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當壚賣酒的典故

2020-12-03 歷史新語

說到當壚賣酒大家就會想到貧苦夫妻的意思,那麼這一個詞語是出自哪裡的呢,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下這其中的故事。其實這個詞語最早講述的是卓文君和司馬相如,司馬相如的家裡很窮,那麼他又是怎樣認識卓文君這個名門閨秀呢,一起來看看他們之間的故事吧。

卓文君身為相府的千金,從小嬌生慣養轉眼已經到了待嫁的年齡,都說女大不中留,相爺在府上設置了宴會允許各地的名門才俊來聚會,意在為卓文君挑選夫婿。當天人潮洶湧司馬相如便隨著大流而來,他上場的時候相府的人一看到他就準備拉他下去,雖然他衣衫襤褸但是他當時卻大聲的說出來了一句話,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正是這一句話讓卓文君對他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變,讓拉他的人放了他聽他說完。

他說到仰慕卓文君的美貌與才華寫下了一首鳳囚凰的詩,在詩中他將自己比作鳳把卓文君凰,表達了自己的思慕之情,再者鳳凰本事一個詞,將它拆成鳳和凰寓意著他與卓文君兩人今生的緣分密不可分。當他念完這首詩,卓文君對他另眼相看,也正是這句詩卓文君被他的才華深深的感動了,卓文君看上了他決定嫁給他。

但是當她告訴相爺夫婦這件事情的時候,兩個人暴怒如雷並警示卓文君除非她不做自己的女兒,要不這件事情絕對不可以。卓文君百般無奈和司馬相如私下見了面,兩人一見如故聊了很多事情,還互相傾訴了愛意終於卓文君的心偏向了這個才華橫溢的少年,她隨著他兩個人在一天的晚上私奔了。一路的奔波加上勞累,對於一個從小嬌生慣養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回到了司馬相如的老家。回到家裡卓文君發現他的家裡家徒四壁,一無所有,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司馬相如,兩個人總要吃飯啊,他們在臨街的地方租了一間小屋子,在哪裡支起了一個桌子來賣酒,賺的錢都是辛苦錢,雖然不多但是兩個人填飽肚子還是可以的,雖然清苦但兩人也過得開心。

就這樣風風雨雨的過了幾年,卓文君的父母才找到了她,看她過得開心氣也消了不少,想要接他們回去,於是兩個人才隨著相府的馬車回到了京城,卓文君的父母脫關係給司馬相如找了一個小官做,兩個人的日子才好過了起來,司馬相如念著卓文君跟他吃了那麼多苦的經歷,帶她非常的好。世人為了歌頌這兩個人同甘共苦的感情,將當壚賣酒這個典故流傳了下來。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記得點讚分享,文章每天更新想要知道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的請繼續關注我哦,謝謝觀看。你對當壚賣酒有什麼新的見解,歡迎評論留言,最後祝福大家都能遇一良人,終老此生,再見。

