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病逝 享年95歲

2021-01-10 網易新聞

新京報快訊 據北京兒童醫院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3日17點07分在京逝世,享年95歲。

胡亞美院士1924年4月27日生於北平;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1947~1952年任北平私立兒童醫院住院醫師、主治醫師;1952~1955年任北京第二兒童醫院主治醫師;1955~1989年任北京兒童醫院內科副主任、主任、兒科教授、首都醫學院兒科系主任;1982~1989年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院長;1989年起,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亞美院士曾任中國科協榮譽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國婦聯保衛兒童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兒童白血病專項基金委員會主任委員、高等醫學院校兒科醫學專業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特邀評審員、中華醫學雜誌、北京醫學、中國醫學科學年鑑及醫學百科全書兒科學分卷等雜誌及書籍的主編、副主編、編委,是第一屆至第九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八、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五一勞動獎章及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稱號。

胡亞美院士畢生從事兒科醫學臨床、科研、教學相關工作。畢生精力奉獻給兒科醫學事業,做到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20世紀50年代,她研究制定了適合我國國情的小兒營養性貧血治療和預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嬰兒腹瀉的病因、發病機制和臨床特點,制定並推廣了3:2:1液輸液療法,使該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對朗格罕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類溶血性疾病,特別是對兒童白血病進行了研究。

1976年,兒童白血病嚴重威脅兒童健康,她將研究方向確定為兒童白血病及腫瘤性疾病。經過不懈努力獲得突破,至1982年,胡亞美團隊已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五年無病存活率提高到50.6%,從而改變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傳統觀念。目前,由胡亞美院士引領的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對白血病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胡亞美院士一直重視學科發展和科研教學工作。作為主編或名譽主編,她參與編撰了《諸福棠實用兒科學》,這部經典的兒科學著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諸多榮譽。她還曾主編《實用兒科臨床手冊》及《嬰幼兒保健全書》等著作。從醫70年,曾發表論文近200篇;有關血液病及其他科研課題曾獲北京市科委一、二、三等獎、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及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科技三等獎;並曾多次出訪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多國進行學術交流,將國外的先進醫學理念引進國內,積極宣傳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特別是兒科醫學取得的巨大成績。

