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石正莉
如今,低碳飲食、生酮飲食、無麩質飲食等眾多時髦飲食方式盛行,吸引著不少人躍躍欲試。這些飲食方式可能對某些人起了些作用,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風險不小。
低碳飲食及生酮飲食。這兩種飲食模式的特點都是高脂肪、適量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低碳飲食的碳水化合物能量佔比為10%~25%,生酮飲食為
無麩質飲食。麩質是存在於小麥、大麥、黑麥中的蛋白質,具有很好的黏性、彈性及延展性。但麩質又是一部分人的剋星,他們身患乳糜瀉或者麩質不耐受,攝入含有麩質的食物後,會出現各種消化道不適,比如腹脹、腹瀉等。所以,無麩質飲食出現的初衷是為了讓這部分患者規避不良反應和組織損傷。但是,麩質卻由此被居心不良的人過度妖魔化,他們宣稱麩質有害健康,是引起體重增加的原因。事實上,這些指控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對於絕大多數人,無麩質飲食完全沒有必要。並且,很多無麩質食品是精加工的,減少了全麥粗糧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更容易吸收,升糖指數也更高。調查顯示,換成無麩質食品的消費者,體重和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反而有所增加。
純素食。素食是一種完全不攝入肉類食材的飲食模式,根據乳製品、蛋類的攝入情況,又可以細分成不同的素食模式。其中,純素食是指不吃肉類、蛋類、乳製品類的膳食模式。純素食者常給人更瘦、更健康的固有印象,因此受到很多人追捧。但事實是,純素食者也有增重或者體重超標的可能性。這是因為,不含或者不屬於動物類的食物不一定絕對健康,比如薯片、含糖飲料等。這些食物空有熱量,毫無營養價值。另外,長期堅持純素食的人還面臨一些營養素缺乏的風險,包括鐵、維生素B12、鈣等。
間歇性斷食。間歇性斷食是近幾年很流行的飲食模式,比較普及的方法有「5+2輕斷食」模式。這種模式要求一周中5天正常進食,其他非連續的2天只攝取平時能量的1/4。也就是說,輕斷食日總的食物攝入達不到平時的一頓飯。以一周或更長時間為單位評估,執行間歇性斷食的人能量攝入的確有所降低,對體重管理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這種飲食模式比較適合肌肉較壯、身體超重、腰圍過大、血脂升高、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且控制食量能力較差、工作忙碌沒時間調整飲食的人。但是,有些特殊人群不能採用間歇性斷食,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孕產婦、哺乳期婦女、糖尿病患者,以及既往有進食障礙的患者。此外,很多人的飲食節律也不適應這樣的飲食調整,斷食日可能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感,難以堅持;也有不少人過多將希望寄託於斷食日,正常進食時胡吃海塞,不講究均衡搭配,也不講究健康食物的選擇,長期下來膳食質量絲毫沒有實質性地提高,對於體重和整體健康起不到太多的改善作用。
本文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耿媛媛_NJ5571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