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體入爐骨灰交接添儀式(圖)

2021-01-13 搜狐網
遺體入爐骨灰交接添儀式(圖)
NEWS.SOHU.COM  2004年09月06日16:24  來源:羊城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廣州火葬場啟用全新火化車間,可望增加一系列人性化服務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黃麗娜,通訊員文燕媚報導:今天上午,在廣州市火葬場豎立了近半個世紀的兩根黑煙囪,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取而代之的將是16個全新的火化爐。與廣州新殯儀館一路之隔的火葬場,隨之遷進銀河園內,新的火化車間是一座兩層樓高、鑲滿玻璃的別致建築,它的投入使用標誌著廣州將實現屍體火化的無煙、無塵、無味。

  舊火化車間將變骨灰樓

  廣州市火葬場舊火化車間始建於1958年,一直承擔著全市老八區(花都、番禺區除外)每年約三萬具遺體的火化任務。原火葬場有八個火化爐,其中六個爐相互連結,共用兩支大煙囪,另外兩個用較小的鐵製煙囪。

  經過半個世紀的運營,舊火化車間日顯陳舊,原有上世紀60年代的仿捷克火化爐科技含量較低、環保效果差。由於除塵設備較為落後,幾個煙囪長年對外冒著黑煙,對周圍環境汙染較大。人大代表曾在市人大會議上提出拆除這兩個煙囪的議案,也有附近商家表示願出資500萬元將兩個煙囪拆除。但由於新的火葬場沒有建好,這兩個煙囪一直保留到現在。

  今天,隨著新火化車間的啟用,矗立了近半個世紀的兩根大煙囪被拆除了,廣州殯葬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舊火化爐拆除後,舊的火葬場將進行全面改造,建成新的骨灰寄存處,將骨灰存儲量由目前的13萬具增加到15萬具。圖:陰森森的大煙囪將被拆除。本報記者 葉健強今天上午/攝

  新火化爐只冒氣不冒煙

  從1996年廣州新殯儀館籌建之初,有關方面就著手研製新火化爐和建設新火化車間,並在2003年研製出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的耗能低、火化時間短、自動化程度高、汙染物排放合格的新型燃油式火化爐。

  據悉,新火化爐全部採用微電腦控制模式,工作人員在電腦操作間就可控制每臺火化爐和監測每一個操作面。如遺體出殯後通過地下通道送到火化車間後,可通過自動調度系統,實現遺體與爐位的對應,司爐人員操作自動機械手就可把遺體送入火化爐,徹底告別了手工操作入爐的舊方式。

  同時,新火化爐還配備了先進的後處理設備,實現了火化全過程無煙、無塵、無味,是世界上消煙除塵技術最先進的火化爐。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新的火化車間難以發現排氣口,在樓高兩層的建築上方,偶爾白煙嫋嫋,也聞不到異味,工作人員說,這些只是水蒸汽,已不存在汙染,而遺體火化產生的廢氣、煙塵早就通過先進技術過濾掉了。

  家屬可望親手撿骨灰

  今天啟用的新火化間,佔地4500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設計安裝16臺火化爐,日火化量200餘具。首期已完成七臺,其中包括一臺豪華撿灰爐。第二期的九臺爐預計一年後全部安裝完畢。

  新火化車間的地下室與殯儀館的地下室相連,今後,追悼儀式結束後,遺體可直接從地下通道送到火化爐焚燒,再也不用通過靈車送到馬路對面的火葬場,省去50元的靈車費。

  新設備的使用,也使喪主看遺體進爐、親手為親人撿拾骨灰等一系列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成為可能。新投入使用的電子監察室,可以通過幾十個電視螢光屏監控遺體從冷庫調到火化車間的全過程。新火化車間在二樓配備了16個貴賓觀禮廳,讓家屬可以透過玻璃看到遺體送進火化爐的珍貴一刻,真正送親人走完最後一程。

  此外,年底豪華撿灰爐建成後,新輸送軌道可以把遺體從大堂送進爐裡火化完畢後,按原來的軌道退出,家屬就能在乾淨的大堂裡第一時間親手撿取親人的骨灰,順應了廣東地區的風俗習慣。

