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校發現低氣壓等離子體中輝光條紋現象

2020-11-24 科學技術部

    日前,大連理工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劉永新博士首次在實驗上觀察到射頻電負性等離子體中的輝光條紋現象,並與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匈牙利魏格納物理所和德國魯爾大學的學者合作進行粒子模擬,證實了該實驗觀察到的結果,並給出了合理的物理詮釋,相關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

  輝光條紋作為一種自組織形式的放電現象,呈現明暗相間的輝光區域,常見於大氣壓電正性氣體放電中。但這次,劉永新在低氣壓電負性氣體放電中首次發現了這種輝光條紋現象,並通過計算機模擬揭示了這種現象背後存在的全新的物理機制。研究表明,與電正性氣體(如Ar氣)放電不同,電負性氣體放電形成的等離子體是離子—離子等離子體(即以正離子和負離子的形式存在)。如果離子密度足夠大,正負離子在射頻電場的作用下,與之共振產生輝光條紋。這種新的物理機理具有普遍性,也可以用來解釋其他離子—離子射頻等離子體中的類似現象。此次新現象的發現,不僅是等離子體物理基礎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進展,而且對工業上常用等離子體材料表面處理工藝(如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等離子體?火焰是等離子體嗎?
    等離子體振蕩是等離子體中的電子在慣性和離子的靜電力作用下發生的簡諧振動。等離子體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物態。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就是恆星,星系也是由恆星構成的,像太陽等恆星就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它佔了整個宇宙中物質形態的99%。自然界中的閃電就是等離子體。用人工方法,如核聚變、核裂變,也可產生等離子體。
  • 常壓DBD等離子清洗機中的等離子體有哪些特點?
    常壓DBD等離子清洗機,是指能在1個標準大氣壓或近似於大氣壓下引發氣體電離,產生類似於輝光等離子體的設備,也叫大氣壓DBD等離子清洗機、準輝光大氣DBD等離子清洗機。與絲狀放電相比,準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更加穩定、均勻,更適合大面積的材料或產品進行表面處理。
  • 真空等離子清洗機產生的輝光放電有何特點?
    真空等離子清洗機,也叫低壓等離子清洗機,是一種能產生等離子體並可以利用等離子體對材料進行表面改性的設備。各種工藝氣體在低氣壓狀態下被激發電離,散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俗稱輝光。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輝光放電的特點:低氣壓輝光放電區的名稱來源於這種等離子體是發光的,產生發光是因為電子能量和電子密度已經高到足可以由激發碰撞產生可見光。
  • 射頻大氣壓輝光放電的典型結構和產生辦法是什麼樣的?
    當射流等離子體進行材料處理時,被處理的材料通常位於發生器噴嘴出口下遊的射流區。一方面,等離子體工作在開放的大氣環境中,另一方面,等離子體工作氣體處於流動狀態,當遇到被處理材料時形成衝擊射流。處理的模型如下圖所示。
  • 神話中「人體輝光」被證實真實存在,不同的人身上散發不同的輝光
    神聖的人是否真的會發光,我們無從探究,但是現實中,我們人類自己,卻被屢屢發現從身體上閃現輝光。在20世紀60年代,義大利也曾發現過這樣的女子,光環在她的身體周圍,尤其在晚上出門的時候,十分的明亮。這樣的奇特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難道她們一個個都是聖人?不,她們不是。
  • 等離子清洗機為什麼會產生輝光?
    等離子清洗機在密封容器中設置兩個電極形成電場,用真空泵實現一定的真空度,隨著氣體變稀薄,分子之間的間距和分子或離子的自由運動的距離也越來越長,而後通過電場作用發生碰撞而形成等離子體。離子是沒有方向性及規則性的,發生反應時離子不斷抨擊物體的表面使之產生相互碰撞,不同氣體發出輝光顏色不同,是因為發生了不同的物理反應。利用等離子處理會發出輝光,又稱之為輝光放電處理。
  • 輝光放電光譜儀:方便快速的鍍層分析手段
    輝光放電源的結構示意圖,樣品作為輝光放電源的陰極   整個過程是動態的,氬氣離子持續轟擊樣品表面並濺射出樣品粒子,樣品粒子持續進入等離子體進行激化發光   輝光放電等離子體有雙重作用,一是剝蝕樣品表面顆粒;二是激發剝蝕下來的樣品顆粒。在空間和時間上分離剝蝕和激發對於輝光放電操作非常重要。剝蝕發生在樣品表面,激發發生在等離子體中,這樣的設計可以很好地抑制基體效應。   氬氣是輝光放電最常用的氣體,價格也相對便宜。氬氣可以激發除氟元素外所有的元素,如需測試氟元素或是氬元素時需採用氖氣作為激發氣體。
  • 低溫等離子體形成過程及發生技術
    1.低溫等離子體形成過程低溫等離子體在形成過程中,其電子能量可達到1~20eV(11600~250000K),因此,其具有較高的化學反應活性。低溫等離子體在殘餘化學反應的過程從時間尺度可分為以下幾個過程,對應的示意圖見圖9-2。①第一步是皮秒級的電子躍遷,電子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
  • 等離子體特徵——和風環境
    從整體看,等離子體是一種導電流體。由等離子體的生成過程可知,當給物質施加顯著的高溫或高能量時,中性的物質就會被離解成電子、離子和自由基。不斷地從外部施加能量,物質就會被離解成陰、陽荷帶電粒子狀態。在外加電壓下,陰、陽荷帶電粒子的流動就會產生電流。
  • 等離子發生器等離子體概述
