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萬年前遠古時代超級恆星,從爆炸到消失的畫面,被它全拍下了

2020-10-07 坤園自留地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過去30多年裡一直是宇宙的壯觀眼睛,它回顧了過去並見證了恆星和星系的生命周期。

鑑於宇宙的廣闊和無數恆星的豐富,哈勃捕捉到了其超新星圖像的份額。據估計,恆星以每秒一秒的速度在整個宇宙中爆炸。

但是實際上觀察到超新星逐漸消失的光彩就很少見了。而現在,哈勃基本上拍攝了該事件的延時電影。

這幅NGC 2525星系的哈勃影像向著星系的左下方展示了一顆明亮的超新星。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它幾乎消失了。

哈勃望遠鏡於2018年2月開始觀測一顆超新星,它是在幾周前被業餘天文學家板垣浩一(Koichi Itagaki)發現的。這顆被稱為SN 2018gv的超新星被發現在距離我們有7,000萬光年的螺旋星系中。這意味著事件發生的光已經花了七千萬年,所以我們實際上正在目睹遠古時代的超新星。

在數十億年的時間尺度上,超新星在幾天內釋放出的能量與我們的太陽釋放的能量一樣多,也就是50億個太陽發出的輻射。爆炸發出的光甚至比其宿主星系和該星系中輻射最強的恆星還要亮。

它是在白矮星或死星將物質從其伴星移開之後發生的。這導致了過量的氣體,這些氣體用作熱核爆炸的點火點,並有效地將白矮星變成了原子彈。

然後,天文學家觀看了近一年來超新星逐漸消失的事實。哈勃星期四發布了一個新的延時錄像,將其壓縮到幾秒鐘。

諾貝爾獎獲得者亞當·裡斯(Adam Riess)在一份聲明中說:「沒有任何地球上的煙火表演可以與這顆超新星競爭,這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在衰落的榮耀中捕捉到的。」 Riess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天文學和物理學教授,也是位於巴爾的摩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科學人員的高級成員。

在哈勃的幫助下,對宇宙膨脹率的檢測幫助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獎授予裡斯,索爾·珀爾默特和布萊恩·施密特,以表彰他們通過觀察遙遠的超新星而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 」

哈勃天文學家觀察到了超新星的衰落,部分原因是它為測量宇宙膨脹率的程序提供了更多數據。超新星可以幫助天文學家測量到星系的距離,就像英裡標記一樣,指示星系彼此遠離的速度。這也可以幫助提供一種估算宇宙年齡的方法。

像這樣的超新星在相同的亮度下達到峰值,這使其成為天文學家的「標準蠟燭」,他們希望計算出與容納這些爆炸恆星的星系之間的距離。

自從1990年哈勃望遠鏡發射升空以來,這一觀測結果就是許多幫助天文學家提高宇宙膨脹率的觀測結果之一。這架望遠鏡的壽命預計為15年,並且仍在不斷增強。但是,哈勃還設計用於隨時間推移進行太空維護和升級。


哈勃太空維護


在1993年12月至2009年5月之間,太空人乘坐太空梭發射並與望遠鏡會合,以修理並更換陀螺儀和儀器。第一次任務是在1993年,幫助修復了哈勃臭名昭著的鏡面缺陷,該缺陷導致望遠鏡返回模糊的圖像。太空人安裝了校正光學器件和新儀器來對其進行修復。

每個任務都經過了多年的計劃和準備,需要太空人離開太空梭,並在望遠鏡的組件內部和內部進行太空行走,以修理和安裝儀器。一直以來,望遠鏡以每小時17,000英裡的速度向地球赤道傾斜28.5度。

邁克·馬西米諾(Mike Massimino)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太空人之一,曾完成其中兩項服務任務,包括2009年的最後一項任務。

哈勃(Hubble)在讀研究生時就成立了,當他被選擇從事維修任務時,馬西米諾稱其為「我職業生涯的重頭戲」。

2009年5月15日的這張照片顯示了STS-125飛行任務專家麥克·馬西米諾(Mike Massimino)與哈勃太空望遠鏡在繞地球飛行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的貨艙中合作。


馬西米諾說,科學家和太空人之間相互尊重。科學家讚賞太空人可以幫助維修和升級望遠鏡,以供未來數年使用,太空人也讚賞有機會在太空行走中為哈勃望遠鏡服務。

馬西米諾(Massimino)本周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是一個太空行走者的夢想,並且參與其中的好處是如此明顯。」 「如果我們做好工作,天文學家將有機會與世界和宇宙之美分享哈勃的科學。哈勃是工程與科學共同完成的偉大結合。」