相關焦點

  • 文君早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文君新寡,文君早寡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指婦女死去丈夫不久。文君早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文君早寡(wén jūn zǎo guǎ)成語釋義:文君:漢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卓文君,死了丈夫就與司馬相如私奔。
  • 「女生外向」居然是成語?古代女生怎會外向?原來有這層含義!
    我笑道,這正是老一輩人總結的「女生外向」,女生外向是個成語。友人大驚,古代女生怎會外向?其實,「女生外向」作為成語,有這層含義!漢朝時的才女卓文君當壚賣酒,不正是「女生外向」嗎?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洗刷。卓王孫雖極力反對,卻也只得打錢,為女兒補上嫁妝。
  • 成語典故:紅拂綠綺
    紅拂女 網絡圖「紅拂綠綺」這一成語中的「紅拂」「綠綺」都有一段美麗動人的故事。「紅拂」是一位女子的名字。隋唐的時候,有一位淪落風塵但卻出淤泥而不染的奇女子,本姓張,原名張出塵(一說張初塵)。後來,司馬相如以「綠綺」琴挑卓文君的典故廣為流傳,成為我國古代愛情故事的經典。「紅拂綠綺」這一成語,就是指能於流俗中識名士,敢於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卓文君深夜逃出家門與司馬相如私奔,使卓王孫大怒,聲稱女兒違反禮教。但卻不忍心傷害她。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成婚,卓王孫連一個銅板也不給女兒。
  •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大名成語典故——自弱於人 2020-05-11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臥冰求鯉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臥冰求魚,臥冰求鯉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用於處事。臥冰求鯉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臥冰求鯉(wò bīng qiú lǐ)成語釋義:臥在冰上以求得鯉魚。指忍苦孝親成語出處:晉·幹寶《搜神記》第11卷:「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
  •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時間:2020-12-29 12:44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成語洛陽紙貴典故原型是 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 成語洛陽紙貴用來形容文章廣受歡迎,這個典故的原型是什麼?
  • 成語典故:白龍魚服
    後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一句話道:「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白龍化為魚形,被困於豫且)」,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後來的「白龍魚服」這句成語,也就是從這裡來的。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隱藏身份,化裝到民間去)。
  • 中國成語典故英文翻譯(1)
    翻譯考試中遇到中國成語典故恐怕是考生都比較頭疼的事情,在平時的準備中多積累一些,考試時就不會那麼被動了。我們接下來會陸續推出一些中國成語的英語對照表達,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狡兔三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反義詞有:甕中之鱉、坐以待斃,狡兔三窟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狡兔三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狡兔三窟(jiǎo tù sān kū)成語釋義: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難禍患。現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
  • 成語典故:手不釋卷 談笑自若
    今天講的成語是手不釋卷,談笑自若。手不釋卷這句成語是說手中不肯放下書籍。形容勤奮好學或讀書入迷。三國時期,東吳有位十分善於領兵作戰的人,名叫呂蒙。這個呂蒙家境貧困,十幾歲就從軍打仗,而且十分勇敢,屢立戰功。
  • 小屈大申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小屈大伸,小屈大申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小屈大申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小屈大申(xiǎo qū dà shēn)成語釋義: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後大有作為。成語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隙正傳》:「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雖尺枉而尋直,終楊光以發輝也。」近 義 詞:小屈大伸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
  • 成語典故中的長度單位
    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成語典故,去探尋幾個古代的長度單位。因此,「毫」「釐」「絲」「忽」在這個成語中均是指我國古代長度計量單位。《孫子算經》載「蠶所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秒,十秒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可見「毫」「釐」「絲」「忽」都是「分"以下的小量值長度單位,十進位。到了宋代則把「秒」改成了絲;清末時又把長度的小單位定到「毫」為止。
  • 家徒壁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家徒四壁,反義詞有:家給人足,家徒壁立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家中貧窮。家徒壁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家徒壁立(jiā tú bì lì)成語釋義:徒:只,僅僅。家裡只有四面的牆壁。形容十分貧困,一無所有。
  • 畫眉舉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畫眉舉案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夫妻間。畫眉舉案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畫眉舉案(huà méi jǔ àn)成語釋義:畫眉:指漢張敞為妻畫眉毛的故事;舉案:指漢朝孟光為夫送飯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愛。
  • 工力悉敵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不分軒輊,反義詞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工力悉敵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指不相上下。工力悉敵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工力悉敵(gōng lì xī dí)成語釋義: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敵:相當。雙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
  • 疾惡如仇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義不容辭、見義勇為,反義詞有:從善如流、同流合汙,疾惡如仇是褒義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疾惡如仇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疾惡如仇(jí è rú chóu)成語釋義:疾:厭惡;憎恨;惡:指壞人壞事。痛恨壞人壞事像痛恨仇敵一樣。成語出處:漢 孔融《薦禰衡表》:「忠果正直,志懷霜月,見善若驚,疾惡如仇。」
  • 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
    下面十個成語典故都與神話故事有關,代表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高峰。了解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從這十個成語典故開始。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蹟的事。開天闢地4.開天闢地:這個成語來源於徐整《三五歷記》,「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
  • 胡肥鍾瘦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胡肥鍾瘦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形容書法各有其美。胡肥鍾瘦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胡肥鍾瘦(hú féi zhōng shòu)成語釋義: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成語出處: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並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形容書法各有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