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的基礎知識與低碳飲食的選擇

2020-12-05 生酮飲食君

從小到大,我們的傳統認知裡,碳水化合物就是我們的主食,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碳水化合物。如今隨著社會進步,我們對碳水化合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碳水化合物其背後含有很多知識,是不管想減肥者、重視保健者,或有疾病患者都不可不知的話題。這篇文章帶大家完整的認識在我們生活中的碳水化合物:

目錄

① 如何從營養成分標示表中看懂某個食物含有多少碳水化合物。常買加工食物的人一定要懂得如何知道你所買的食物有多少碳水。

② 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碳水食物」,這是不管你是關心減肥者還是因糖尿病都應該關心的話題。

③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功能,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並不利於我們健康。

④ 同樣的水果熱量是一樣的,並不會因為生的水果較不甜,熱量就較低,熟的水果較甜,熱量就會比較高。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

如果你拿起一盒餅乾,想看看這盒餅乾含有多少糖或澱粉時,要看的是營養成分表上「碳水化合物」那一欄。基本上,因為碳水化合物的數目不同,碳水化合物這個大類下可分為「單糖」、「雙糖」、「低聚糖」和「多糖」四大類。

(註:碳水化合物是由碳C、氫H、氧O分子所構成,結構為Cx(H2O)y,簡單地說就是由碳和水所組合成,故稱為碳水化合物)

從上表你會發現,日常飲食常遇到的「碳水」(一般我們所使用的糖是砂糖,就是上表中雙糖類的"蔗糖"),大到保健品中常看到的「膳食纖維」都是屬於碳水化合物這大類,這也是為什麼有時會在營養成分標示表中「碳水化合物」這個主分類下,看到「糖」和「膳食纖維」等次分類的原因。

認識日常生活中的糖

在上述這些碳水化合物中,我們平日最常見的是「多糖類」的澱粉、纖維,及「雙糖類」的蔗糖(即砂糖)、乳糖。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糖類吧:

1、哪些食物屬於澱粉類食物?

很多人常會問營養師哪些食物屬於澱粉類食物?基本上,這類食物有個特色"吃起來粉粉的,會有飽的感覺"。簡單地說,從米、麥、紅豆、綠豆、薏仁等穀類,到地瓜、芋頭、馬鈴薯和南瓜等根莖類都屬於澱粉類,當然也包括五穀根莖類的相關製品:如麵粉所做的各種土司、麵包、蛋糕、餅乾、饅頭,麵條、面線、冬粉、米粉、粿條等。

2、哪些食物富含纖維?

纖維主要來自蔬菜類和水果類,五穀根莖類等植物性食物,指的是食物中無法被人體所消化的部份。正因為纖維無法被消化,故會成為糞便的一部分,排出體外,故其排便及腸道蠕動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哪些是富含纖維的部位呢?簡單地說,當你在吃包菜或蘋果時,那些要你費力咀嚼、咬得很辛苦的部位就是富含纖維的部份。

3、哪些食物含有蔗糖和乳糖?

我們國人最常使用的甜味劑—砂糖(蔗糖)主要是提煉自甘蔗。蔗糖,在天然食物中並不常見,但其提煉產物「砂糖」卻常被添加於加工食物與甜食中,如餅乾、麵包、蛋糕和各種含糖飲料及甜品中都含有很多的糖。

乳糖,是乳製品中甜味的原因,牛奶及酸奶等含奶類的製品是一般人最主要的乳糖來源。

4、那麼,水果的果糖呢?

水果除了含有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外,其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每100g水果含15g的果糖,60大卡熱量。尚未成熟的水果所含的糖主要是澱粉,因此會覺得"不甜",隨著成熟度的增加,因水果本身所含酵素的作用,會將其中的糖慢慢分解為蔗糖、葡萄糖及果糖,使甜度逐漸增加。總結來說,生的水果和熟的水果(如青木瓜和黃木瓜)熱量是一樣的,兩者只差在生的水果中的糖是澱粉,故較不甜,熟的水果中的糖是小分子的糖,故較甜。所以,請不要委屈自己挑生的、不甜的水果來吃,然後告訴自己這樣子含糖量會較低。

基本上,除了纖維外,不管你吃的是哪種澱粉類或哪種糖,最後都會被身體消化分解成最小的分子—葡萄糖。在血中的葡萄糖稱為「血糖」,身體會藉由胰島素將血中的葡萄糖送到細胞內,作為能量提供細胞使用。葡萄糖是身體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因為它的存在,身體才有能量得以進行各種新陳代謝及生化反應,維持我們的生命。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用

1、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等組織更是只能用葡萄糖當能量,故當缺乏葡萄糖時(如空腹血糖太低時),會影響你的思緒和腦神經功能。每1g碳水可提應4大卡熱量。當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過剩時,少部分的能量會被轉化成肝糖,儲存在肝臟,大部分的能量則被轉變為脂肪,儲存在脂肪組織裡,讓我們變胖。