相關焦點

  • 人類拍到恆星誕生震撼畫面(圖)
    恆星誕生時的假想畫面。(日本國立天文臺)海外網6月14日電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團隊於昨(13)日發表觀測結果,研究團隊利用世界上最大的阿塔卡馬電波望遠鏡觀察到了這個震撼的景象,這也是人類第一次捕捉到這個畫面,此畫面成為解開巨大恆星誕生之謎的線索。研究團隊利用電波望遠鏡捕捉的恆星畫面,這是人類史上首次親眼所見恆星誕生過程。
  • 人類首次捕捉到恆星爆炸畫面
    > 人類首次捕捉到恆星爆炸畫面
  • 6500光年外的「創生之柱」,出現亮光閃射,科學家拍下神奇畫面!
    6500光年外的「創生之柱」,出現亮光閃射,科學家拍下神奇畫面!天文愛好者對於創生之柱都非常的了解,非天文愛好者也大都看過這樣一張壁紙,像三顆手指一樣的柱子在星雲當中矗立,其實這張照片並非是經過後期合成的,而是真真正正的由望遠鏡在星雲當中拍攝的,這張照片在1995年4月1日被拍攝哈勃望遠鏡,在拍攝星雲的時候捕捉到了這一張照片都存在,後來它還被評為了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最佳前10名的照片之一。
  •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
    巨大恆星為何忽然消失?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恆星神秘死亡行為」!巨型恆星忽然消失,究竟是直接變成了黑洞,還是說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覺?你知道嗎?這顆巨大的恆星距離人類十分遙遠,導致人們難以定位,從而使得這顆位於金曼矮星系的亮藍色變星在突然消失前,天文學家們無法確定它是塌縮成了一個黑洞,還是躲到了星際塵埃的後面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科學家們再次深入對比後發現一個真真切切的事實,即一顆有7500萬光年的恆星,無緣無故的消失在宇宙中,他們之所以這般肯定是因為這顆恆星大約是太陽的85倍,亮度也足足比太陽高出幾百萬倍,其實在發現這顆行星時,科學家們就已經對其進行了長達十年左右的研究
  • 恆星死亡時可能不會出現超新星爆炸
    科學家認為這種消失行為將支持這樣的一種理論:即一些巨大的恆星在死亡時只是簡單地爆炸而不會出現明亮的超新星爆炸,或伽馬射線的爆發。 當一顆巨大的恆星衰老時,其中心會聚集很多的鐵。最終,此鐵核增長得如此巨大以至於被它自身的重力給壓碎了,形成了一個黑洞。有時此過程伴隨有超新星爆炸,這時恆星外層向外爆發出明亮的可見閃光。
  • 拍到一顆爆炸的恆星,殘餘物正掠過銀河系
    有消息稱,科研人員近期在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執行科研任務的時候,意外有了新發現,拍到一顆恆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快速掠過銀河系。據介紹,這顆恆星的速度估計在每小時56萬公裡,而且經歷了一次「部分超新星」事件。
  • 拍到一顆爆炸的恆星,殘餘物正掠過銀河系
    有消息稱,科研人員近期在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執行科研任務的時候,意外有了新發現,拍到一顆恆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快速掠過銀河系。據介紹,這顆恆星的速度估計在每小時56萬公裡,而且經歷了一次「部分超新星」事件。換句話說,這顆恆星因為宇宙中不可抗力而發生了爆炸,而略過銀河系的部分被認定是這顆恆星的殘餘物。
  • 132億年前「黑暗時代」:52個亞毫米級星系,讓我們成功窺探過去
    透過它,我們似乎看到了宇宙大爆炸後大約10億年,也就是天文宇宙學家一直念叨的宇宙「黑暗時代」。它到底是不是我們之前所設想的那個樣子:充滿了氫的氣體雲、這些氣體雲有時候還遮蔽了可見光和紅外線。    所以,宇宙大爆炸1億年後,這個宇宙世界,大量的原始物質還是由原始的氫氣、氦氣和微量的輕金屬所組成。特別是宇宙第一批恆星,她們的金屬含量都極其低。
  • 天文愛好者拍到流星爆炸瞬間 專家:天時地利的結果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對一名業餘天文愛好者來說,捕捉到流星進入地球大氣並在夜空中爆炸的鏡頭是「一生中只有一次」的時刻。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21日報導,現年58歲的英國天文愛好者Derek Robson就有幸見證了這樣的時刻。
  • 模擬讓我們窺見恆星形成的宇宙「黑暗時代」
    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天體是MACS 1149-JD,它是哈勃極深場(XDF)圖像中發現的一個星系,距離地球 另一方面,直到大爆炸10億年後,宇宙還在經歷著宇宙學家所說的「黑暗時代」,當時宇宙充滿了氣體雲,遮蔽了可見光和紅外線。 幸運的是,喬治亞理工學院相對論天體物理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模擬,顯示了第一批恆星的形成樣子。
