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強食適者生存,2020中國手機市場或將迎來大洗牌

2021-01-14 騰訊網

突如其來的疫情正在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智慧型手機市場也形成了巨大的衝擊。使得本已經因為市場飽和銷量下降的手機廠商們日子過得更加艱難,尤其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中國,來自調查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原本各大手機廠商們準備趁著新春佳節到來的機會大顯身手,結果疫情影響幾乎打亂了所有的計劃,分析調查機構預計2020年Q1季中國手機市場跌幅高達30%,對各個手機廠商的衝擊是非常嚴重的。

對於華為、小米、OPPO、vivo來說這樣的現實是非常嚴峻的。尤其是對正在遭受美國禁令打壓的華為,谷歌禁止GMS應用導致其海外市場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其不得不改變銷售策略,由國內國外發展齊頭並進轉而立足國內,此時國內市場出現如此的震蕩無疑是雪上加霜。

華為新發布的機型已經無法安裝谷歌應用服務,而華為高層則表示由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即使未來谷歌不再對華為進行限制,華為也不會繼續使用GMS,將全力打造自研的鴻蒙系統和HMS生態;高層的表態一方面顯示美國方面針對華為禁令還沒有鬆動跡象,另一方面也說明華為自研系統正日臻完善,未來一旦形成「自研晶片+鴻蒙OS」體系,沒有任何羈絆的華為未來發展也將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當然了美國對於除華為之外其他中國手機還是網開一面的。高通就展示了自己對中國手機廠商足夠的重視,最新的驍龍865晶片依然由國產廠商首發,目前似乎連三星都享受不到這個待遇。小米、OPPO、vivo現在所處的外部環境要好於華為,但它們目前看起來也認識到了擁有核心技術的重要性,加強技術研發正在成為各大廠商的共識。

中國五大頭部廠商佔據的市場份額在2019年已接近92%,伴隨著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五大廠商營銷力度還將進一步強化,這意味著其他中小手機廠商市場份額或許會在2020基本消失殆盡。

