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常漏尿,正常嗎?一招解決孕期「尿失禁」

2020-11-27 騰訊網

懷孕,是一件甜蜜幸福和遭罪擔憂參半的事情。

看著肚子一天天的變大,慢慢感受到肚子裡寶寶的變化,那種幸福感無以言表。可同時也伴隨著太多的擔心和煩惱,甚至不適疼痛。

產檢前的擔憂,產檢時的緊張,各種忌口、孕吐、失眠、水腫等各種不適。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尷尬的難言之隱,漏尿便是其一。

絕大多數的孕媽媽都聽過產後漏尿,但為什麼孕期也會出現漏尿的現象呢?正常嗎?如何緩解這種情況呢?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孕期的這個難言之隱。

孕期漏尿,正常嗎?

有研究表明,我國孕婦漏尿發病率為30%,有尿頻、夜尿增多的孕婦更是高達70%。

這說明孕期漏尿是孕媽媽普遍會出現的問題,屬於較為正常的情況,不用過多擔心

但這並不意味所有的孕期漏尿都是正常的,若漏尿的同時還伴隨著以下情況,就需要孕媽媽及時就醫了。

三多症狀:多飲、易渴、多尿,尤其是患有孕期糖尿病的孕媽

尿色渾濁或尿色不正常

有尿急、尿痛、發熱、腰痛等不適

總之,當出現不僅漏尿,還出現其他不適時,孕媽媽要引起注意,及時就醫,如實告訴產檢醫生。

孕期為什麼會漏尿

1. 子宮壓迫

通常,絕大多數孕媽媽漏尿是因為膀胱內的壓力增加,導致漏尿。

在孕早期,隨著胚胎的不斷增長,子宮也在不斷的被撐大,因此對膀胱的壓迫也就越來越嚴重,就會出現尿頻、漏尿的症狀。

尤其是到了孕晚期,由於骨盆底肌張力及收縮力下降以及胎兒壓迫膀胱,尿頻和漏尿會加重。在大笑、咳嗽、打噴嚏時都會發生漏尿。

2.盆底肌變鬆弛

盆底肌在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被變大的子宮壓迫,膀胱會下垂。之後被子宮壓彎的盆底肌支撐膀胱的力量會減弱,引起漏尿。

3.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容易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影響其支配的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約肌,從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礙。

4.便秘

習慣性便秘的孕媽媽腹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盆底肌肉逐漸鬆弛,尿道周圍肌肉控制能力下降,膀胱頸後尿道逐漸下移,導致腹腔內的壓力不能傳至膀胱頸和近段尿道,膀胱內壓超過尿道壓力而促發漏尿。

5.激素水平變化

孕期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可能造成盆底結締組織中膠原含量減少、形態結構及代謝發生改變,導致盆底結締組織鬆弛,從而對盆腔臟器的支持力減弱,一旦失去平衡可引發盆底功能障礙,從而出現漏尿。

如何緩解孕期漏尿?

1.不要憋尿,定時排尿

憋尿本身就不利於健康,孕媽媽更需注意。在尿液越積越多後不及時排出,膀胱就會被撐大,很容易導致膀胱失去彈性。

所以,要定時排尿,不要讓膀胱的尿液累積太多。

2.避免仰臥位

儘量採用側臥位姿勢,尤其是孕晚期的孕媽媽。因為側臥不僅可減輕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同時,還具有防止腎盂、輸尿管積存尿液出現感染的情況。

3.鍛鍊括約肌

有尿意時,不要馬上去小便,可適當延遲5分鐘左右,堅持鍛鍊1-2周。

4.鍛鍊盆底肌

凱格爾運動是最常見的盆底肌肉練習運動,可以幫助改善尿道和直腸括約肌的功能。

此外,盆底肌肉鍛鍊還可以預防子宮脫垂、產後性功能障礙,也有利於自然分娩。

需提醒的是,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先兆早產、前置胎盤等合併症的孕媽媽在進行盆底肌鍛鍊之前,應先諮詢醫生。

5.控制體重

孕期體重增長過多,不僅是身材發胖,還會增加孕期糖尿病、難產、巨大兒等。整個孕期,孕媽媽的體重增長不要超過25斤,每周體重增長不要超過1斤。

6.少吃利尿食物

少吃利尿食物,如西瓜、冬瓜、海帶等。睡前儘量少喝水,減少夜醒次數。

7.避免便秘

便秘也是孕期常見的問題之一。一般來說,只要排便時沒有很困難,排便規律,即使一周3次也是正常的。若出現排便困難,排便次數少且不規律,那可能就是便秘了。

發生便秘時,建議先調節飲食和運動,多吃纖維素高的食物,如新鮮果蔬、粗糧、菌菇等。多飲水,每天 1.5L ~ 2L 升的水。每天進行適當的運動,如快走、瑜伽、遊泳等。

如何區分漏尿和破水?

