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漏尿,一招搞定!堅持4~6周就改善

2020-11-27 騰訊網

媽媽的困擾

生完孩子後,很多媽媽們發現

咳嗽 大笑 會漏尿

跳躍 快跑 會漏尿

打噴嚏 會漏尿

提重物 會漏尿

上下樓 會漏尿

令人尷尬的場景

可能隨時發生......怎麼辦?

漏尿,是很多產後媽媽以及老年女性的困擾,這種時不時出現的尷尬場景源自於"鬆弛的盆底肌"

盆底肌是指一組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組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將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和臟器功能。

盆底肌將恥骨、尾椎以及中間的臟器連接在一起,環繞在尿道、陰道和肛門的周圍,支撐著盆腔和腹腔器官,與排尿、排便、性功能的正常發生有著密切聯繫。一旦盆底肌彈性變差,便會導致裡面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漏尿、盆底臟器脫垂、性生活質量下降等。

盆底肌纖維分為慢肌纖維和快肌纖維,慢肌纖維佔70%,維持靜息條件下的支持功能;快肌纖維佔30%,使盆底肌產生快速有力的收縮。感染、炎症、外傷、年齡,是盆底肌越來越「松」的關鍵因素。懷孕、分娩、長期提重物、盆腔手術、更年期、肥胖、營養不良,都會使盆底肌鬆懈,使其不再緊緻有力。

凱格爾運動:有效改善盆底肌

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又稱骨盆運動,1948年由美國阿諾·凱格爾醫生公布,通過有節律的收縮和放鬆盆底肌,達到增強肌肉力量和張力的作用。幫助治療壓力性尿失禁,尤其是產後女性漏尿的問題。

1. 找到盆底肌

小便時突然憋住,就可以找到盆底肌,這種緊縮也是凱格爾運動的基本動作。然後讓肌肉放鬆,恢復尿流,就會更好地感受到盆底肌的位置。但請記住:憋住小便不是常規的凱格爾運動,做凱格爾運動之前應讓膀胱排空,因為在排尿時做凱格爾運動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加重尿失禁,甚至引起泌尿系統炎症。

2. 排空尿液,確保膀胱是空的

開始凱格爾運動之前,請確保膀胱是空的。如果膀胱處於充盈或部分充盈的狀態下,進行凱格爾運動,會感到疼痛或者有尿液漏出,甚至發生尿液回流,引發炎症。因此運動前,排空尿液非常重要。

3. 選擇舒適的體位:站坐躺都可以

站在地上、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地板上進行凱格爾都可以,最重要的是放鬆臀部和腹部肌肉。如果平躺,請放平背部,雙臂置於身體兩側,雙膝併攏,保持頭低位,避免拉傷脖子。

4. 開始凱格爾運動

1)緊縮盆底肌,保持5秒。一次緊縮時間不要太長。如果5秒仍然很長,可以從2~3秒開始。

2)放鬆盆底肌,保持10秒。給予盆底肌10秒鐘的休息時間,可以讓肌群足夠放鬆,避免勞損。數到十,再開始下次練習。

3)重複練習10次。緊縮盆底肌5秒,放鬆10秒,重複十次,算作一組凱格爾運動。每天做3~4組是最好的。

4)向每次緊縮肌肉十秒鐘努力。每個星期可以把緊縮盆底肌的時間增加幾秒,最終增加到10秒就足夠了。

MORE

1)中斷排尿是找到盆底肌的好方法,但進行凱格爾運動之前,必須排空尿液,確保膀胱是空的!!!否則會患上尿失禁,甚至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

2)盆底肌收縮時請保持正常呼吸,千萬不要憋氣!!!想像你的肺在骨盆,吸氣時放鬆會陰,呼氣時收縮。

3)不要收縮臀部或大腿,不要把腹部拉緊或向下推,要收縮的應該只有盆底肌!!!

4)堅持每天3~4組凱格爾運動,並將它融入生活!!!可以在午休、排隊、洗碗、看電視、臨睡前等任何時間進行,不需要特地抽出時間。

5)堅持練習,最快會在4~6周後感覺到效果!!!

