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共飲一灣水

2020-12-03 東莞日報社i東莞

點擊觀看《東江,共飲一灣水》

東江,珠江水系幹流之一,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椏髻缽山,自東北向西南流入廣東。

新豐江,東江水系最大支流,發源於韶關新豐縣海拔1434米的雲髻山

58歲的潘希創是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護林員。小時候,他隨大人到山上玩耍時,發現一種特別的植物,葉子很綠會發光,開出的花很漂亮,結出的果實像蓮花一樣,裡面藏有紅色的籽。

2019年,科研人員在對保護區內最高峰阿婆髻一帶開展資源巡護過程中,在西南坡向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厚葉木蓮,種群數量達到300株,樹齡在400年左右。

厚葉木蓮在全球僅中國廣東才有發現,雲髻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分布範圍最廣、數量最多。其天然分布區的範圍非常狹窄,屬極小種群。

潘希創和同事們一周要巡山兩次,每一次需要在野外工作6個小時。除了巡護植物,還有更重要的責任就是保護新豐江的水源。「這裡水質非常好,我們平時都不用帶水巡山。」潘希創驕傲地說。

新豐江在流經連平縣後,在東源縣流入萬綠湖,又名新豐江水庫,是華南地區第一大湖,因四季皆綠,處處皆綠而得名。隨後在於河源市區匯入東江,繼續向南流往惠州。

惠州城,東江畔,一人,一桶,一篩,惠州民間藝術大師劉漢新的目光不停掃過河灘,期待能找到幾塊上好的顏料。砂石做顏料,是他的得意之處。自小在惠州長大的他,在西湖岸邊玩耍,在羅浮山腳學做彩瓷,在合江樓旁讀東坡詩句——「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如今,劉漢新已創作了「惠州西湖」「惠州老宅」「惠州古村落」「東江河邊風景」等多個系列作品,屢獲獎項,但他最愛做的事,還是一有時間就去東江邊,再淘上幾塊石頭,繼續用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講述這裡的故事。

東深供水工程,水源取自東江,北起東莞橋頭鎮,南至深圳水庫,再至港島,全長68公裡,連貫三地,承載著莞深港數千萬居民的生活。

東深供水工程見證著珠三角的改革開放。起初,東江沿線製造業迅猛發展,汙水偷排時有發生。隨著政府以及民眾對生態環保意識的加強,東江水開始恢復清澈。

鄧雷是粵港供水公司橋頭部水質室副主任,他和同事們平日的工作就是在東江上巡護。領略過冬天的江風,經受過夏日的酷暑。除此之外,他們也奔走於河水兩岸的村莊、學校,動員百姓齊心護水。

如今河道兩旁再不見偷排暗渠,成群水鳥在江面上嬉戲。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東深供水工程,靜靜地守護著三地百姓,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生命之水。