  • 哈勃望遠鏡拍到恆星死亡畫面 還原蝴蝶星雲真實色彩
    2009年,歐洲太空總署的天文學家用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副恆星「死亡」畫面,形狀酷似一隻蝴蝶。而那張廣為流傳的照片,顏色絢麗,其實是科學家通過從NGC 6302行星狀星雲的氮氣、氧氣、氦氣、氫氣和硫磺中分離排放物的過濾器合成的。近日,「蝴蝶星雲」的色澤經過重新提交,以近似人類肉眼所見的形式再次公布。
  •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恆星的自我爆炸!
    哈勃注視著爆炸的恆星漸漸消失當一顆恆星在幾天內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在幾十億年內釋放的能量時,你就知道它不會持續太久。就像星系間的狗仔隊一樣,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顆超新星快速消退的名人身份,一顆恆星的自我爆炸。哈勃望遠鏡拍攝的這些照片被合成成一部生動的電影,講述了這場巨大的恆星爆炸消失在7000萬光年之外的螺旋星系NGC 2525中。
  • 科幻超級覺醒:穿越到數千年後的星際時代,覺醒遠古戰士基因!
    科幻超級覺醒:穿越到數千年後的星際時代,覺醒遠古戰士基因!大家好,小編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下面小編繼續為寶寶們推送小說系列,穿越到數千年後的星際時代,覺醒遠古戰士基因!有喜歡這類小說的小主們可以收藏一波!關注小編會有更多的好文在等著你哦!
  • 即將爆炸的超級恆星——參宿四,是否會危及地球?
    在前兩個分圖中,也就是哈勃望遠鏡在紫外線中所見的樣子,從恆星表面上出現的巨大對流單元中噴出了明亮而高溫的等離子體團。在第三個分圖中,噴射而出的氣體迅速向外膨脹,冷卻後形成了巨大的塵埃雲。最後一個分圖顯示出在巨大塵埃雲的遮擋下,從地球的角度看來有四分之一恆星表面的光都被圍堵了。
  • 古代貝殼顯示,七千萬年前的一天比現在少半小時
    圖片:Wilson44691 根據對白堊紀晚期的軟體動物殼化石的一項新研究,到恐龍時代結束時,地球轉動的速度比今天快,每年旋轉372次,而目前的旋轉速度為365次。根據AGU的《古海洋學和古氣候學》雜誌的新研究,這意味著一天僅持續23.5小時。
  • 比太陽亮250萬倍的藍色恆星突然無故消失,科學家:十分離奇
    據英國《Metro》7月1日報導,天文學家觀測到在臨近銀河系的一顆號稱比太陽要亮250萬倍的「超級藍星」近日神秘的消失了,使得臨近的星系突然變得一片漆黑,科學家們表示十分離奇。這顆坐落在水瓶星座的 超級藍星距地大約7000萬光年,是金曼·多爾夫銀河的一部分。科學家並不確定這顆恆星為何突然消失了,對此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第一種是被星塵的光所遮蔽。
  • 巨型恆星突然消失,一個重大的宇宙之謎在2019年被揭開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博士生安德魯·艾倫說:「如果這樣一顆巨大的恆星,在沒有產生明亮超新星爆炸的情況下消失,這是非常罕見的。」該星系距離太遠,天文學家無法觀測到它的單個恆星,但他們可以探測到一些恆星的特徵。在2020年6月30日《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一個團隊試圖解決這顆消失的恆星的情況,該團隊提出了許多可能的解釋,來解釋這一神秘的消失。其中最有趣的是,這顆大質量恆星在沒有經歷超新星爆炸的情況下,迅速死亡並坍塌為黑洞。
  • 這顆恆星即將爆炸,你從地球上就能看到。恆星為什麼會爆炸呢?
    大約是太陽的十七倍,已經存在了85億年。這顆巨大恆星內部的燃料已經幾乎消耗殆盡。據科學家預測,這個大傢伙在接下來的一萬年之內,隨時都可能像超新星那樣發生爆炸,這可能發生在幾個世紀後,也可能發生在明天。一旦參宿四發生爆炸,那它就會在一瞬間垮掉,爆炸產生的光芒會明亮到猶如夜空中的第二個月亮。
  • 哈勃手錶爆炸的恆星漸漸消失
    當一顆恆星在幾天之內釋放出與我們數十億年的太陽一樣多的能量時,您就會知道它不會長時間保持可見。像星際狗仔隊一樣,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超新星快速褪色的恆星的自爆狀態。名為SN 2018gv的超新星出現在左下部,是一顆位於熾熱星系NGC 2525外緣的熾熱恆星
  • 可視宇宙中最大恆星之一憑空消失?不排除智慧生物動了手腳
    宇宙裡的一切,既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這是最簡單的常識之一。然而,科學家發現,在可視宇宙中,一顆超級大恆星,居然在人類的面前消失了。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觀察它,因為它處於恆星生命的末期,這意味它將引起一場無與倫比的超新星爆炸。我們知道,類似太陽這樣的較小恆星,在瀕臨死亡時,會先脹大體積變成紅巨星,隨後坍縮成白矮星,最終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