2、保護蛋白質:

葡萄糖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蛋白質則是身體各種組織的建材,不同的營養素在體內扮演不同的生理功能與角色。舉例來說,當缺乏碳水化合物類時,會強迫身體轉而使用蛋白質做為能量來源,將蛋白質轉化成葡萄糖,以確保身體有足量的葡萄糖可供腦和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使用。結果就是使本來該做為身體建材的蛋白質被耗損掉,而影響身體的修補與建造;甚至可能耗損到體組織蛋白,而讓我們瘦到不該瘦的瘦肉組織,影響身體健康。故我們會說適當糖纇的存在很重要,因為它會保護蛋白質不被當能量耗損掉(生酮飲食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況下會利用酮體來代替葡萄糖供能,因此不會消耗更多的肌肉)。

3、碳水化合物其他功能:

基本上,上述所描述的碳水化合物功能主要是針對葡萄糖所扮演的角色~提供能量來講,但在眾多碳水化合物中,有些碳水化合物雖不具提供能量功能,但卻在營養保健上扮演重要角色,這包括能消化道健康的膳食纖維;能提升免疫力的某些植物多糖體;能促進益菌繁殖的低聚糖等。

通過荷爾蒙來控制血糖

葡萄糖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不僅所有組織需要它,大腦和神經系統更是只能以葡萄糖為能量。為了確保腦與神經系統等重要器官能獲得充足的葡萄糖,身體會將血糖濃度維持在70mg/dl以上。正常人的飯前血糖值(或稱空腹血糖)約介於80~120mg/dl間,身體是透過胰島素(Insulin)和胰高血糖素(Glucagon)兩個荷爾蒙來將血糖控制在這個範圍內的。你可以把這兩個荷爾蒙想像成搬運血糖(指血中葡萄糖)的車子,胰島素負責的是將糖運送到細胞儲存,故會使血中的葡萄糖濃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則剛好相反,讓血糖過低時,負責將糖從細胞搬出來,故會使血中葡萄糖濃度上升。

當我們攝取澱粉類或含糖食物時,因為它們會被分解為葡萄糖,使血中葡萄糖濃度會增加(即血糖上升)。血中葡萄糖上升過高時,身體會派出更多的胰島素將葡萄糖運送到細胞,胰島素越多,帶入細胞的糖就越多,當然,這也包括脂肪細胞(脂肪細胞是身體儲存能量的倉庫)。而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澱粉類食物吃多容易胖說法的原因,也是目前生酮飲食的基礎原理。

血糖與食慾

前述維持血糖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故當血糖太低時,身體會通知大腦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增加你對吃的欲望,讓你去找糖吃。正常人的飯前血糖值約在80mg/dl左右,當血糖值<70mg/dl ,便會出現飢餓、倦怠、疲乏等感覺;當<65mg/dl時,則會出現飢腸轆轆的感覺;若血糖繼續降低,則可能會產生暈眩、虛弱,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休克~身體透過一些訊息來提醒我們「該進食了,去找些糖來吃吧!」簡單地說,就是血糖太低時,會使我們想吃東西,特別是增加對甜食的渴望,若能穩定血糖則有助減緩我們對吃的欲望,穩定食慾與情緒。

低碳飲食食物的選擇

低碳飲食所選擇的碳水應該是低GI食物,不同的澱粉類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進而對我們的食慾與情緒也會有不同的影響。大體來說,未經加工的五穀根莖類較不會引起血糖的劇烈起伏;精製澱粉類食物(加工的澱粉類食物)則較易引起血糖的波動。但若提到如何知道一個澱粉類食物對血糖的實際影響?最準的方法就是看該食物的GI值( 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或GL值( Glycemic Load ,升糖負荷),因為GI值是實際測量而得的(吃某澱粉類食物,然後直接測量此澱粉類食物對血糖的影響,之後再和標準食物比較而得的數值)。

講簡單一點,升糖指數(GI)就是用來衡量某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轉變為葡萄糖的速率和能力的指標。GI值越高,血糖波動就越大,胰島素反應就越強,故GI值越高的食物就越容易轉變為脂肪儲存在體內(因為胰島素的作用是將血糖搬到細胞內儲存),越容易引起食慾的波動。基本上,GI<55者為低GI食物,介於55~70者為中GI食物,>70者為高GI食物。想減肥、希望穩定食慾與情緒的話,最好選擇低GI食物來吃。

低GI食物的選擇技巧

食物的GI值需要透過實際測量而得,而大部分的食物GI值資料是來自美國,有鑑於東西方飲食習慣的不同,使得想採低GI飲食減肥法的人會常面臨大部分食物都查不到其GI值的窘境。為了生活化及使用上的便利,下面提供一些簡單原則做為判斷食物GI值的參考:

