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糖?一次弄清楚,減肥過程中是否吃碳水化合物的問題

2020-12-05 217健身窩

碳水化合物佔據我們每日飲食很重要的一部分,以下長篇幅給碳水化合物」扒皮「,讓你一次搞懂碳水化合物!

01碳水化合物是什麼?

碳水化合物是三大營養素之一(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人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之一

攝入碳水化合物後,身體會將其轉化為葡萄糖,然後身體將其用於細胞,組織和器官的能量。

比如我們的大腦會消耗近20%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大腦在思考、回憶等情緒,以及控制身體,以及其神經系統等,都需要用到葡萄糖。

如果碳水化合物缺少,會變得呆滯、疲乏怠倦,甚至會變得煩躁,情緒失控,更容易餓等。

02碳水化合物是「糖」?

很多減肥文章視頻中,都會提到「減糖」,即等於減少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入。

但是碳水化合物並不等於就是糖,此外澱粉、糖、纖維等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

所以碳水化合物是一個總稱,共可以分成四類,其中吃起來有甜味的,才是「糖」。

糖又分為以下幾種:

【簡單糖類】(一般簡稱為糖)

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常見於蔬菜水果中會出現。

雙糖:麥芽糖、蔗糖、乳糖

【複雜糖類】

寡糖:木寡糖、寡糖

多糖:澱粉、肝糖、纖維。每種植物都含有澱粉,五穀根莖類是大宗。

03碳水化合物的好處

1:幫助新陳代謝、提供能量、維持大腦運作

但其實人體不能不攝取碳水化合物,身為三大主要營養素(另外兩者為蛋白質、油脂),碳水化合物不但很好吃,也對新陳代謝很重要,它還是你身體所需能量的關鍵來源、大腦運作的燃料。

此外,碳水化合物不僅是增肌必備,還是纖維攝取的主要來源,有益於腸道裡的好壞菌們。

2:提升運動員能力、加強肌力

碳水化合物還可以提高運動效能,尤其是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時。

碳水化合物一旦進入體內,會被轉化成葡萄糖,用作我們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

運動員在訓練之前需要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在肌肉中儲存更多的糖原,作為其需要的能量。

在激烈的運動或耐力運動中,他們還需要快速燃燒的碳水化合物,運動後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來補充和恢復。

3:幫助記憶、穩定情緒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醫學研究所的數據,每天吃少於100克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影響您的記憶力。

此外,大幅削減碳水化合物攝入,也會影響你的情緒。碳水化合物是大腦首選的能量來源,它們可以促進血清素的釋放,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可以使您心情舒暢,使您感到快樂。。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低碳飲食,會增加患抑鬱症的風險。

04不吃碳水化合物的風險

現而今,減肥飲食中的「低碳飲食」、「生酮飲食」流行起來,而且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少的擁躉。此類飲食法的特色就是減碳水,甚至是斷碳水。

而上面就說了,斷碳水會導致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迷等。而且,斷碳水,也就意味著折斷了纖維素,以及其他的礦物質等的攝入。不僅影響健康,也會導致便秘,引發肥胖。

當然,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並不一定斷碳水就會對您產生影響。畢竟很多人使用生酮飲食後,身體不但沒什麼影響,反而更加精神,且很快瘦下來了。

05碳水化合物有分簡單和複雜

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就是可以很快被轉化為葡萄糖後被身體利用消耗,如水果、米、面、甜點等。

而複雜的碳水化合物被轉換利用消耗的過程較長,如穀類、根莖蔬菜類、薯類、豆類等。

而我們的身體更傾向於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因為它能更快,更高效的被身體利用。

而簡單的碳水化合物並不是「壞」 ,因此你不需要完全將它們戒掉。建議複雜和簡單的兩種碳水化合物搭配進食,才能更好的做到營養均衡,幫助減輕提體重。

所以,碳水化合物並沒有絕對的「好」和「壞」。我們也不應該去「妖魔化」任何食品,讓我們對部分食品產生恐懼。

雖然我們不應該攝入一些碳水化合物或者糖,但是過生日的時候吃一次蛋糕,或者偶爾吃個甜甜圈,也並不會對身體和體重造成多大的影響、壓力。

當然,只要偶爾且適量的攝入,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大部分情況下只要均衡營養、規律運動即可。

06一天要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正常情況下,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好的碳水化合物)應佔你每日卡路裡的大約45%至65%。

因此,對於1,600卡路裡的飲食來說,相當於720至1,040卡路裡的熱量,即180至260克。

購買食材時要查看營養標籤時,先查看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以及配料表中的糖類添加劑。儘可能的避免添加糖,或者將添加糖在10克以下。

