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美國大分裂!「是審視悲慘失敗的時候了」

2021-01-08 騰訊網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

當地時間周日,美國「黑人之死」抗議警察暴力和種族不平等示威活動繼續在全美蔓延,至少7名明尼阿波利斯警察辭職,並且另有7名警察在離職手續中。

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內部人士向《明尼阿波利斯星論壇報》表示,在全美大規模抗議活動,警員們感到被誤解,並被夾在州調查、抗議、市政官員和媒體的中間。在辭職事件發生之際,該警局正面臨州人權調查,以及面臨減少撥款和解散的呼籲。

該事件不僅給警民之間帶來了站隊分化,還成為美國社會進一步分裂的催化劑。從5月25日弗洛伊德被「跪殺」至今的20多天裡,美國的種族矛盾進一步加劇,更大的分裂和分化正在形成。

川普與拜登針鋒相對

民調落後加大抨擊力度

首先,由於是大選年,美國兩黨政治鬥爭在此事件中爭鋒相對,引發進一步的政治分裂。

具體表現在:謀求連任的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立場明顯相左,川普與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帶領的民主黨人間立場衝突加劇,國會參眾兩院的共和黨保守派和民主黨自由派意見觀點不同,川普與歐巴馬、小布希等前任總統的立場不同等。

拜登下跪

此後,紐約州布法羅城又發生了一起警察暴力行為導致一名75歲老人被推倒在地的惡劣事件。川普的「碰瓷」說再惹眾怒,尤其是在拜登親臨馬裡蘭州抗議現場「下跪」表達對種族歧視不滿後,在美國民眾眼裡,拜登的舉動更贏得人心。

最新發布的路透社·益普索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認可川普對「黑人之死」引發的騷亂的回應。

民調顯示,64%受訪美國人對抗議示威者表示支持,與此同時,27%的人表示反對,9%的人不確定。超過55%的美國人表示不贊成川普對抗議活動的處理方式,其中40%的人強烈反對,而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贊成,而這低於他的總體支持率(39%)。

面對另一項拜登的支持率領先自己的民調,川普競選團隊竟然向製作民調的CNN發出一封信,要求CNN收回最新發布的民調結果並作出道歉。該民調顯示,川普落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14個百分點。

對此,川普抨擊拜登與激進左翼民主黨人稱,「他們想要從警察那裡抽回資金」,而他自己才是希望帶來「法律與秩序」的人。「

川普VS民主黨人前任總統以及軍方

這邊美國「黑人之死」引發西雅圖市示威者宣稱成立「國會山自治區」(Capitol Hill Autonomous Zone)。川普接連發推,嚴厲批評華盛頓州長英斯利和西雅圖市市長杜爾坎,並威脅要派兵。

西雅圖示威者宣布成立「國會山自治區」

那邊,佩洛西帶領一群國會民主黨議員屈膝下跪致敬死去黑人弗洛伊德,還呼籲移除國會大廈中所有南方邦聯人物雕像,稱這些雕像代表著「殘忍與野蠻」,是對美國理想的「荒唐侮辱」。

前總統歐巴馬親自感謝了因「黑人之死」走上街頭抗議的人,並呼籲年輕的黑人們「儘管憤怒也要感到有希望」,因為他覺得變化馬上就要來了。

另一位前總統小布希更是針對此事件首次發表公開聲明,稱「現在是美國審視我們的悲慘失敗的時候了」。

「我們仍然不鼓勵大聲疾呼,現在還不到發表演說的時候。現在是我們傾聽的時候。現在是美國審視我們的悲慘失敗的時候,而且我們也會這樣做。」他指出,「很多人有充分理由懷疑我們國家的正義。黑人看到,他們的權利一再受到侵犯,而美國機構沒有作出緊急和適當的反應。」

面對《紐約時報》稱小布希不會在11月大選時將選票投給川普的報導,其發言人只表示「還未想到合適的投票方式」避而不答。

此外,美國軍方與川普之間發生了矛盾,軍方在任和卸任的高級將領,紛紛批評和抵制川普試圖大規模動用美國軍隊平息抗議騷亂的強硬做法,這種情況實屬罕見。

國防部長埃斯珀強烈譴責該事件為「謀殺」,同時試圖使五角大樓與政治以及川普威脅使用軍方平息全國抗議活動的呼籲保持距離,「選擇在執法方面動用軍隊永遠只能是最後的選擇,並且只能應用在最緊急和事態最嚴重的情況下,而目前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所以我不贊同現在就援引《叛亂法案》。」埃斯珀表示。

