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
當地時間周日,美國「黑人之死」抗議警察暴力和種族不平等示威活動繼續在全美蔓延,至少7名明尼阿波利斯警察辭職,並且另有7名警察在離職手續中。
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內部人士向《明尼阿波利斯星論壇報》表示,在全美大規模抗議活動,警員們感到被誤解,並被夾在州調查、抗議、市政官員和媒體的中間。在辭職事件發生之際,該警局正面臨州人權調查,以及面臨減少撥款和解散的呼籲。
該事件不僅給警民之間帶來了站隊分化,還成為美國社會進一步分裂的催化劑。從5月25日弗洛伊德被「跪殺」至今的20多天裡,美國的種族矛盾進一步加劇,更大的分裂和分化正在形成。
川普與拜登針鋒相對
民調落後加大抨擊力度
首先,由於是大選年,美國兩黨政治鬥爭在此事件中爭鋒相對,引發進一步的政治分裂。
具體表現在:謀求連任的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立場明顯相左,川普與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帶領的民主黨人間立場衝突加劇,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保守派和民主黨自由派意見觀點不同,川普與歐巴馬、小布希等前任總統的立場不同等。
拜登下跪
此後,紐約州布法羅城又發生了一起警察暴力行為導致一名75歲老人被推倒在地的惡劣事件。川普的「碰瓷」說再惹眾怒,尤其是在拜登親臨馬裡蘭州抗議現場「下跪」表達對種族歧視不滿後,在美國民眾眼裡,拜登的舉動更贏得人心。
最新發布的路透社·益普索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認可川普對「黑人之死」引發的騷亂的回應。
民調顯示,64%受訪美國人對抗議示威者表示支持,與此同時,27%的人表示反對,9%的人不確定。超過55%的美國人表示不贊成川普對抗議活動的處理方式,其中40%的人強烈反對,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贊成,而這低於他的總體支持率(39%)。
面對另一項拜登的支持率領先自己的民調,川普競選團隊竟然向製作民調的CNN發出一封信,要求CNN收回最新發布的民調結果並作出道歉。該民調顯示,川普落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4個百分點。
對此,川普抨擊拜登與激進左翼民主黨人稱,「他們想要從警察那裡抽回資金」,而他自己才是希望帶來「法律與秩序」的人。「
川普VS民主黨人前任總統以及軍方
這邊美國「黑人之死」引發西雅圖市示威者宣稱成立「國會山自治區」(Capitol Hill Autonomous Zone)。川普接連發推,嚴厲批評華盛頓州長英斯利和西雅圖市市長杜爾坎,並威脅要派兵。
西雅圖示威者宣布成立「國會山自治區」
那邊,佩洛西帶領一群國會民主黨議員屈膝下跪致敬死去黑人弗洛伊德,還呼籲移除國會大廈中所有南方邦聯人物雕像,稱這些雕像代表著「殘忍與野蠻」,是對美國理想的「荒唐侮辱」。
前總統歐巴馬親自感謝了因「黑人之死」走上街頭抗議的人,並呼籲年輕的黑人們「儘管憤怒也要感到有希望」,因為他覺得變化馬上就要來了。
另一位前總統小布希更是針對此事件首次發表公開聲明,稱「現在是美國審視我們的悲慘失敗的時候了」。
「我們仍然不鼓勵大聲疾呼,現在還不到發表演說的時候。現在是我們傾聽的時候。現在是美國審視我們的悲慘失敗的時候,而且我們也會這樣做。」他指出,「很多人有充分理由懷疑我們國家的正義。黑人看到,他們的權利一再受到侵犯,而美國機構沒有作出緊急和適當的反應。」
面對《紐約時報》稱小布希不會在11月大選時將選票投給川普的報導,其發言人只表示「還未想到合適的投票方式」避而不答。
