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之蜜」:加強科研攻關 推動蜂產業轉型升級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蜂之蜜」:加強科研攻關 推動蜂產業轉型升級

  11月17日至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西北大學「蜂之蜜——打造蜂產業鏈升級變革與精準扶貧新模式」項目憑其創新性思維與模式獲得「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國家金獎,實現了學校參賽6年來金獎零的突破。11月24日,記者採訪了西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曹煒教授,了解到項目背後的故事。

  「蜂之蜜」項目團隊由曹煒教授擔任導師,帶領趙浩安、祝敏、陳思南等13位學生組團參賽。作為西北大學蜂產品創新團隊的組成部分,該項目團隊於2015年開始籌備,從2016年開始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研究與實踐活動。

  「西北大學蜂產品創新團隊是我國西部最大的蜜蜂養殖、蜂產品檢測及產品研發團隊,團隊由西北大學和陝西省蜂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2名教授、4名副教授、4名講師以及20餘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組成。」曹煒告訴記者,「歷經20年技術攻關,團隊掌握了標準化中蜂飼養技術、蜂產品質量控制技術以及蜂產品功能因子製備技術,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蜂產業技術團隊。」

  作為陝西省蜂產業技術帶頭人,曹煒同時也是中國養蜂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他在蜂產品深加工及產業化方面有著多年的研究經驗。據曹煒介紹,獲得此次大賽金獎的「蜂之蜜——打造蜂產業鏈升級變革與精準扶貧新模式」項目分為3個板塊,服務於蜂農作為第一個板塊,主要是對蜂農開展養蜂技術培訓,通過對蜂產業進行技術升級,提高蜂產業附加值,幫助蜂農實現脫貧致富。

  為響應國家扶貧號召,2017年,西北大學結對幫扶安康市平利縣。「蜂之蜜」項目團隊經過多次實地考察,根據當地蜂農養殖技術水平和花源特點,因地制宜推廣了中蜂飼養技術。依託中蜂養殖技術,蜂農不需按照傳統「追花奪蜜」的方式到全國各地轉場放蜂採蜜,在定點地區就可以開展工作,尤其是疫情期間交通不便,該養殖技術在中蜂養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現有兩類主要的養蜂方式,一類是轉地養蜂,將蜂群運至距離較遠、有大片蜜源植物流蜜的地方去獲取蜂產品,這種養蜂方式對於貧困戶、年齡較大的人來說具有一定的限制。」曹煒說,「平利縣植被好、山大溝深,適合養蜂。我們團隊在平利縣採取另一類定地養蜂的方式飼養中蜂,在勞動力強度不大、資金投入相對較小的情況下也有好的收益,中蜂養殖也成為平利縣脫貧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

  陝西是全國蜂產品蜜源大省,生產的洋槐蜜、棗花蜜等蜂蜜產量高、品質好,吃起來香甜可口。如何進一步保證蜂蜜的原料品質?「蜂之蜜」項目團隊為此進行了思考與探索,這也讓質量控制技術研發成為項目的第二個重要板塊。

  近年來,團隊利用高校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優勢,加大技術攻關,在陝西各地積極開展養蜂技術、提升蜂產品質量等方面的技術指導與技術培訓。「陝西是我國重要的洋槐蜜生產基地,團隊的專業技術應用在相關企業中,使蜂產品在收購、加工等環節均有了質量保障。」曹煒介紹說,「我們還建立了全國最大的蜂蜜指紋圖譜資料庫,對我國主要的單花種蜂蜜的內在質量及健康因子做了大量積累,並在蜂蜜質量控制上擁有多項科研成果,相關成果也已在企業得到轉化。」

  產品開發作為項目的最後一個板塊,同樣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據介紹,團隊先後為相關企業開發出30多種產品,其中7個產品為「國食健字」保健食品,與之合作的陝西老蜂農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眾天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等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兩年來,團隊在蜂產品深加工上下足功夫,開發出的蜂膠軟膠囊、花粉製劑等一系列產品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歡迎。