此舉得到了民主黨人的支持,後者呼籲在這次爭取種族公正的鬥爭中,應該以更高的標準來約束聯邦政府的權力。

川普與媒體矛盾加劇

美國社會拉開分裂大幕

美國社會與輿論也正在分裂。

隨著西雅圖示威者宣布成立「國會山自治區」,輿論表示「這打響了美國分裂的第一槍」。接著,有媒體報導稱加州已經開始鬧獨立,並且開始帶動其他的州參與獨立運動中。

除了地理版圖上的可能「分裂」,美國人種之間的分裂也在加劇,尤其是川普上臺後,白人至上主義者等保守勢力和極端勢力不僅頑固不化,而且隨著抗議活動的深化,這種分化勢必將更加嚴重。

美國左右翼媒體的分化顯而易見,尤其是在川普接連發幾十條推特攻擊《紐約時報》、CNN等為「假新聞」媒體後,互相攻擊、指責、要求道歉層出不窮。

「這些媒體是美國人的敵人,他們必須跪下來向我道歉。」川普強硬的態度更加劇了分化。

與過去割裂

紀念碑與影視作品遭清算

更值得注意的是,該事件引發了更廣泛的對歷史的清算與試圖割裂。

首先是在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進行的抗議活動中,一小群示威者推倒了位於當地門羅公園內、南北戰爭時期南方邦聯軍的騎兵將軍威廉·卡特·威科姆的雕像。

同時,維吉尼亞州州長諾瑟姆宣布計劃拆除里奇蒙紀念碑大道上的南方邦聯總司令羅伯特·李雕像,以及拆除位於前南方邦聯首府紀念碑大道上的所有紀念碑,包括羅伯特·李、總統傑斐遜·戴維斯,以及其他政治人物的五大紀念碑。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雕像在波士頓慘遭「斬首」

接著多地哥倫布雕像慘遭「斬首」和被紅色油漆塗鴉。然後,憤怒的示威者用繩索拉倒雕像,之後雕像還被縱火,最終被扔進湖中。「哥倫布血跡斑斑的雙手,沾滿了殖民主義的罪惡,罄竹難書。」國外社交媒體上瘋傳一篇名為《哥倫布是一個殺人犯、暴君、惡棍的九個理由》的帖子寫道。

佩洛西要求移除雕像

隨後,佩洛西向雕像開火,呼籲移除國會大廈中所有南方邦聯人物雕像,稱這些雕像代表著「殘忍與野蠻」,是對美國理想的「荒唐侮辱」。

與此同時,美國一些涉嫌種族主義的影片也在清查和自查之中,包括《亂世佳人》等影片已被下架。

《亂世佳人》等影片被下架

HBO Max在聲明中表示,「《亂世佳人》是那個時代的產品,刻畫某些族群與種族偏見,很不幸地,這曾普遍存在於美國社會;這些對種族主義的描述,不論在當時或在今天都是不對的。我們覺得,如果繼續維持這部影片而不加以解釋,或不譴責這些內容,是很不負責的。」

但是,14日CNN在報導《為什麼我們不能擺脫'飄過風'》中表示,美國芝加哥大學電影與媒體研究系非裔教授Jacqueline Stewart稱,這部電影將重回HBO Max,但在片子開頭將增加包括特納經典電影主持人,和她自己對這部片子的剖析,只是上映日期尚不清楚。

「這是一個思考經典電影可以教給我們什麼的機會。現在,人們開始轉向電影來進行種族再教育,而亞馬遜上最暢銷的書籍則是關於反種族主義和種族不平等的。」Jacqueline Stewart表示,「黑人之死」開始暴露出文化麻木和種族關係問題。

距離11月的總統大選不到5個月時間,美國將會選出哪位總統依然無法預料。但能預料的是,不管是川普連任還是拜登當選,美國的政治、社會、種族以及文化等都將迎來更為分裂的局面。