降低食物GI值的技巧:高GI值的食物,如吐司麵包若搭配纖維、醋、乳製品或豆類等食物(例如吐司夾生菜、蕃茄、起司與肉片;再搭配牛奶或豆漿的飲食方法;或是吃蛋糕搭配肉類和蔬菜)可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降低整體餐食的GI值。

相關焦點

  • 荒野健康:「低碳飲食」大揭秘!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低碳飲食?不就是能增肌減脂的好方法嗎?!但你可能不知道安排不當就會出大問題!!趕緊先跟小荒去學習一下吧~~今日目錄1. 什麼是「低碳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食譜3. 低碳水化合物對身體的影響(優點VS缺點)4. 健身(鍛鍊/減肥)過程中,要不要吃「碳水化合物」?1、什麼是「低碳飲食」?
  • 學術研究:低碳飲食反而消耗更多能量?
    也就是說,在維持體重的過程中,低碳飲食組可以比高碳飲食組多吃181-323大卡。 也就是說,吃同等熱量的食物,不吃主食的低碳飲食,每天多燃燒250大卡,也許,半個月就能多減1斤肉(3500大卡)。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法是什麼?真的可以減肥嗎?
    一般來說減肥應該要注意科學減肥,盲目的減肥反而會傷害到人體健康,也有人推崇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那「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法是什麼?真的可以減肥嗎?首先低碳減肥又稱阿特金斯減肥法、阿特金斯健康飲食法,也被稱作食肉減肥法,其要求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可以吃高蛋白的食品,即不吃任何澱粉類、高糖分的食品,而多吃魚蝦蟹肉。
  • 碳水化合物=糖?一次弄清楚,減肥過程中是否吃碳水化合物的問題
    低碳飲食:碳水化合物應佔總飲食的30-40%低碳飲食建議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是每日50~150克,約佔每日飲食的10~20%,而其餘則是脂肪50 ~ 60%MCT油、橄欖油、魚油、亞麻仁籽油) 、蛋白質20 ~ 30%(各種肉類、海鮮、豆腐類、蛋)。
  • 低碳、生酮、無麩質?飲食不能太追時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石正莉如今,低碳飲食、生酮飲食、無麩質飲食等眾多時髦飲食方式盛行,吸引著不少人躍躍欲試。這些飲食方式可能對某些人起了些作用,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風險不小。低碳飲食及生酮飲食。這兩種飲食模式的特點都是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低碳飲食的碳水化合物能量佔比為10%~25%,生酮飲食為 無麩質飲食。麩質是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中的蛋白質,具有很好的黏性、彈性及延展性。
  • 碳水量、升糖指數GI、升糖負荷GL……3大指標讀懂低碳食物選擇!
    如何選擇低碳水食物?是不是很多人都是只看碳水量?其實只計算碳水量並不科學,最正確的低碳水食物打開方式應綜合考慮食物的碳水量、升糖指數(GI)以及升糖負荷(GL)。GI、GL為何物?別急,局長低碳小課堂開課啦~且聽我慢慢道來。介紹GI、GL之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脂肪的形成與分解。
  • 碳循環飲食法飲食重點整理
    這次我們就不走單口相聲的模式,一起談談可能有些人聽過的「碳循環飲食法」。首先就要來了解碳循環飲食法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裡的碳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水化合物,這種方式並非是無中生有,突然蹦出來的,是揉和低碳、生酮這些飲食法所產生的進階飲食法。
  • 證實了,吃米、面這些碳水化合物,不會長胖
    但是,碳水化合物不僅是營養物質,而且有些還具有特殊的功能,比如儲存和提供熱能、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參與細胞組成和新陳代謝。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類產能營養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過剩。
  • 最新研究:低碳飲食疏通血管?主食還是要少吃點
    我看到與低碳相關的健康知識,就像長輩看到老中醫的新講座一樣敏感。國外學者Benjamin Bikman教授的一條推特,介紹了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低碳可以疏通血管!看到這則推特的我,立馬就跑去原始研究的論文下,圍觀吃瓜啦。
  • 生酮飲食是什麼方式的飲食,為什麼可以減肥?
    用含脂肪比例高,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低的飲食配方,通過產生酮體模擬身體對飢餓的反應來治療癲癇等疾病,這種飲食治療方法稱為生酮飲食(KD)療法。 生酮飲食的基本要求是低碳水、高脂肪、中量蛋白質。
  • 減肥中的神奇飲食:高脂低碳飲食法(生酮飲食)
    高脂低碳飲食法又稱為阿特金斯飲食法,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把脂肪和蛋白質作為膳食營養成分的全部,可以無限制的攝入。要求實行者優先選擇那些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魚、蛋、低糖乳製品(酸奶、奶酪)、堅果、香腸和肉類,而水果、麵包、穀類和土豆等幾乎被全部剔除。
