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送別胡亞美院士

2021-01-10 北青網

胡亞美院士(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昨天清晨,上千人來到八寶山殯儀館,送別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亞美。胡亞美是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是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白血病患兒親切地稱呼她為胡奶奶。10月3日17點07分,鍾愛醫學事業的胡亞美走了,享年95歲。生前,她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兒童醫學事業;身後,家人遵從她的遺願,將她的遺體捐獻給首都醫科大學。追悼會結束後,胡亞美院士的親人、生前好友、同事、學生等將她的遺體護送到首都醫科大學,用於醫學研究。

清晨8時許,八寶山殯儀館的一間告別室內已經響起了悠揚的音樂。「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送別》是胡亞美院士生前最喜歡的一首歌曲,旋律悠遠,意蘊悠長。胡亞美生前曾說,「如果有來世,我還要當醫生。」在音樂聲中,那位曾經總是笑著面對孩子們的奶奶,就像睡著了一樣安詳。

胡亞美的博士研究生、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鄭胡鏞說,胡亞美院士對所有人都特別平易近人,和藹親切。「醫院裡,無論老少,都稱呼她為胡大夫,這是她最喜歡的稱呼。」胡亞美從來不批評學生,更不會苛責患兒及家屬。鄭胡鏞說,胡大夫發現學生犯了錯誤,也不會批評,但她會用自己的行動給學生進行示範,「她是身教勝於言傳的典範。印象中,胡老師只有一次對我提出過要求,就是要求我留學之後回國來繼續工作,服務患兒。」

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說,胡亞美院士的大醫情懷和崇高風範堪稱醫者楷模。在生命的盡頭,胡院士選擇了捐獻遺體,把自己的一生完完整整地獻給了醫學,格外令人敬仰。

據了解,胡亞美院士有一本相冊,裡面裝著很多她曾經救治過的患兒的照片,胡亞美院士非常珍惜這些照片,因為那裡面包含著她職業生涯的幸福體驗。昨天現場的輓聯概括了她的一生:杏林回眸大醫精神永存,一生摯愛奉獻兒科醫業。

人物

改變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觀念

胡亞美院士1924年4月27日生於北平;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曾任北京兒童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院長、名譽院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世紀50年代,胡亞美研究制定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小兒營養性貧血治療和預防方案;60年代,她悉心研究嬰兒腹瀉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臨床特點,制定並推廣了新型輸液療法,使該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

1976年,兒童白血病嚴重威脅兒童健康,胡亞美教授將研究方向確定為兒童白血病及腫瘤性疾病,經不懈努力終獲突破,1982年時胡亞美團隊已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五年無病存活率提高到50.6%,從而改變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傳統觀念。目前,由胡亞美教授引領的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對白血病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胡亞美曾說過:「沒有什麼比把孩子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更令我感到高興的了。」

由胡亞美參與編撰的《諸福棠實用兒科學》這部經典兒科學著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諸多榮譽。

作為著名兒科專家,胡亞美教授曾多次前往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將國外的先進醫學理念引進國內,並積極宣傳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特別是兒科醫學取得的巨大成績。 文/新華社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送別胡亞美院士,她曾挽救無數患兒生命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送別胡亞美院士
  • 千人送別師昌緒院士 親人:他拖鞋都穿出洞
    師昌緒的愛人和親屬與大師做最後道別 攝/法制晚報記者 劉暢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麗)今天上午9時,材料學大師師昌緒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上千人趕來悼念這位曾推動我國材料科學發展的科學巨匠。
  • 千人冒雨送別「兩彈元勳」王大珩
    7月29日,老校友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送別王大珩。當日,「兩彈一星」元勳、著名光學科學家王大珩院士的遺體送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社會各界千餘群眾前來送別。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攝 據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光學科學家、教育家王大珩同志,因病於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王大珩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
  • 「布鞋院士」李小文告別儀式舉行 上千人送行(圖)
    「布鞋院士」李小文告別儀式舉行 上千人送行(圖) 2015-01-17 02:33:49儘管寒風襲人,但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的門前早已有上千人等候為這位「布鞋院士」送行。  同事:失去支撐人物  告別儀式開始後不久,曾與李院士共事多年的同事、地遙學院教師朱良從禮堂內匆匆走出。對於李院士的離世,朱良用「很意外」概括:「前幾年,他在成都病情比較嚴重,但是搶救之後狀態不錯,大家都覺得挺好的,都不知道為什麼變化這麼快。」
  • 送別我國唯一小兒內科院士胡亞美,生前仍掛念惡性腫瘤患兒
    10月7日早上9點,胡亞美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實習生 張晨陽 圖10月7日,連續陰冷幾日的北京難得放晴,但空氣中仍夾著寒意。上午9時,裹著棉衣棉服的人們絡繹來到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送別我國唯一小兒內科院士胡亞美。
  • 工程院院士、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病逝 享年95歲
    胡亞美院士1924年4月27日生於北平;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1947~1952年任北平私立兒童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1952~1955年任北京第二兒童醫院主治醫師;1955~1989年任北京兒童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兒科教授、首都醫學院兒科系主任;1982~1989年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1989年起,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
  • 轉發,送別!一生盡瘁!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11月27日,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展鵬院士逝世,享年82歲,他已是今年逝世的第35位院士。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脊梁」,值得我們銘記↓↓轉發,送別! ​​​
  • 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11月27日,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展鵬院士逝世,享年82歲,他已是今年逝世的第35位院士。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脊梁」,值得我們銘記轉發,送別!
  • 送別!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送別!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院士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經常告訴身邊人,「有些東西不是金錢能買到的,人總要有點精神。」一路走好!
  • 送別!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展鵬逝世
    【送別!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展鵬逝世】據@中南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金展鵬因病醫治無效,於11月2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82歲。金展鵬院士是「金氏相圖測定法」發明人,長期從事相圖計算以及相變動力學研究。
  • 2020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11月27日,著名相圖與熱力學專家金展鵬院士逝世,享年82歲,他已是今年逝世的第35位院士。2020年以來,我國已痛失35位兩院院士。他們獻身科研,嘔心瀝血,這些「國之脊梁」,值得我們銘記,送別!
  • 【送別! 童秉綱院士病逝】(藏頭詩)
    2020年我國已痛失20位院士【送別! 童秉綱院士病逝】(藏頭詩)付伯平悼懷哲士掃雲天,念記先賢拓廣緣。童韻開題澤世本,老來無悔壽福全。 2020. 07. 10晨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童秉綱因病醫治無效,於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 胡亞美院士逝世
    原標題:胡亞美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3日17時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胡亞美1924年4月27日出生於北平。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大師遠行,長歌未盡。據「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2020年以來,共和國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作為國家分別在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均為終身榮譽,並稱「兩院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金展鵬院士逝世!2020年,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金展鵬院士逝世!2020年,我們已送別35位院士…… 2020-12-01 0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科院院士曹楚南逝世 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
  • 北京交通大學師生送別王夢恕院士
    9月22日上午,北京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的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數百名北京交通大學師生來到現場送別王夢恕院士。生命中的後二十年,王夢恕一直工作在北京交通大學的教學、科研崗位上。
  • 飛彈專家陳定昌院士去世,今年共和國已送別25位院士
    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5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百歲院士李東英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6位兩院院士
    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6位院士。今年1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神經藥理學家池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李方華4人逝世。
  • 大師遠行,共和國今年已送別24位院士
    回顧成長經歷,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寫道:「其實,治學要用笨功夫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只是我對於這個道理,是通過學習中的成功與失敗和工作中的摸索,比較晚才切身領悟到的。」至此,2020年,共和國已送別24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