相生相剋,不知道還有沒有一種叫做「水雞」的雞。
如果實在找不到,那火雞的剋星,應該就是從大洋彼岸踏水而來的那些人吧。
每年有大約五千萬隻火雞,為了慶祝人類的節日而被端上餐桌。
火雞長得很是高大,羽毛豐滿,肉質說實話,真的挺一般。
當年,為了過感恩節的北美人,身邊找不到味道更好一些的雉雞,就用它的近親火雞來代替。
火雞長得高大威猛,雖然是雞,但是與普通的雉雞並不是同一個科屬。
他們吃過之後,覺得味道還可以接受,於是便把這個傳統一直保留下來。
被端上餐桌也就罷了,然而在1947年,更令火雞感到生氣的事情出現了,不過也是一件比較不錯的好事。
一個叫做全美火雞聯盟(National Turkey Federation,一個以保護野生火雞為己任的公益聯盟)的組織,竟然還要在每年感恩節挑選一隻「膘肥體厚"的大火雞送給美國總統,作為總統的感恩節專吃烤火雞!
火雞哀嚎道:「不是吧,阿sir。吃我也就算了,還讓我去見總統,能不能給我留下點面子啊」。
後來還是有人大發善心,聽到了火雞真誠的呼聲。
然後,這隻被獻給總統的火雞不僅不會被做成感恩節大餐,還擁有了真正尊貴的「巔峰雞生」。
自1989年起,那些被獻給總統的火雞們,便不會再被送上餐桌,而是會被美國總統親手「赦免恩典」,並放生到白宮花園裡面,從此在自由自在之中度過餘生!
例如,當年歐巴馬放生的火雞「土豆」和「小傢伙」,就以「漫長的生命」,遇見了被川普放生的火雞「雞腿」和「叉骨」。
這個時候,它們的同類早就不知道在碳循環中走了多少遍了!
無論是《加菲貓》中,奶奶用鋸子切得規規整整的烤火雞腿,還是各種經典美國電影中,總是會在聖誕節、感恩節的餐桌上,擺上一隻色澤飽滿紅亮的烤火雞,此時火雞的地位,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就是「尊貴」。
如今的電影電視,更是把烤火雞渲染成神話一般,仿佛過個節日缺了它,便會不完美。
但是,被傳得神乎其神的烤火雞,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火雞默默地說:麻煩把我做得好吃點
火雞的肉質,遠遠不如家雞的口感,以至於能烹盡天下美食的中國人,對它並不是很待見。
有些東西,是加過任何調料,用盡任何烹飪方法,都無法變成美味的。
天資如此,再努力拼搏奮鬥也沒有什麼用處。
北美人在吃火雞的時候,一般會捨棄雞頭、雞爪(那麼美味的東西)。
一是因為這些地方沒有肉,二是連動物內臟都無法接受的北美人,更是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面不改色地啃火雞頭。
拔毛之後,去頭去爪掏內臟。飽滿的雞胸脯和圓滾滾的雞大腿,是一隻火雞最佳食用部位。
尤其火雞腿部位,以其豪橫的長相、飽滿的賣相和「粗糙」的口感,徵服了絕大多數食客們的胃。
火雞最經典的吃法源於傳統,那就是自然是烤。
烤出來的賣相確實不錯。個大,飽滿,光澤油亮,讓人一看就有食慾。
但是,別吃,因為你會後悔的。
有空,還是去樓下買只兩斤重的燒雞,才是真正滿足味蕾的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