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減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 產業發展迎來巨大藍海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第一財經網

作者:錢童心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個視頻牽動了很多人的心。一位高齡老人獨自冒著大雨到櫃檯交醫保,卻因工作人員不接受現金而被拒絕。在信息科技和智慧城市大力發展的同時,如何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數位化帶來的好處,而不成為「被遺忘的角落」,這需要相關部門和產業界共同努力,尋求解決方案。

11月24日晚,國務院緊急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重點解決部分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以及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

《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集中力量推動各項傳統服務兜底保障到位,抓緊出臺實施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切實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老年人的出行、就醫和消費成為重點關注的領域。在近期上海召開的全球智慧城市峰會上,浪潮智慧城市事業本部副總經理張新法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設也要考慮到弱勢群體,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會用各種軟硬體,但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會用的,他們也沒有智能終端,城市要有溫度,應該考慮到所有人的需求。」

「我認為現在包括很多打車軟體在內的應用服務產品設計都不夠人性化,功能過於複雜,影響了用戶體驗。」一位出行軟體技術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他分析稱,功能複雜的主要原因是商家出於廣告收益的考慮,在App內設置了很多與服務本身不相干、且影響應用便捷性的功能。「很多應用當中有一大堆的視覺汙染內容,對用戶進行騷擾、以及變相地變賣用戶數據。」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不要說老年人,就是年輕人有時都難以辨別。」

他認為,應該對於過度廣告進行嚴厲的打擊限制。「比如一個App中,廣告的版面不應該超過一定的比例,以及廣告的更新次數也應該被限制。」他建議道,「要真正做到便民,就必須把那些商業驅動的東西摒棄。」

在優化老年人網上辦理就醫服務方面,《方案》提到,應搭建社區、家庭健康服務平臺,由家庭籤約醫生、家人和有關市場主體等共同幫助老年人獲得健康監測、諮詢指導、藥品配送等服務,滿足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提供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複診以及隨訪管理等服務。

老年人是就醫的主要群體,針對如何解決老年人群就醫時面臨的「數字鴻溝」的問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信息中心主任黃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認為應該減少一刀切的服務模式,加強多元化的技術開發,以適應不同的人群,實現有溫度的患者服務。」黃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應該避免為了智慧而智慧,要讓智慧醫療分場景、分領域地切分,從而加速落地,讓所有患者都能分享信息化帶來的數字健康的好處。」

她認為,信息化看似與老齡化背道而馳,但如果我們能夠站在老年人的角度,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比如可以通過綁定子女的信息來授權醫藥費等代付功能,加強現場門診的志願者引導服務,做系統的時候把相關的需求融入到產品的設計中。

為此,華山醫院也在積極探索智慧健康醫療的發展。「我們認為將來應當更多地與人體工程學方面的機構和專家進行合作,來探究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設施時的偏好,比如屏幕多大合適,什麼樣的屏幕色系能夠更加友好,在語音識別方面也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改進和提升。」黃虹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她還表示,結合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希望未來能夠讓老年人儘量減少文字的輸入,更多地提供語音服務來進行操作。此外,建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承擔一部分醫療數字助理方面的工作,採集老年人在使用電子設備進行掛號、支付等流程方面的技術痛點,從而快速優化軟體和作業系統。

針對《方案》提出積極開發智能輔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監測、養老照護等智能化終端產品,黃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諸如人工智慧拐杖等健康器械產品,裝了很多傳感器,但這些產品往往價格較高,一些老年人承擔不起。我們建議適當降低產品的價格,使得更多人能夠用得起。」

一位上海機器人產業聯盟的相關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稱,新松機器人成立了養老康復服務機器人事業部,上海電氣也已經成立了醫療集團,但產品主要用於醫院的康復機器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助老產品。「國內目前涉及的所謂的養老產品,大多數仍然停留在園區、房產等概念性等階段,產業的發展尚未成熟。」上述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請點擊這裡