此外,美國軍方與川普之間發生了矛盾,軍方在任和卸任的高級將領,紛紛批評和抵制川普試圖大規模動用美國軍隊平息抗議騷亂的強硬做法,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國防部長埃斯珀強烈譴責該事件為「謀殺」,同時試圖使五角大樓與政治以及川普威脅使用軍方平息全國抗議活動的呼籲保持距離,「選擇在執法方面動用軍隊永遠只能是最後的選擇,並且只能應用在最緊急和事態最嚴重的情況下,而目前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所以我不贊同現在就援引《叛亂法案》。」埃斯珀表示。
此舉得到了民主黨人的支持,後者呼籲在這次爭取種族公正的鬥爭中,應該以更高的標準來約束聯邦政府的權力。
川普與媒體矛盾加劇
美國社會拉開分裂大幕
美國社會與輿論也正在分裂。
隨著西雅圖示威者宣布成立「國會山自治區」,輿論表示「這打響了美國分裂的第一槍」。接著,有媒體報導稱加州已經開始鬧獨立,並且開始帶動其他的州參與獨立運動中。
除了地理版圖上的可能「分裂」,美國人種之間的分裂也在加劇,尤其是川普上臺後,白人至上主義者等保守勢力和極端勢力不僅頑固不化,而且隨著抗議活動的深化,這種分化勢必將更加嚴重。
美國左右翼媒體的分化顯而易見,尤其是在川普接連發幾十條推特攻擊《紐約時報》、CNN等為「假新聞」媒體後,互相攻擊、指責、要求道歉層出不窮。
「這些媒體是美國人的敵人,他們必須跪下來向我道歉。」川普強硬的態度更加劇了分化。
與過去割裂
紀念碑與影視作品遭清算
更值得注意的是,該事件引發了更廣泛的對歷史的清算與試圖割裂。
首先是在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進行的抗議活動中,一小群示威者推倒了位於當地門羅公園內、南北戰爭時期南方邦聯軍的騎兵將軍威廉·卡特·威科姆的雕像。
同時,維吉尼亞州州長諾瑟姆宣布計劃拆除里奇蒙紀念碑大道上的南方邦聯總司令羅伯特·李雕像,以及拆除位於前南方邦聯首府紀念碑大道上的所有紀念碑,包括羅伯特·李、總統傑斐遜·戴維斯,以及其他政治人物的五大紀念碑。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雕像在波士頓慘遭「斬首」
接著多地哥倫布雕像慘遭「斬首」和被紅色油漆塗鴉。然後,憤怒的示威者用繩索拉倒雕像,之後雕像還被縱火,最終被扔進湖中。「哥倫布血跡斑斑的雙手,沾滿了殖民主義的罪惡,罄竹難書。」國外社交媒體上瘋傳一篇名為《哥倫布是一個殺人犯、暴君、惡棍的九個理由》的帖子寫道。
佩洛西要求移除雕像
隨後,佩洛西向雕像開火,呼籲移除國會大廈中所有南方邦聯人物雕像,稱這些雕像代表著「殘忍與野蠻」,是對美國理想的「荒唐侮辱」。
與此同時,美國一些涉嫌種族主義的影片也在清查和自查之中,包括《亂世佳人》等影片已被下架。
《亂世佳人》等影片被下架
HBO Max在聲明中表示,「《亂世佳人》是那個時代的產品,刻畫某些族群與種族偏見,很不幸地,這曾普遍存在於美國社會;這些對種族主義的描述,不論在當時或在今天都是不對的。我們覺得,如果繼續維持這部影片而不加以解釋,或不譴責這些內容,是很不負責的。」
但是,14日CNN在報導《為什麼我們不能擺脫'飄過風'》中表示,美國芝加哥大學電影與媒體研究系非裔教授Jacqueline Stewart稱,這部電影將重回HBO Max,但在片子開頭將增加包括特納經典電影主持人,和她自己對這部片子的剖析,只是上映日期尚不清楚。
「這是一個思考經典電影可以教給我們什麼的機會。現在,人們開始轉向電影來進行種族再教育,而亞馬遜上最暢銷的書籍則是關於反種族主義和種族不平等的。」Jacqueline Stewart表示,「黑人之死」開始暴露出文化麻木和種族關係問題。
距離11月的總統大選不到5個月時間,美國將會選出哪位總統依然無法預料。但能預料的是,不管是川普連任還是拜登當選,美國的政治、社會、種族以及文化等都將迎來更為分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