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靈感不竭,源於愛情悲劇裡的等周定理的前生今世

2020-11-24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面上的等周問題是微分幾何的基本問題之一,研究歷史悠久,若要完整的講述其中的故事,我們不妨從亨利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最著名的歌劇《狄朵與埃涅阿斯》(Dido and Aeneas)聊起。這部歌劇取材於維吉爾(Virgil)的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演繹了迦太基(Carthagia)女王狄朵和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的愛情悲劇,歌劇中女巫姐妹為了破壞他們的愛情,欺騙埃涅阿斯離開迦太基去完成一項使命,狄朵誤以為他背叛了自己,於是自焚身死。

據說公元前814年,狄朵與埃涅阿斯的相遇其實並不浪漫,她一生命途坎坷,在此之前因丈夫被暗殺而被迫逃離故土,她一路逃亡來到北非海岸突尼西亞,想向當地人買一塊地皮,但屢遭拒絕。狄朵說:「我只要一塊牛皮能圍起來的面積就可以了。」當地人慷慨同意,卻未料到腓尼基人過人的智慧:他們將牛皮剪成小條,在海岸邊圍成一個面積最大的半圓形,建立了迦太基,昌盛一時。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等周問題的影子——在給定的周長內圍住儘可能多的土地面積,遺憾的是這位潛在的女數學家選擇將生命獻給愛情,最終這個數學問題還是由古希臘數學家給大致解決了。

這個結論早已被人熟知,但要嚴格地證明,卻實屬不易。在所有周長相等的圖形當中,圓擁有最大的面積;同樣地,在所有面積相等的圖形當中,圓擁有最短的周長。這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數學家們把它稱作「等周定理」。雖然直到19世紀,數學家們才嚴格地證明了等周定理,但早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了圓的這個漂亮的性質。難怪古希臘大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會把圓看作是最美麗的圖形。

以等周定理為基礎,巧妙地利用軸對稱的方法,我們還可以解決很多與面積最大化或者線路最短化有關的問題。在這裡,我想給同學們留下兩個思考題。閱讀答案之前,不妨自己先仔細想一想。

問題1:如何用給定長度的柵欄在90度的牆角處圍出一塊面積最大的空地?

問題2:給定一個等邊三角形,如何用一根最短的線條(不一定是直線)把它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

問題1的答案:圍出一塊90度扇形的空地。把整個圖形連續翻折三次,於是這段柵欄會變成原來的四倍長,並形成一條封閉曲線。我們只需要讓這條封閉曲線內的面積最大即可,而當這條封閉曲線正好是一個圓的時候,它內部的面積達到最大。因此,原問題答案便是,在牆角處圍出一個90度的扇形。

問題2的答案:一段60度的圓弧。把等邊三角形連續翻折五次,得到一個正六邊形。等邊三角形中的那根線條就會變成原來的六倍長,並且圍成了一個封閉圖形,其面積應該等於整個正六邊形面積的一半。我們的目標就是讓這個封閉圖形的周長最小,顯然我們應該讓這個封閉圖形正好是一個圓。因此,給定一個等邊三角形後,平分其面積的最短線條就是一段60度的圓弧。

最早嘗試證明的,是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的芝諾多羅斯。他先證明了:

1.等周的多邊形中,正多邊形面積大

我們準備任意一個多邊形。周長不變的情況下,要使它的面積大,那麼任意兩條相鄰邊,必須是相等的。

這是因為,對於兩條相鄰邊AB和AC,因總周長不變,有AB+AC不變,A的軌跡恰是一個橢圓;所以當△ABC面積最大時,BC邊上的高最大,此時A是短軸端點,有AB=AC。以此推類,得到任意一條邊都相等,因此正多邊形面積更大。

2.等周的正多邊形中,邊越多面積越大

我們再準備任意一個正n邊形。從中心聯結各個頂點,像切蛋糕一樣把它分成許多三角形。令周長為C,每個三角形的高為h,那麼總面積就是Ch。通過解三角形,能求出。

通過求導可知,隨著n變大,h也變大,而C不變;故邊數越多,該正n邊形面積越大。

綜上,通俗地說,面積要大,邊數就要多,就變成了「正無窮邊形」,那麼它是什麼?它正是一個圓。

所以芝諾多羅斯定下結論:等周的圖形,圓形面積最大。然而,從多邊形變成圓,看似小小的一步,實則牽涉到極限的討論。而當時對微分、無窮角的思想一頭霧水,所以該證明未被彼時世人所承認。