07健身運動後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不管是健身增肌還是減脂,在健身運動後都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配合,才能讓身體更好的進行修復恢復。

運動後,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攝入比例建議為3~4:1如2片吐司配一顆蛋或是三角飯糰配一份水果。

此外,運動後多數人必喝的豆漿,營養師更建議要喝「有糖」,純補蛋白質而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仍會進行糖質新生作用,優

08誰適合提高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

如果你是以下這些情況,可以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想提高運動表現、增肌者、或者體脂率低患有腎病的人。

因為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減少腎臟的蛋白質過濾負荷有消化問題,尤其是便秘。

如果飲食中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全穀類,豆類,水果和蔬菜,就會改善這種狀況。

但是如果是減肥者,仍要確保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要超過每日攝取卡路裡的50%左右。

否則,過高攝入碳水化合物會減少蛋白質和健康脂肪的攝取空間,不僅會縮短飽腹感、過多攝入卡路裡,而且會引發體內的炎症,繼而出現爆豆等情況。

而碳水化合物儘可能以複雜碳水化合物為主,搭配簡單碳水化合物,且控制好份量即可。

09誰要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或者其他代謝疾病患者,必須要考慮血糖的穩定,繼而保持胰島素水平的穩定。

所以要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保持健康體重。

10減肥時每天要吃多少碳水化合物?

每個人每天需要消耗的卡路裡數都不同,因此沒有一個固定的碳水化合物數量來計算每個人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如果可以計算每天消耗多少卡路裡,則可以做一些數學運算來找到您的低碳水化合物範圍。例如,如果你每天攝入1,800卡路裡,則相當於每天203到293克碳水化合物。

如果是減肥,可以每天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取大約45%的卡路裡,並追蹤每日攝入量,並查看一周後有沒有因此減輕體重。

反之,如果你開始減肥但開始感覺超級停滯,請嘗試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並查看你的感覺以及體重上的反應是否呈正是否成正比。

低碳飲食:碳水化合物應佔總飲食的30-40%

低碳飲食建議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是每日50~150克,約佔每日飲食的10~20%,而其餘則是脂肪50 ~ 60%MCT油、橄欖油、魚油、亞麻仁籽油) 、蛋白質20 ~ 30%(各種肉類、海鮮、豆腐類、蛋)。

但現在有一派說法則認為碳水化合物比例應該要再提高一些,才有更好的瘦身效果,對身體也更健康。

每日至少攝取120-130克、富含膳食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這些碳水化合物需佔總飲食的30-40% 。並留意卡路裡,減重之路才能健康。

每天在藜麥和燕麥片等0.5-1杯全穀物食品中加入1-2片水果。 這將為你的身體提供足夠的能量,同時攝取最低的碳水化合物量以達到減重目的。而且它們也擁有增強免疫力所必需的維生素。

比起低碳飲食,選擇複雜的碳水化合物更能幫助減肥

低碳飲食是減重的一種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比起吃少量碳水化合物,更重要的是所吃的碳水化合物品質好不好選「對」碳水化合物才能有效幫助瘦身減肥。

飲食中多攝入複雜碳水化合物,或者以複雜碳水化合物為主,細糧搭配的飲食法,具有許多和低碳飲食一樣的好處。

《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雜誌》 2017年的一篇評論指出,糖和甜味劑等簡單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增加人們的肥胖率,而全穀物等複雜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導致總體肥胖率下降。

低碳飲食真正能幫減重的原因

低碳減重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可以穩定血糖水平,繼而穩定胰島素水平。這意味著會降低飢餓感,減少熱量的攝入。

《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於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增加熱量消耗量,使其成為治療肥胖症的潛在可靠方法(尤其是如果您的胰島素水平較高的話)。

當你限制碳水化合物時,你每天也更有可能從蛋白質和脂肪中獲取更多的卡路裡,而這兩種物質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

因此,建議從最低限度的加工複雜碳水化合物,減少份量和增加他們所食用的非澱粉類蔬菜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直接使用低碳飲食(例如生酮飲食)來減肥。