  應一些喪主需求,新火化車間還增加了一系列特殊服務。如提供隆重的遺體入爐儀式和骨灰交接儀式等服務,充分體現對喪主和逝者的尊重。

  (曉航/編制)






相關焦點

  • 安慶88歲老黨員捐獻遺體讓生命永續光彩
    親人們在悲痛之餘實現了他的最後一樁心願:將其遺體無償捐獻給社會。方榮長老人也因此成為該隊首例成功捐獻遺體的志願者。1933年11月出生的方榮長是安徽巢湖人,經濟師,1951年參加工作,1974年入黨,1993年退休,歷任鑽工、調撥員、後勤科副科長、指導員等職。兩年前老伴去世後,也就從那時起,方老心中萌生了捐獻遺體的想法。
  •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6-17 17:26 來源
  • 衡東縣森林公安管理體制調整交接儀式在縣林業局舉行
    ↑↑↑點擊「衡東公安」可快速關注 微信號:hdgaxc2020年11月30日上午,衡東縣森林公安局管理體制調整交接儀式在縣林業局五樓會議室舉行,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顏亞華,副縣長、森林公安機關管理體制調整交接標誌著我縣森林公安正式轉隸入列、邁上新徵程。要以「重任在肩」的站位堅決落實改革決策部署。全縣公安機關和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森林公安管理體制調整交接的重大意義,把思想和行動高度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決擁護和服從改革大局,堅決落實改革決策部署。要以「奮發有為」的姿態紮實完成改革各項任務。
  • 「黃精種子」遨遊太空成功返回,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5月29日上午,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返回艙搭載生物物種「黃精種子」交接儀式在北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公司創始人何述金、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院長王煒應邀出席交接儀式。何述金應邀出席「黃精種子」交接儀式經嚴格科學篩選,此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黃精種子」為湖南道地藥材黃精實驗品種
  • 外媒:彭斯誓言尊重美國歷史確保總統交接儀式安全
    參考快訊【外媒:彭斯誓言尊重美國歷史確保總統交接儀式安全】彭斯誓言確保總統交接儀式安全據路透社華盛頓消息,在(6日)「國會山暴亂」發生8天後,美國副總統彭斯當地時間周四發誓,他會堅持美國傳統,確保當選總統拜登就職儀式的安全。
  • 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記者江雅雯)11月30日,全國道德模範、「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中國好人」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蓮花縣殯儀館舉行。  王振美同志因病搶救無效,於11月25日12時10分在蓮花縣六市鄉家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
  • 假面騎士的交接儀式:戰兔最為輕鬆,二叔和繩田叔最為經典!
    因此在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看到了新舊騎士的交接,這對新騎士來說無疑是從前輩那裡繼承了他們的意志進行戰鬥。因此我們也是來整理了一下這幾年假面騎士的交接圖,最為經典的當然還是二叔和繩田叔的交接,二叔將平成騎士的責任傳遞給了令和騎士的繩田叔。exaid和buildexaid是假面騎士新十年不可多得好作品,永夢這個人物的塑造真的是不錯。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
    交接儀式現場。交接儀式現場。交接儀式現場。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記者 張興莎 何青 張必聞)2020年12月25日上午,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韶山舉行。儀式前,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在長沙與來湘出席交接儀式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一行座談。省領導烏蘭、張劍飛、馮毅、張宏森、謝衛江,航天員代表張曉光等出席儀式或參加座談。活動於上午10時開始。
  • 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館內舉行。閔乃本院士9月16日在江蘇南京病故,享年83歲。其逝世後,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胡錦濤、溫家寶、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等同志通過不同方式表示哀悼。江蘇省各級黨政機關、民主黨派、高校和社會團體代表以及南京大學師生代表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 太空「大禮」到韶山——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側記
    12月25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在毛澤東廣場舉行。 10時許,在毛澤東銅像前,被紅綢包裹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緩緩地揭開「蓋頭」,與三湘兒女見面。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陳。
  • 中科院院士丁夏畦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日舉行