隨之而來的中世紀,人們專注於其他有趣的數學問題,連屬於三大數學家的歐拉、高斯也未鑽研該猜想,所以等周定理一度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

直到1839年,德國數學家雅可布斯坦納,才給出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證明。我們來看一看他巧妙的證明。一個圖形面積最大,它必須滿足:

1.它一定是外凸的內凹的圖形可保持周長不變,通過翻折得到更大的圖形。

2.圖形的一條弦平分周長,那麼它一定平分面積

以平分周長的弦為分割線,左右兩邊面積一定相等,否則可通過翻折得到更大的圖形。

3.一條曲線與其兩端點所在直線組成的圖形,半圓面積最大

這點需要仔細講講。首先,曲線可為任意形狀,但總長是定值C。聯結曲線的兩個端點A和B,要使這個圖形面積最大,它至少需滿足定理1和2,即它是凸的。

現在我們在曲線上任取一點P,聯結PA與PB,將圖形分成三部分。因曲線長C不變,故左右兩部分不變,只有△ABP面積可以改變。

而△ABP面積最大時,PA與PB垂直,即P在以AB為直徑的半圓上。又P為曲線上任意一點,因此P的軌跡是一個半圓,即面積最大的圖形為半圓形。證明完了上述命題,我們取兩個半圓拼在一起,得到一個圓,則這個圓是等周圖形中面積最大的,這就證明了等周定理。

那至此就徹底解決了等周定理嗎?事實上仍然沒有。上述證明看似已經非常合理,數學家卻不以為然,提出質疑:這一切的前提都是,面積最大的圖形是存在的;如果不存在,上述證明只是無用功。可見解決問題的同時,往往會有更多問題層見疊出,並吸引數學家們砥志研思;而這正是數學乃至其他學科能蓬勃發展至今的原因。

斯坦納等一眾數學家的努力讓大眾相信,脫離了代數與分析的數學仍舊是強大的武器,但我們同時又會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幾何與方程碰撞產生的奇妙結果。因為下文會用到面積公式,不妨先用幾何的方法來推導一下。

於是數學家們孜孜不倦地繼續尋找證明。時光荏苒,1870年,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用變分法第一次嚴格地證明了等周定理。變分法是處理函數的數學分支,關鍵定理是歐拉——拉格朗日方程,在數學、理論物理學、經濟學中有很大作用。證明過程較為複雜,在此略去。

隨後,1901年,赫爾維茨憑傅立葉級數和格林定理,給出純解析的證明。不少數學家也相繼給出證明,其中一些人使用了初等數學,是很簡單的。

三角形的面積誰都會算,但換一種思路,運用幾何直觀便可得到另一種表達方式。首先引入三角形的外接矩形,之後按照填補色塊的思路簡單推導就得到的另一種形式的面積公式。若將三角形頂點置於平面坐標系的第一象限中,逆時針方向賦予頂點坐標,則三角形面積為 A=(x1y2-x2y1)/2。

式。值得一提的是,斯坦納的證明皆是基於解的存在性假設,這一點使他的證明並不嚴謹,甚至有同行用歌劇中狄朵的最後一句話來調侃他:「銘記我,但啊,忘了我的命運吧。」(Remember me, but ah! Forget my fate.)如此看來,幾何方法還需要與其他數學知識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其效用,因此在十九世紀與其他數學學派的競爭中,以斯坦納為首的堅持純幾何方法的學派明顯處於了劣勢。

如我們所熟悉的等周定理的兩個共軛命題:

I 所有周長相等的平面圖形中,圓面積最大;

II 所有面積相等的平面圖形中,圓周長最小.