相關焦點

  • 「請」弗洛伊德解讀《綠皮書》,也回答「黑人弗洛伊德之死」
    有那麼一刻,我在想:不知道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是如何看待弗黑人洛伊德之死,以及他死後捲起的風暴的?他又會對黑人弗洛伊德以及那些飽受壓迫的人說些什麼?後來我發現,其實他早就說過了。他在近100年前,在1920年代出版的《自我與本我》中提出的防禦機制,恰好可以解釋綿延已久的種族歧視現象以及反種族歧視抗暴運動,並且也暗含了解決方案。
  • 弗洛伊德之死:種族歧視照射"醜陋的美國"
    「我無法呼吸」,這是弗洛伊德最後的無力哀求,也是美國少數族裔在偏見和歧視的陰霾之下長期掙扎的無奈心聲。   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美國政府的抗疫不力,讓美國少數族裔不得不面對更多壓力,也因此積蓄了更多怒火。「弗洛伊德之死」點燃了這股怒火,由此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迅速蔓延美國全境。《紐約時報》說:「有兩場平行的瘟疫正在席捲美國:新冠病毒和警察殺害黑人。」
  • 時間線梳理:「弗洛伊德之死」發酵5日,在美引發全國性抗議
    30日凌晨,在底特律,有人向人群開槍導致一名19歲抗議者身亡,目前尚不清楚兇手身份……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Tim Waltz)5月30日表示,局勢已經偏離初衷,當前的騷亂已不再是抗議弗洛伊德被殺一事。弗洛伊德的家人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表示,他們只想為逝者伸張正義,並發出「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呼聲。
  •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
    心理學丨全面解讀傳奇人物之弗洛伊德關於弗洛伊德的一生與精神分析學派的發展在心理學領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絕對是個神奇的存在。這本書的觀點招來很多對弗洛伊德的嘲諷。1909年,受美國克拉克大學校長霍爾的邀請,弗洛伊德及其弟子參加了該校20周年校慶,弗洛伊德本人也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並與美國心理學界名人威廉·詹姆斯、鐵欽納、卡特爾等人會晤,這標誌了精神分析理論終於贏得國際上的承認。
  • 紐西蘭總理髮聲 稱弗洛伊德之死令她「恐懼」
    △紐西蘭總理傑欣達·阿德恩據當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6月2日,紐西蘭總理傑欣達·阿德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一事令她感到「恐懼」。當地時間6月1日,在美國和全球各地的抗議活動中,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也舉行了和平遊行,譴責美國警察暴力執法。
  • 種族歧視照射出「醜陋的美國」(環球熱點)
    安格斯·亞歷山大攝(新華社發)  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街頭,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壓脖子,窒息而亡——日前,這幅悲慘的畫面再次撕開美國種族歧視的醜陋「傷疤」。「我無法呼吸」,這是弗洛伊德最後的無力哀求,也是美國少數族裔在偏見和歧視的陰霾之下長期掙扎的無奈心聲。
  • 筆記|《人格》B2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
    超我代表著人的心理結構中道德和倫理的一面, 作為一種外在規範和權威嚴格控制著人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期望的要求,是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理想內化的結果。充分發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兩部分。良心是兒童受懲罰而內化了的經驗,它負責對違反道德的行為做懲罰;自我理想是兒童獲得獎賞而內化了的經驗,它規定著道德的標準。
  •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之 C1 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
    超我代表著人的心理結構中道德和倫理的一面, 作為一種外在規範和權威嚴格控制著人的行為,使之符合社會期望的要求,是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理想內化的結果。充分發展的超我有良心和自我理想兩部分。良心是兒童受懲罰而內化了的經驗,它負責對違反道德的行為做懲罰;自我理想是兒童獲得獎賞而內化了的經驗,它規定著道德的標準。
  • 憤怒點燃美國,弗洛伊德之死為何引發全美示威?
    美國時間5月25日,明尼蘇達州因新冠疫情失業的非洲裔中年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遇暴力執法,不幸身亡。藝術家們把弗洛伊德的頭像和名字畫在事發地附近的磚牆上,肖像底層的向日葵裝飾像一個光環,浮在天藍色背景之上,人們心中的悲憤吞噬了整條街道。「趕緊把電視打開,看直播,你家店被燒了。」
  • 上古禁術之續命術,曾有兩個人用過,一個失敗,一個結局悲慘
    上古禁術之續命術,曾有兩個人用過,一個失敗,一個結局悲慘文|飛魚講壇從古至今,人們為了表達美好,寄託希望,憧憬未來,編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比如說:女媧造人、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伴隨這些神話一塊「出生」的,還有一些上古神術,比如起死回生術、長生不老術、騰雲駕霧術、呼風喚雨術等。
  • 為什麼在美國,死十幾萬不如一人?