    1.1.1 等離子發生器等離子體定義什麼是等離子發生器的等離子體?早期的定義為包含足夠多的正負電荷數目近於相等的帶電 粒子的物質聚集狀態。當然,在這個定義下也包含了固態等離子體和液態等離子體。晶格中正離子與自由電子組合或半導體中電子與空穴的組合等為固態等離子體。
  • 專家發現人體有神秘的輝光,他們還想用這種光,做一件高科技的事
    在人類世界的未解之謎中,人體輝光算是最神奇的現象之一。不過,令人很多人都感到疑惑的是,人體真的能發光嗎?發出的光又是什麼樣的呢?對於以上兩個疑惑,小編可以保證,答案都是肯定的。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關於人體輝光,或許您在影視劇中看得最多,比如東方的菩薩,或者西方的神靈,當他們出場的時候都自帶光環,而這種光環就是佛光。除此之外,在現實自然界中很多生物也都有輝光,比如我們最熟悉的螢火蟲,水母和甲藻等等。那問題也就來了,我們普通人在實際生活中也有人體輝光現象嗎?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人也是有的。
  • 人體輝光真實存在嗎?每個人身上的輝光都不同,還可預測愛情!
    人體輝光真實存在嗎?每個人身上的輝光都不同,還可預測愛情!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基督教教堂中的宗教壁畫上,看到畫家會在人體周圍畫上一圈光環,表示這個人被耶穌的聖光所庇佑。而在中國的古代畫卷上,也有畫家在我們人體周圍畫上這樣的光環。人體真的會發光嗎?
  • 肉眼看不見的「人體輝光」
    在許多古今中外的宗教繪畫中,為了顯示神佛超凡、偉大,往往其頭上都有光環存在。其 實,撇開宗教上的象徵意義不談,即使是生存在現實世界中的任何一個凡夫俗子,他們身上 同樣也有一道光環,只不過不為人的肉眼所見罷了。 英國一名醫生華爾德·基爾納早在1911年採用雙花青染料塗刷玻璃屏,首次意外發現了環 繞在人體周圍寬約15毫米的發光邊緣。
  • 1934年,一位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藍色輝光,24年後他獲得了諾貝爾獎
    1934年就已經被科學家發現,在1934年,一位名為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連科夫的科學家,在對放射線穿過流體時所發生的現象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種藍色輝光,這個現象馬上就引起了他很大的興趣。其實在切連科夫之前,也有科學家發現了這種藍色輝光,但當時的他們都認為這就是螢光,然而切連科夫卻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人,他決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切連科夫在實驗中非常仔細地排除了流體中所有可能產生螢光的因素,然而實驗結果卻顯示這種藍色輝光依然存在。
  • 模具表面強化技術:等離子體化學熱處理
    發展最快、工業應用最廣的等離子體熱處理方法是等離子體化學熱處理。與常規化學熱處理相比,等離子體化學熱處理具有優質、高效、低耗、潔淨、無公害等特點。但是,此技術用於批量大的小模具及其他小零件(如螺栓、螺母、鏈條等)時,裝爐麻煩,滲層質量不易控制。
  • 黃道光:如何在夜空中發現罕見的天際輝光
    來自宇宙塵的反射光那微弱的幽靈般的光芒曾一度被認為僅僅是一種大氣現象: 可能是反射的太陽光從地球高層大氣中照耀而出。它們沿著天空中被稱為黃道(黃道是太陽在一整年裡的移動路徑)的一條假想線構成的平面散布開來。由於輝光總是被看到投射在黃道星座上,黃道光因此而得名。儘管大氣粒子集中在這一區域,但其實它們相當疏散。例如,如果這些粒子只有針尖大小但之間相隔五英裡遠,那麼地球軌道之內仍將有足夠的空間來反射通常觀測到的光量。
  • 等離子體技術的應用前景
    等離子處理系統看似「神秘」的等離子體其實並不罕見,最常見的等離子體是高溫電離氣體,如電弧、霓虹燈和日光燈中的發光氣體閃電等離子體中帶電粒子間相互作用,性狀非常活躍,利用這種特性就可以實現各種材料的表面改性。
  • 看不見的「人體輝光」--中國數字科技館
    早在1911年,英國一名叫華爾德·基爾納的醫生採用雙花青染料塗刷玻璃屏時,就首次意外地發現了環繞在人體周圍寬約15毫米的發光邊緣。當時醫院的理療暗室裡漆黑一片,基爾納正透過雙花青素染料刷過的玻璃屏,觀察病人的治療情況。突然,一個奇怪的現象產生了——裸體病人的體表出現了一圈15毫米厚的光暈。它色彩瑰麗,忽隱忽現,宛如飄渺的雲霧,又像凝聚的氣體,神秘莫測。
  • 低溫等離子體了解一下
    我們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比如跳動的火焰、奪目的閃電、絢麗的極光,或多或少都有等離子體的影子。等離子體是物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目前,等離子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國防、工業、環境、農業、信息技術等各大領域。但是那麼多產生等離子體的方式,你都聽說過嗎?
  • 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圖中是條紋斑竹鯊,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水族館餵養的條紋斑竹鯊出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現象。然而,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條紋斑竹鯊具有奇蹟生育能力,遠超出之前的預期,目前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德國巴伐利亞州動物收藏研究中心尼古拉斯-斯特勞伯(Nicolas Straube)博士帶領一支研究小組,對德國卡爾斯魯厄市國家歷史博物館飼養的一個條紋斑竹鯊進行了測試,發現它沒有「親生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