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敲擊,也可以拿起榴槤搖一搖,如果能聽到內部有晃動的聲音,說明成熟度較好。但榴槤既不能滿熟採摘,也不能採摘後直接開吃,放三四天之後最好吃。」
頌猜站在幾十米高的榴槤樹上,揮刀砍斷榴槤與樹杈連接處,幾公斤重的榴槤落了下來。樹底下,他的同伴緊盯著一個個從天而降的「刺球」,在落地前一瞬間,張開麻袋,穩穩兜住。不一會兒,地上就碼放了一排榴槤。「一棵能結50至100個榴槤,我們果園有200多棵榴槤樹,一個榴槤約300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5泰銖),收入很不錯。」提起今年的收成,尖竹汶府通百果園的主人叻蓬笑得合不攏嘴。
榴槤主要產地為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在泰國有長柄榴槤、金枕榴槤、差尼榴槤等,主要種植於東部的尖竹汶、羅勇以及達叻府,南部春蓬、東北部四色菊等府也有種植。
頌猜採摘的榴槤很快被運到附近的加工廠,有果農用小竹棍敲擊榴槤進行篩選。果農沙旺告訴零時差工作室:「除了敲擊,也可以拿起榴槤搖一搖,如果能聽到內部有晃動的聲音,說明成熟度較好。但榴槤既不能滿熟採摘,也不能採摘後直接開吃,放三四天之後最好吃。」
泰國羅勇府亞達水果園主人苯成正在切剛採摘的榴槤,供遊客品嘗。孫廣勇攝
經過殺菌處理、過風停放後,五六個重4公斤左右的榴槤裝為一箱,每個海運貨櫃能裝約900箱,一個加工廠,每晚能裝5個貨櫃、近3萬個榴槤。在旺季,頌猜這樣的每對採摘工一天能採幾千公斤,每公斤賺4泰銖,每人每天就能掙1萬泰銖。
每年,泰國有60%以上的榴槤出口到國外,尤其受中國、越南等地區的消費者歡迎。中國已成為泰國榴槤出口增速最快的目的地,中國市場的榴槤也基本全部來自泰國。
遊客在水果園品嘗剛採摘的榴槤。孫廣勇攝
「一分鐘8萬個榴槤、總計40萬斤!」這是泰國金枕頭榴槤2018年4月17日登陸天貓超市後一分鐘的銷售成績。不僅開啟了阿里—泰國全方位合作的第一例,也打響了2018年榴槤季的第一響炮。經營果園近30年的本良以每年400萬泰銖的價格,將手中的100畝果園包產給阿里巴巴。「中國商家爽快、實誠,我們的合作非常愉快,他們來後為許多人創造就業,增加了收入。果農都感謝中國市場,希望將更多的泰國水果推向中國。」本良說。
泰國主管經濟的副總理頌吉說:「泰國有不少農村人口依然貧困,每年生產農產品供應過剩,如果有國際市場來支持,可以幫助泰國農戶增加收入,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羅勇府亞達果園種植的優質榴槤吸引很多遊客留影。孫廣勇攝
2018年2月,泰國內閣批准了水果發展戰略計劃,並通過東部地區水果走廊項目。商業部部長頌提叻表示,該計劃旨在推動泰國成為熱帶水果貿易大國,同時促使質量標準獲得國際認可,爭取讓泰國水果在國際市場贏得信譽,推動泰國成為世界級水果大都會。
羅勇府旅遊與體育局局長蓬阿南表示,中國遊客是泰國的第一大客源,歡迎更多中國遊客到泰國東部來旅遊、品嘗特色水果。為了保障榴槤品質,羅勇府開始實行為每個榴槤配上二維碼,以跟蹤其生長和銷售。「今年大約可以實現30%,以後將達到100%。中國顧客可以放心地品嘗泰國榴槤。」蓬阿南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零時差工作室出品)
責編:夏麗娟、侯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