相關焦點

  • 觀察| 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
    網絡購物、網上預約掛號、手機行動支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智慧生活便利之時,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面對的卻是數字鴻溝的尷尬。他們為「碼」所困,不會甚至不敢「觸網」,努力追隨時代的腳步顯得力不從心。
  • 老年人「數字鴻溝」有多深?專家:智能科技發展要有溫度
    網友紛紛呼籲:年齡差距不應造成數字鴻溝,老年人群體的需求不應被忽視。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信息化發展的成果。
  • 填補「數字鴻溝」,為老年人數字生活鋪平道路
    近日,北京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發出智慧助老行動倡議書,呼籲社會通力合作,幫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據《北京日報》11月06日報導)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從字面來看並不難理解,就是指老年人與年輕一代人在信息獲取與使用上存在的差距。現如今聯網科技飛速發展,數位化已經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跨越「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化服務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手機支付、網約車、掃碼點餐、線上掛號……數位化時代,網際網路顛覆了傳統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帶來便捷。但同時,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也給眾多老年人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 東方衛視節目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09:22:48 來源: 金臺資訊 舉報   本報電 (文納)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
  •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國家這樣...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新聞1+1》連線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所長杜鵬,為你解答。 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 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
  • 如何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代表建議在國家層面推進老年教育立法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這種深刻的改變對人們接受新的智能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老年人由於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生活中遇到種種不便。對於老年人遇到的「數字鴻溝」等問題,一些地方選擇用立法方式加以破解。
  • 加快彌合鄉村數字鴻溝
    數字鄉村既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實施數字鄉村戰略。此後,有關部門相繼印發了《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文件,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村指明了方向。 對數字鄉村的報導很容易讓人以為我國全部鄉村皆是如此。事實上,數字鄉村仍在起步階段。
  • 餘杭區:擁抱新經濟 開拓數字創意產業「新藍海」
    它有一個很潮的名字,叫「數字創意產業」。  在餘杭,數字創意產業經歷了從小到大的高速發展後,影視、動漫、遊戲、電競項目及頭部IP不斷落戶,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迅速成長,已然生機勃勃。今年前三季度,餘杭數字創意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33.5%,成為餘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一片新藍海。
  • 郭華東:構建「數字絲路」縮小數字鴻溝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科院遙感地球所所長郭華東說,我們正在進入數字時代,從談數字革命到數字文明,從構建數字中國到建設數字地球,可以說數位技術在全球蓬勃發展。但是,數據的短缺和方法的滯後也給我們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
  • 數字時代 不能落下老年人
    攝影:祁繡娟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健康碼出行、掃碼支付、網上掛號……「數字時代」便捷了群眾的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於年輕人來說,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或一臺電腦,就可以完成很多事。在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便利的同時,有一個群體卻「前進」得格外困難,那就是由於不會上網和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便利的老年人群體。
  • 助億萬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方案》還明確提出,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 王新奎:中國外部環境面臨三大挑戰,新發展格局關鍵要轉換發展動力...
    > 王新奎,圖/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王新奎表示,從外部環境來看,中國主要面臨三大挑戰過去30年構建起的全球生產和供應鏈布局,在全球價值鏈革命和貿易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同區域間和國家層面正面臨著新的調整,這種調整「甚至是很激烈的」。 第二是全球貿易規則的重構,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第三是數字經濟全球化的鴻溝。
  • 數字鴻溝下的老人:用一次自助結帳 血壓都高了
    怕被拋棄,又學不會 數字鴻溝下的老人  用一次自助結帳 血壓都高了  沒有電子支付享受不了折扣,不會操作App點不到飯,只靠揮手打不到車……  網際網路給人們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有一部分人卻離社會越來越遠——快速發展的技術,正布下一條數字鴻溝——對岸全是被邊緣化
  • 中國移動楊傑:未來信息通信產業發展將面臨四大趨勢
    在20日上午的開幕式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發表了題為《共創信息服務新生態,共拓數字經濟新藍海》的主旨演講。楊傑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移動成立20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動一流的信息技術服務經濟社會民生,與產業合作夥伴一道,助力中國信息通信業實現了「從2G跟隨、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建成了惠及全球1/5人口的高速、移動、安全、泛在信息基礎設施。
  •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網際網路甄別能力待提高
    那麼,老年人的網際網路生活究竟什麼樣?他們關心什麼?《中老年網際網路生活研究報告》(下稱《報告》)顯示,總體上,老年人的網際網路應用集中於溝通交流和信息獲取方面。看視頻、手機支付、手機導航、打車服務以及微信小程序等網絡便捷功能也漸漸融入到老年人生活當中。同時,老人使用電商平臺進行網購的數量和消費額正在快速增長,成為潛力巨大的消費群體。
  • 更多地關愛老年人(多稜鏡)
    比如,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提高客運場站人工服務質量、提供多渠道掛號等就診服務、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政務服務設置必要的線下辦事渠道、推進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改造,等等,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老年人更好地應用智能技術,更充分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掃清了障礙。實踐證明,「新技術」和「老辦法」可以並行不悖。
  • 第三屆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召開:遙感應用產業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未來,遙感應用作為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航空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未來。」在11月19日舉行的遙感應用技術論壇開幕式上,來自遙感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暢談遙感應用產業未來發展,充滿無限期待。
  • 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印發
    《實施方案》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續推動充分兼顧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會建設,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航空航天:深圳經濟發展「新藍海」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啟達 文/圖 「長五」將於11月擇機發射,航空航天的產業效應再次引起民眾廣泛關注。近年來,深圳將航空航天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從多個領域發力加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並在該領域尋求全國領航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