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是條紋斑竹鯊,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水族館餵養的條紋斑竹鯊出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現象。
(神秘的地球報導)據騰訊科學(悠悠/編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雌性鯊魚周圍沒有雄性進行交配時,它們會使用自己的看家本領――單性生殖,單性生殖又稱為孤雌生殖,之前科學家認為這將進入一個進化死胡同,意味著單性生殖的後代無法生育。然而,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條紋斑竹鯊具有奇蹟生育能力,遠超出之前的預期,目前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德國巴伐利亞州動物收藏研究中心尼古拉斯-斯特勞伯(Nicolas Straube)博士帶領一支研究小組,對德國卡爾斯魯厄市國家歷史博物館飼養的一個條紋斑竹鯊進行了測試,發現它沒有「親生父親」。
更重要的是,這條雌性鯊魚在沒有雄性的條件下,也可以產卵繁殖後代。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魚類生物學雜誌》上,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迄今觀察的首例脊椎動物第二代單性生殖。
條紋斑竹鯊是一種體形較小的鯊魚,它們生活在印尼海域的珊瑚礁,產卵繁殖後代。對於卵生物種,單性生殖出現在卵細胞沒有可以受精的精子細胞條件下。這意味著後代的DNA僅從母親身體繼承,而不是來自於雙親。
單性生殖出現在一些爬行動物,對於某些物種是一種普遍現象,目前科學家觀察發現一些圈養動物由於缺少交配對象,而採取單性生殖方式生育後代。2002年,美底特律水族館一條雌鯊未接觸雄鯊便出生了3條小鯊魚。然而,科學家在野生環境中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科學家家發現響尾蛇和美洲銅頭蛇都使用單性繁殖來實現繁殖後代。2015年,佛羅裡達州研究人員研究分析了鋸鰩的近親交配現象,發現幾條後代鋸鰩都是通過單性生殖方式生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