按照胡亞美院士臨終遺願,她的遺體將捐獻給首都醫科大學用於醫學研究。

以上圖片來自@北京兒童醫院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 李琮_B11284

相關焦點

  • 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病逝,三天內已送別兩位院士
    十月剛剛開始,共和國已送別兩位院士。據光明日報10月4日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兒科血液學專家胡亞美(女),於2019年10月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6歲。胡亞美 光明日報客戶端 圖上述消息介紹,胡亞美,1923年4月出生於北京,194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
  • 著名兒科專家胡亞美院士病逝 遺體捐獻供醫學研究
    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因病醫治無效,在京逝世,享年95歲。胡亞美出生於1924年4月,作為我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她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了兒科醫學事業。
  • 胡亞美院士逝世
    原標題:胡亞美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名譽院長胡亞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3日17時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胡亞美1924年4月27日出生於北平。
  • 永遠記住他們:十月才來4天,中國痛失三院士
    十月剛剛開始中國接連痛失三位院士韓其為院士病逝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發布訃告,10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其為在北京病逝,享年86歲。韓其為,1933年11月2日出生於湖北省松滋縣。韓其為經常說:「我是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工程院院士。回想我在學習方面走過的那段艱苦路程,雖然曾經羨慕科班出身的同行優良的學習條件,但是我從來不後悔我的經歷,如果可能,我還願意再重複一次。這段經歷,不僅使我發揮了自身的價值,更使我增加了後來在科研中攻克一些難題的信心。」
  • 送別我國唯一小兒內科院士胡亞美,生前仍掛念惡性腫瘤患兒
    10月7日早上9點,胡亞美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澎湃新聞記者 廖瑾 實習生 張晨陽 圖10月7日,連續陰冷幾日的北京難得放晴,但空氣中仍夾著寒意。上午9時,裹著棉衣棉服的人們絡繹來到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送別我國唯一小兒內科院士胡亞美。
  • 逝者|院士胡亞美:叩開中國兒童白血病治療的大門
    作為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胡亞美率先向兒童白血病「宣戰」。十多年裡,在她的努力下,這一絕症的治癒率提高到74%,大量患兒的生命得到挽回。 10月3日,這位總是對患兒露出微笑、親自抽血救治患兒的老人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5歲。她的遺體捐獻給首都醫科大學,用於醫學研究。
  • 大國明星│2019年離世的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毫米波技術領域專家孫忠良,6月29日去世,享年83歲 今年6月逝世的中科院院士孫忠良 中國工程院院士、氣象衛星專家孟執中,12月14日去世,享年84歲 12月14日去世的氣象衛星專家孟執中
  • 千人送別胡亞美院士
    胡亞美院士(資料圖)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昨天清晨,上千人來到八寶山殯儀館,送別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亞美。胡亞美是新中國兒科醫學事業奠基人之一,是我國兒童血液腫瘤學開創者,白血病患兒親切地稱呼她為胡奶奶。10月3日17點07分,鍾愛醫學事業的胡亞美走了,享年95歲。生前,她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給兒童醫學事業;身後,家人遵從她的遺願,將她的遺體捐獻給首都醫科大學。追悼會結束後,胡亞美院士的親人、生前好友、同事、學生等將她的遺體護送到首都醫科大學,用於醫學研究。清晨8時許,八寶山殯儀館的一間告別室內已經響起了悠揚的音樂。
  • 我國唯一小兒內科院士胡亞美去世 專攻小兒白血病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北京晚報」 我國兒科界一共只有三位院士,全部都在北京兒童醫院。諸福棠院士早已駕鶴西去,今年仙壽120歲;中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張金哲院士在今年9月25日剛剛慶祝了99周歲的生日。96歲的胡亞美院士是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我國小兒血液病學科的創始人。 剛剛,年齡最小的胡亞美院士去世了。
  • 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逝世,10月已送別4位院士
    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官方微博消息:我國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三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三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原國科聯巖石圈委員會中國全國委員會深部構造工作組組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理事,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融生先生,於2019年10月22日14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兩日內送別兩位大師 今年已有32位兩院院士離去
    兩日內送別兩位大師,今年已有32位兩院院士離去12月14日、15日,中國科學界接連傳來兩條不幸消息。我國氣象衛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12月14日因病於上海去世,享年84歲。
  •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瓜育種專家侯鋒逝世,享年93歲
    新京報快訊 8日,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在其官微發布訃告:訃 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天津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名譽院長,我國著名的黃瓜育種專家侯鋒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1月7日17時1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歲。
  • 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士新病逝 享年90歲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研究員陸士新,因病於2019年12月6日在京逝世,享年90歲。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在食管癌的病因研究中,證明食管癌高發區居民暴露亞硝胺的量明顯高於低發區;從黴變食品中發現一個新的致癌的亞硝胺;首次在河南林縣人胃液與膳食中分離與鑑定出能特異地誘發動物食管癌的N-甲基-N-苄基亞硝胺(NMBzA)和促癌物――Roussin紅甲酯,並首次用NMBzA成功地誘發出人胎兒食管上皮癌,為確立食管癌亞硝胺病因做出了貢獻。
  •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據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終身榮譽教授陳灝珠,10月30日凌晨3時9分在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6歲。如今,上述技術手段大都已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廣泛使用,救人無數,陳灝珠也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獎2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多項,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評價,他在內科領域特別是心血管病的臨床方面造詣很深,對我國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斷和治療技術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恆德逝世 享年98歲
    新京報快訊 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教育家,我國核材料和金屬離子束表面改性研究的先驅者、生物仿生材料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 冶金及材料專家、李東英院士逝世,享年100歲
    稀有金屬冶金及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歲。原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局高級工程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是我國稀有金屬工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第一個把稀土應用到農業領域的人。20世紀60年代,在普遍質疑「不可能」的情況下,李東英首創在糧食、經濟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實踐證明,稀土元素能提高農業產量,稀土農用延續至今。
  • 「高鐵院士」王夢恕去世,享年80歲
    新京報快訊(記者裴劍飛)今天(9月20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王夢恕院士家人處獲悉,「高鐵院士」王夢恕先生於今日下午離世,享年80歲。王院士的家人對記者表示,今天下午老人剛走,現在心情太糟糕了,希望過兩天再說。
  •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曾說「對待病人要如親人」
    據中國工程院,10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逝世,享年95歲。陳灝珠,1924年生,中國心血管病有創性檢查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治法主要奠基人,也是首位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心血管病內科專家,為心血管病學科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 南通籍院士閔乃本去世享年83歲 有小行星以其名字命名
    南通籍院士閔乃本去世享年83歲 有小行星以其名字命名時間:2018-09-17 1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通籍院士閔乃本去世享年83歲 有小行星以其名字命名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閔乃本於9月16日下午病逝,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