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接觸過異性的處女蛇突然生了一堆娃...單性生殖也太牛掰了-.-!

2021-02-15 英國那些事兒

(排雷:本文沒有蛇的特寫圖,放心看)

今年1月份的一天,

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水族館的工作人員正在亞馬遜雨林模擬區附近搭建一個活動場地。

無意間,他們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

Anna生娃了!

Anna今年8歲,是一條重達27斤,長約3米的雌性蟒蛇。

要說蟒蛇在水族館生娃並不是件稀奇的事。

但Anna生娃卻很奇怪,因為… 它是條妥妥的「處女蛇」啊!

Anna這樣的綠水蟒如果讓它們自由繁殖,一胎能生幾十條小蛇。

這水族館哪裡hold得住,所以新蛇進水族館時,工作人員會仔仔細細把雄蛇和雌蛇分開。

雌蛇一律住女生宿舍,雄蛇一律住男生宿舍。

男女分開管理,平時根本就不可能有接觸的機會。

從根源上切斷它們隨意交配的可能性。

Anna剛進水族館的時候也是如此,它的室友全是女的,根本對雄蛇連媚眼都沒拋過,怎麼就有娃了呢?!

仔細一看,這次它也生了一堆的娃,不過只有3條存活,另外很多都是死胎。

(可愛版示意圖)

所以到底是怎麼回事?

魔術?惡作劇?還是Anna偷偷溜出去跟雄蛇約會了?

工作人員知道這些都不可能。

他們懷疑是不是自己工作失誤,把雄蛇放進雌蛇宿舍了,但仔細檢查了Anna每一條室友的性別後,他們發現沒錯啊,都是雌的啊!

那難道是胚胎延遲著床?

莫非Anna進水族館之前就已經啪啪啪過,只是胚胎沒有立即著床,以一種休眠狀態存在著,現在時機成熟所以生了?

這個可能性很快也被否定了。

因為Anna出生於一個正規的爬行動物機構,很早就被送到這家水族館,它的一舉一動都有記錄在案。

可以肯定從出生到現在,它都沒有接觸過異性。

(可愛版示意圖)

那麼剩下的,好像就只有一種可能了——

這些孩子可能根本就沒有爸爸!

Anna全程自己懷孕,自己生娃,完全不需要異性參與。也就是所謂的「處女生殖」。

更正式的叫法:單性生殖。

這在植物和昆蟲中比較普遍。

不過,在某些蜥蜴,鳥類,蛇類中也有發現過。

大多發生在那些很長時間都見不到異性的雌性動物身上。

難不成Anna這次也是「處女生殖」?

工作人員把它和小蛇的組織樣本送去進行DNA檢測。

幾周後,結果出來了。

果然!

在這些組織中,只能發現Anna的DNA。小蛇就是Anna的基因複製體。

單性生殖有很多種,但大部分都不是完全複製媽媽的DNA。

但根據對兩條小蛇(還有一條在出生48小時後就死了)做的有限的基因測序,它倆的DNA序列是一樣的。

(可愛版示意圖)

科學家表示,這種單性生殖的過程,就是母親的卵在還沒有受精的條件下,自行發育成熟的過程,這在自然界裡十分罕見....

在實在找不到其他異性的情況下,其他的一些蛇類和蜥蜴類也都發生過這類單性生殖的情況.... 可以說,大自然演化出的這種類似「備用」的生殖方式,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物種長期的生存能力.... 

無論如何,Anna真是個單親媽媽,而且是連造娃都靠自己的那種,也是很不容易了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science/2019/05/24/anna-anaconda-got-pregnant-all-by-herself-by-virgin-birth/?noredirect=on&utm_term=.45d6082f2c98

---

濁杯裝可樂:我靠????我曾經希望蛇滅絕的(現在知道錯了),這玩意還能自己生????

焚琴BBQ-祖傳奶橘馬四姑:百度說蚊子在生物圈存在的理由是低等動物反噬高等生物(比如人)

至尊法師候選人:強行當媽

馨湘一瓣:人類如果也能這樣的話……

EdwardC-137:是我複製了我自己!