相關焦點

  • 孕期常常漏尿,正常嗎?一招解決孕期「尿失禁」
    絕大多數的孕媽媽都聽過產後漏尿,但為什麼孕期也會出現漏尿的現象呢?正常嗎? 4.便秘 習慣性便秘的孕媽媽腹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盆底肌肉逐漸鬆弛,尿道周圍肌肉控制能力下降,膀胱頸後尿道逐漸下移,導致腹腔內的壓力不能傳至膀胱頸和近段尿道,膀胱內壓超過尿道壓力而促發漏尿。
  • 產後盆底康復是不是個「坑」
    在產後經過盆底康復鍛鍊等非手術方式,可以使妊娠和分娩時受到損傷的肌肉得到康復和鍛鍊,使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力得到恢復,還能預防發生漏尿和盆腔器官的膨出。  現實中,有很多女性產後都花上一大筆錢,前往月子中心或產後恢復中心進行盆底康復,這有必要嗎?我們認為,做不做要因人而異。
  • 產後4個月做骨盆閉合後疼到跪地:這樣做骨盆修復都是在坑媽
    前有排殘乳的廣告,打的那叫一個嚇人,不排殘乳可能會得癌.......啊,真是嚇慘當媽的了,好在已經闢謠,壓根就沒有殘乳這一說。 現在又出來個「產後骨盆閉合術」,專門針對產後媽媽大屁股,產後腰痛、提肛縮陰,子宮下垂、尿失禁、O型腿,還號稱是「骨盆收緊三公分,陰道緊緻一公分」。
  • HOLD姐也HOLD不住了,產後笑尿不是名詞是動詞
    謝依霖算是小時代姐妹花中活得最通透的一位,她並沒有留戀娛樂圈,而是在30歲之前就生下了一女一子。雖然不算是人生大贏家,至少人生也算圓滿了。謝依霖產後第4天就出院回家了,還曬出了兒子的側面照。
  • 為什麼有些女性一打噴嚏,就會漏尿?醫生給你分析憋不住尿的原因
    在這之後好幾年,李阿姨的漏尿情況一直沒有好轉,從剛開始打噴嚏、咳嗽等腹部用力的動作會引起漏尿發展為現在只要走路顛簸的狀態下,都會出現症狀。最後終於忍受不了了,李阿姨決定去醫院檢查身體。經檢查,醫生告知李阿姨這是得了壓力性尿失禁,屬於中老年女性高發的排尿異常疾病之一。
  • 孕晚期怎麼區別破水還是漏尿?根據這6點區分,附處理方法
    孕媽媽要是破水的話通常是沒有感覺的,只有當羊水流到大腿處才會感覺一股暖流正在留下來,不然的話就要等到褲子溼了才知道。並且破水時孕媽媽站立時對於阻止羊水流出來是完全沒有辦法的,因為根本就控制不了。 漏尿的話孕媽媽是可以感覺得到的,明顯的知道尿液漏了出來,當然,如果孕媽媽願意,是可以控制不讓尿液繼續往外流的,只要夾緊會陰就可以。
  • 產後脫髮會禿嗎?別怕,醫生教你1招
    產後脫髮在醫學上的術語為「休止期脫髮(Telogen effluvium)」,是一種瀰漫性非疤痕性脫髮,是由於毛囊生長周期異常所致。一般出現在產後3~6個月,持續2~3個月的活動性脫髮,然後脫髮趨於穩定,並開始出現毛髮再生長,頭髮明顯的外觀改善常見於6~12個月內。
  • 女人睡前「深蹲」100次,4個好處會找上自己,值得每天堅持做
    女人睡前「深蹲」100次,4個好處會找上自己,值得每天堅持做。1.促進睡眠很多人都知道睡前劇烈的運動,造成身體非常疲勞,那麼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因為劇烈運動會造成肌肉長時間處於緊繃的狀態,對入睡有影響。3.改善漏尿現象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以後,或者年齡偏大的時候,就會出現漏尿的現象,尤其是打噴嚏的時候漏尿,在女性身上並不少見,這都是因為分娩或者因為衰老的原因,造成了盆腔肌肉,以及膀胱肌肉損傷導致的,因為長時間的舒張狀態,導致肌肉無法恢復,從而影響了肌肉的控制力,對尿液的控制也造成了影響,而經常做深蹲運動,對改善和恢復肌肉的伸縮性很有幫助
  • 生完孩子出了院可不是結束,產後42天你還得回來!
    凡是在天孕生寶寶的孕媽,在出院時醫生都會囑咐媽媽們42天後要到天孕複查,那麼產後42天是不是必須複查呢?複查需要檢查什麼呢?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經過漫長的十月懷胎以及艱辛的分娩過程之後,產婦的身體包括臟器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產後6周(即42天)以後,產婦身體的各項機能基本會恢復如前,特別是子宮。
  •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 如何產後恢復子宮收縮