對於孕晚期的孕媽媽來說,破水就意味要生產了。但對於新手媽媽來說,不知道破水是什麼感覺,也就很難區分破水和漏尿。

有不少孕媽媽說自己發現內褲溼了一大片,以為是破水了,急匆匆去了醫院,結果醫生說不是破水,而是漏尿了。

把漏尿當成破水,頂多就是白跑一趟醫院,但是把破水當成漏尿,後果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孕媽媽破水後,是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的

那到底應如何區分破水和漏尿呢?

我們可以從顏色、氣味、流量、是否可控等方面來辨別。

顏色:羊水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偶爾可能混合少量血液變成淡粉色。尿液通常是淡黃色。

氣味:尿液聞起來,總是有一種味道,俗稱尿騷味兒。但是,羊水是沒有異味的。

流量:漏尿只是突然的一小下,量不會很多,也不會持續有液體流出。

而一旦破水,羊水會持續不斷地流出,剛開始量比較大,後續就是持續不斷的少量流出。

此外,漏尿是可以控制的,孕媽媽在收縮陰道或用力壓迫肛門附近,尿失禁的情況是會緩解的。而羊水破了之後,孕媽媽是無法控制的。

相關焦點

  • 產後漏尿,一招搞定!堅持4~6周就改善
    漏尿,是很多產後媽媽以及老年女性的困擾,這種時不時出現的尷尬場景源自於"鬆弛的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一組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組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將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和臟器功能。
  • 為什麼有些女性一打噴嚏,就會漏尿?醫生給你分析憋不住尿的原因
    今年50歲的李阿姨多年來深受「漏尿」這件事的困擾,第一次出現這種症狀時大概是五年多前,自己剛開始進入更年期,各種更年期症候群開始出現,比如常常感到莫名不安,心中總有種無名之火無處發洩,還常常失眠睡不著覺,月經來的也開始變得不準時,李阿姨明顯感到自己的體質下降得厲害,身體似乎在發生一些異常變化
  • 從備孕到寶寶出生,那些與「尿」相關的事
    當尿液浸溼試紙後,會通過一層抗體,這種特殊抗體會同絨毛膜激素發生反應。如果尿液中含有絨毛膜激素的話,反應即呈陽性,此時已成功受孕。溫馨提示:使用驗孕棒自我檢測,一般晨尿準確度會更高哦~孕期產檢要尿檢身體健康狀況你以為就這樣結束了?不!這才是剛剛開始。孕期檢查期間會有無數次的驗尿等著準媽媽。此時的驗尿稱為「尿常規」。為啥每次產檢都要驗尿常規?
  • 孕晚期怎麼區別破水還是漏尿?根據這6點區分,附處理方法
    孕晚期為什麼會尿失禁? 胎兒一直在子宮裡不斷增長,其實在孕早期的時候就因為子宮的增大而壓迫膀胱,導致孕媽媽頻繁尿急。到了孕晚期,胎兒更是逐漸增大,胎頭又會慢慢的往下降,對於膀胱和直腸的壓迫就更大了,膀胱感受到的壓力就更大了,有時候孕媽媽只要翻個身,咳嗽或者胎動都會漏出一些尿液來。
  • 【世界尿失禁周】尿頻、尿急、憋不住尿?5個動作教你鍛鍊盆底肌
    我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胡青提醒大家,「一旦出現尿頻尿急、漏尿等情況要及早就診,以排除膀胱過度活動症和壓力性尿失禁的可能。」 「憋不住」不是老年病 八成以上患者不曾就醫 經常漏尿、憋不住,卻不好意思去醫院就醫諮詢?
  • 固泉腎寶:專治尿頻、尿急、尿失禁、起夜多
    這個括約肌在正常的情況下,受我們意識的控制,可以進行收縮和張開,從而進行憋尿和排尿。當尿道括約肌松馳以後,我們的意識就不能隨意地控制排尿,膀胱的尿就會不由自主地排洩出來,形成了尿失禁。不論是兒童時期的遺尿(尿床),還是成人以後的尿失禁,都是腎氣不固引起的。有遺尿或尿失禁現象的人一般有三類:一是兒童。一些先天不足的孩子容易遺尿。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
  • 我國針灸學者證實電針療法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有效—新聞—科學網
    6月27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在線發表了由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劉保延和主任醫師劉志順牽頭完成的《電針對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漏尿量療效的隨機臨床試驗》研究報告
  • HOLD姐也HOLD不住了,產後笑尿不是名詞是動詞
    謝依霖算是小時代姐妹花中活得最通透的一位,她並沒有留戀娛樂圈,而是在30歲之前就生下了一女一子。雖然不算是人生大贏家,至少人生也算圓滿了。她透露別人眼裡笑尿是形容詞,在她這裡是動詞。只要一笑就會漏尿。