    截至北京時間6月8日,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已經超過11萬例。可從最近「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的全美抗議規模來看,疫情死亡人數暴增所引發的社會震動遠不如一個非裔之死,這讓許多中國網友感到疑惑。美國up主郭傑瑞8日發布的視頻解答了這個問題,他表示雖然兩個都是社會問題,但不是所有的社會問題能夠引發美國大部分人的憤怒,弗洛伊德事件所體現的警察暴力執法、種族歧視等都是深扎於根的美國社會問題。這些就是真正能引發美國人眾怒的首要社會性問題——「不公正」。
  • 弗洛伊德之死過去不到3個月,另一黑人名字登上推特「熱搜」第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引發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的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剛剛過去不到三個月,又一起黑人遭受警方暴力執法的視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視頻中,警察向一名黑人男子背部至少開了7槍。示威者的怒火再一次被點燃。
  • 美國示威引發的混亂,會否導致美國分裂,應驗巴巴萬加的預言?
    巴巴萬加出生於1911年死於1996年,父親參加過世界第一次大戰,母親在他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小的時候被一場龍捲風卷上天,被救回來之後就成了盲人,從此開始了她的預言之路.....隨後預測到一個會讓美國終結的危機,她說,雖然第45任總統(川普)想力挽狂瀾,大家都把希望放在他的身上,希望他結束這場動亂,但反而第45任總統會推動美國結束的開端。 她在預言描述道:相反的他會讓國家的情勢更糟糕,南北的衝突也會變強。根據她的描述南北衝突最糟糕的情況下可能就是引發美國內戰,就像1861年到1865年的南北戰爭一樣,造成62萬人喪生。
  • 拜登在弗洛伊德葬禮上致辭,喬丹點讚並留言:這才是美國需要的總統
    上月底在明尼蘇達州,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脖鎖喉」持續至少8分鐘,之後弗洛伊德死亡。美國東部時間9日12時,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的葬禮在休斯敦舉行。「有人說『美國再次偉大』,可美國什麼時候偉大過?」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的外甥女布魯克·威廉士在他的葬禮上如此哽咽說道。
  • 《弗洛伊德傳》:戀愛中表達熱烈感情的弗洛伊德
    成為臨床醫師,需要痛苦犧牲那些弗洛伊德曾經為之傾心的研究工作,而只有想到可能由此而獲得的經濟轉機,才使弗洛伊德痛下決心,放棄了研究工作。實際上,訂婚是對小兩口的耐力的最大考驗,如果沒有失敗的話,那就是弗洛伊德專一心志的堅忍不拔,加上瑪爾塔的機靈、寬容,以及單純的情感產生的力量所致,因為弗洛伊德其實是個性情狂烈的情人。
  • 韋少走上街頭後將拍紀錄片:美國最嚴重種族暴力事件
    北京時間6月10日,黑人喬治-弗洛伊德的死引發的抗議活動仍在繼續。韋少也是積極發聲,甚至走上街頭參加抗議。目前,他正在製作一部關於「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力事件」的紀錄片。該系列片被描述為對美國歷史的探索,此外,還將清醒地審視繼續分裂國家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路線,將過去和現在的敘述交織在一起,以便調查這一悲劇事件及其持續的影響。納爾遜將執導這部紀錄片,韋少將擔任執行製片人。納爾遜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非常榮幸能與拉塞爾-韋斯特布魯克和布萊克芬合作,執導《塔爾薩的恐怖》(Terror In Tulsa)。
  • ...研究院桑慶團隊與合作者首次明確合子分裂失敗為新孟德爾遺傳病...
    人類正常生命誕生需要卵子與精子受精形成合子,隨後合子開始分裂發育成胚胎。臨床有部分進行試管嬰兒的患者表現為卵子受精後合子不分裂(合子分裂失敗),進而導致反覆試管嬰兒失敗及不孕。合子分裂失敗這一表型在臨床中時有遇到,但其是否是孟德爾遺傳病以及背後的遺傳因素卻一直未知。
  • 審視東南亞民族關係
    東南亞各國間及國家內部複雜的民族關係導致該地區成為世界民族矛盾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日前,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在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舉行了專題研討會,將審視的目光聚焦於東南亞民族關係。  參加此次研討的專家學者常稱東南亞為「世界民族實驗室」。生態環境、族源、跨界民族、宗教信仰、經濟發展、毒品生產、冷戰陰影及大國影響等因素都在盤根錯節地影響著這一地區的民族關係。
  • 耶魯大學被要求改名 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將走向何方?
    在美國首位總統華盛頓和第3任總統傑斐遜的雕像相繼被示威者推倒後,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也成為示威者的下一個目標。而最新的消息則稱,由於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以「奴隸販子」伊利胡耶魯命名,該校最近被要求更名。顯然,美國的黑人生命權運動已經近乎失控,它反映出美國社會分裂的加劇,也為今年美國的總統選舉帶來更多變數。
  • 弗洛伊德事件的本質與根源:被極化撕裂的民主
    「弗洛伊德事件」本身只是一個導火索。它是美國民眾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危機雙重壓力下恐懼、沮喪和不滿情緒的群體發洩,是美國社會長期積累的深層矛盾的集中爆發,是貧富差距、兩黨衝突、「文化戰爭」、社會分化乃至國家極化等多重因素相互疊加、合力作用的必然結果。  愈演愈烈的經濟極化。一度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美國,近年來貧富差距的惡化程度已經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