    產後一年子宮恢復不好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不斷被排出體外,即為惡露。子宮經由不斷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住,這樣就讓血塊形成而停止出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排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後4~6周會恢復成原來大小。產後子宮多久恢復?在子宮恢復期間如何來衡量是否恢復達標了呢?
  • 產後盆底肌鬆弛,應該怎麼辦?3個方法或可緩解
    對於不少的產後媽媽來說,可能會出現有產後盆底肌肉鬆弛的表現。比如產後一些女性可能會排尿後有漏尿的尷尬問題出現,再嚴重點就是控制不住的尿失禁。 這其實就是因為女性在生產完後,盆底肌發生了因分娩時過度拉伸而鬆弛的表現。尤其是對於生了好多個孩子的女性而言,盆底肌鬆弛的症狀會更加嚴重。
  • 產後「下面」會變松?怎麼才能緊緻如初?產科醫生坦白說了
    「「哎,二胎後,笑得太用力或者一打噴嚏,內褲就溼了,好尷尬....」「自從生娃後,和孩子他爸親熱都不愉快了...」.......這些難言之隱,是不少產後媽媽都有過的體驗。產後陰道鬆弛、性冷淡都是盆底功能出現了障礙。那麼,女性生完孩子後,為什麼陰道會鬆弛呢?一、懷孕了就可能「松」!「在懷孕期間,盆底的肌肉在激素水平的刺激下,為了利於胎兒從陰道排出,為分娩做準備,陰道就會比非孕期鬆弛。
  • 6個縮陰方法幫你變緊
    特別提醒:縮陰並非一日之功,不管是選擇怎樣的縮陰方法都需要保持耐心,每天堅持,才能夠更好的發揮效果。  縮陰方法1、使用縮陰產品(千黛斯)  關於私處鬆弛問題目前最為專業的解決辦法就是使用縮陰產品,而在眾多的縮陰產品中不管是從安全性、效果還是口碑方面進行比較,千黛斯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 《產後調理院》打破對生育美好幻想,產婦的血和汗別再裝看不見
    而生孩子對媽媽身體造成的影響,可遠遠不止漏尿那麼簡單。短期來看,懷孕以及生育會對媽媽的身體影響很大。比如,影響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便秘也許是很多孕婦都有的困擾。國產紀錄片《生門》裡,就有一個懷孕27周的媽媽被查出妊娠高血壓,只能中止妊娠,也就是說把孩子打掉。不然的話,一旦病情加劇,大人也有生命危險。新京報書評周刊做了個調查,有過生育經歷的女性曾經受到過哪些身體傷害。
  • ...的產後修復中心圓了千萬寶媽的「美夢」,妊娠紋?肚子大?不存在的!
    >多少失去點自信……妊娠紋嚴重,生完孩子後肚子遲遲下不去,肚皮鬆弛一拉一層皮!有些還會腹直肌嚴重分離,笑得厲害還會漏尿?當媽真是太難了!別再羨慕明星啥生完跟沒生一個樣,身材完全不走樣了,寶姨今天的實地探訪告訴你們真相:你和她們只差「產後修復」而已!
  • 「我變得亂七八糟,可周圍人都在恭喜我」 | 產後調理院
    看了最近剛出的一個韓劇《產後調理院》,我一直以來的困惑和疑問總算得到了一些解答。關於「生孩子需要經歷些什麼」,以及「生育對你意味著什麼」,也許你也想要一起看看。「我變得亂七八糟,可周圍人都在恭喜我」女主吳賢真這樣訴說自己從寫字樓趕到產房後的生產過程:她看書上把分娩分成4個階段:孩子準備出生的第一產程,孩子出生的第二產程,胎盤脫落的第三產程,媽媽恢復的第四產程。但光是在「第一產程」,她就經歷了幾個階段:屈辱期,禽獸期,無痛期和瘋狂期。
  • 產後堵奶怎麼辦?熱敷、冷敷都不對,婦產醫生建議三招提前備下
    01產後第五個月,寶媽出現堵奶,被婆婆用「土辦法」送進了醫院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個帖子,發帖的寶媽在寶寶五個月的時候,發生了產後堵奶的現象,熱敷、冷敷都不對,婦產醫生建議三招提前備下有些寶媽在哺乳期間甚至不止一次堵奶,疏通一次堵一次,整個哺乳期寶媽和孩子都苦不堪言,那麼寶媽要怎麼做,才能有效減少堵奶現象發生呢?婦產醫生給出了可行的建議。
  • 產後康復科普/這些產後小常識一定要牢記
    產後媽媽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的用力過度、體內津液及血液的流失,使得產後媽媽處於氣血虧損的狀態,恢復到孕前的生理狀態大概需要6-8周的時間。迫骨盆和脊柱,腰部肌肉容易勞損,因此產後媽媽一定要注意避免任何形式的劇烈運動。