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過榴槤樹的朋友都知道,簡直可以用碩果纍纍一成語來形容它的產量。一顆榴槤樹每年能結幾百棵榴槤,這種產量在果樹中已經排名靠前了。既然產量這麼高,為何榴槤那麼貴呢?而且貴得離譜,一顆榴槤需要一兩百塊錢左右,平時的老百姓根本買不起。所以在市場上大家看到的賣榴槤,大部分都不是整個賣,而是掰成一塊一塊的。整個的吃不上,就只能買一小塊來嘗鮮了。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榴槤如此昂貴呢?這就得從市場和榴槤本身兩方面來分析了:
一、生存環境
首先,榴槤是一種熱帶水果,生長環境的是22攝氏度以上。我國只有海南和廣東等小部分地區可以種植,但也不具備良好的生長條件。生長環境的高溫需求,使得我國不適合種植榴槤。因此,我國的榴槤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進口。主要是從東南亞的國家,比如:泰國、馬來西亞等。既然是進口,就會涉及到關稅問題。羊毛出在羊身上,繳納的關稅最終還會回到榴槤的價位抬高,還得老百姓買帳。
二、運輸成本
泰國雖然是我國鄰國,但也有兩千多公裡的距離。這個距離還只是指到我國邊境,如果再把榴槤運往全國各地的話,距離就更遠了。而榴槤的存儲期只有五天左右。從採摘下來運到售賣市場只允許五天以內,那麼運輸方式的選擇就非常重要了。空運價位太高不合適,海運速度慢時間長,水果不夠新鮮,最後就只剩下陸運了。
陸運途中會涉及到燃油費,裝卸費,高速費和人工費等。現在汽油價位不斷上升,而工人的務工費均價每人每天業至少一百五。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加在一起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最後買單的還是老百姓。
三、產量
再次,從產量來說,榴槤樹一開始結的果實確實不少,但並不是所有的果實都能平安地度過生長期。隨著榴槤的長大,對營養的需求量加大,同一樹上榴槤形成競爭,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那些發育不太好的就會自動脫落,即使不掉落,為了保證其他榴槤的健康成長,培育者也會把那些長得不好的榴槤剪掉。最終生長下來的榴槤到不了一半。再者榴槤樹高大,佔地面積巨大,每畝地種不了多少榴槤樹,所以榴槤的產量並不高。
四、其它費用
除此之外,再加上從採摘到買賣過程中各種中轉費,榴槤的費用就更高了。那麼榴槤的成本高就不得而知了。
五、果農哄抬高價
由於中國還吃榴槤的食客太多太多,泰國果農也因此看中了中國的榴槤市場,為了能讓榴槤的價格賣得更高,會將榴槤壓在手裡將價格太高。這樣一來,中國商家為了銷售,食客為了滿足自己的味蕾,也會花高價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