人體不能沒有碳水化合物,選擇非精緻加工、而是複雜型的碳水,才是正確的瘦身低碳飲食方式。

相關焦點

  • 碳水化合物與糖要是分不清楚,減肥,難!
    今天,結合著一些實際的應用,把這些名詞都講清楚,以方便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這些概念時,更合理的去選擇碳水化合物或者是所謂的糖。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吃大米飯時,我們的身體都發生了什麼?食物中如果有蔗糖和乳糖,以及剛才澱粉中的雙糖和小分子多糖,會由小腸細胞壁上的酶來幫助完成最後的吸收,全部變成單糖(也就是葡萄糖)。通過小腸細胞壁進入血液循環帶入肝臟,儲存成肝糖原(這裡要說明的是糖原並不是糖,只是葡萄糖的一種儲存形式或者結構)、肌糖原或者脂肪。糖原的使用取決於身體當時的需求。至此,這一口饅頭或者地瓜的消化過程也就完成了。
  • 減肥中更應該吃!OK的碳水化合物有哪些?
    碳水化合物的代表白米或麵包,正如大家所知最容易被吸收,會最先被當作能量來燃燒且消耗。之後,會轉變為皮下脂肪或內臟脂肪,讓人變成不容易瘦的體質。 此外,攝取碳水化合物會讓血糖上升,身體會開始分泌胰島素這個物質,胰島素則具有讓能量做為脂肪來囤積的作用。  這也就是為何大家減肥時,會開始禁吃碳水化合物的理由。但是,不吃碳水化合物的話,大腦的運作會變得遲鈍。
  • 減肥能不能吃「碳水」?關於「碳水化合物」的5大流言
    減重還吃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使人發胖,減重不能吃······水果裡都是碳水化合物,就是因為愛吃水果才胖的······運動前要補充蛋白質,別吃碳水化合物······不知上面這些減重建議你們聽過沒有,西希不止一次聽到周圍的人給出這樣的建議。
  • 證實了,吃米、面這些碳水化合物,不會長胖
    不吃主食減肥,為什麼不靠譜?近年以來,不吃主食的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在網上流傳甚廣,並被冠以「科學」的名號。很多人被這類方法的神奇減重效果所吸引,試者如雲。這是因為,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可能帶來使用者不曾想到的多種副作用,後期效果可能與預想背道而馳。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法是什麼?真的可以減肥嗎?
    肥胖是很多人都覺得非常困擾的問題,尤其是有的人為了減肥而想盡方法方法。也有的人減肥的效果並不明顯。一般來說減肥應該要注意科學減肥,盲目的減肥反而會傷害到人體健康,也有人推崇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那「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法是什麼?真的可以減肥嗎?
  • 關於碳水化合物,這些你都知道麼?
    吃的可高興了呢……但是不知道誰告訴她,這種快餐裡的碳水都是「壞碳水」總吃的對身體不好,事實真的是這樣麼?碳水化合物實際上就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三種主要的營養素中最廉價的營養素。身體通過複雜但快速的過程(稱為糖酵解)將葡萄糖代謝為丙酮酸。在此過程中,產生了兩個單位被稱為ATP(三磷酸腺苷)的能量分子。我們身體會在進行高強度體育活動時反覆執行此過程,持續1分鐘,直到糖酵解途徑開始疲勞。這時,你要麼需要休息,要麼你的身體會利用其他的燃料來源。
  • 糖類,為何被稱為碳水化合物?
    關於碳水化合物葡萄糖、麥芽糖、澱粉、纖維素等都叫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它們都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而且其中的氫氧比和水一樣,都是2:1,因此稱為碳水化合物。機體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種,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複合物(澱粉、纖維素等)。
  •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哪些?答案在這裡
    水則是由氫和氧構成,那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有不同的種類,所以不同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就會產生一些不同的區別。碳水化合物分類碳水化合物大多,是以糖類構成簡單碳水化合物單糖:是指在化學結構當中的單分子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為主組成。
  • 碳水化合物是什麼?它真的會令人變胖嗎?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質,並且有調節細胞活動的重要功能。它分為單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類。平時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較高。  碳水化合物跟脂肪和蛋白質都是身體能量的提供者,每燃燒1克的碳水化合物,就能釋放出4大卡的熱量。如果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身體囤積的能量會增加,人就容易肥胖。
  • 碳水化合物的基礎知識與低碳飲食的選擇
    這篇文章帶大家完整的認識在我們生活中的碳水化合物:目錄① 如何從營養成分標示表中看懂某個食物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常買加工食物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知道你所買的食物有多少碳水。②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碳水食物」,這是不管你是關心減肥者還是因糖尿病都應該關心的話題。
  • 減肥期間,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多少g,才不會發胖?
    那麼,每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多少,你才能保證身體運轉,同時不會發胖?普通人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5-6g,可以降低發胖機率。而想要減肥的人,建議減肥期間每公斤體重配比4-5g碳水,就能促進儲備脂肪的消耗。比如:60kg的人,碳水攝入量為240-300g之間。
