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
Ritu Verma教授,費城兒童醫院胃腸病醫生,同時是乳糜瀉病中心主任。本篇資訊中,Verma教授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去年提出的無麩質飲食指南進行解讀。醫脈通整理如下:
眾所周知,乳糜瀉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主要治療措施是無麩質飲食療法。通常所說的無麩質飲食是指,飲食中不含小麥,黑麥,大麥,而且最主要的的是避免麩質混合食物。我們都知道如果乳糜瀉患者食物中麩質含量超過20ppm或以上,隨著時間推移,便會有胃腸道損害和自身免疫功能的惡化。因此,當患者診斷為乳糜瀉疾病時,他們會接受重要的飲食指導,以使他們避免麩質食物,和麩質混合食物。
想像一下,如果你被確診為乳糜瀉疾病,而你恰好要去商場購買食品。通常建議患者購買之前閱讀一下食品成分表,這就很簡單地確定食品裡面是否含有小麥,黑麥和大麥。但是,通常還有添加劑可能會混加有麩質成分。因此,患者還需要進一步閱讀添加劑組成以確定裡面是否含有麩質成分,從而避免這一類食品。如果無法確定,家長必須電話諮詢一下生產廠家,以確定食品裡面是否有麩質成分以及麩質含量是否小於20ppm。
因此在過去整個購物過程可能需要花費數個小時弄明白食物裡面是否含有麩質成分,以及孩子進食這種食物是否安全。
2013年,FDA發布指南建議市場銷售的食品,如果其中麩質成分含量小於20ppm,可以標註「無麩質」標籤。這樣的話,當需要去商場購買食物時,可以隨便拿起一個標註有無麩質標籤的食物放入購物車,然後回家放心進食,不再需要反覆閱讀確認說明書。這使乳糜瀉病家庭的生活比之前變得輕鬆很多。
主要的問題是,一些確診時間很長的患者家長發現他們吃了很長時間的食物現在卻沒有「無麩質」標籤。所以,仍然建議患者吃之前看一下食物的成分表,如果感覺吃了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話,可以繼續飲食。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一些事情。此外,還可以電話諮詢一下廠家生產工藝是否有變動,以及食物中是否含有麩質成分。
當然,在過去對於有乳糜瀉病患兒的家庭來說確實也造成過一些混亂。然而,這項新規定確實也幫助了新確診的患兒家長。
值得注意的是,餐廳並不受FDA新推出的規定,儘管他們也被告知「無麩質」食物的定義是食物中麩質含量少於20ppm。
點擊下載:FDA Facts Gluten-Free LabeIing.pdf
醫脈通編譯自:Gluten-Free: Easier Than It Used To Be,Medscape,April 06,2015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