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大約60年前,貝爾實驗室的兩位物理學家斯科維爾(Scovil)和舒爾茨-杜布瓦(Schulz-DuBois)首次提出了微波激射器,「量子熱機」概念因此而生。顧名思義,量子熱機是以「量子物質」為工作物質對並外做功的熱機。
在隨後的幾年裡,其他研究人員在斯科維爾和舒爾茨-杜布瓦的思想基礎上發展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提出了關於量子尺度上熱力學循環的想法。隨著科學探索的深入,近年來,物理學家們逐漸有了在實驗環境中測試這些理論的機會。
其中一項實驗是由滑鐵盧大學、美國聯邦大學和巴西科學中心聯合進行的,他們在實驗室環境中成功演示了一個基於自旋1/2系統和核磁共振技術的自旋量子熱機,相關論文發表在了著名物理學周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在論文《自旋量子熱機的實驗表徵》(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Spin Quantum Heat Engine)概述中,他們寫道:「通過評估與功和熱流有關的能量波動,顯微鏡尺度下的不可逆性得以確定。另外我們還研究了有限時間與熵產生相關的效率滯後。該熱機在熱和量子漲落(與瞬時能量本徵態之間的躍遷有關)都與其描述相關的狀態下工作。在最大功率下執行量子奧託循環,概念驗證量子熱機效率能夠實現非常接近其熱力學極限(η= 44%)的提取(η≈42%)。」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射頻場來操縱碳13同位素的核自旋,創造了一個奧託循環。研究人員解釋:「2種可能的核自旋狀態(比如向上和向下)之間的能量增減,就類似於汽車發動機中的活塞膨脹和壓縮。」
其結果是,「在目前的實驗中,除了量子尺度上的不可逆性外,我們能夠描述功和熱的所有能量波動。」
量子熱機研究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理論上,量子熱機對外做功量比經典熱機要多,而且其熱機效率可以超越經典熱機的效率上限。
研究人員之一的羅伯託·塞拉(Roberto Serra)表示:「這一新興領域也與量子技術的發展有關,這預示著一場納米級的新工業革命,將會帶來計算、通信、傳感器等領域的顛覆性設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