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數字生活鋪平道路

2020-12-06 中國山東網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近日,北京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發出智慧助老行動倡議書,呼籲社會通力合作,幫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據《北京日報》11月06日報導)

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從字面來看並不難理解,就是指老年人與年輕一代人在信息獲取與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現如今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數位化已經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小小的的手機就能輕鬆解決我們的出行、就醫、購物、金融服務等日常需求。但由於老年人主要使用手機的簡訊、語音、視頻通話等功能,對於操作健康防疫碼、地圖導航、出行購票、網上約車等功能就跟不上「潮流」,難以理解和操作,使「便利」變成了「負擔」。可見,數位化時代不僅僅帶來了便利,也給老年人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鴻溝」。

造成這樣的狀況,究其根本是因為老年人個體特徵限制,比如學習能力退化,健忘、視聽能力減退等,不能正常操作電子設備,而且信息技術發展不夠均衡,沒有及時推出適合老年人使用的相關軟體、設備。

數位化的大形勢下,應努力「填補」這道「數字鴻溝」,為老年人這個「特殊群體」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務。首先,作為子女應該不斷鼓勵老年人學習新鮮事物,破解畏難情緒,手把手教學,寓教於樂,讓家中老人嘗到「甜頭」,感受到數位化生活帶來的便捷。子女的陪伴和耐心細緻的講解是對他們學習最好的鼓勵。基層社區、退休辦、老養院等機構也應多籌辦相關學習活動,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老年人的學習興趣,讓老年人融入時代,主動參與;其次,科技助力。多多投入精力開發針對老年人群體的簡易程序、電子設備,讓數位化生活「適老化」,照顧老年人的體驗和感受,契合老年人使用習慣,從根本上解決老人操作不便的難題;最後,公共服務方面應出臺相應政策,精準化服務,差異性對待,比如採取了差異化的方式進行防疫、遊園綠色通道、志願者引導、特色人工服務等等。這樣,公共服務有了包容性,公共政策充滿了愛意和溫暖,老年人的數位化生活也不再處處「碰壁」。(文/王曉珊)

相關焦點

  • 觀察| 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對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他們為「碼」所困,不會甚至不敢「觸網」,努力追隨時代的腳步顯得力不從心。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手機支付、網約車、掃碼點餐、線上掛號……數位化時代,網際網路顛覆了傳統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便捷。但同時,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也給眾多老年人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東方衛視節目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48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本報電 (文納)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日漸改變
  • 消減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 產業發展迎來巨大藍海
    11月24日晚,國務院緊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重點解決部分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以及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老年人的出行、就醫和消費成為重點關注的領域。
  • 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推進老年教育立法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這種深刻的改變對人們接受新的智能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老年人由於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中遇到種種不便。對於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一些地方選擇用立法方式加以破解。
  • 老年人「數字鴻溝」有多深?專家:智能科技發展要有溫度
    網友紛紛呼籲:年齡差距不應造成數字鴻溝,老年人群體的需求不應被忽視。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信息化發展的成果。
  • 助億萬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方案》還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數字時代 不能落下老年人
    攝影:祁繡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健康碼出行、掃碼支付、網上掛號……「數字時代」便捷了群眾的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於年輕人來說,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或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很多事。在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便利的同時,有一個群體卻「前進」得格外困難,那就是由於不會上網和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便利的老年人群體。
  • 加快彌合鄉村數字鴻溝
    數字鄉村既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此後,有關部門相繼印發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文件,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指明了方向。 對數字鄉村的報導很容易讓人以為我國全部鄉村皆是如此。事實上,數字鄉村仍在起步階段。
  • 郭華東:構建「數字絲路」縮小數字鴻溝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科院遙感地球所所長郭華東說,我們正在進入數字時代,從談數字革命到數字文明,從構建數字中國到建設數字地球,可以說數位技術在全球蓬勃發展。但是,數據的短缺和方法的滯後也給我們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 數字鴻溝下的老人:用一次自助結帳 血壓都高了
    怕被拋棄,又學不會 數字鴻溝下的老人  用一次自助結帳 血壓都高了  沒有電子支付享受不了折扣,不會操作App點不到飯,只靠揮手打不到車……  網際網路給人們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有一部分人卻離社會越來越遠——快速發展的技術,正布下一條數字鴻溝——對岸全是被邊緣化
  •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網際網路甄別能力待提高
    新華社記者 李 欣攝  快速擁抱網際網路 甄別能力待提高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本報記者 彭訓文  如今,老年人使用微博、微信早已不是稀奇事兒,甚至在一些直播平臺上還湧現出教大家烹飪、製衣的老年「網紅」。資訊時代的到來讓老年人加速擁抱網際網路。
  • 2.5億老人能否生活在數字社會之外?談適老服務偏差與破局
    有評論指出,一方面,銀行作為金融部門有其特殊性,也可以探索實行告知承諾制;另一方面,也需完善配套政策,在提交材料的驗證環節為告知承諾書留出接口。 偏差三:數字普惠「軟」「硬」提升不平衡不充分。數位化對老年人不夠友好的觀點近年來一直縈繞在輿論場,不少觀點從提升硬體設施的角度以建議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生活。
  • 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要重視數字貨幣與數字鴻溝問題
    數字貨幣在提升支付、撥付效率、打擊洗錢犯罪、降低貨幣製造管理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張野同時認為,在數字貨幣的設計上,要堅持幾個原則。一是貨幣的主權性,二是使用上的便利性,三是安全性,四是匿名性。
  • 「關懷版小程序、一鍵叫車……」 5G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
    在幫助沈女士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暴露了數位化進程中,橫亙在很多老年人面前的一道數字鴻溝。快遞櫃方便了快遞員配送、數位化進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應該為那些被新科技落下的老年人多留一種選擇。  對於5G社會裡的2G老人  一些行業正積極開發適老化的產品  開展各類培訓  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 央行論文解析:應對數字鴻溝,預防技術失靈
    各國實踐證明,「數字鴻溝」現階段還難以消除,非現金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仍然存在,現金作為應對自然災害等重大突發事件的備用支付工具更不可或缺。我國老年人、農民、低收入人群以及境外遊客、未成年人、視障人士等群體較為依賴現金,消費者在一些場合使用現金有助於保護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保留現金使用符合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對此,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 網絡時代,如何幫助老年人適應「數位化生活」
    面對「數字弱勢群體」的無助與期待,深圳大學數字代溝與數字反哺課題組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問卷調查、深入訪談、數字反哺工作坊等方式,圍繞老年人上網通常會遇到哪些陷阱,什麼因素會影響他們融入「數字生活」,「數字反哺」效果又如何等進行了分析,同時就如何彌合人口老齡化與社會數位化之間鴻溝提出建議。
  • 應對老年人數位化生活問題!國務院明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 要求...
    數字科技正在重塑整個社會發展形態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然則由「數字鴻溝」引發的老年人生活問題卻愈發突出。針對上述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並對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作出職責分工。在金融服務方面,方案指出,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
  • 溫信祥:應化「數字鴻溝」為紅利 推動支付服務惠及更廣大人群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9月24日在第九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在提升社會福利的同時,也會形成「數字鴻溝」。  溫信祥表示,應化「數字鴻溝」為紅利,推動支付服務惠及更廣大人群。首先,要夯實數字支付的基礎設施,確保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