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老年人數位化生活問題!國務院明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要求...

2020-12-06 每日經濟新聞

「94歲老人被抬到銀行做人臉識別」、「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絕」等新聞近日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數字科技正在重塑整個社會發展形態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然則由「數字鴻溝」引發的老年人生活問題卻愈發突出。

針對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並對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作出職責分工。在金融服務方面,方案指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方案要求,提升網絡消費便利化水平,包括完善金融科技標準規則體系,推動金融機構簡化註冊、綁卡等流程,開發適老手機銀行APP。

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除了上述「人臉識別」和「拒收現金」事件外,突如其來的疫情,也進一步將老年群體的數位化生活問題推向高潮。對此,方案在金融服務方面對相關機構作出明確要求。

方案指出,要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要改善服務人員的面對面服務,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水電氣費等基本公共服務費用、行政事業性費用繳納,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採用無人銷售方式經營的場所應以適當方式滿足消費者現金支付需求,提供現金支付渠道或轉換手段。

方案還指出,提升網絡消費便利化水平。完善金融科技標準規則體系,推動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購物平臺等優化用戶註冊、銀行卡綁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語音版、民族語言版、簡潔版等適老手機銀行APP,提升手機銀行產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便利老年人進行網上購物、訂餐、家政、生活繳費等日常消費。平臺企業要提供技術措施,保障老年人網上支付安全。

此外,要求金融等高頻服務事項,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並向基層延伸,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要求金融服務等網際網路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使其更便於老年人獲取信息和服務。

央行行長易綱:警惕「數字鴻溝」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曾指出:「大數據是所有科技的支點,也是金融服務的基礎,人工智慧、雲存儲、分布式記帳、電子商務,其實都是離不開大數據。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如,銀行在客戶拓展和風險管理方面對科技公司非常依賴;商業秘密的保護和個人隱私的保護;數字鴻溝問題。」

易綱表示,金融科技大大提高了金融的可得性,使得很多人得到了金融服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普惠金融的便利性。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金融科技造成了數據鴻溝。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們不喜歡隨時都帶著智慧型手機,感覺也不方便。

對此,易綱表示:「要助力保留傳統的、有效的金融交易渠道和服務方式。比如說使用現金,小額的支付必須要接受現金。人民幣,包括現金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近年來人民銀行持續開展維護人民幣的法定地位,抵制拒收現金行為的宣傳活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很多人享受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考慮部分老年人和其他的一些人群,他們沒有智能的設備,由於數據鴻溝給他們帶來的不便。老年人說了,我沒法去公園,甚至沒法上公共汽車,這是不行的,這些傳統的渠道,必須要對他們開放。」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辦:日常生活場景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工作統籌,建立工作檯帳,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確保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 更多地關愛老年人(多稜鏡)
    為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要求。
  • 觀察| 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
    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應用創新並行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回應了許多社會關切。
  • 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 保險業需如何應對?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保險業需如何應對?新華網武漢12月7日電(遊蘇杭) 「十四五」時期保險行業怎麼幹?面對不斷加劇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保險業需如何應對?人身險數位化轉型應當怎麼轉?
  • 2.5億老人能否生活在數字社會之外?談適老服務偏差與破局
    24日,國辦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要求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 無獨有偶,11月21日,一段湖北廣水94歲高齡老人在銀行櫃機前被抱著辦理業務的視頻也引發熱議。視頻中,老人被家人抱起後趴在櫃機上,膝蓋彎曲;隨後雙手撐在櫃機上,勉強完成人臉識別。
  • 網絡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生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下大氣力來應對」。長期以來我們對老年人的關心重點落在生活與健康等方面,近年來他們的「數位化生活」狀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篇篇關於「當你老了,不會用健康碼」「沒有智慧型手機,就看不了病」「不懂行動支付,幾乎寸步難行」的文章刷爆網絡。
  •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印發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國辦發文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不得拒收現金
    截圖來源:中國政府網《通知》明確,在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到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
  • 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體現國家溫度的政策讓夕陽更紅
    為抓好貫徹落實,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2個單位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對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全面把握推動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明確重點任務、時間表和路線圖,部署下一步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指出,要深刻認識意義。
  • 為何一定要保留現金?央行論文解析:應對數字鴻溝,預防技術失靈
    各國實踐證明,「數字鴻溝」現階段還難以消除,非現金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仍然存在,現金作為應對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的備用支付工具更不可或缺。我國老年人、農民、低收入人群以及境外遊客、未成年人、視障人士等群體較為依賴現金,消費者在一些場合使用現金有助於保護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保留現金使用符合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 人工智慧融合金融服務,金融生活走向完全自動化
    文|陳根隨著科技創新力量的不斷迸發,以科技推動產業發展、加快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升級成為全球共識。其中,金融科技化成為社會的新近關切。金融與科技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和產品,催生出新的客戶關係,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服務產生了深刻影響。金融科技更因為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與布局,在過去的2020年被持續熱議。
  • 解救被「黑科技」困擾的老年人!國家發文,7大方面20項任務年底驗收
    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七大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與此同時,國務院也深入調查了老人運用智能技術面臨的場景,提出了具體工作措施。涉及的具體工作措施多達20條,包括完善健康碼使用、便利老年人乘坐公共運輸、優化網上辦理就醫服務、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等,可以說涵蓋了我們能想到的大多數「老人為技術犯難」的場景。一、老人的科技難題,有些應用能不能不用?
  • 填補「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數字生活鋪平道路
    (據《北京日報》11月06日報導)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從字面來看並不難理解,就是指老年人與年輕一代人在信息獲取與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現如今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數位化已經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小小的的手機就能輕鬆解決我們的出行、就醫、購物、金融服務等日常需求。
  • 陳根:人工智慧融合金融服務,金融生活走向完全自動化
    文/陳根隨著科技創新力量的不斷迸發,以科技推動產業發展、加快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升級成為全球共識。其中,金融科技化成為社會的新近關切。金融與科技相互融合,創造出新的業務模式、應用、流程和產品,催生出新的客戶關係,對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服務產生了深刻影響。金融科技更因為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與布局,在過去的2020年被持續熱議。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 央行明確職能分工
    【財新網】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部署。
  • 【這一周】國務院、央行等發布多個重要文件 數字人民幣迎新進展
    國務院發文涉及刷臉、行動支付等2020年11月2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完善金融科技標準規則體系,推動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購物平臺等優化用戶註冊、銀行卡綁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語音版、民族語言版、簡潔版等適老手機銀行APP,提升手機銀行產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便利老年人進行網上購物、訂餐、家政、生活繳費等日常消費。平臺企業要提供技術措施,保障老年人網上支付安全。
  • ...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FX168財經網
    【國辦發文強調不得拒收現金】24日下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到,強化支付市場監管,加大對拒收現金、拒絕銀行卡支付等歧視行為的整改整治力度。《通知》提出,便利老年人日常消費。一是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
  • 國務院辦公廳:老年人高頻消費場所應支持現金和銀行卡支付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為破解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