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幹的的高度是它的法寶,榴槤是 木柿科植物,為熱帶最高大的果樹,樹幹高達二十五米至四十米。一棵樹每年可產八十個榴槤。榴槤從樹上摘下來後,十天就可成熟。因此有那麼高的樹幹,自然承受能力就很強。
高一生物課本有句話叫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成千上萬年的進化,那些能夠承受榴槤重量的樹存活了下來,承受不了的慢慢被大自然所淘汰。而基因在其中起了關鍵性作用,由於外界環境或者內在因素導致種子的基因發生變化,有些基因的改變導致它的組織結構變得結實可靠,能夠承受更多的重量,從而在大自然的淘汰賽中活了下來,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就是大自然經過一層又一層的篩選淘汰留下來的「強者」。
我覺得芭蕉樹承受能力要強點。
榴槤樹是可以承受本身果實的重量的。看榴槤的生長過程你就能明白為什麼它的承重力那麼強了。
榴槤原產馬來西亞,現在產量最高的是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大部分榴槤樹有20多米高。也有少數樹幹低矮。榴槤樹可生長五六十年,與一般熱帶水果生長期短的特點不同,它生長15年後才開始結果。每年結果一次或兩次,果實長到3個月時進入成熟期。
看榴槤的生長過程你就能明白榴槤樹看起來的承重力為什麼那麼強了。
第5天到第10天的時間,慢慢發芽成長
第20天到第25天左右的樣子,這些是什麼??好像小時候的一種玩具…
40多天了,可愛的玩具居然慢慢開出小花瓣啦~
美爆了~原來榴槤也有溫情美麗的一面
滿城儘是榴槤花
剩者為王
小的榴槤和荔枝一樣
又是一批小榴槤被淘汰
剩下來的英雄
榴槤原產馬來西亞,現在產量最高的是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大部分榴槤樹有20多米高。也有少數樹幹低矮。榴槤樹可生長五六十年,與一般熱帶水果生長期短的特點不同,它生長15年後才開始結果。每年結果一次或兩次,果實長到3個月時進入成熟期。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是因為榴槤的繁殖能力弱,所以它就得產生越多的種子然後,,,,,再根據牛頓的第一定律物體是會重力的影響!然後這倆大理論證明。。。。我小學剛剛畢業這已經是我的極限了,你們能不能給我點鼓勵,下次一定編好!!!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可達25米,幼枝頂部有鱗片。託葉長1.5-2釐米,葉片長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短漸尖或急漸尖,基部圓形或鈍,兩面發亮,上面光滑,背面有貼生鱗片,側脈10-12對,長10-15釐米,寬3-5釐米;葉柄長1.5-2.8釐米,聚傘花序細長下垂,簇生於莖上或大枝上,每序有花3-30朵;花蕾球形;花梗被鱗片,長2-4釐米。苞片託住花萼,比花萼短,萼筒狀,高2.5-3釐米,基部腫脹,內面密被柔毛,具5-6個短寬的萼齒;花瓣黃白色,長3.5-5釐米,為萼長的2倍,長圓狀匙形,後期外翻;雄蕊5束,每束有花絲4-18,花絲基部合生1/4-1/2;蒴果橢圓狀,淡黃色或黃綠色,長15-30釐米,粗13-15釐米,每室種子2-6,假種皮白色或黃白色,有強烈的氣味。花果期6-12月。
本段種植情況
榴槤是熱帶著名水果之一,葉片長圓,頂端較尖,聚傘花序,花色淡黃,果實足球大小,果皮堅實,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種皮的肉包組成,肉色淡黃,粘性多汁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水果。東南亞一些國家種植較多, 其中以泰國最多,在泰國鮮果出口中,榴槤第一,1987年榴槤出口達1千萬美元。中國海南有少數榴槤樹, 也從國外引進了一些榴槤品種。隨著對外開放, 外國榴槤已進入了中國市場,受到青睞。由於對榴槤的魅力缺乏認識,中國對榴槤的種植未給予高度重視,對榴槤的研究很少。根據榴槤的物候學特徵在日平均溫度22℃ 以上,無霜凍的地區可以種植,中國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可以發展。因為榴槤要終年高溫的氣候才能生長結實,即使在赤道地區,海拔600m以上的高地,由於氣溫下降,也不能種植榴槤或不能結果。上市季節在每年9-l2月,其他月份也有生產。
種類
榴槤是木柿科植物,為熱帶最高大的果樹,樹幹高達二十五米至四十米。一棵樹每年可產八十個榴槤。榴槤從樹上摘下來後,十天就可成熟。泰國榴槤有二百個品種,目前普遍種植的有六十至八十種。
榴槤樹
其中最著名的有三種:輕型種有伊鑾、膠倫通、春富詩、金枕和差尼、四、五年後結果;中型種有長柄和谷,六至八年結果;重型種有甘邦和伊納,八年結果。它們每年結果一次,成熟時間先後相差一、二個月!
植物對周圍及自身環境的變化有很長的自適應能力,況且榴槤是逐步長大了,榴槤樹內部的結構也會逐步的適應這種重量的要求。不僅是榴槤樹,其他植物也會有類似的行為,比如很多果樹,果子快成熟的時候都會將果樹枝壓彎,而等果子長成摘了之後,又回到正常的高度和位置。
-end-
ID:fxyxwz(分享優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