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R:新發現!褪黑激素或有望幫助增強大腦記憶!

2021-01-08 生物谷

2020年1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走在當地藥店的貨架跟前,你會發現魚油、銀杏、維生素E和人參等藥品,目前其都被吹捧為記憶增強劑,其能夠幫助避免機體認知能力的下降;同時你還會發現,褪黑激素常常作為睡眠的補充劑在美國銷售,如今看來,褪黑激素的銷售人員或許需要重新考慮一下其用途了。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褪黑激素及其兩種代謝產物或能幫助機體記憶在大腦中停留,並可能保護小鼠和人類避免大腦認知能力下降。

圖片來源:Tokyo Medical and Dental University

測試小鼠記憶力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依靠其檢查陌生物體的自然傾向,如果有選擇的話,小鼠會花費更多時間去檢查不熟悉的物體而不是熟悉的物體。訣竅在於,如果想要東西變得熟悉就必須記住它。和人類一樣,小鼠的認知能力下降主要表現為記憶力較差,當檢測其對新事物的認知任務時,其表現地就好像兩個物體都是新的一樣。

研究人員對褪黑激素的代謝產物非常好奇,即其進入體內後被分解形成的分子;研究者Hattori解釋道,我們都知道,褪黑激素在大腦中能被轉化成為N1-乙醯-N2-甲醯-5-甲氧基犬尿胺(AFMK)和N1-乙醯-5-甲氧基犬尿胺(AMK)分子,這些分子或許可能會促進大腦的認知,為了檢測這一假設,研究人員讓小鼠先熟悉物體,並在1小時後給其注射一定劑量的褪黑激素和兩種代謝產物。隨後研究人員於第二天檢測了受試小鼠的記憶力,結果發現,療法治療後小鼠機體的記憶力得到了改善,而且AMK是最為有效的,這三種物質能在大腦的海馬體區域中積累,海馬體是將機體經驗轉化為記憶非常重要的區域。

對於年輕小鼠而言,一天內接觸一個物體三次就足以讓該物體在第二天的新物體識別任務中被小鼠記住;相比之下,年長的小鼠則會表現地好像兩個物體都是新的和不熟悉的,這就是認知能力下降的標誌;然而,在單次接觸物體後15分鐘給予一劑AMK就會使得老年小鼠在4天後記住這些物體。