想酷卻酷不起來的HC:這個應該是孤雌生殖 卵原細胞分裂後 卵細胞可能和機體結合形成二倍體發育成胚胎 也可以不結合發育成一倍體胚胎(蜜蜂就是這樣就是這樣) 但這個文章沒有細講我也不確定是哪種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最新發現單性生殖動物:誰說沒爹不生娃
    對西方世界而言,剛剛過去的新年是一個充斥著閃爍的霓虹燈、亮麗的包裝紙,以及處女生殖的世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年復一年,遍及全球的數以億計的基督徒都在為聖母瑪利亞生下耶穌的壯舉而慶祝。但是,對許多動物來說,單性生殖並不是什麼奇蹟。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越來越多的能夠在沒有異性的幫助下完成繁殖任務的動物。
  • 哪些動物可以單性生殖?
    哪些動物可以單性生殖? 在動物界中也有很多物種面臨著找不到異性,甚至是不存在異性的窘境。但是無論如何, 動物們也要努力完成生育下一代的偉大使命啊,怎麼辦呢? 於是它們另闢蹊徑, 開創了單性生殖的另類繁殖方式。都有哪些常見的動物   原標題:生孩子不需要「男人」! 哪些動物可以單性生殖?
  • 盤點那些單性生殖的動物【熱點關注】
    不過光棍可不僅僅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在動物界中也有很多物種面臨著找不到異性甚至是不存在異性的窘境。但是無論如何,動物們也要努力完成生育下一代的偉大使命,於是它們另闢蹊徑,開創了單性生殖的另類繁殖方式。水母的幼體離開母體後會沉入海底,然後變成像樹枝一樣的水螅體,之後水螅體上像樹枝伸出的部分又分裂形成新的幼體,幼體經過發育成為成熟的水母,這個 過程屬於單性生殖。由於水螅體會像發芽一樣產生新的個體,因此其單性生殖的過程又被稱為出芽生殖。水母採用了兩性生殖和單性生殖交替的生殖方式,以水螅體「斷手斷腳」的方法增加後代的數量。
  • 【科學快遞】沒有爸爸也可以生孩子:單性生殖的奧秘
    這條名為Thelma的雌性蟒蛇,在美國路易斯維爾動物園獨自生活了4年,從未與任何雄性同類接觸過,卻奇蹟般地產下了61枚卵,並孵出了6個健康的後代!這則新聞著實讓小編我驚呆不已,沒有爸爸它究竟是如何生娃的?難道像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一樣?
  • 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圖中是條紋斑竹鯊,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水族館餵養的條紋斑竹鯊出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現象。  (神秘的地球報導)據騰訊科學(悠悠/編譯):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雌性鯊魚周圍沒有雄性進行交配時,它們會使用自己的看家本領――單性生殖,單性生殖又稱為孤雌生殖,之前科學家認為這將進入一個進化死胡同,意味著單性生殖的後代無法生育。然而,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條紋斑竹鯊具有奇蹟生育能力,遠超出之前的預期,目前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 科學家首次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圖中是條紋斑竹鯊,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水族館餵養的條紋斑竹鯊出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現象。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雌性鯊魚周圍沒有雄性進行交配時,它們會使用自己的看家本領——單性生殖,單性生殖又稱為孤雌生殖,之前科學家認為這將進入一個進化死胡同,意味著單性生殖的後代無法生育。然而,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顯示,條紋斑竹鯊具有奇蹟生育能力,遠超出之前的預期,目前首次發現第二代單性生殖的條紋斑竹鯊。
  • 澳水族館雌性鯊魚單性生殖讓人驚愕
    「今年Leonie產出的41個卵中,有3顆卵孵出,」水族館管理人蘿拉說,「這就叫做無配子生殖,因為這些卵並沒有獲雄性受精。」這三條小鯊魚都是雌性的,分別叫做Cleo,CC和Gemini。 單性生殖意味著母體只能產生雌性,因為她只能傳遞自己的基因。這些鯊魚寶寶不只是複製了母體,它們的基因已經重組了。無配子生殖也叫單性生殖,在豹紋鯊身上有先例,但是很罕見。
  • 動物界的大光棍 盤點那些找不到伴單性生殖的動物_遊俠網 Ali213.net
    光棍節已過,廣大沒有「脫單」的同志們仍在努力。不過光棍可不僅僅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在動物界中也有很多物種面臨著找不到異性甚至是不存在異性的窘境。但是無論如何,動物們也要努力完成生育下一代的偉大使命,於是它們另闢蹊徑,開創了單性生殖的另類繁殖方式。
  • 瀕臨滅絕的鋸鰩可在野外環境下進行單性生殖
    目前,研究人員對野生鋸鰩進行DNA指紋分析,結果顯示3%是單性生殖,這是首次證實野生環境中脊椎動物存在單性生殖現象。  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瀕危滅絕的雌性鋸鰩能夠在野生環境中實現孤雌生殖。  這項研究標誌著首次在正常野生性繁殖脊椎動物群體中發現「單性生殖」後代,之前有證據表明,脊椎動物有時通過「單性生殖」繁殖後代,這種現象主要來自隔絕的飼養動物,例如:鳥類、爬行動物和鯊魚。
  • 這四種動物不用和雄性接觸,自己就能生娃
