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入爐骨灰交接添儀式(圖)
NEWS.SOHU.COM 2004年09月06日16:24 來源:羊城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廣州火葬場啟用全新火化車間,可望增加一系列人性化服務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黃麗娜,通訊員文燕媚報導:今天上午,在廣州市火葬場豎立了近半個世紀的兩根黑煙囪,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將是16個全新的火化爐。與廣州新殯儀館一路之隔的火葬場,隨之遷進銀河園內,新的火化車間是一座兩層樓高、鑲滿玻璃的別致建築,它的投入使用標誌著廣州將實現屍體火化的無煙、無塵、無味。
舊火化車間將變骨灰樓
廣州市火葬場舊火化車間始建於1958年,一直承擔著全市老八區(花都、番禺區除外)每年約三萬具遺體的火化任務。原火葬場有八個火化爐,其中六個爐相互連結,共用兩支大煙囪,另外兩個用較小的鐵製煙囪。
經過半個世紀的運營,舊火化車間日顯陳舊,原有上世紀60年代的仿捷克火化爐科技含量較低、環保效果差。由於除塵設備較為落後,幾個煙囪長年對外冒著黑煙,對周圍環境汙染較大。人大代表曾在市人大會議上提出拆除這兩個煙囪的議案,也有附近商家表示願出資500萬元將兩個煙囪拆除。但由於新的火葬場沒有建好,這兩個煙囪一直保留到現在。
今天,隨著新火化車間的啟用,矗立了近半個世紀的兩根大煙囪被拆除了,廣州殯葬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舊火化爐拆除後,舊的火葬場將進行全面改造,建成新的骨灰寄存處,將骨灰存儲量由目前的13萬具增加到15萬具。圖:陰森森的大煙囪將被拆除。本報記者 葉健強今天上午/攝
新火化爐只冒氣不冒煙
從1996年廣州新殯儀館籌建之初,有關方面就著手研製新火化爐和建設新火化車間,並在2003年研製出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的耗能低、火化時間短、自動化程度高、汙染物排放合格的新型燃油式火化爐。
據悉,新火化爐全部採用微電腦控制模式,工作人員在電腦操作間就可控制每臺火化爐和監測每一個操作面。如遺體出殯後通過地下通道送到火化車間後,可通過自動調度系統,實現遺體與爐位的對應,司爐人員操作自動機械手就可把遺體送入火化爐,徹底告別了手工操作入爐的舊方式。
同時,新火化爐還配備了先進的後處理設備,實現了火化全過程無煙、無塵、無味,是世界上消煙除塵技術最先進的火化爐。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新的火化車間難以發現排氣口,在樓高兩層的建築上方,偶爾白煙嫋嫋,也聞不到異味,工作人員說,這些只是水蒸汽,已不存在汙染,而遺體火化產生的廢氣、煙塵早就通過先進技術過濾掉了。
家屬可望親手撿骨灰
今天啟用的新火化間,佔地4500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設計安裝16臺火化爐,日火化量200餘具。首期已完成七臺,其中包括一臺豪華撿灰爐。第二期的九臺爐預計一年後全部安裝完畢。
新火化車間的地下室與殯儀館的地下室相連,今後,追悼儀式結束後,遺體可直接從地下通道送到火化爐焚燒,再也不用通過靈車送到馬路對面的火葬場,省去50元的靈車費。
新設備的使用,也使喪主看遺體進爐、親手為親人撿拾骨灰等一系列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成為可能。新投入使用的電子監察室,可以通過幾十個電視螢光屏監控遺體從冷庫調到火化車間的全過程。新火化車間在二樓配備了16個貴賓觀禮廳,讓家屬可以透過玻璃看到遺體送進火化爐的珍貴一刻,真正送親人走完最後一程。
此外,年底豪華撿灰爐建成後,新輸送軌道可以把遺體從大堂送進爐裡火化完畢後,按原來的軌道退出,家屬就能在乾淨的大堂裡第一時間親手撿取親人的骨灰,順應了廣東地區的風俗習慣。
應一些喪主需求,新火化車間還增加了一系列特殊服務。如提供隆重的遺體入爐儀式和骨灰交接儀式等服務,充分體現對喪主和逝者的尊重。
(曉航/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