  從蜂產品生產、質量檢測到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蜂之蜜」項目團隊的相關技術及成果已應用於多家蜜蜂養殖、蜂產品加工企業和合作社。當談及下一步要做什麼時,曹煒說:「養蜂業是我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學校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蜂產業作為團隊的使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在蜂產業技術升級、提高產品價值上下功夫,立足西北、面向全國,努力成為蜂產業技術的變革者,為我國蜂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文章來源:陝西日報)

(責任編輯:DF078)

相關焦點

  • 山東晨陽大力推動炭素行業轉型升級
    【鋁道網】山東晨陽作為中國商品預焙陽極行業的領軍企業,積極應對中國經濟新常態,堅持人才引領,強化創新驅動,大力推進工藝技術和產品革新,加強新產品開發,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儲備了充足的新動能。
  • 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產業轉型升級。信息技術和能源技術融合應用攻關,加快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南瑞集團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通信業務部經理劉金鎖說:「我們將繼續加強5G、北鬥、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科研攻關;依託電力5G網絡應用攻關任務研究框架,開展5G通信關鍵技術攻關,推進行業標準體系構建
  • 安捷倫科技助力蜂產業
    因此,國外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做法及經驗啟示,對於促進我國農業特色產業的轉型發展、提升產業扶貧效果、助推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蜂產業的現狀:產量有了,但是質量難以保證。現在蜂蜜已經成了一個比較特別的食物,尤其是原料蜂蜜,不光是我們國家,很多國家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比較嚴重的是農獸藥殘留超標、以假亂真和以次充好。
  • 河北:加強實驗動物管理 滿足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需求
    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3月16日,河北省科技廳印發《關於加強實驗動物管理和保障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的通知》,提出將實施8項具體舉措,加強實驗動物生產和使用管理,全力滿足疫情防控科研攻關重大需求。通知要求,嚴格實驗動物生產管理。
  • 全力打造「中國蜜蜂小鎮」做大做強蜂產業
    本報訊(記者 陳藝琨)昨日,在第三屆「5·20世界蜜蜂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中,縣人民政府聘請浙江大學蠶蜂研究所所長胡福良、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繆曉青為桐廬縣蜂產業發展技術顧問,並與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學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從產業技術支撐、科研成果轉化、人才資源合作等三個方面加深校地戰略合作,為我縣蜂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南京理工大學陳錢:南理工多項科研攻關推動產業升級發展
    在大會首日,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陳錢接受了記者獨家專訪,陳錢就南京理工大學在光電子領域的教學、科研現狀做了介紹。在中國的光電子科研領域,南京理工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無疑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陳錢介紹稱,作為國家特色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和工信部重點專業,南京理工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針對光電信息技術和現代多學科廣泛交叉的發展趨勢,突出光、電、信息和計算機等融合的光電信息技術特徵,以光電信息工程理論與技術為專業特色,培養掌握光電信息採集、發送、傳輸、處理、存儲、顯示及相關系統和器件的分析研究、開發設計基本能力,為國家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培養當今信息化時代所需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 推動科技創新,我們能做什麼、怎麼做?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我們能做什麼、怎麼做?推動科技創新發展,一是抓好科技項目與貧困戶利益聯結工作,聚集脫貧攻堅工作,認真落實好科技項目與貧困戶利益聯結工作。二是突出產學研究聯合,抓好我縣科技創新工作,推動全縣產業轉型升級,作好全縣科技創新需求調查研究,模清科技創新底數、分析存在問題、提出對策和措施。
  • 紀迅:大力弘揚「鐵軍」精神 加快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生態環境廳聯合召開了工作協作輪值會商會,圍繞工地揚塵和噪音治理等問題,共同研究管理措施,加強信息共享,實現標本兼治,提高行業治理水平。同時江蘇大力推動裝配式臨時設施,打造環境優美、節能環保的花園式項目部,提高工人居住的舒適度和衛生條件。南京嘉翼建築科技有限公司還運用3D列印技術為工地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體溫檢測和消毒防疫設施。