也有人證明了三維情況的等周定理,即表面積一定的封閉曲面,球體的體積最大,這和物理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有關:無重力的情況下,水珠會形成球體。 至此,困擾人們千年的等周定理終於得以解決。

大自然偏愛圓形,向日葵的子盤,千萬種美麗的花朵,都喜歡以圓形呈現,生活中各種容器和管道,其橫截面往往是圓的。這樣最節省材料,優化資源分配,有利於可持續發展。根據等周定理,我們知道如果原料有限,圓形能得到最大的面積,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水管等的截面多是圓形。從樹木的啟示到數學定理,反映了技術(工匠傳統)和科學(學者傳統)互相促進的過程。

大自然也偏愛球形,太陽、地球、月亮、行星,頭蓋骨等都自然地形成球形或近似球形。這與等周問題跟物理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有關。依據三維等周原理:表面積相同,球的體積最大(等價於等體積球的表面積最小),根據這個定理,我們可以解釋很多現象,如天氣寒冷的時候蜷縮起來縮小表面積可以減少熱量損失,真空條件下水珠呈球形,使水珠形狀成為完全對稱的球體。很多水果是球形的。寒夜,一隻貓總是把自己的身體儘量蜷成球形。

樹木也遵循這個原理,截面圓形可以最大限度的運輸水分和養料,最有利於植物生長。同時根據帕斯卡定律,壓強等於壓力除以面積,整棵大樹全靠主幹支撐,圓形面積下數目承受的壓強最小。此外,植物生長風吹日曬,經常收到衝擊,圓形的樹幹不論風卷著塵砂雜物從哪個方向來,都容易沿著圓面的切線方向掠過,受影響的只是極少部分。鄭板橋《竹石》中說:「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也是這個道理,而且暗合中國古代「外圓而內方」的君子之道,科學和文化內涵完美的融合在君子竹身上。

蘇步青教授認為:等周問題時人類理性文明中,既精要又美妙的一個古典幾何問題,是數學教授理想的進修課題。等周定理能啟迪我們不斷提出問題,波利亞說,等周的根深扎於我們的經驗直覺之中,它是靈感的不竭源泉。

參考文獻:

楊帆,一個愛情悲劇裡的數學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生今世、三世因果及六道輪迴?如果你抱有懷疑,那就去看看下面這個神奇的秘密,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 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圖文解析:愛麗絲的前生今世
    愛麗絲的「前生」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是根據其英國的童話大師劉易斯·卡羅爾的小說《愛麗斯漫遊仙境》改編。在劉易斯的原版小說中,描寫的是九歲時候的愛麗絲,因為貪玩而跟著一隻兔子掉進了一個兔子洞裡。進而發生了後面一系列的事情。
  • 【學術風暴】從黎曼猜想看數學難題的前生今世
    從黎曼猜想看數學難題的前生今世上一期學術君帶大家了解了世界級數學難題黎曼猜想以及阿蒂亞爵士證明黎曼猜想的事件始末。今天,繼續和學術君一起來透過黎曼猜想,看一看歷史上那些名聲斐然的數學猜想吧!四色定理1852年,畢業於倫敦大學的弗南西斯·格思裡提出四色猜想。經過100多年的曲折歷程,1976年6月,在電子計算機的輔助下,終於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證明。「四色問題」的被證明也成為數學史上一系列新思維的起點。在「四色問題」的研究過程中不少新的數學理論隨之產生,很多數學計算技巧也得到發展。不僅如此,「四色問題」在航空班機日程表設計和計算機的編碼程序上都起到了推動作用。
  • 等周定理:一個愛情悲劇裡的數學問題
    撰文 | 楊帆(重慶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一著名歌劇裡的數學問題平面上的等周問題是微分幾何的基本問題之一,研究歷史悠久,若要完整的講述其中的故事,我們不妨從亨利·普賽爾(Henry Purcell這部歌劇取材於維吉爾(Virgil)的史詩《埃涅阿斯紀》(Aeneid),演繹了迦太基(Carthagia)女王狄朵和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的愛情悲劇,歌劇中女巫姐妹為了破壞他們的愛情,欺騙埃涅阿斯離開迦太基去完成一項使命,狄朵誤以為他背叛了自己,於是自焚身死。
  • 世界頂級電容話筒的前生今世
    麥克風是一種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產品,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追溯一下世界上一些最著名話筒的前生今世。  世界上第一隻話筒誕生距今已經140多年。  1876年,蘇格蘭亞歷山大•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在美國期間為其發明的電話機設計了世界上第一隻能夠使用的話筒,液體麥克風和碳粒麥克風。但是這兩種話筒使用效果強差人意。
  • 小說《瓶中信》:悲劇式愛情比喜劇式來的深
    小說《瓶中信》:悲劇式愛情比喜劇式來的深     小說《瓶中信》,是美國著名暢銷作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經典之作。尼古拉斯·斯帕克思寫作小說《瓶中信》的靈感來源於自己的父親。母親亡故後父親的哀慟讓他開始思考,人生是否能第二度找到真愛?
  • 「殭屍」「喪屍」——活死人的前生今世(上)
    本文將帶著這個疑問帶您回顧活死人的前生今世,並試圖挖掘出活死人這個存在背後的正體究竟為何,活死人為什麼會在最近異常流行。「活著還是死去,這是個問題。」故事講述了一名伏都教術士運用法術復活了大批殭屍,並讓他們成為最理想的奴隸,日夜無休止地在製糖工廠裡工作。這部電影的主旋律並不是描繪殭屍本身的恐怖,電影中的殭屍形象也並非今天這般猙獰,而是類似一種失去人類意識和情感的機器人。影片的恐怖感更多的來自人變為行屍走肉這一過程的心理恐怖,加之電影的年代背景正好處於1929-1933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確讓人不難推測本片深層含義其實是對當時僱傭制度一種控訴。
  • 趣談反比例函數前生今世,探尋精巧結論,挑戰經典問題
    反比例函數前生今世如圖,用平面去截一個雙頭圓錐,圓錐和平面相交所得的曲線有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橢圓、拋物線、雙曲線統稱為圓錐曲線,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臘人阿波羅尼斯就發現了這一現象。正則圓,歪則橢,點點繁星,皎皎星光,發人深思,令人神遊,而太陽系永恆之舞的基本節奏與舞步卻是圓錐曲線。
  • 一場浪漫而絢麗的愛情冒險,源於宮崎駿的魔法婚禮
    一場浪漫而絢麗的愛情冒險,魔法、移動城堡,還有優雅的哈爾和蒼老的蘇菲,全片迷人的夢幻令人心醉,那源於本心的純真是多麼美好。今天帶來的這場婚禮的主題設計靈感,正是來源於此部影片。他說:我們彼此用10年的時間明白了一個道理,愛是什麼?
  • 鑽石不同分數,形狀,爪鑲分別代表什麼愛情寓意?