  • 尿失禁自我鍛鍊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今天我們繼續講尿失禁的治療,主要介紹兩個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我鍛鍊的物理療法---盆底肌訓練和膀胱訓練。 1.盆底肌訓練 (參照《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和治療指南(2017)》) 盆底肌訓練(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又稱為凱格爾(Kegel )運動。盆底肌訓練為治療尿失禁的一線療法,尤其是壓力性尿失禁或是以壓力性尿失禁為主的混合性尿失禁。(A級證據)。
  • 孕期為什麼會發生腹痛現象?孕期常見的腹痛問題
    孕期之所以腹痛,可能的原因很多,但是這些腹部的疼痛現象,簡單可區分為:較危險的腹痛,以及常態性的一般腹痛。因此,此處就懷孕三期,將腹痛是否就醫,扼要分述如後:孕程初期,危險腹痛,必就醫!*自然流產在懷孕初期,正是胚胎是否順利著床的關鍵期。因此,這一階段的孕婦如果腹痛,必須特別留意疼痛是否有加劇的情形。
  • 孕期小便為什麼顏色發黃?跟男寶女寶有關嗎?
    雖然我們都知道胎兒的性別最終是由男性的XY精子決定,但還是有很多朋友都想早早得知胎兒的性別,特別是懷孕後孕媽媽的身體會慢慢發生很多的微妙變化,很多人發現自己懷孕後小便顏色很黃,懷孕尿黃是怎麼回事?懷孕尿黃正常嗎?懷孕尿黃和生男生女有關係嗎?尿液是體內代謝的產物,在正常的情況下,尿液會保持一定的濃度,所以尿液顏色也較為固定。
  • 正常孕期凝血功能和血栓彈力圖參考值界定研究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婦產科,南通大學附屬婦幼保健院,南通大學如何有效的判讀不同孕期凝血功能的正常界定範圍值,如何識別及診斷孕期相關疾病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的預警值?因此本研究擬採取妊娠不同時期女性的血液標本與正常未孕的育齡期女性的血液標本進行凝血功能及血栓彈力圖(TEG)聯合檢測及對比分析,以期能夠根據正常孕期女性的凝血功能變化趨勢界定適合產科孕期使用的凝血功能及血栓彈力圖的正常範圍界定值。
  • 孕期水腫問題可大可小|水腫|下腔靜脈|孕期_網易親子
    對於孕期水腫,孕婦無須過於擔心,最重要的是去醫院,鑑定它是正常的生理性水腫,還是病理性狀況。但孕期水腫也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因此,對於孕期水腫,準媽媽最重要的是去醫院,鑑定它是正常的生理性水腫,還是病理性狀況。很多孕婦都試過水腫,不過孕期水腫有的是生理性的,沒有大礙,有的卻是異常的、病理性的,需要警惕。
  • 孕期該做哪些檢查,查什麼?
    今天有個女孩諮詢,孕六個月,吃不下飯怎麼辦,我想正規體檢的,應該肝腎功能都查過,再一問,僅僅做個超聲。原來不知道孕期該做什麼檢查。今天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孕期該做哪些檢查。下面講的不包括異常情況額外做的檢查。懷孕要40周280天,醫學上分了三段,早孕:發現懷孕到孕12+6周。
  • 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會影響生活嗎?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
    現在無撕裂無側切的辣媽非常多,孕期如何練習,可以實現順產無側切呢?順產時的「側切和撕裂」,孕期做好這幾點避免側切閨蜜小顏非常愛美,擔心懷孕生娃會影響自己的顏值,孕期每天堅持運動,飲食上也非常注意,每一頓餐食都把卡路裡算得死死的。
  • 孕期腹痛=胎兒有狀況?
    子宮充血懷孕初期子宮充血、孕婦會感到腹部有點悶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7、8周時會出現,12、13周左右會自行消失,腹痛的表現方式為類似月經來般的悶痛感,稍加休息能夠緩解不適的症狀,不用太過擔心,也無須使用藥物治療。流產醫師說明,如果子宮一陣一陣收縮疼痛甚至出血,則應儘快就醫,很可能並非生理性的子宮充血。
  • 「孕期做B超說正常,為什麼生下的孩子是畸形?」聽聽醫生的解釋
    文|文兒有位準媽媽問,孕期有沒有必要做B超檢查?原因是,她身邊有一個朋友,孕期四次比較重要的B超檢查都做過了,醫生也都說正常,結果生下的孩子手指畸形……所以,她懷疑孕期做B超根本就沒用,要不然孕期做B超說正常,生下的孩子還是畸形?
  • 孕期輻射排行榜,孕期輻射終極boss原來是它!
    孕期輻射排名第10位:照相機孕期有害指數:☆雖然照相機或者手機照相會發出閃光,但是這個閃光是可見光,也就是我們平時接觸最多的一種電磁波,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的射線,因此準媽媽們完全不需要擔心。孕期輻射排名第9位:複印機、印表機孕期有害指數:☆印表機或者複印件的電子線圈和風扇部位輻射比較大,其實有電流的變化就會有輻射,這個一般都是在國家的安全值範圍內,但是孕媽媽最好在距離複印件或者印表機30cm以外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