  •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
    說到碳水化合物,可能大家並不陌生,我們常常會在一些食品、飲料等產品的營養標籤上看到這一成分。衛生部頒布的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中,將碳水化合物作為核心營養素之一,並要求其在食品標籤上明確標示。
  • 吃碳水化合物容易發胖?你錯了
    這是達醫曉護的第1472篇文章近年來,很多人認為富含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如米飯、麵製品、馬鈴薯等會使人發胖,這是不正確的。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過剩。      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類產能營養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過剩。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在體內可產生約17kJ(4kcal)能量,而1g脂肪則能產生約38kJ(9kcal)能量,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脂肪約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2.2倍。另外相對於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富含脂肪的食物口感好,刺激人的食慾,使人容易攝入更多的能量。
  • 為什麼吃得少還比別人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對減肥有多重要?
    總覺得吃得比別人少,但是長的肉卻比別人多,平時還要特別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才行。我們平時經常會吃的那些零食,大部分都屬於體積不大但是熱量卻非常高的食物,也就說這些零食都屬於熱量密度較大的食物。比如一袋餅乾,大概含有40卡路裡的熱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一碗飯含有的熱量。相反的,蔬菜的體積雖然很大,但是含有的熱量卻很少,這樣的食物就屬於熱量密度較低的食物範圍。蔬菜中含有一種名為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而纖維素與我們之前所了解的碳水化合物有所不同。
  • 血糖高的人,學會幾招輕鬆識別優質碳水化合物,血糖、體重輕鬆降!
    在補充碳水的時候,可以選擇優質的碳水,也就是說食物結構較為複雜,碳水化合物不容易釋放,但是可以通過緩慢吸收來維持身體的血糖平衡,既可以增加飽腹感,又可以提高能量。在生活中,其實常見的優質碳水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粗糧,粗糧是補充碳水化合物的絕佳選擇,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延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釋放,並且不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量。
  • 每天學點營養學7:關於碳水化合物的介紹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構成的一大類有機化合物,也稱糖類,是我們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也是我們人體利用最充分,最清潔的供能物質。碳水化合物分為三大類,包括了糖、多糖、寡糖,詳細組成如下。可以看出糖類、澱粉類、纖維素都是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通過食物中來攝入,最後被身體消化吸收。不過有些特殊情況下也會選擇其他的方式攝入,比如輸液輸葡萄糖。
  • 減肥成功需要會看升糖指數?什麼又是升糖負荷?讓我來告訴你吧
    導語:民以食為天,健身領域更是有「三分練、七分吃」這樣法則。有些人光吃不練,什麼高熱量都往嘴裡送;有些人光練不吃,流了許多汗也仍然是個「瘦猴」,我們的肌肉是由蛋白質組成的,吃什麼,對於減肥的效果的影響真的比你想像中的大。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營養學上的一些關於飲食的概念。
  • 可能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沒吃夠
    如果你天天吃肉就不用擔心,對於不吃肉或者是因為減肥不吃主食、肉類的人群,還需保證每日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除了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成分以外,在蛋製品、奶製品、豆製品中也是蛋白質的膳食來源。充足的蛋白質攝入,不光可以讓我們的頭髮變得有光澤,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對整個身體健康都有好處。
  • 身體需要蛋白質、脂肪,但身體可以不需要糖,減肥的你知道嗎?
    對於減肥我們不得不聊到一位關鍵的人物就是碳水化合物,俗稱「糖」,哪些食物是屬於碳水化合物呢?但是身體裡面就沒有一個東西叫做必須糖或者必須碳水化合物。所以身上所有的糖類都可以透過其他的物質合成。因此你完全不吃糖也不會怎樣。
  • 為什麼減肥的重要關鍵在於「控糖」?從多燕瘦soso棒中找到答案!
    我們日常吃的注釋,比如米飯,麵條,蛋糕等。都是精緻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高熱量。攝入熱量超過單日消耗就很容易轉化為脂肪存儲起來,控糖就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熱量)的攝入,總而言之,減重是要先控糖!而如果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多吃一些不含糖分的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肉類以及魚、蛋、蔬菜等,胰島素的分泌會減少,就會在人體中產生必需的糖分。而這些糖分,會經過我們日常的生活所消耗。消耗的越多我們的體重自然就會減輕了。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易瘦體質。看出來了麼,控制糖分的攝入就是減肥的關鍵!就拿現在特別火的多燕瘦soso棒舉例子,它就是一款0蔗糖、0脂肪、低熱量的減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