    10分: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愛情雖然難獲得,但10分鑽戒意味著全心全意的愛,兩個人的包容與理解,成全了理想中的愛情。3克拉鑽石:前生、今世、未來的愛3克拉鑽石,象徵兩位前生、今世、未來的愛,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直到永遠。4克拉鑽石:一生有你4克拉鑽石代表一世,是你,這一世,有你便足夠。
  • 鑽石珠寶專欄|鑽戒分數代表的愛情寓意,你都知道嗎?
    鑽石無與倫比的堅硬,一直是愛情恆久的象徵,很多小夥伴們會選擇為心愛的她買顆鑽戒,但鑽戒不同的分數代表的愛的寓意不同 30分鑽石 30分的鑽石 已經具有一定的保值價值,同時象徵兩位前生
  • 雅利安人前生今世,就民族概念而言,他們與中國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在文化與商貿的交流中,我們的史書賦予了他們新的名稱——古印度人與波斯人。考古發現是在1987年,位於烏拉爾山脈南部的也裡可溫(Arkaim)峽谷。負責也裡可溫的考古專家表示,所獲得的發現結果似乎是「難以置信」的:居住在也裡可溫的居民,代表著古代印歐文明的最為特別的分支,成為雅利安文明。又說:「也裡可溫不但是一座居住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廟宇、一座天文觀測臺。」
  • 塔裡木盆地的前生今世
    萬年)以來地殼運動造成天山和青藏高原的逐步隆升,形成一個海盆:塔裡木海,4000多萬年以來隨著印度板塊向北俯衝,青藏高原向北擴展隆升和天山山脈崛起,海水逐漸退出,在帕米爾和西天山阿賴谷地形成狹長的水道,儘管具體海水完全退出的時間還有爭論,但海水從東向西的撤退過程已達成共識,此時盆地西高東低,中新世(2300萬年)以來塔裡木盆地周邊山脈的強烈隆升造成盆地內部差異性沉降,上新世早期(500萬年前後)在盆裡東部存在眾多湖泊群
  • 羅永浩鯊魚翻身 揭秘鯊紋的前生今世
    早在2000年,著名運動泳裝品牌Speedo(速比濤)推出了旗下首款以鯊魚皮為靈感的Fastskin泳衣,號稱模仿鯊魚皮表面的粗糙溝壑,以降低在水中前進時的阻力。這項新科技的最著名受惠者當屬泳壇名將,有「飛魚」之稱的菲爾普斯。#一個好吃的tips:在日料裡,鯊魚皮會被用來磨碎山葵……#Fastskin泳衣,是鯊魚皮仿生材料首次大規模公開亮相。
  • 《明亮的星》:看似悲劇的愛情卻閃爍著最耀眼的星光
    《明亮的星》是由簡·坎皮恩執導,本·威士肖、艾比·考尼主演的一部浪漫愛情影片。它改編自英國詩人濟慈生命最後三年真實的感情生活,講述了窮困潦倒而又疾病纏身的浪漫天才詩人濟慈,和他的鄰居芬妮,一個懵懂而又痴情的少女之間悲劇的愛情故事。本片的導演簡·坎皮恩出生於紐西蘭的惠靈頓。
  • 莊子視角論《白鹿原》田小娥愛情悲劇:當欲大於愛,越付出越卑微
    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哲學與愛情。哲學家的愛情,旁人看不懂;俗世裡的有些愛情,哲學家看了則儘是悲哀。這是為何?因為著眼看生命的層次與高度不同。哲學家的愛情裡充滿了對對方生命個體的尊重,比如莊子在其妻子死後敲翁高歌」,因為莊子知道生命最好的狀態是「回歸自然」。他著眼於宇宙,明白對妻子最好的「歸宿」是什麼。而俗世中可悲的愛情,則近乎「自焚」的態勢卑微付出,比如《白鹿原》中田小娥對黑娃、白孝文對田小娥。三個人,兩段愛戀。
  • 孔雀東南飛,五裡一徘徊,終究是愛情悲劇
    導語:《孔雀東南飛》的背景來源於東漢時期的關於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婚姻悲劇。它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述詩,不僅在文學地位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故事的內核上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古代因為婆媳矛盾而產生的悲劇婚姻故事不在少數,有嚴復和芸娘的故事,也有陸遊的唐婉的故事。而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故事,更顯得壯烈。
  • 女主重生悔悟前生文,《宰輔重生日常》重活一世,她被男主寵上天
    女主重生悔悟前生文,《宰輔重生日常》重活一世,她被男主寵上天大家好,小編來推薦超好看的言情小說了,今天給大家帶來女主重生悔悟前生文,《宰輔重生日常》重活一世,她被男主寵上天,解救書荒中的你。免費入坑,趕緊收藏起來吧!1.
  • 【大自然的饋贈】人類的創意,源於大自然的靈感
    作者:寶寶知道 秋天的雛菊都說,大自然是最出色的設計師,它造化了世間萬物,讓他們彼此依賴又彼此不侵犯,就這樣和平永恆地存在,而人類卻是最聰明的建造者,你看,不管大自然賦予什麼,沒有賦予什麼,他們都能通過自己聰明的腦袋將一個個創意呈現出來,讓人嘆為觀止。
  • 韓國科幻愛情悲劇《九尾狐外傳》詳細劇情
    韓國科幻愛情悲劇世京等人搶先一步,將民宇帶到了SICS總部,透過燦赫之口,民宇對九尾狐以及事件本身有了詳細的了解,燦赫提議民宇加入SICS,共同對付九尾狐,想到施妍的民宇難下決心,拒絕回家。由於SICS的保護,彩怡等人刺殺民宇的行動失敗,施妍以為民宇已死,內心悲痛,後來從彩怡的口中得知民宇尚在人間,不由得輕鬆起來。但另一方面,施妍也因為自己給組織行動帶來了不便而深感自責,武永決定最後給施妍一次機會,讓她除掉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