  • 國務院關於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50%,內需主導、消費驅動、惠及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將進一步引導居民消費預期,推動居民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為我國工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勞動力、土地、燃料動力等價格持續上升,生產要素成本壓力加大,轉型升級的約束相應增多。
  • 以網際網路思維推動傳統花木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花木產業已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產業正在向形態更高級、社會化分工更精細、結構更合理的階段轉化。如何才能實現傳統花木產業轉型升級呢?我們課題組通過對成都市溫江區壽安鎮天星村的調研認為,必須以網際網路思維推動傳統花木轉型升級。
  • 企業綠色轉型升級的可行路徑是什麼?
    產業分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順應這個趨勢,需要利用市場倒逼機制推動行業、企業的綠色轉型升級。但坦率地講,眼下部分企業對綠色轉型升級仍存在一些概念誤讀。一是未能正確理解綠色轉型升級的內涵。從企業的實踐來看,綠色轉型升級包含轉型和升級兩個層面。轉型可以認為是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外一種狀態的過程,具體可以表現為企業在不同產業間或不同發展模式間進行轉變。
  • 中國養蜂專家為我縣中蜂產業發展支招
    本報訊(記者 周偉)11月26日至27日,中國養蜂學會理事長、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吳傑率專家組同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來我縣,調研指導中蜂產業發展,為我縣申請承辦第六屆「世界蜜蜂日」中國主會場支招。縣政協主席孫開武、副縣長譚燕子出席座談會或一同調研。
  • 張光北:網絡和院線並存 推動電影產業轉型升級
    張光北:網絡和院線並存 推動電影產業轉型升級 時間:2020.05.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 農科院將啟動30項科研攻關任務 包括非洲豬瘟防控
    農民日報訊(記者 李麗穎)記者從1月8日召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2020年工作會議上獲悉,未來3年全院將陸續啟動30項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任務,其中2020年將先期啟動多項重大科研攻關任務,包括非洲豬瘟防控,草地貪夜蛾防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4大作物「藏糧於技」科研攻關,肉牛、豬良種化科研攻關
  • 河源廣工大研究院立足粵東西北助推轉型升級
    景旺電子(龍川)的這次突破得益於其背後的「超級外援」——河源廣工大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該院的推動下,廣東工業大學聯合景旺電子科技(龍川)有限公司研發了該獲獎項目。攻關科技項目、培育高新企業、建設工程技術中心,為協助高新區管委會增強高新區創新能力,2015年7月11日成功申報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 溫嶺:大力發展科創服務中心促企業轉型升級
    在這幢位於總部經濟基地的科創大廈大樓裡,入駐的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機構的研究人員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著,為這幢大樓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也為全市中小企業創新轉型注入強心劑。  引智引才,集聚科技資源  科技成果只有從實驗室走入車間,轉化為生產力,才能真正實現科技價值,而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就是科技成果轉化鏈上的重要一環,「為此,圍繞溫嶺市的特色支柱產業,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大力引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務機構,集聚智能製造、3D列印技術、流體技術、新能源產業技術、海洋生物技術研發等高端技術和科技研發人才,促進全市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傳統產業升級
  • 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
    上海: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15 09:02 來源: 文匯報集聚資源推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楊雄赴中科大上海研究院調研科創中心建設工作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14日前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調研科創中心建設工作。
  • 氫能示範項目促進上海電氣能源轉型升級
    上海電氣把握能源發展脈搏,緊抓氫能發展機遇,助力傳統能源企業向綠色能源轉型發展,促進公司能源領域轉型升級。傳統的化石能源制氫會伴生大量二氧化碳,以電解水製取無碳綠氫是可再生能源新的輸出路徑。電解水制氫市場潛力巨大。2020年電解水制氫規模為88萬噸/年,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30年電解水制氫規模將達到525萬噸/年。
  • 【求真|第5期】吳小英:以創新平臺建設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求真|第5期】吳小英:以創新平臺建設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2017/05/05 12:27 來源: 編輯:金枝 瀏覽:2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