相關焦點

  • 合成樹脂瓦行業競爭激烈,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市場法則
    中國合成樹脂瓦行業市場烽煙四起,企業生存與消亡往往只是剎那間的事。要想在硝煙中立於不敗之地,獲得更高利潤,就要學會控制成本。因為建材市場被看好,於是千軍萬馬湧進市場,各行各業都有絡繹不絕的投資擠進來。尤其是合成樹脂瓦行業,進入門檻較低,更是迎來了井噴式的品牌和企業出現。
  • 《狼圖騰》——這是弱肉強食的世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狼圖騰》這部影視將蒙古族人與狼群微妙的共生關係刻畫得很傳神,以漢人知青視角介入也豐富了解讀渠道,獨白直接參與敘事功能。同時它又是一部草原文革錄,以場部主任為代表的左翼政內壓制,以阿爸為代表的右翼,在原生態面前大搖幹預主義的虎皮旗,而對此不做評判的處理饒有意味。
  • 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SA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為33.7%,環比增長逾6個百分點,趕超蘋果奪回冠軍。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會成為新能源車企目前的生存狀況嗎?
    新能源汽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這兩年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催生了很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隨著補貼2019年補貼政策的落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對新能源車企或將會從百家爭鳴轉為優勝劣汰的時代。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出臺,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續航裡程,電池能量密度等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對於有技術的車企來說,可以憑藉車企自身的技術和自身的實力去應對,同時自身的技術和實力能夠符合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補貼要求,在車輛生產和研發上面來說的話,就能夠節省大量的資金,對於沒有自身技術實力的車企來講,或者是說續航裡程沒有達到最基本的是要求的車企業,那麼其實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 四本黑暗流爽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在廢墟中夾縫生存!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小杜姐愛生活的小說世界,本期小杜姐愛生活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黑暗流爽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在廢墟中夾縫生存!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1.
  • 紅皇后假說:繼達爾文進化論後的另一大猜想,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對於這個觀點,範瓦倫認為世界萬物皆是如此,從而得出了自然界中最為激烈的生存競爭法則:即不進即是倒退,停滯等於滅亡。這個事實真是殘酷啊!合理性他充分考慮到了進化是分為有利性與減損性,退化也一樣。這種假設拿到人類之中一樣適用,但是人與人相比差異性更大,也就證實這個假說也是片面的。
  • 日本手機市場洗牌:中國品牌全軍覆沒,京瓷排第四,榜首佔比43%
    而手機市場的老牌霸主蘋果,則在這次排名中屈居第4。除此之外,第5至第10名分別為OPPO、vivo、Realme(OPPO子品牌)、聯想、LG和TECNO(中國傳音)。可以看到,雖然在這份榜單中,中國手機品牌沒有奪魁,但是在前10名中,卻有7個都是國產品牌。可以說,目前國產手機在全世界市場都非常受歡迎,甚至已經佔據了「大半江山」。
  • 中國手機廣告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從具有良好發展態勢的細分市場來看,移動遊戲越來越吸引用戶注意力和時間,用戶付費的意願加強,移動遊戲將進入回報期;移動電子商務,如果能夠解決好誠信和支付問題,未來發展潛力也巨大;隨著手機屏幕的變大,網絡的提速和資費的降低,手機廣告的潛力也會展現出來;而移動視頻可以很好地移植PC端的視頻廣告模式,收費APP的小額支付模式也具有很強的生命力。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使用的深化,贏利模式將會更加成熟。
  • 弱肉強食不適用於人類,吃人的要被人吃,對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批判
    有人說,弱肉強食是生物的生存法則,而人是生物的一員,所以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也是弱肉強食。這樣的說法(或推論)是錯誤的。在生物界的同一物種內部,不僅不是以「弱肉強食」為生存法則,而且是以「團結協作,和睦共處」為生存法則。如果是社會性生物,更是以「以強護弱」為種內的強者之道。本文將從生物學角度對這些觀點予以闡釋。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弱肉強食在一次次戰爭中被人視為真理!後來有一個人在研究了生物進化之後說出一句話,生物的本質不是弱肉強食,而是適者生存。因為世界的一切都是我們定義的,所以沒有什麼是對的,同樣也沒有錯的,有的只是多少人認為而已,多數則是真理,少數則是錯誤。達爾文一個人說的話微不足道!
  • 文明社會裡的人們,為什麼認同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2020-03-25 16:28:22 來源: 俚言雜談 舉報
  • 每日竇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這部書裡,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的核心思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19世紀,由於宗教和文化的影響,歐洲人都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上帝創造的,而且所有生物的樣子從造物之初一直到現在,都是從來沒變過的。比如說,他們認為現在的麻雀和一萬年前的麻雀是一樣的,現在的鯊魚和一萬年前的鯊魚也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
  • 陳情令: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陳情令亦是如此,魏無羨深受其害
    弱肉強食,落後就會挨打,這是自古以來的常識,這點也在《陳情令》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同樣情況的還有與各世家為敵的時候,當時魏無羨只是救了溫氏一些無辜的老弱病殘,但偏偏被各大世家說的妖魔化,並舉兵攻打,沒有辦法,他只能反抗,直至最後被消滅。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演論》警醒災難中的中華民族
    2020-11-30 09:41:50 來源: 狐狸帶你看電影 舉報
  • 中國平板電腦洗牌:蘋果跌到第2,聯想第3,第一賣出260萬臺!
    受到此次疫情影響下,遠程辦公和在線教育變得更加常態化,很多學生都是藉助平板電腦遠程學習,沉寂多年的平板電腦需求量明顯提升,早在Q2季度IDC就發布了一份報告,國內平板電腦業務迎來爆發增長,成為了很多中國家庭的必備電子產品之一。
  • 2020年,中國科技行業將發生的20件大事
    2020年開始了,中國科技行業的泡沫被擠壓,行業將實現軟著陸。那麼今年中國的科技行業最可能發生的大事有哪些呢?1、經過5G元年後,5G基建仍然需要很多努力,所以2020年5G手機不會有爆發式增長。但由於5G的發展,手機行業將進入新一輪洗牌,華為、小米、蘋果、oppo、vivo等大廠將拉開更大差距。
  • 視頻行業迎來洗牌,又一視頻網站崛起,被稱「中國版YouTube」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手機成為年輕用戶休閒娛樂的主陣地。追劇、閱讀、遊戲,手機已成功代替不少電腦功能,而用戶使用需求的改變,也讓視頻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洗牌。優酷、愛奇藝以及騰訊視頻等老牌視頻網站雖然依舊大火。
  •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古嶽丘壑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宣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學說。我認為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生物進化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大自然的動物界裡確實是存在的。
  • 《狼道》智慧之五十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狼的生存中,它懂得去認真觀察和尋找目標和獵物,去適應周圍的環境,在狼的生存中也存在著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危機意識。狼在那個優勝劣汰的動物界中,從不守株待兔,它會主動出擊,所以,它們才能在狼族中生存,在自然界中生存。
  • 2020上半年手機市場調研報告: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5%
    疫情影響下,據市調機構canalys公布的出貨量報告,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為7260萬臺,相較去年同期下滑18%;Counterpoint 發布的 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Q2分析報告顯示,整體同比下跌17%,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增長顯現頹勢。同時頭部品牌的位次洗牌伴隨著更為明顯的此消彼長,份額爭奪幾乎成為大品牌間的專屬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