  • 碳水循環法是最佳健身飲食嗎?雖有諸多好處,但大多數人卻不適合
    簡單來說,假如你正常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佔據你總攝入量的40%,而碳循環飲食方法的意思就是:當你在高強度訓練日時,你的碳水攝入量會多於平時正常的攝入量,這個值可以到達60%-70%左右,這時候就是我們所稱的高碳日。而到了低碳日時,碳水的攝入量可能只有30%或更低。再簡單一點講,就是在你休息的時候,就少吃點碳水,中等強度訓練的時候就多吃一些,高強度訓練的時候,就讓自己猛吃。
  • 李沁吃米飯,體重常年45kg,秘密是「碳循環飲食」
    而任何飲食都應該均衡攝取,提供身體所需營養,才是正確觀念,尤其是女性更應該攝入身體必須量的碳水。而「碳循環飲食」,讓你不用挨餓,依活動強度決定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分成高碳日、低碳日、休息日,幫你維持肌肉量、降低體脂肪!什麼是「碳循環飲食」?
  • ...植物性、動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與美國成人肝癌風險的關係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s)在肝細胞癌(HCC)進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尤其是來自精糧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HR:1.18,95%CI:1.00~1.39;P=0.04)與HCC的危險性呈正相關,而植物脂肪(HR:0.78,95%CI:0.65~0.95;P=0.01)與HCC的危險性呈負相關。
  • 碳水化合物是什麼?它真的會令人變胖嗎?
    很多人把碳水化合物當成減肥的大敵,儘量少地去攝入碳水化合物,有的人乾脆戒了主食。碳水化合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減肥的人都這樣防著它?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質,並且有調節細胞活動的重要功能。它分為單糖、二糖、低聚糖、多糖四類。平時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較高。  碳水化合物跟脂肪和蛋白質都是身體能量的提供者,每燃燒1克的碳水化合物,就能釋放出4大卡的熱量。如果攝入碳水化合物過多,身體囤積的能量會增加,人就容易肥胖。
  • 《柳葉刀》最新研究,長期低碳飲食會減少4年壽命?你減肥還用嗎
    當你按時吃飯時,胰島素就會大量分泌將你的葡萄糖順利的帶到需要消耗的地方,並且合理有效多的燃燒掉,但是當你不規律飲食時,身體各個激素都處於紊亂狀態,無法有效的分解代謝掉脂肪,並且還造成了體內大量激素的堆積
  • 碳水循環飲食怎麼做到同時增肌又減脂!
    這種飲食方式主要分為三種不同的攝取比例,再搭配上重量訓練與有氧訓練,組合成一套能藉由控制碳水化合物維持訓練量,進而加強增肌減脂效率的飲食。 何謂碳水循環飲食 碳水循環飲食(carbohydrate cycle)主要是經由調整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而成的飲食法,它不像這幾年很熱門的低碳飲食法與生酮飲食法一樣,會因為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而造成肝糖量減少,進而去影響到我們正常的訓練強度與運動表現,當我們的訓練強度無法維持或增大的時後,對於增肌的這塊將會出現比較不利的現象,所以
  • 純植物性飲食到底能不能代替雜食性飲食?
    因此,以植物為主的飲食確實可以達到蛋白質攝入目標。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有可能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嗎?我們已經知道,你可以在植物性飲食的條件下鍛鍊並增長肌肉,但你能在純素食或素食飲食中變瘦嗎?答案是肯定的。人們擔心,由於許多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含有一些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因此很難減少體重。大家都知道,幾乎每一種以碳水化合物為基礎的食物都來自植物。
  • 低碳水入門:生酮,阿特金斯,原始人……六種不同飲食法差別在哪裡?
    Diet 低碳水高蛋白飲食 Low Carb High Protein Diet 這些不同名稱的低碳水飲食法,如果是野獸的老朋友,應該至少聽到過2、3種。 現在,我們就用一篇文章解答幾種主流低碳水飲食流派的差別,以及哪款適合你。 先上車,看看低碳水飲食的三個檔位 不同低碳水飲食方法在每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上,大體可以分三個檔。選擇哪一檔,主要取決於你的減肥計劃和飲食偏好。
  • 「碳水循環」減肥法,這樣安排一周飲食,變瘦不用那麼痛苦
    選擇那些更聰明的減肥方式,輕輕鬆鬆就能變瘦,比如今天要講的「碳水循環」減肥法。先要認識「碳水循環」我們先要清楚一點,就是減肥主要靠控制飲食,而控制飲食的重點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比如糖果、米飯、麵條這些東西,是我們長胖的元兇。而肉、肥肉、蔬菜水果,這些食物,是維持我們身體健康的營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