最後研究者發現,阻斷大腦中褪黑激素轉化為AMK分子後,機體大腦中的長期記憶形成並不會被增強,褪黑激素的代謝產物AMK能夠促進所有年齡段小鼠大腦中記憶的形成;其對老年小鼠的影響讓研究人員非常振奮,他們希望後期能夠通過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在老年人群中也觀察到類似的效應;如果的確是這樣的話,AMK療法或許最終能被用來減少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並有望被用來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Hikaru Iwashita,Yukihisa Matsumoto,Yusuke Maruyama, et al. The melatonin metabolite N1‐acetyl‐5‐methoxykynuramine facilitates long‐term object memory in young and aging mice,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20). DOI: 10.1111/jpi.12703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聚焦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褪黑激素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
    圖片來源:NCI/NIH【1】JPR:新發現!褪黑激素或有望幫助增強大腦記憶!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東京醫科牙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褪黑激素及其兩種代謝產物或能幫助機體記憶在大腦中停留,並可能保護小鼠和人類避免大腦認知能力下降。測試小鼠記憶力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依靠其檢查陌生物體的自然傾向,如果有選擇的話,小鼠會花費更多時間去檢查不熟悉的物體而不是熟悉的物體。
  • 人才強校 | 陳耀星教授團隊在褪黑激素改善睡眠不足誘導腸道炎症...
    本網訊 動物醫學院基礎獸醫學系神經生物學實驗室陳耀星教授團隊在褪黑激素改善睡眠不足誘導腸道炎症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日前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松果體研究雜誌》(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IF=11.613),題為:《褪黑激素在睡眠剝奪誘導小鼠腸道屏障功能障礙中的作用
  • 學術頭條:褪黑激素或有助治療新冠,微生物能在太空中採礦,我國開展...
    水貂傳播新冠病毒的可能線索在近日發表於《科學》的一項研究中,荷蘭科學家深入調查了16家暴發新冠的水貂養殖場,對水貂以及養殖場工作人員和居民出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發現病毒最初由人類引入,後來有所進化,這可能說明在被發現前幾周,病毒就已經在水貂之中廣泛傳播。即便及時對感染養殖場水貂進行了管控和撲殺,病毒仍以未知的模式在養殖場三大集群內傳播。
  • 人類大腦的十大未解之謎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人類身體上很多的難解之謎是存在於我們大腦中的。大腦是一個讓人感到迷惑的器官,尤其是在有關生與死、意識、睡眠等問題上。下面就是有關人類大腦的十大未解之謎。
  • 科學家對線蟲的研究揭示了褪黑激素為什麼會促進睡眠.
    褪黑激素是由松果體分泌的一種促進睡眠、調節睡眠周期的激素,經常被用作飲食補充劑
  • 科學家找到了服用褪黑激素的原理
    褪黑激素作為一種膳食補充劑,據說可以促進睡眠和克服時差,但沒有人真正了解它在大腦中的作用。
  • 美國生物學博士寫的大腦構造以及補充方法,不懂沒關係,建議收藏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迷人而複雜的生命機器。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如何改變可以提供關於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如何能充滿活力和健康地生活的見識。即使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仍然每天都在發現大腦的新特徵和功能。其中一些發現極大地改寫了我們認為對我們自己和我們社區可能的事情。
  • 研究新發現!刺激大腦海馬體的不同部位可以增強或控制記憶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知道大腦海馬體的哪些區域需要刺激,那麼記憶是有可塑性的。這一發現有一天可能為PTSD、抑鬱症和焦慮症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如果科學家可以操縱你的大腦,讓創傷記憶失去對你心靈的情感控制,結果會怎樣?
  • 腹部是人體「第二大腦」
    ◆ 毛頌讚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人類除了大腦之外,還有「第二大腦」,那就是腹部。
  • 人類大腦十大未解之謎:關於人類的大腦其實很可怕
    一種可能是:做夢過程中通過刺激大腦分子間的信息神經鍵對大腦進行鍛鍊。另一個理論是,人們夢到白天不能顧及的任務和情感,這個過程可以幫助人們鞏固思想和記憶。一般而言,科學家贊同夢境會在淺睡時發生的觀點,他們稱這一時期為雷姆期睡眠。  人類大腦十大未解之謎之:睡眠  人的一生要花費四分之一的時間睡覺。然而,睡覺的根本原因仍然像天馬行空的夢境一樣讓人迷惑不解。
  • PLoS Biology:一種非處方安眠藥有望治療新冠肺炎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褪黑激素(melatonin)或許有望作為一種治療COVID-19的新型療法。褪黑激素是一種能調節機體醒睡周期的激素分子,其通常被用作一種非處方的安眠藥。
  • 松果體與大腦開發之間的聯繫
    松果體在大腦中間偏後下方,灰紅色橢圓形小體狀如松果。松果體是人靈魂的居所,是整個大腦的核心。
  • 新研究發現增強短期記憶的方法
    新華社華盛頓6月13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主持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人為延長大鼠的一種腦電波時長可以增強短期記憶,這種方法未來有望用於治療人類記憶障礙等疾病。最新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這項研究表明,大鼠學習新事物時,其腦部海馬體中產生的腦電波「尖波漣漪」時長比平常略長;當人為延長這種腦電波的長度時,可顯著改進大鼠的短期記憶力。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大鼠在迷宮中尋找糖水,並每次放置在相反位置,大鼠只有在記住前一次路線並在下一次走相反方向時才能得到糖水。
  • 科學學習,增強大腦記憶的方法
    我們通過學習,使相關信息在大腦中存儲起來,那麼的記憶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在腦間蒸發,消失殆盡呢? 「遺忘式學習」理論的第一條法則便是: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即存儲能力與提取能力。存儲能力就是指記憶存儲的能力,只會越變越強,永遠不會減弱。每個擁有健全大腦的人的存儲能力都是相同的。
  • 坐過山車,玩新遊戲,能增強長期記憶
    最新研究表明,大腦藍斑核區域的多巴胺能由行為所激活,而這些行為動作能夠增強記憶。玩一把新遊戲或者去坐驚險的過山車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記憶考試內容,你相信嗎 ?近日,一項在小鼠身上的研究證明了這個可能。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PeterO'Donnell Jr.
  • 有什麼食物可以幫助睡眠?
    一些研究發現,吃獼猴桃可以 改善睡眠。在一項研究中,在睡前一個小時吃了兩個獼猴桃的人入睡得更快,並且睡眠的時長和質量也有所提高。獼猴桃之所以能幫助睡眠可能與獼猴桃的抗氧化特性有關。酸櫻桃和酸櫻桃汁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每天喝兩杯酸櫻桃汁的人,睡眠時間更長,睡眠效率更高。這些好處可能來自以下事實:櫻桃的褪黑激素濃度高於其他水果,而褪黑激素是一種有助於調節晝夜節律並促進健康睡眠的激素。酸櫻桃還可能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睡眠。
  • 研究稱具有迷幻效果的DMT天然存在於哺乳動物大腦中
    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宣稱,具有迷幻效果的二甲基色胺(DMT)被發現天然存在於哺乳動物大腦中。這一研究結果來自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學,科學家發現大鼠腦中存在二甲基色胺。此前研究人員在一些植物中也發現了這種迷幻化合物。
  • 睡眠中的綿羊或有望幫助研究人類大腦疾病!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eNeuro上題為「Characterising Sleep Spindles in Sheep」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睡眠的綿羊或許就能提供研究人類大腦疾病的新型策略。
  • 人體奧秘之謎—大腦(30):哪些習慣損害大腦?
    因此,意識到其中一些習慣可以幫助你減少損害你的大腦早期的風險。 這裡有八個有害的習慣,可以損害你的大腦?我們開始之前,我們想提醒一下,如果您懷疑有認知衰退或任何一般的健康狀況,我們強烈建議您向合格的健康專業人員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