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深受大家的喜歡,話題不斷。其中關於十二時辰,更是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大部分人都知道12時辰,就是我們現在的24小時。
那到底如何區分十二時辰,教師資格和教師編制又會涉及到哪些考點?
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說不定今年就考的哦!
參加考試的同學
可要認真看啦!
別忘了先轉發起來備用哦~
考點一:三省六部制
第一集中出現的這個小細節,注意到了沒?同學們,這可是考過的知識點哦!三省六部是隋朝開創的一種重要的制度,唐朝的時候得到了發揚光大,之後各朝代有不同沿襲,我們今天劃分的部門也是和這個有關的。
具體是醬紫的: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說白了,就是皇帝老兒自己處理國家大事實在是忙不過啊,所以設立了一些部門來幫助自己「搞事情」。
劇中出現的「門下」即「門下省」,就是負責審議政令的這位了——古代管理還是很嚴格的,開個夜市也需要國家機關審核通過才行。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肆無忌憚地出門熬夜,也是現代文明的自由進步了。那麼,每個部門具體做什麼呢?我們可以和今天的各部對應一下:
考點二:十二時辰的劃分
這部劇讓我們的「時辰」計時法又火了一把,具體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子時
23:00-1:00
宜|睡眠 忌|熬夜
夜半,是今明兩天的臨界點。又稱為子時,意為孕育。此時的天空,像嬰兒的眼眸,黑得純粹。人早已歇下,老鼠會悄悄出洞活動。
丑時
1:00-3:00
宜|熟睡 忌|熬夜
醜是「扭」的本字,此時天地間似有一雙大手,正把夜幕與白天互相扭轉。
守時的公雞發出清啼,棚戶裡的牛正在咀嚼著青草。
寅時
3:00-5:00
宜|熟睡 忌|熬夜
太陽雖還未出地平線,但遙遠的天際處早已顯現一線生機。先民認為老虎蠢蠢欲動,是為寅時。
卯時
5:00-7:00
宜|清醒 忌|賴床
民們告訴我們,要日出而作。在古代,這會兒,官員們要上早朝、清點人數,稱為「點卯」,也就是上班報到了。
辰時
7:00-9:00
宜|吃早飯 忌|不吃早餐
這是吃早餐的時候。秦漢時期,人們一天只吃兩頓飯,早上這一頓是主餐。辰時,也是神話中的群龍行雨時。
巳時
9:00-11:00
宜|精神飽滿 忌|久坐不動
臨近中午,豔陽當空,先民認為蛇正潛伏在草叢中,是為巳時。
午時
11:00-13:00
宜|午飯、午睡 忌|疲勞作戰
太陽正運行到天宇之中,光線最強烈。相傳這時候,動物們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是站著的,所以午時是屬於馬的。
上古時候,午時是人們去集市交易的時間。還有「午三刻開斬」的說法。
未時
13:00-15:00
宜|工作 忌|頹廢
過了正午,太陽開始偏西了。這時的太陽位置,與隅中是相對的。
申時
15:00-17:00
宜|工作、鍛鍊 忌|懶散
《淮南子·天文訓》裡曾說,「(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對於古人來說,這是第二次吃飯的時候。據說這時猴子的叫聲最為清亮,是為申時。
古人常常以一個「晡」字,代替晡時。杜甫會在這時散步,「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說,「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酉時
17:00-19:00
宜|放鬆 忌|爭吵、情緒不穩定
太陽落山了,所以稱為日入、日沒。這是白天進入黑夜的標誌。
人們開始收工返家,飛鳥也回到了叢林裡的窩。
戌時
19:00-21:00
宜|閱讀、約會 忌|生氣、無聊
太陽已淹沒在群山後,天地一片朦朧,眼中所見,仿佛都鍍上了溫柔的濾鏡。
這個時辰,最著名的詩當屬歐陽修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種欲說還休的景致,像極了戀愛中害羞的心情。
亥時
21:00-23:00
宜|安撫心情 忌|浮躁、做決定
這是一晝夜的最後一個時辰。據說這時候豬睡得最香甜,發出鼾聲最響亮,是為亥時。
小測怡情
1.【單選】古人對於一晝夜有等分的時辰概念,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於現代的兩個小時。下列古代時辰和現代時間對應正確的是()。
A.辰時9:00-11:00
B.子時23:00-01:00
C.未時15:00-17:00
D.亥時19:00-21:00
【答案】B
2.隋唐時期我國政治制度的重大創造是( )
A.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B.三公九卿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司二府制
【答案】C
3.中國歷史悠久,憑著相當完整的官僚體系,才能維持整個國家的運作,其運作模式基本上是專斷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運作是通過協商,而具有「集體領導」的性質( )
A、秦漢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
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書省制
【答案】B
4.「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該制度應該
始於下列哪個時期( )
A.漢魏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B
5.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漢代宰相是首長制,唐代宰相是委員制」。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漢代宰相位高權重
B.唐代宰相權力下降
C.宰相數量逐漸增加
D.皇權不斷加強
【答案】D
6.「它排除了丞相個人專斷、相權過大威脅皇權而出現的政治危機,而且增強了決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的內閣制度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