    第一種動物是窄頭雙髻鯊,窄頭雙髻鯊主要分布在西大西洋的亞熱帶和熱帶水域中,它們生活在近海的深水處,窄頭雙髻鯊經常集體活動,但偶爾也有落單的時候,當一隻雌性鯊魚長時間落單沒遇上雄性鯊魚的話,窄頭雙髻鯊就會產下未受精的胚胎,之後胚胎在雌性鯊魚的體內成長,直到出生。除了窄頭雙髻鯊外,還有條紋斑竹鯊、黑邊鰭真鯊、豹紋鯊等等鯊魚都有單性生殖的能力,只不過它們單性生殖生下的小鯊魚一定是雌性。
  • 因為人類,鯊魚開始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之前,母鯊在未與公鯊接觸的情況下生下幼鯊的案例,都被認定是延遲受精,也就是交配後精子儲存於母鯊體內,沒有立即讓卵子受精。 小鯊魚體內其體內完全沒有來自父親的DNA,單性生殖是「最可能成立」的解釋。而那隻幼鯊不僅沒遺傳到來自父親的基因變異體,就連母親的基因也有許多未傳承給它,研究團隊計算後發現,幼鯊只遺傳了母親一半左右的基因變異體。
  • 因為人類,一些鯊魚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之前,母鯊在未與公鯊接觸的情況下生下幼鯊的案例,都被認定是延遲受精,也就是交配後精子儲存於母鯊體內,沒有立即讓卵子受精。然而有完整記錄說明那些被圈養的成年母鯊未與公鯊接觸至少有3年之久。那3隻母鯊在野外被捕捉時都未達到性成熟,而依照先前的研究顯示,儲存於母體內的精子最長只能存活5個月。
  • 動物單性就能繁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分男女?為什麼男女還不一樣?
    當然這也是好事,但造物主是不是太麻煩了呢,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孤雌生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弄個男女出來?自然界神奇的孤雌生殖生命的第一要務是生存,第二才是發展!所以自然界有一種孤雌生殖的方式就應運而生了!比如在印度尼西亞已在科莫多島上科莫多巨蜥就具備這種令人嘆為觀止的技能!不過這種延續了數萬年的方式居然在2006年才發現,當時有隻名叫桑蓋的母蜥在倫敦動物園突然產卵!管理人員有點懵逼,因為在過去的兩年間它都不曾和公蜥有過接觸,科摩多巨蜥能夠孤雌生殖才為世人所知!
  • 雌性鯊魚已生崽,雄性老鼠都抱娃,人類同性生殖還要多久?
    生物學上,將生物具有產生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的新個體能力,稱為生殖能力。生殖是生命延續的必要方式,但是由於物種生理特徵、生殖方式也不同。一條生活在美國亨利·多勒動物園中的雙髻鯊,它是在1999年在佛羅裡達州海岸被捕獲的,那時候,它剛出生不久,和另外兩條雙髻鯊一起來到了水族館,此後的近三年時間中,它連異性都沒見過,但是卻生下了一條幼鯊,儘管這個小傢伙只看了這個世界幾個小時,但是依然是個奇蹟,科學家剛開始認為是它的媽媽在海洋中與雄性有過交配,但精子在體內存活超過6個月的卻沒有先例,後來,科學家通過對幼鯊屍體研究發現
  • 60多歲蟒蛇產卵,動物園工作人員很困惑:它15年沒接觸過雄蛇了
    美國密蘇裡州的聖路易斯動物園裡,一條60多歲的雌性球蟒突然產下7枚蛋,令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又驚又喜:驚的是這條球蟒年紀很大,且足足有15年沒接觸過雄性球蟒;喜的是它產下的卵,還有孵化的可能!
  • 鍬甲也能單性生殖!大家一起來認識下這位牛蟲
    前言:單性生殖在昆蟲界並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不少昆蟲有此類習性,但在鍬甲中卻非常罕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可單性生殖的鍬甲-澳洲鋸鍬(託雷斯鋸鍬)。澳洲鋸鍬澳洲鋸鍬概況概況:澳洲鋸鍬(Prosopocoilus torresensis)是目前已經確認(Bekuwa10號)可以單性生殖的鍬甲品種
  • 繁衍後代一定要靠異性?這些自然生物實力詮釋,完全靠自己
    但古生物學家通過對一些遠古時期的簡單生物發現,有性生殖似乎並非一開始就出現,這種較為高級的生殖方式是一些無性生殖形式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轉變而來的。也就是說,地球上最早的生殖方式應該無性生殖。這一觀點,是科學家在對一些遠古簡單生物進行研究後所得出。如今,自然界中依然存在著單性生殖的生物,例如環節動物和軟體動物。為什麼這些比較低等的生物能夠一直保持單性生殖呢?
  • 2個同性雄老鼠已經生崽,你能接受人類同性生殖嗎?
    然而在一些低等植物、低等動物中存在另一種同性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孤雌生殖這一概念是1894年由科學家Owen首次提出,孤雌生殖的最顯著特點就是直接由卵細胞分裂,這一過程沒有任何精子參與,直接有卵細胞發育成新的個體,這一過程也被成為無性生殖。
  • 人類能孤雌生殖嗎?孤雌生殖的雙髻鯊,世界首例!
    你見過孤雌生殖的生物嗎?或者是需要精卵結合才能生殖的生物突然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你見過嗎?你認為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嗎?為什麼呢?如果發生了,又會是什麼原因呢?不得不說,原本需要精卵結合才能生殖的生物突然出現孤雌生殖的現象,在生活中還真出現了!
  • 人類的終極生殖方式:孤雌生殖?
    原標題:人類的終極生殖方式:孤雌生殖? 《史記·三皇本紀》記載:「太白皋庖羲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羲於成紀」,《竹書紀年》卷上記載:「黃帝,軒轅氏 ,母曰附寶 。見大電繞北鬥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