    告別室內,丁夏畦的親人在作遺體告別。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告別儀式後,丁夏畦的親人走出告別室。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告別儀式後,丁夏畦的親人走出告別室。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新京報快訊(記者侯潤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丁夏畦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日上午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據了解,2015年5月11日,丁夏畦先生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據悉,丁夏畦先生是我國偏微積分方程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開拓者。
  • ...墨西哥新總統坐捷達參加交接儀式 考古確定人類來自240萬年前...
    【墨西哥】新總統坐捷達去參加交接儀式12月1日,洛佩斯當天乘坐其標誌性的白色大眾捷達汽車,前往墨眾議院參加總統權力交接儀式。洛佩斯厲行節儉,放棄了豪華的總統官邸、豪車、專機以及嚴密的安保服務,並主動降薪60%。在他就職當日,總統官邸作為文化中心向公眾正式開放。
  • 2020年梅州首例成功捐贈遺體志願者
    11月22日,吳政文因病去世,按照他生前遺願,遺體將無償捐贈給嘉應學院醫學院作科學研究及教學使用。昨日上午,嘉應學院醫學院學生代表、梅州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來到梅州市殯儀館,和吳政文的親屬一起,為老人舉行了一場簡單卻莊重的遺體告別儀式。  吳政文老人是今年我市首例成功捐贈遺體的志願者。
  • 泉州: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 親屬無償捐獻遺體器官
    曾某的家屬填寫捐獻表格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 蘇靖華文/圖)  得到這個信息後,安溪縣紅十字及時聯絡了廈門醫學院,並於當天上午與曾某親屬完成遺體器官交接籤字儀式。「遺體捐贈給廈門醫學院,眼角膜捐贈給廈門眼科中心。目前我們正在幫捐獻者向市紅十字會申請救助。」安溪縣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該負責人表示,遺體器官捐獻者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用一種特殊的方式「重生」,展現了人間大愛,也幫助無數人重獲健康。
  • 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舉行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季芳)21日,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交接儀式現場還播放了冬奧展示品裝載至探測器和從探測器取出的視頻。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劉永德表示,此次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任務成功完成,實現了航天科技與冬奧文化的完美融合,是中國航天與中國體育攜手共進,推動我國向航天強國、體育強國邁進的有力支撐。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
  • 廣州火化將告別大煙囪 親屬能親眼觀看遺體入爐
    莊小龍 攝  新火化爐6月投入使用,火化時無煙無塵無味,親屬能通過弧型玻璃看遺體入爐,舊火葬場將建成骨灰寄存處本報訊(記者王麗鳳見習記者吳璇)昨日,殯葬部門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位於銀河園的世界上最先進的廣州市新的火化爐已完成試點火,並將在六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新火化爐的材料全部從德國進口,並將實現屍體火化的無煙、無塵、無味功能。
  • 93歲離休幹部昨捐獻遺體 20多位醫學院大學生獻花
    昨天下午,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93歲離休幹部王培孔老人的遺體告別暨捐獻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醫學院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出席了儀式,20多位紹興文理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敬獻菊花。  王培孔老人生於1924年11月,山東泰安人,1946年2月入伍,1947年2月入黨,曾任嵊縣副縣長、紹興市糧食局局長等職,1985年9月離休。
  • 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出席援柬1500套沼氣設備項目交接儀式
    9月10日上午,中國政府援柬1500套沼氣設備項目交接儀式在金邊舉行,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和柬埔寨農林漁業大臣翁薩坤出席儀式並致辭。駐柬使館經濟商務參贊鄔國權和柬農業部畜牧總局總局長丹潘納拉籤署了項目交接證書。王大使表示,中柬是親密友好鄰邦,雙方一向高度重視農業領域的務實合作。
  • 大愛無聲,81歲醫學教授捐獻遺體給醫學生上「最後一課」[圖]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贈者的尊稱,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也是醫學生感知生命的領路人。這堂課更特殊之處在於,同學們迎來的這位「大體老師」,也是他們的醫學前輩、同行。她就是韓湘君教授,著名的婦科專家。
  • 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組織工作交接儀式順利舉行
    10月9日,經濟管理學院學生組織工作交接儀式在人文樓M501舉行。此次儀式的舉行,不僅增強了學生組織骨幹們的獲得感、榮譽感和儀式感,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時刻提醒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嚴於律己、完善自我,真正起到模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