東江的另一頭,在珠江三角洲東岸的大地上蜿蜒流淌,最後從廣州黃埔區和東莞麻湧鎮之間的水道流入獅子洋。

相關焦點

  • 深晚報導|上下遊地區同心協力 一起保東江之水長清
    今年11月初,深晚記者赴「東江之源」尋烏採訪了解到,在中宣部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推動下,深圳市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支援合作工作深入展開。作為東江的發源地,尋烏一手抓基礎配套建設,一手穩生態環境保護,守住了綠水青山,為東江下遊群眾的用水安全把好了第一道關。
  • 安遠:東江源頭譜華章
    安遠:東江源頭譜華章  客家新聞網曾翀宇、特約記者薛玉娟  「一灣哩格清流喲東江源,滿山哩格蒼翠喲九龍盤;百歲哩格圍屋喲說從前,萬畝哩格臍橙喲紅滿天……」一曲《三百山》之歌,唱出了安遠人民的幸福感。
  • 博羅縣沿東江經濟帶發展規劃(摘選)
    第二節 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 一、培育壯大現代物流業 以惠州(石灣)綜合物流園為中心,以園洲、龍溪、羅陽公路沿線和石灣恆盛碼頭、園洲福和碼頭、龍溪宏興碼頭為主要節點,大力推進水鐵、公鐵、水公多式聯運,加大對廣州東、東莞、惠州西部等區域貨物的承攬,推動石灣及周邊城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和物流聯繫,建成珠三角東岸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 世界最盛大節日—印度大壺節,1.2億人參加,一起沐浴共飲恆河水
    導語:世界最盛大節日—印度大壺節,1.2億人參加,一起沐浴共飲恆河水說到印度,相信我們對這個國家都頗有興趣。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也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國,國土面積沒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大,面積只有298萬平方公裡,卻養活了13.53億人。印度作為我們的鄰國,也擁有悠久燦爛的文化,但印度卻有著和我們國家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印度,來說說印度那些事。
  • 惠州市東江高級中學的教育基因重組實驗
    落實校址、購置設備、遴選校長、招聘教師……當年9月3日,東江高級中學正式開學。一所新辦學校如何才能迅速為業界認同、社會滿意?2016年11月,《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前往惠州,對東江高級中學創造的「團結共進體」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入調研。
  • 增城區東江北幹流33條一級支流水環境治理EPCO工程初見成效
    今年,增城區對東江北幹流的12條一級支流、1條二級支流、1條沿江暗渠開展水環境治理EPCO項目。目前整治的13條河湧,均已全面消除黑臭,其中11條河湧氨氮和溶解氧指標達到地表V類水質標準及以上。  據介紹,增城區內東江北幹流一級支流共33條,根據增城區環保局水質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檢測平均水質均未能達到考核標準,呈現劣V類甚至黑臭狀態,對東江北幹流下遊造成嚴重影響。
  • 常山城鄉共飲「一碗水」 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
    浙江在線杭州6月19日訊(記者 王世琪 通訊員 徐鶴群 梅林蓉 錢李源) 擰開水龍頭,看著乾淨的自來水流出,常山縣芳村鎮芙蓉湖村村民丁連介笑了,這水他等了16年。  6月18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常山縣在全省率先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並通過驗收銷號,實現「城鄉共飲『一碗水』」。
  • 同飲長江水 ,共護長江源——長科院圓滿完成2018年江源科學考察
    「同飲長江水,共護長江源」、「長江大保護,我們在行動」,這是長江科學院2018年江源科考隊的活動主旨。
  • 後海、濚灣水、芣菜,以及水鱉
    *本人大膽推斷,後海、後湖、桃子湖以前串成了一段水體,很可能就是消失了的濚灣水。據《長沙府嶽麓志》:「濚灣水出麓山左自之字港來,曲折數十裡為濚灣港,可通舟。濱江三裡穿孔,道繞濚灣市北以出,將入大江。」今天,午休間隙,環後海一圈,納悶為何無河長公示牌!
  • [發行]東江環保: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說明書
    100 元/噸,高於公司水淬渣存貨成本 50%以上; 水淬渣的盈虧平衡點是鉛=12,000、鋅=12,500,即使鉛、鋅金屬現貨價格低於 歷史平均水平 40%,該項目仍可保持盈虧平衡,因此水淬渣存貨價值具有一定 的抗跌性。
  • 王者加冕再添殊榮,水感肌SUIKANHADA消水飲一舉斬獲「蒙特獎」!
    近日,2020年國際質量評鑑組織(Monde Selection)將全球質量行業的權威獎項蒙特獎頒發給來日本東瀛製藥水感肌SUIKANHADA旗下一款瘦身美顏產品——消水飲。 消水飲是迄今日本瘦身美顏類健康口服產品於行業中第一個拿到Monde Selection銅獎的優秀品牌。
  • 石碣鎮「東江生態文化季」「雲遊東江」無人機玩家大賽暨無人機科普活動來了!
    讓我們以無人機航拍活動帶大家雲遊大美東江!石碣鎮「東江生態文化季」「雲遊東江」無人機玩家大賽暨無人機科普活動主辦方希望通過無人機玩家大賽,搭建一個平臺,以無人機航拍這一最具科技感和視覺美感的表達方式,展現無人機鏡頭下石碣生態秀麗的城市景觀、生態宜居小鎮的城市名片,讓不同的人創作出自己眼中不同的石碣之美。帶大家雲遊大美東江。
  • 關於保利達(惠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位於東江北岸望江地段JBN36-8#...
    近日,本局收到保利達(惠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申請辦理位於東江北岸望江地段JBN36-8#地塊住宅小區總平面圖及單體建築設計方案調整的申請及有關材料(PD20200254)。建設單位前期已自行公示完畢,未收到相關利益方反對意見。
  • 有人在東江拍到了中華白海豚!
    視頻:目擊者鄧先生提供「第一次在東江看見海豚,心情很激動!」11月12下午,正在東江博羅段釣魚的鄧先生看見江面上有一隻海豚上下翻騰,很是可愛,激動之餘立馬拍下視頻並報警。
  • 東莞有四大水危機
    他說:「水情嚴峻,我們要時刻保持水危機意識。」
  • 惠州一釣友在東江拍到中華白海豚,再見時已擱淺死亡
    中華白海豚遊到惠州東江了!但這是件好事嗎?白海豚出現在東江內河,情況有些不妙,估計是迷失方向了吧……釣友鄧先生見狀,立馬打電話報了警。但如果它繼續向東江上遊遊動,那麻煩就大了!它們本是生活在鹹水裡的哺乳動物,誤入東江後如果不能及時遊回去,時間長了肯定會出問題,加上東江河道不斷有船隻駛過,一旦被螺旋槳劃傷,怕是會出問題。果然是怕什麼,來什麼!
  • 延安「生命線」工程南河水庫試蓄水成功 城區50萬人共飲
    這標誌著延安引黃工程具備了調節能力,供水保障率和安全可靠性進一步提升,延安城區50萬人共飲黃河水的夢想將成為現實。這一工程從根本上打破陝北水資源瓶頸,是推動延安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生命線」工程。此次蓄水成功的南河水庫主要由大壩、導流洩洪洞、輸水洞三部分組成,總庫容293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是1225萬立方米,可以保證受水區一個月的供水量。主要功能是在黃河泥沙每立方米大於60公斤、流量每秒小於100立方米、保證生態流量取水受限時,向受水區供水的反調節水庫。
  • 推動綠色發展(118)丨東江湖水環境一級保護區——「網紅地」念好...
    8月最後一個周末,東江湖畔的春燕農莊很熱鬧,21間客房有10多間入住了客人。到了飯點,一樓餐廳幾乎客滿。老闆何曉金和妻子謝春燕格外忙碌,就像今年暑假裡的每個周末一樣。「七八月是旺季,一到周末基本沒房,忙得三四點才吃得上中飯。」何曉金笑著說。進入資興市白廊鎮,車子駛上沿湖公路,一側的東江湖與天空一樣碧藍,遠山層疊,風景如畫。
  • 誤入東江惠州段中華白海豚死亡
    記者昨晚獲悉,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昨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